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继位后的秦惠文王要杀害功臣商鞅?原因是什么

继位后的秦惠文王要杀害功臣商鞅?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0 更新时间:2023/12/19 19:21:10

大家好,说起秦惠文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秦惠文王是自秦孝公以来,又一位对秦国霸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对外的最大功绩是兼并巴蜀、破坏合纵、削弱楚国;对内,其一是迅速稳定了“后秦孝公时代”的秦国政局,其二则是继续保持了商鞅变法,避免步入楚国吴起变法那种“人亡而政熄”的局面。

而除掉商鞅,则是秦惠文王稳定政局、稳固王权的核心举措,虽然有“卸磨杀驴”的嫌疑,但对秦国、对他自己而言,确实是很必要的动作。

变法对秦国是好事,但对其他人并不一定

中国古代的改革不少,但彻底成功者寥寥可数;而且变革的推动者往往还没有好下场,运气好的被打成平民,点子背的直接身首异处、全家遭殃,曾经帮明朝续命的张居正甚至还被从棺材里挖出来鞭尸。

而商鞅(公孙鞅)则比较特殊。他的变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让秦国一举具备了左右战国发展进程、改变中国古代历史走向的力量,甚至还为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模板。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商鞅变法是古代最成功、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改革。

但是,有利于秦国的,并不意味着符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个人与政权的诉求,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一致的。商鞅变法得罪的,可不仅仅是被割走大量利益的贵族阶层。

先说秦惠文王本人。姑且不说当初商鞅惩罚他老师的行为,毕竟事实证明这个动作对促进变法的落实起到了关键作用,秦惠文王作为受益者,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所谓功高震主,商鞅在前任君主手下所立的功劳越大,对新一任君主的威胁也就越强。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

这已经不是私仇的问题,而是对君王权威赤裸裸的现实威胁。一般来说面对这种情况,头脑清醒的功臣往往会急流勇退(比如后世的张良),但被封为商君、享有六百里商於之地的商鞅并舍不得眼前的权势和富贵,活生生让自己成为了新任秦王的眼中钉、肉中刺。

商鞅变法对秦国传统贵族的损害在此无需赘述,即使是从“农战”政策中收益、改变了自己境地的普通老百姓,对商鞅也并非完全感恩戴德。

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矢石……故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

以上是《商君书》中的公孙鞅本人的言论,他的变法,就是要以严刑峻法,逼迫老百姓从事他们不愿意干的种地、打仗这两件事,至于其他的诸如游学、经商、投机倒把、杀人越货、坑蒙拐骗、为贵族当门客等相对轻松的门路,一律杜绝。

但是,人人生而追求相对安逸的生活,这是本性使然;商鞅要在短期内实现这么大的改变,那只有一个办法:杀戮。

今卫鞅内刻刀锯之刑……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哭号之声动于天地,畜怨积仇比于山丘。

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后来秦国人不是非常适应这种制度、以至于“乡邑大治,家给人足”了吗?但这说到底都是被逼无奈,想象一下秦人的一生:成为男丁后,就要登记在册,闲时种地、战时从军,平时流汗、打仗丢命;而我们要知道,秦军时常获胜,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战损,长平一战就“损失殆半”;就算历经九死一生,成功获得了爵位,但如果下次表现不好,或者平日里有了过错,之前的功劳很容易被一笔勾销,毕竟变法的原则是“轻赏重罚”。 (而女子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平时要织布,在战时甚至要承担运输任务)

因此,商鞅变法确实让秦国变强大了,也让一部分人因功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但对大部分人而言,在变法之下,一生中的轨迹也就被彻底固定了:种地打仗,不死不休。

因此,商鞅得罪的并不仅仅是贵族阶层,而是上至新君、下至百姓的秦国各阶层。当秦孝公死后,商鞅也就完成了他的最大任务,不可避免的步入命中注定的绝境。

谁是变法的关键人物?不是商鞅,而是秦孝公

作为孤身来到秦国的外人,商鞅为啥可以掌握生杀大权,不仅可以对老百姓举起屠刀,甚至能削掉秦孝公亲哥哥、太子师傅公子虔的鼻子?

这都来自秦孝公的无条件支持。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发布求贤令: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从公元前359年开始变法,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在秦国可谓一人一下、万人之上,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整践行他的法家治国理念,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而商鞅本人,则是一个从魏国来到秦国的外国人,这是典型的“猛龙过江”。而这背后的最大推手,则是经常被我们忽视的秦孝公。

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樯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

苏轼的上述言论,虽然有失偏颇,但也点出了秦国变法中秦孝公的关键作用。正是得益于他的强势掌控力,商鞅这位外来户才能呼风唤雨、如愿以偿。

但新上位的年轻秦惠文王暂时并没有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史书中称权贵们乘机攻击商鞅,但事实上,也许他们攻击的是秦政呢?毕竟恢复到以前的贵族政治,让他们躺着享受特权,才是最理想状态。如果他们趁机煽动老百姓,秦惠文王的位置也许就岌岌可危了,毕竟在秦孝公之前,秦国发生过多起国君被杀、被逐的案例。

因此,杀掉商鞅这位“权臣”,既可发泄贵族、百姓心中的怨气,又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腾笼换鸟”扶植自己的,对秦惠文王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况且,秦国变法的诀窍就在于法,只要法规和秦王在,变法就能推进,商鞅已经失去了他的最大价值,沦为了最佳的替罪羊。

总之,秦惠文王之所以杀商鞅,并不是由于私仇,而是政治家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政治考量。当然,笔者这样说,只是就事论事,并不是为这种“卸磨杀驴”的行为唱赞歌;封建体系下的数千年中,这种事件不断上演,不能不说是人性与权力的悲哀。

不过,商鞅活着时已享受顶级荣华富贵,死后其法令仍然继续保存,相对于其他同行而言,他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临终留下一支军队,朱允炆怎么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每个人都应该非常了解明朝的历史,朱元璋是第一位皇帝,也就是开国皇帝。某一阶段的衰退也就意味着另一阶段的繁荣。它们都很对,伴随着清王朝结束统治,明王朝开始统治我国,并占领明朝建立之前割让的土地资源,统一了整个中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朱元璋算得上是一代贤君。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 武则天在感业寺当尼姑,李治怎么跟她见面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女皇武则天曾经是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为尼。永徽元年(628年),唐高宗与武则天在感业寺见面,出现了“武氏泣,上亦潸然”的景象。武则天通过与唐高宗的重逢而重返皇宫,踏上了自己的女皇之路。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奇

  • 为什么说汉成帝刘骜断送了汉朝的基业?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刘骜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提起汉朝(西汉)的天子,大家想到的大多都是些有名的帝王,诸如雷厉风行的汉高祖刘邦,或是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刘彻,很少有人会提及汉成帝刘骜,即便是偶然间想起,人们关注更多的,也只是他那两位著名的妃子——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这也足以见得,这位叫刘骜

  • 刘武一直觉得自己能成为皇帝,为什么最终没能如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梁孝王刘武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为袁绍檄豫州文》在官渡之战前夕,陈琳正在帮袁绍起草所谓的讨贼檄文。在这篇檄文里的某部分,突然写道:“曹贼毫无道

  • 对刘备忠心耿耿,却位列四方将领之外也不是大将,赵云为何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而且刘备对赵云也十分信任,为何却赵云位列四方将领之外,也不是刘备麾下的大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00年,刘备在徐州背叛曹操,但不久之后他就被曹操打败,在此之后,刘备只能前去依附袁绍。当时赵云经历千辛万苦来到邺城见到刘备,二人同床眠卧,要

  • 李自成破城后,为何崇祯帝不回到旧都南京城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朱元璋一个草根皇帝打造了辉煌的大明王朝,整个过程极为不易。同时,他在坐上皇位之后,经常性的疑神疑鬼,不仅对曾经的忠臣痛下杀手,甚至对皇子皇孙留了心眼。可以看到,朱元璋为了不让儿子们争夺皇位,直接扶持自己最宠爱的皇孙朱允炆登帝,他在做完这些后撒手人寰,却没有想到,朱允炆的皇位竟然会这么快被“

  • 王安石在生活方面有哪些奇思妙想?他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王安石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对于宋朝,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是一个迁客骚人遍布的朝代。当然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就拿大众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来说,这八位令人敬仰的文学大家当中竟然有六位都是来自宋朝,由此可见一般。而位列其中之一的王安石,不仅诗文写得好,在生活方面也充满着奇思妙想和

  • 吕后从乡野村妇成为一国之母,是什么原因导致她性情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吕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以千金小姐的身份嫁给无赖,每天吃糠咽菜,还要为他抚养私生子,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可怜。可她却能成为皇后,协助儿子成为皇帝,把持朝政,她的人生不可谓不精彩。从乡野村妇成为一国之母,她的身份虽然变高贵了,可她却一步步被逼成蛇蝎女人。吕雉家本

  • 马殷只是个木匠,为什么能在晚年时期登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马殷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唐朝末年,由黄巢之乱引发了天下大乱,进入五代十国混乱局面,各种势力都想分一杯羹。这个时代不分出身,只要有能力,有头脑,在战场上肯拼命,屌丝逆袭是分分钟的事。这个时代充满着各种机遇,五代十国中,当上楚国皇帝的马殷,正是抓住了这次机会,一个木匠竟

  • 清朝第一奏折指的是哪一篇?与李鸿章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清朝第一奏折指的是哪一篇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海瑞写的《治安疏》被称为明朝第一奏折,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骂疏,那么清朝第一奏折是哪一篇呢?因为文人之间明面上互相吹喇叭抬轿子背后下黑手使绊子,都不承认别人的奏折能排第一。直到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才有一份奏折被很多人推崇为“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