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勰:北魏汉化改革的功臣,却因功高盖主惨遭伤害

元勰:北魏汉化改革的功臣,却因功高盖主惨遭伤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639 更新时间:2024/1/21 11:22:24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元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常言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封建帝王总是翻脸无情,忘恩负义。历朝历代因为功高震主而惨遭杀害的功臣史不绝书。尽管他们试图用各种方式避免遭受厄运,但是正如墨菲定律所说,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今天我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元勰,他是孝文帝元宏的弟弟,被封为彭城王。元勰相貌英俊,文武双全,博览群书,能诗能文。而且他非常有政治才能,经常协助哥哥孝文帝治理国家,是孝文帝的得力助手。当初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的时候可谓是阻力重重,朝中不少顽固的老臣坚决反对。孝文帝的亲戚中也没有几个人支持。只有元勰极力支持孝文帝改革,为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行不遗余力。可以说,北魏汉化改革能够开展下去,元勰是第一功臣。

元勰不仅处理国家大事是一把好手,带兵打仗也屡立战功。尽管元勰如此出类拔萃,但是他为人非常低调谦和,不管对谁都是谦恭有礼,从来不摆架子。另外元勰生活简朴,洁身自好,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个人生活都无懈可击。

尽管孝文帝雄才大略,可惜天不假年,他南征途中得病。元勰和孝文帝兄弟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孝文帝病重期间,元勰整日衣不解带地在病榻前伺候,以至于没时间打理自己的仪表,蓬头垢面。每次喂饭喂药元勰都要先尝一尝,觉得不烫嘴了才喂给哥哥。更有甚者,元勰效仿当初周公为周武王祈福的事儿,到汝水之滨向上天祈祷,祈求上天保佑哥哥早日康复,如果不行,宁愿用自己的命替换哥哥的性命。

可惜老天爷是聋子,听不到他的祷告。孝文帝最终还是撒手人寰。临终前把太子元恪托付给元勰,对他说:“我快不行了,太子还很年轻。我平时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你要像霍光辅佐汉昭帝,诸葛亮辅佐蜀后主一样的辅佐太子啊。”元勰听了这番话以后,除了感动之外,更感到了惶恐。太完美往往是惹祸的根源,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元勰明白,因为自己太优秀,已经受到了朝中不少人的忌讳。他经常能感到背后好像有很多双恶毒的眼睛盯着他,这使他如芒在背。元勰深知朝廷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他流着泪对孝文帝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臣的功勋和爵位都那么高,难免功高震主。当年周公,霍光有旷世奇才,还是免不了遭到君王猜忌,何况臣生性愚钝呢。”孝文帝非常理解弟弟的担心,于是他临终前给太子写了份诏书说:“等我百年之后,你要允许皇叔隐退,千万不可猜忌他。”

公元499年,孝文帝元宏驾崩,太子元恪继位,就是宣武帝。宣武帝想任命元勰为丞相,可是元勰深知高处不胜寒,早就厌恶了身处朝廷最上层,所以一再推辞。宣武帝于是封他为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等七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刺史,依然是朝中一品大员。元勰依然坚辞不受,宣武帝一再下旨,元勰没无奈,只好上任。

尽管元勰心中惶恐不安,害怕功高震主,一再提出辞官归隐。甚至三番五次地拿出孝文帝遗诏劝说皇帝。但始终没能打动宣武帝的心。宣武帝总是说:“皇叔啊,您是朝中最有能力,最有威望的人,朕不依靠你依靠谁啊?您可不能撇下朝廷大事不管啊。”无法摆脱是非之地,元勰心中凄凉,经常叹息不已。

世间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即使元勰小心谨慎,极力防止自己功高震主。怎奈他能力太强,威望太高,朝中大臣和黎民百姓有口皆碑。想要掩盖光芒,避免猜忌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一个人的存在,使得元勰的处境更加危险。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国舅高肇。

高肇这个人没有一点才能,仅仅凭借着国舅的身份,再加上有点小聪明,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宣武帝执政后,变得昏庸无能,刻薄猜忌,爱听奉承。高肇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在朝中为所欲为,凡是跟他有矛盾的大臣和皇族,高肇都会想方设法地迫害他们。朝中没有人不恨他,但因为他得宠,在皇帝面前说一不二,大臣们敢怒不敢言。

高肇有个侄女名叫高英,是宣武帝元恪的妃子。这个女人长得美艳无双,宣武帝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很快就冷落了原配皇后于氏,把万千宠爱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高英虽然长得千娇百媚,可为人跟他叔叔一样狭隘而狡诈,而且野心勃勃,总想自己当皇后。高肇当然也非常希望女儿能入主东宫,母仪天下。这样他自己就荣升为国丈,权势更加无人能及。公元507年,于皇后突然暴病身亡,死因不明。就连三岁的小皇子元昌也莫名其妙地夭折了。很多人怀疑是高英和高肇合伙暗杀了她们母子。

于皇后一死,宣武帝就想立高英为后。高肇见风使舵,在皇帝面前极力推荐自己的侄女。可是这其中的猫腻瞒不了元勰,聪明的他早就洞察了一切。心说这种心狠手毒的女人怎么能当皇后?于是极力反对,百般劝阻。

这一来,高肇恨元勰恨得咬牙切齿,欲杀之而后快。高肇不断地在宣武帝面前说元勰的坏话,使得本来就猜忌元勰的皇帝对他越来越讨厌。正好当时宗室王元愉联合南梁起兵造反,高肇于是污蔑元勰是元愉的帮凶。宣武帝一开始不信,后来在高肇的百般构陷下,他终于相信了,同意高肇用毒酒赐死元勰。

永平元年,公元508年九月的一天,皇帝假意宣元勰参加进宫饮宴。刚好那天元勰的妃子李媛华给他生了个可爱的大胖小子。元勰正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爱抚的时候,接到了旨意。他马上就明白了:这分明是鸿门宴,去了凶多吉少。此时的元勰是多么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妻子,舍不得离开刚出生的孩子啊。元勰一再恳求皇帝派来的使者说:“今天我老婆生孩子,我能不能在家陪她?”使者就是不同意。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赴宴。临行前,元勰拉着李媛华的手,流着泪说:“我这一去,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你要多多保重,好好照顾我们的孩子。”李媛华也舍不得让丈夫去跳火坑,可惜皇上说的话就是圣旨,明知是火坑也非跳不可。这一去就是生离死别,夫妻相拥而泣。

元勰在使者的催促下,怀着沉重的心情去赴宴。举杯浇愁愁更愁,面对一桌子山珍海味,元勰觉得味同嚼蜡,只是把郁闷融化在酒里,一杯接一杯地喝。等到夜里他已经醉眼朦胧,被人安排到别的房间里休息。

过了一会儿,高肇命令心腹元珍带着武士和毒酒进入了元勰的房间。对元勰说:“你身为国家功臣,当今皇叔,竟然谋反。皇帝有旨,命令你饮毒酒自尽。”元勰的心都凉了,眼泪夺眶而出。对元珍说:“我忠于朝廷,到底因为什么要被杀。如果能让我面见皇上,我死也瞑目了。”元珍说:“到现在你还见什么皇上,把酒喝了就是了。”元勰说:“我是冤枉的,我没有谋反,我要面见皇帝,跟他解释清楚。我想皇帝盛名仁慈,一定能赦免我的。”傻傻又可怜的元勰啊,到现在还对皇帝抱有一线希望,不明白真正想要他命的人就是皇帝本人。

武士拧眉瞪眼,犹如凶神恶煞一样地看着元勰,用刀把狠狠地敲元勰的头,元珍也说:“你快喝,难道你想抗旨吗?”元勰悲愤欲绝,眼中流泪,大声喊道:“皇天,我忠于国家,难道也要被杀吗?”武士又用刀把儿狠狠地打他,元珍也一脸坚决地盯着元勰。元勰终于绝望了,无奈地叹了口气,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不一会儿就带着深深地遗憾气绝身亡。死的时候年仅36岁。

高肇命人用被子包裹住元勰的尸体,用车运回府邸,谎称元勰在宴会上饮酒过度,暴病而亡。李媛华抱着丈夫的遗体号啕大哭,咬牙切齿地骂到:“高肇,你妄杀忠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你终将不得好死。”元勰死后,上至满朝文武,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失去了这样一位贤王而且悲叹惋惜。

皇帝一向翻脸无情,不念忠诚。元勰尽管千般小心,万般谨慎,还是逃不掉皇帝的猜忌,小人的构陷,最终悲剧收场。有这样遭遇的人元勰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就是封建社会能臣的无奈,引人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有两个董和,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经历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里结局最好的人,三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三国时期有几个州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单子名,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俘获了关羽父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刘聪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最终为何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人一生要经历多少磨难,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是谁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聪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每个人成功之前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励精图治,察纳雅言。但是成功之后又很难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容易变得骄傲,懒散,对自己要求放松,最终导致一败涂地。刘聪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早年驰骋沙场,完成了父亲未尽的事业,消灭了晋朝。但是称帝之

  • 刘备为什么对法正如此喜欢 刘备到底看重法正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刘备更喜欢法正还是诸葛亮,为什么法正能劝阻刘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法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7年,刘备率领张飞、马超等人攻打下辨,曹操则安排曹洪与曹休等人出兵抵挡,蜀汉大军与曹魏大军开始了对峙。战事前期,蜀军多次被曹军击退,交战中吴兰、雷铜等将领战死,蜀军死伤众多。一次刘备亲自督战,战事依旧对蜀军不利,按理说,此时本应

  • 揭秘:名将高骈到了晚年为何变糊涂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曾垂甲,人到晚年什么最重要,历史上真实的大唐名将

    在群雄围剿黄巢期间,高骈手握重兵坐镇淮南,却一直没有具体行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高骈昏招百出、丑态出尽,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他有些老年痴呆了,可实际上,这是因为高骈一直在耗费心力,想把大唐国有资产变成他的私有财产。高骈想把大唐的国有资产变成自己的私人财产,就必须得

  • 杨丽华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为何19岁又被尊为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丽华为什么讨厌皇上,独孤皇后杨丽华喜欢谁,母仪天下张婕妤

    自古至今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特别是对于女儿,父母更希望她们能够嫁个好人家,飞上枝头变凤凰。隋朝时期就有这么位女子,她12岁时嫁给皇太子成为太子妃,17岁时皇太子成为登基,她又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19岁的时候又被尊为皇太后。而等到到她20岁的时候,父亲成功篡位,她再次被封为公主,并被迫改嫁,

  • 揭秘:董卓巅峰时期的阵容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巅峰西班牙阵容,米兰巅峰时期阵容,巴塞罗那最强时期阵容

    站在崇德殿的大殿上,有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资格的董卓,手扶剑柄,意气风发的看着下面的朝臣,这些世家的族长,官宦的俊杰,曾经一言而决国策的大臣,如今都被自己踩在了脚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可能野心都已经长成草一样高的董卓,怎么都不会想到,如今就是他人生辉煌的顶峰了。从历史

  • 刘备当初到处投奔人 各诸侯为何都对刘备待以客礼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投奔刘表之后怎么样了,刘备没有投靠过哪位君主,刘备两次投奔过谁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早年投奔,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各路诸侯对待刘备不是对待人才的礼节,而是待以客礼,不敢以主子自居。而且这个客礼特别的隆重。 人家迎客送客十里长亭已经隆重得不得了了,袁绍知道刘备要来郊迎二百里;刘备在许昌时曹操出则同车坐则同席;陶谦和刘表都割地配兵以奉刘备,并且都有意把自

  •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臣,丁谓人品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如何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成语,琴棋书画都精通的人

    宋真宗时期,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丁谓很有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心眼有点歪,为人很奸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丁谓长了一双斜视的眼睛,仰视之时,跟要饭的一样,相面的人说他是“猴形”。他小时候调皮捣蛋,有一个姓郁的老先生对他严加管教,才让他学业没有荒废。后来,丁谓专门去拜

  • 韩令坤虽英年早逝,但为何说他做出的贡献却不容小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英年早逝的演员,严复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方继藩吓得腿一软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杯酒释兵权”这件事情,但是究竟哪些大将被免去了兵权,却很少有人知道。今天,我爱历史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位赵匡胤手下的大将。韩令坤,磁州武安人。他的父亲韩伦,曾凭借着战功而担任了徐州下邳镇将兼领守御指挥使。后周世宗柴荣因为令坤的父亲曾为朝廷效力的缘故,提拔他为陈州行

  • 宋英宗赵曙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赵光义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宋英宗死后谁继位,宋朝皇帝赵宗全百科

    英宗赵曙是濮王允让的儿子,仁宗没有儿子,就认他当干儿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濮王梦两龙与太阳一起掉落下来,自己用衣服装住了它们,到英宗出生的时候,赤光满室,有黄龙在赤光中游走。后来英宗长大了,也没清静过,当了四年皇帝,一上台就被群臣来了个“濮议之争”,等大伙争累了,消停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