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汉末三国时期,同名同姓的李丰究竟有怎样的结局?

在汉末三国时期,同名同姓的李丰究竟有怎样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48 更新时间:2024/1/21 11:23:28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单字,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俘获了关羽父子。

而就蜀汉的马忠来说,建安末年,马忠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县令。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刘胄叛乱。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李丰来说,同样出现了重名的情况。在汉末三国时期,共出现了三位比较著名的李丰,一个为曹魏效力,一个是袁术的部将,还有一个则是蜀汉大臣李严的儿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丰(?-254年2月)字安国(一说字宣国),冯翊东县(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卫尉李义之子。起初,曹叡是太子时,李丰还在研习学问。等曹叡登上了帝位,有一次接见一位吴国投降的人,问道:“你在江东时,听到中原地区谁称得上名士啊?”投降的人回答说:“我听说过李安国(李丰)。”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在三国时期,李丰是一位名士,在三国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后来,他转任骑都尉,给事中。魏明帝曹叡驾崩后,他担任永宁太仆,因为名过其实,很少得到重用。也即李丰的名气虽然远扬,却也给人们留下了浮夸的印象。

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芳这位皇帝即位。在此期间,李丰迁为侍中尚书仆射。对于尚书仆射来说,是尚书令的副手,这已经是三国时期位高权重的官职了。当然,在李丰之上,是司马懿和曹爽这两位托孤大臣。在高平陵之变前,大将军曹爽已经架空了太傅司马懿,执掌了曹魏大权。对此,李丰在曹爽与司马懿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有人世人讥讽他。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奏请曹芳诛杀曹爽,将马车停驻在朝堂下。告知李丰后,李丰非常恐惧,精神立即萎靡,蜷伏在地上站不起来了。一定程度上,李丰的立场,还是偏向于曹魏宗室的,这促使他难以接受曹爽失败的消息。

嘉平六年(254年),李丰联合外戚张缉等人准备推翻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辅政,但是事情为司马师所知晓。质问李丰时李丰拒不承认,司马师大怒之下将其杀死。因此,在曹魏历史上,李丰显然是不能忽略的一位大臣。在诛杀李丰等人后,司马师还废黜了曹芳这位皇帝,这进一步巩固了司马懿家族的地位,为之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丰(生卒年不详),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李严之子。众所周知,在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指定了诸葛亮和李严这两位托孤大臣,以此共同辅佐后主刘禅。在后主刘禅即位后,李严镇守永安、江州等地,拥有一定的兵权。建兴八年(23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命李严前往汉中,以此共同抵抗曹魏大将军曹真,为了让李严迅速行动,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将李丰晋升为江州都督督军,典掌其父所职都督江州事。

公元231年,李严在押送粮草上出现问题,为了推卸责任,李严反而诬陷诸葛亮。于是,等到事情的真相被查明之后,李严被罢官流放,诸葛亮表丰为江州都督,以“若与蒋琬协力从事职务,必可开道路”一语以鼓励。最终,作为李严之子,李丰在蜀汉官至朱提太守。

最后,除了曹魏和蜀汉之外,在东汉末年,袁术也有一位名为李丰的部将。李丰(?-197年),东汉末年武将,为袁术部将。公元197年,袁术僭越称帝,这导致袁术成为了众矢之的,也即曹操、孙策、吕布等诸侯都和袁术为敌。

公元197年,李丰这位将领追随袁术攻击曹操之陈留。但袁术听说曹操亲自迎击后逃走,李丰与梁纲、乐就等担当后卫,为曹操所杀。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这场战役中,因为李丰等多位将领的阵亡,导致袁术元气大伤。自此之后,袁术在东汉末年的诸侯中走向了衰落,并最终在公元199年被曹操消灭。总的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文臣武将重名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贺被废并不是因为“行淫乱” 那么刘贺被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贺为什么能当皇帝,西汉被废的皇帝,废帝刘贺之后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贺被废,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74年6月,西汉王朝发生了一场轰动天下的“政治地震”。昌邑王刘贺在继承皇位27天后,居然被大将军霍光废掉。刘贺是汉武帝与李夫人的孙子,父亲是汉武帝的第五子刘髆。因汉昭帝无嗣,故刘贺才以昌邑王的身份继承皇位,可谓是名正言顺。那么刘贺被废真

  • 窦皇后究竟是什么出身?为何说她在夫妻关系中较为强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的几个女人下场,汉文帝爱窦皇后吗,窦太后和吕后谁更厉害

    唐朝统一天下之后,皇帝李渊与秦王李世民形成了隐性的“二元政治”。这种“二元政治”必然会引发各种矛盾,李渊与李世民此后就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冲突,直到“玄武门之变”。有意思的是,李渊与李世民还因为窦皇后发生了不快,由此可以一窥唐高祖李渊的真实为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

  • 成吉思汗是否有野心?他是如何成就霸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吉思汗靠什么打天下,成吉思汗的功与过,成吉思汗为何能征服世界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成吉思汗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知道古代那些有名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肯定是有其出色的地方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有些人是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有些人是凭借自己的领导能力,还有一些人是凭借着朋友多,总之他们肯定是有非常出色的地方才能够成就自己

  • 韩信作为汉初难得的将才,他一生为何却是壮烈而悲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不遇萧何也许一生蹉跎,韩信一生总结,张良未遇韩信贫

    在楚汉之争这段精彩的历史中,风云际遇英雄辈出,而韩信绝对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军事才能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功彪史册但却连连被降职、被猜忌造反直至最终为吕后设计擒杀,结束壮烈而悲情的一生。纵观韩信的一生,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活下去,然而可惜的是,他不但功高震主,还杀错了人,加速了

  • 崇祯帝是否适合做君主?他身上有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当太上皇有实权吗,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崇祯是个好皇帝吗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对于历史上的君主,很多人都会从大方面去考虑,不会真的抓一个细节一些小事去直接将这位君主定性,因为大家都是很客观的。要知道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人,很多人努力一生,也还是会出现一些错误,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只要在大方面上是一个好人,是一个

  • 公孙瓒最终兵败身死的原因是什么?真相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死亡原因是什么,兵败垓下,公孙瓒是谁

    还不知道公孙瓒最终兵败身死的原因是什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99年3月,黑山军统领张燕与公孙瓒之子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相救公孙瓒,在援兵还没到的时候,公孙瓒就秘密派人送信给公孙续,让他率五千骑兵于北隰之中,举火把为应,等公孙瓒接到消息,他就会从城内出战

  • 王平作为投降蜀汉的降将,他为何会得到陈寿的极高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蜀汉投降后结局,姜维和王平,蜀汉投降视频

    此人本是曹魏将领,却后来投降了蜀汉,还在曹爽侵蜀时以少胜多,为曹爽和曹魏灭亡埋下了伏笔。熟悉三国后期历史的人会对此人比较熟悉,他就是王平。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因为小时候被姓何的人收养,所以又叫何平,后来姓回本来的王姓。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九

  • 卢绾为何会被封为王?他又为何会选择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卢绾真的背叛刘邦了吗,刘邦的兄弟封王了吗,樊哙绿了卢绾

    卢绾为何会被封为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之所以选择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制”,其实更多是对现实的一次无奈妥协。由于燕地过于偏远,为了确保中央朝廷对燕地的管辖,这才在燕王臧荼之后将与自己关系更为密切的卢绾立为燕王,然而随

  • 晚年时期的哥舒翰做了什么?他最后死的有多憋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在困难时期我们应该怎么做,约瑟哭了几次,和平时期我们应该怎么做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哥舒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相信很多人对投降这个词都比较敏感,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认为投降的人有些可耻,因为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战争是宁可失败全部战死,也不应该选择投降。因为一旦投降就证明了这一方的软弱,会被人瞧不起的,如果是一些小人物的话,投降了大家也觉得可

  • 为蜀汉戎马一生,赵云没被重用也没有封侯得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为何不重用赵云,为什么不重用赵云,赵云有没有封侯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云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到三国的常山赵子龙,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为出名的典故便是:七进七出曹军大营,救出少主刘阿斗。曾经枪挑曹操手底下五十员大将,对刘备更是忠心耿耿。战场上,武艺精湛,恪尽职守,身先士卒。骁勇善战,曾经指挥入川之战、汉水之战,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