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三方面解释曾国藩为什么不反清称帝 这才是大智慧

从三方面解释曾国藩为什么不反清称帝 这才是大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07 更新时间:2024/3/21 14:24:04

1864年,曾国藩登上了人生的权力顶峰。这一年,他弟弟曾国荃攻陷南京,彻底灭了天平天国。曾国藩坐拥湘军30万,权倾朝野,功盖天下。慈禧任命他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事兼地方政务。当年大清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总督一职,全国才设8名,其中5名是“曾派”除了曾自己任两江总督外、直隶总督刘长佑和闽浙总督左宗棠,均属湘军人马。另四川总督骆秉章和两广总督毛鸿宾,虽非湘军嫡系,但与曾国藩交往甚密。仅次于总督的地方要员巡抚,大清共有15名巡抚,其中7名属于湘系。至于再往下面的道台、县令之类,就更是曾国藩湘系的天下了。毫不夸张地说1864年,曾国藩稳稳地把持了满清的大半壁江山。

网络配图

1、底下跟着混的人,都盼着曾国藩谋个反,当小弟的,都会盼着大哥把场子越做越大。赵匡胤不就是被底下人硬忽悠着穿上了黄袍嘛。

当曾国藩的湘军势力渐大后,底下的人自然也会生出这样的想法来。1860年,咸丰死在承德时,湘军将领李元度就给曾国藩送上这么一幅对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鼎有轻重,似可问焉。

曾国藩把它收下,看了看,放一边,一个字也没说。李元度也就识趣,没敢再多说什么。曾国藩的老乡王闿运,更是当面和曾国藩探讨过这事。曾国藩从头至尾也是一字不说,最后用手蘸茶在桌子上写了两个字,独自离开。王闿运过去一看,竟是“荒谬”二字。

曾国藩过生日时,时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递了张纸条给他。曾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曾国藩照例是不说一字,随手就撕的碎碎的。最有意思是的,连他的死敌,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忠王李秀成,都曾经建议他反清自立。部属盼他当皇帝,连死敌都劝他坐天下,曾国藩若要谋反、拥兵自立,似乎是天意所示、民心所向的事啊!那曾国藩为什么死活不肯呢?

2、曾国藩清楚一旦反了满清,这天下可真就又要大乱了

曾国藩堪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之典型,与他同时代的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均对其人品持敬仰之情。几十年后最能影响中国历史的两个人毛泽东和蒋介石,无不对其赞赏有加。所以说,从修身治国来说,曾国藩的个人魅力,远远地超越了党派政见之争。他之所以能达到此等成就,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曾国藩特别善于反省。他日日反省自己,更多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族类。正是因为有这样深刻而全面的反省,让他彻底没有勇气去做这谋反自立这样的大事。与其他朝代的造反不同,反满清另立帝王,首先是反满,其次才是灭清。而前者,让曾国藩颇为顾虑。

网络配图

经过满人长达200余年的统治奴役,汉人已经彻底学会了顺从头剃的锃亮,辫子粗又长。

一旦把满人驱出中原,这头上的辫子剪起来容易,但心上的那根辫子,可就不容易剪掉了。

如果再考虑到当时列强虎视耽耽,中国随时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那么这种排满反清之举,极有可能是自乱天下、自取其亡。在目睹并亲身经历了太平天国令百姓生灵涂炭、生不如死的残境之后,曾国藩更断然不愿因一己之荣耀而冒这样的风险。这种谨慎,你可以理解成是一种胆小怕事的怯懦,也可以理解成一份怜悯天下的情怀。

而我,更愿意相信曾国藩属于后者。

3、曾国藩更清楚汉人搞窝里斗,个个都是高手

熟读《易经》的曾国藩很清楚盈满则亏的道理。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就在湘军看上去最为鼎盛的时候,恰恰是湘军开始分裂的时候。

1864年曾国藩控制的部队,名义上有30万之众,但他真正能用得动的,只有12万不到。而在这12万中,他当初一手带出来的只有5万。

湘军其余6成兵力,均有不同的派系归属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就是左宗棠和沈葆桢。单以人品来说,左宗棠这个人实在不咋的。

他晚年不论何种场合,见人只说两件事第一件必是夸耀自己在西北战场是何等威风勇猛;第二件则必是骂曾国藩是如何的虚伪做作。除了这两样事,绝不提第三个话题,以至后老了以后,都没人敢和他聊天说话。考虑到他早年曾国藩对他的提携与帮助,实在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曾国藩那么大意见。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他太自负了,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世人却尽说曾国藩好,所以他不服。

假设一下,如果曾国藩真谋反得了天下,估计第一个要平叛的就是左宗棠。沈葆桢则仗着自己的老丈人是林则徐,打心里不服平民出身的曾国藩。曾国荃围攻南京时,缺粮少银,曾国藩三番五次让沈葆桢送些粮草过去,沈就是不理。曾国荃也不是个好鸟,因此也记了沈葆桢一仇。就故意把皖南的广德和宣城放开不守,让太平天国的残部得以进入江西,去祸害一下江西巡抚沈葆桢。大家看看还没有得天下,一群汉人就已经窝里斗的这么热闹了,真要了有了皇帝这个宝座诱惑,估计这几个人先打成一团了。所以,就象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大家谁都没有,可以;但要是你有我没有,那就绝对不行!大家都做满人的奴才,没问题;但你要作了主子,让我做你的下属,没门!这道理,曾国藩早就看明白了,想透彻了。

网络配图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老去吧,死后得个”文正“二字,就挺好的了。正所谓功成身退曾文正,不做当年吴三桂。

曾国藩的历史评价

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被哪位大臣的话送上了唐王朝的权利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但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

  • 名将戚继光另一面:贪恋美色,遭原配“休夫”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奇特的女人,一个是文绣,她主动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大清末代皇帝溥仪,文绣的故事家喻户晓。还有一个女人,她也是毅然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戚继光,这个女人是“王氏”,她为何要休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丈夫呢?说起戚继光的婚姻,十分耐人寻味,他13岁定亲,21岁

  • 神经质男如何变天王:洪秀全的出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名人,他的出名,是因为闹了一场大起义,搅和了大半个中国,差点把清朝二百年的江山掀翻。现在想起来,洪秀全这个人,心胸狭隘,才具平平,唯一跟常人不一样的地方,是有些出格的神经质,幻觉比较多。这样的气质,对于养家糊口或者发家致富,都没有好处,但在当时的中国,如果自创一个教门,倒是比较

  • 三国枭雄曹操的最爱 揭其一生最喜欢的女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导语:有英雄的地方,便有美女,正所谓“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所以英雄和美人总是搭配出现的话题。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里面的英雄豪杰数不胜数,周瑜关羽曹操赵云等等。说起曹操,其实,曹操一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睡美女俘虏了吧,然而他最喜欢的一个女俘虏,大概应该是他手下败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在曹操一

  • 三国时期最大的人生赢家是谁?不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所以,在三国这场政治游戏中,最成功的玩家,还得数司马懿。在政治游戏中,他这种“笑到最后”的“等待策略”,的确不同凡响。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司马懿是一位最了不起的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去夺得胜利的最大的赢家。网络配图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司马懿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

  • 刘裕是个好皇帝 但不是好父亲 子女多不成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可惜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最大的毛病是:溺爱。他长年在外,拎着脑袋打拼,根本就没时间管儿女。偶尔见一面,对他们掏心掏肺,有求必应。大多子女自然就不成材。这时他看来看去,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刘裕的女儿很刁蛮刘裕的大女儿叫刘兴弟,是和原配臧爱亲的唯一孩子。刘裕派她的老公徐逵之

  • 揭秘三国时期十大下落不明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史事件特别多,这些事件有古怪的有凄美的有悲壮的等等,也有一些历史人物会出现行踪成谜的现象,或者也可以说是下落不明。三国一直是人们日常谈论最多的历史时期,毕竟三国时期多英雄。然而这个战乱的时代,却有着众多的不解之谜,比如有些人物下落不明、结局不明的。下面,让我们来说说在历史上或《

  • 三国名将赵云为何会死在妻子的绣花针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赵云在80多岁时,一天妻子给他洗澡时看见他一身白皙,说将军一生在疆场上拼杀竟然没受过半点伤,和他开玩笑说,今日切身就让将军见红,说罢就用绣花针扎了一下赵云。谁知赵云竟血流不止,后来面色惨白,妻子知道不妙连忙用手去堵,但未时以晚,赵云说我在疆场上百战百胜,没受过半点伤,没想到今天竟死在自己最爱的妻

  • 一度被当成缺心眼被贱卖的奴隶"拼命三郎"石勒 如何成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曾经吃不上大白饭穿不上完整衣服,还一度被当成缺心眼被贱卖的奴隶他的名字叫石勒绰号拼命三郎羯(jié)族人羯族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因为它是只是当时匈奴族的一个分支(或部落)。相比于黄种人占多数的匈奴,羯族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支少见的白种人游牧种族族群,是一个十分独特的族群。今

  • 真可以借阴兵?宋明帝竟创“鬼部队”平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宋明帝巧计借“阴兵”招130年前的将领平叛,在历史上可谓是惊世骇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有阴兵之说?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465年12月,南朝刘宋王朝湘东王刘(439?472年)杀死了千夫所指的侄儿——前废帝刘子业,篡位登上皇位,史称宋明帝。刘因性格极端内向、古怪,在皇族中声望特低,很被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