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事变,李建成之所以落败的原因是什么?性格决定命运?

玄武门事变,李建成之所以落败的原因是什么?性格决定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95 更新时间:2024/1/19 19:32:3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玄武门事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人生哲理”貌似无懈可击,但若试图用来解答所有历史人物的成败原因,几乎是耍无赖。性格固然重要,但远远没达到能够左右复杂现实矛盾的地步,多数情况下已成为人们用来掩盖真实的幌子。

就拿历史上最知名的宫廷争斗——玄武门事变来说,李建成的失败,往往被我们归咎于“性格犹豫、实力有限”等个人方面的因素,但这显然不合理。历经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数百年血腥政权更迭,权谋、实力,已将仁义的生存空间挤压殆尽;李渊身负延续家族香火的责任,不可能仅仅由于“长幼有序”,就将草创的家业留给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结合现有的史料,笔者认为,李建成之所以落败,跟性格与实力关联不大,与他所处的位置息息相关。

李建成性格弱、能力差?李渊表示:我不是瞎子

在讨论李建成前,我们先确认一个情况:他的父亲——李渊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大家的印象中,坐着得天下的唐高祖,有点靠着儿子“吃软饭”的嫌疑。实际上这是天大的冤枉,正史中的李渊,不仅不软,反而堪称精英中的精英:

七岁袭位唐国公,“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颇有些刘邦的风范;

身手了得,精于骑射,在战场上亲自杀敌:“高祖从十余骑击之,所射七十发,皆应弦而倒”;

软硬兼施、手段老辣。在前往河东平叛时,他先杀人立威:“贼败去,而敛其尸以筑京观”;其后笼络人心:“有降者,渊引置左右,于是贼众人多降。”

对于这样优秀的表哥,隋炀帝是既防备、又不得不重用。起先得知李渊生病,隋炀帝巴不得他赶紧死:“可得死否?”,吓得李渊纵情酒色、贪污受贿以自污;其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却不得不先后任命其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以及太原留守,前去讨平叛乱、对抗突厥。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一众部将撺掇他太原起兵:这位老大有能力、靠得住,跟着他、有肉吃。

而在李渊的心目中,长子李建成一直是雷打不动的NO.1。

当他带着李世民镇守太原时,李建成带着一大家子人待在河东,实际上是作为朝廷的人质:“隋末,高祖被诏捕贼汾、晋间,留建成护家,居河东”。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李渊,你会让一个糊涂蛋这样独当一面?隋炀帝可等着抓把柄呢。

而当李渊决定起兵后,李建成赶赴太原,被拜为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则是右领军大都督(注意:隋唐以左为尊)。随后兄弟俩一起平西河郡、一起攻长安。

李渊称帝后,李建成水到渠成的成为太子。按照老规矩,太子储君位重、不可轻动,从此,他与李世民的分工日趋鲜明:自己居内,大部分时间待在长安城,学习人君之道、辅助老父处理政务;二弟则,负责领军打仗、东征西讨。

李建成忠厚老实?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不过其后李建成也带军打过仗,而且手段让人过目难忘。

公元621年,稽胡(匈奴的一支)刘仚成纠结了数万族人趁着战乱为害北方,当时李家的头号打手李世民正带着李元吉围攻洛阳,于是太子只好重操旧业、亲自披挂上阵。

与敌军首次狭路相逢后,李建成表现得较为生猛:“击,大破之,斩首数百级,虏获千余人”。不过这些游牧民族来去如风,你追他就跑、你退他就来,一两次的胜利,并不能彻底消除他们的威胁,这样耗下去可不是个办法。

于是李建成换了一种思路:他不仅和蔼可亲的善待俘虏,甚至还给其中的大小头领全部封官。其后,他让这些人各自回家,给乡亲们捎去自己的口信:本太子承诺,你们只要投降大唐,一律可以享受与汉人同等的国民待遇;如果你现在是部族的头领,那恭喜:从此你可以加官进爵、吃一辈子皇粮!

胡人们闻讯大喜过望:哎呦这可以!咱们把脑袋挂在腰带上打劫,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如今不用拼命就能顺利进入体制内,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我们降!于是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部携家带口向李建成投降,甚至连大头领刘仚成也未能免俗。

而李建成并没这么单纯,也许是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是要设计将这些胡人一网打尽。没过几天,他这样下令:我大唐决定在此设立州县,好安顿各位乡亲,所以得先修建些城邑;因此,某某日,所有成年男子必须自带工具前来报到,其后开工建城!

胡人们这下更高兴:从此可以不再过风餐露宿、逐水草而居的苦日子了。于是,到了规定的那一天,几乎所有男性青壮年都前来报道。

可想而知,迎接他们的是一场血腥杀戮:李建成一声令下,埋伏的精兵一涌而出,将毫无准备的6000多胡人男子全部诛杀;刘仚成则幸运地逃过了一劫(后来被唐军彻底击败)。

这件事告诉我们:李建成绝不是传言中那样优柔寡断、为人忠厚,作为一名成熟度的政治家,为了达成目的,他可以毫无底线的对敌人采用任何手段。

那么,与李世民相比,他手下有没有可用的人才?

李建成手下没人?其实人才济济

由于常年身居长安,加上李渊刻意栽培,李建成的麾下聚集了大批文武能臣,举几个例子:

“太子洗马”魏征,东宫的心腹,多次劝李建成除掉功高震主、野心勃勃的李世民。而魏征的能力、品格怎么样,这里就不需要再啰嗦;

王珪,时任太子中允,“甚为太子所礼”,深受李建成的尊敬。玄武门事变后,他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后来成了李世民的太子右庶子,可以理解为太子李承乾的老师;

薛万彻,在玄武门之变时,曾与冯立、谢叔方一同,率领2000东宫精兵攻打玄武门,几乎让李世民功败垂成。后来,他先后为大唐出征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高句丽,勇不可挡、战功赫赫。李世民对他赞不绝口:“当今名将,唯李勣、道宗、万彻三人而已”,李勣即李世勣,仅次于李靖的大唐招牌名将;李道宗,则是李世民之外,李氏宗室最能打的将领(另一位宗室李孝恭早已退居二线)。被李世民与这二位心腹相提并论,薛万彻的实力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由于父亲李渊的信任,裴寂、萧瑀等朝廷元老大多也站在太子一边。当然,还有能独当一面领军打仗的齐王李元吉。李元吉也是一位被史书无视的宗室将领,当初李世民前去虎牢关迎战窦建德时,李元吉率领唐军继续围攻王世充的洛阳城,并设伏大破突出城外的敌军。

同时我们别忘了,大唐的统治中心在长安,而李世民的地盘是他亲自打下的洛阳。为了应对不时之需,李建成在东宫养了2000多长林兵,都是在各地招募的骁勇;而李世民身为秦王,并不能大张旗鼓招募私兵,他只能让心腹张亮前去洛阳偷偷招人。他的私兵,据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前透露,大概是800人。

因此,在长安城内,李建成若想主动下手,李世民明显处于下风。但为什么他一直隐忍不发呢?

对弟弟不忍下手?身为储君,做事得考虑风险控制

随着兄弟矛盾的激化,李建成、李元吉越来越针对李世民。

公元624年,李元吉曾计划趁着李世民孤身到自己府上时,派杀手将其除掉,却被“性颇仁厚”的李建成制止;

那李建成的方案是什么?

在各地招兵买马,组织起长安及四方骁勇2000人,命名为长林兵,守卫自己的东宫;

童年,趁着城南校猎之际,送给了李世民一匹矫健雄壮、却喜欢抛蹶子的胡马,却被身手矫健的李世民化解;

公元626年,让李元吉举报李世民的心腹张亮图谋不轨,其后关关进大狱、严刑拷打;

同年,把李世民叫来喝酒,却趁机毒,以至于二弟“暴心痛,吐血数升”。

当然,以上记载难辨真伪,而且至于李世民是怎么回击的,我们并不清楚。不过,结合之前对付胡人的手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建成绝非仁厚,他对李世民,是要进行“暗杀”。而当上述行动都没成功后,他有如下进一步的动作:

首先,他和李元吉尝试拉拢李世民的头号骁将尉迟敬德,惨遭拒绝;

第二步,“秦府智略之士,可惮者独房玄龄、杜如晦耳”,其后他利用手上的权力,把李世民的智囊房、杜调离秦王府,这一步顺利实现;

第三步,清理完文臣,接下来动武将。趁着突厥入寇之机,李建成举荐李元吉替代李世民出征,并将秦王府的战将尉迟敬德、程知节(程咬金)、段志玄、秦叔宝等等悉数划拨给李元吉;一同被调走的,还有归李世民指挥的精锐士兵。这一步,已被李渊批准、只剩下付诸落实。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李建成的套路:

暗杀不成?那就釜底抽薪、温水煮青蛙,用合法合规的手段,削弱李世民的力量。而从李渊的反应来看,他对李建成持绝对支持态度。

那么,李建成为啥不干脆利落的杀了李世民,反而给了对方反抗的机会?这要结合他的身份来分析。

作为多年的太子,眼前的大唐,既是老父李渊的,也是李建成自己的,而且说到底也是自己的。因此,他无论干什么事,首要的前提:不对自己的产业造成难以控制的破坏。即:风险控制很重要。

因此,如果直接粗暴的杀掉战功赫赫、在军队中威望极高的秦王,很有可能使刚刚平定天下的唐王朝,再度面临不可承受的动乱;

所以,最佳的方案是这样:以天子的命令,先将秦王府的智囊、武将、精兵悉数调走,造成实质的人事关系隔断;其后辅以收买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架空的李世民就会沦为光杆司令。到时怎么处置,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正是李建成的最后一步动作,彻底点爆了李世民的斗志,刺激其进行了一次疯狂的赌博。

李世民的应对:豁出去了、再作一次赌博

当得知尉迟敬德、秦叔宝等将士要被调走后,李世民终于爆发了:这些人,可是自己多年攒下来的王牌啊!没了他们,自己不就变成了案板上的鱼肉?没啥可说的,拼了。

而接下来,他率领区区800勇士前往与东宫一墙之隔的皇宫动手,其实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他这不仅是针对李建成,更是反抗李渊;皇宫的某些宿卫兵虽被自己搞定,但东宫2000多人,远非自己的几百人所能对抗。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李建成、李元吉察觉事情有异,变换路线后,李世民会急着只身追赶,因为他只有这一次机会。

而在李建成、李元吉入宫后,东宫、齐王府得到消息,薛万彻等人立即率领2000长林兵杀往玄武门后,由于实力的碾压,李世民一方极为被动,靠着张公谨及时关上宫门才避免恶灵全军覆没;替李世民出头的宫城宿卫统帅敬君弘、吕世衡更是当场被杀;其后薛万彻等人准备掉头攻打秦王府,让在场的李世民手下大为恐惧“将士大惧”,好在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的脑袋及时出现,才让对面的士气崩溃。

但关于这一场景,史书中有一个矛盾之处:其后尉迟敬德和李世民去见李渊时,各方仍在交战:“时宿卫及秦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为已”,于是他们逼迫李渊下令下令让宫内外诸军“并受秦王处分”,这样才彻底平息了皇宫的战斗。

因此,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并非占据绝对优势,这只是他在李建成的地盘上进行的一次赌博,但幸运的是,他赌成功了。其实这对他来说也是基本操作,在之前的战场上,他进行过无数次赌博,并且屡屡获得成功。如果非要说这是运气的话,那运气也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李世民之所以敢如此激进,在于他跟李建成身份不同:自己是打下大半个大唐的头号功臣,如今受到不公正待遇,只能豁出去争取。假设一下:自己不主动进攻,只有等死,天下是大哥的;自己动手、失败了,那自己也是死,天下还是大哥的;但万一成功了呢?天下就是自己的了。

因此,玄武门之变,双方并没有性格软硬之分,只是由于所处位置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而在事情尘埃落定后,原李建成的部下基本上都被李世民所用、各方维持着和谐共处,也进一步侧面证明:宫廷争斗,无关道德高下,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而不是朱棣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太孙。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

  • 城阳公主一生显贵受尽荣宠,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城阳公主(?—671年6月27日)。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之女,唐高宗同母妹妹,长乐公主李丽质的胞妹, 太平公主姑母兼婆母,生年不详。城阳公主一生都受尽宠爱,长大后还受到皇帝哥哥庇护。贞观年间为爱女选择了一位夫婿,唐太宗经过重重选拔最终选择了杜如晦的儿子杜荷作为城阳公主的驸马。杜如晦是凌烟阁的二十四

  • 朱祐樘贵为皇子,为何童年会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朱祐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历史上对明孝宗朱祐樘的评价很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那么,朱祐樘为何可以获得这样的评价?凄凉童年,只能用成年来被治愈朱祐樘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不

  • 齐桓公的晚年做了些什么?他为何晚年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齐桓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的一位霸主,也曾创立了一系列的霸业。然而,晚年的时候却变得非常昏庸,最终让自己落得了凄惨的下场。那么,齐桓公的晚年究竟做了些什么?不听管仲的话,重用四名小人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很重要的一个原

  • 华佗给曹操治病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华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杀华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每个人都知道曹操,关于曹操有两种主要的观点:第一,曹操一生杀了太多人。就像他说的,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这说明曹操极其残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曹操没那么坏,至少他善用人才,这说明曹操极其聪明。在被曹操杀害的许多人中,几乎所

  • 揭秘究竟是谁给汉平帝刘衎下毒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汉平帝刘衎年仅14岁就心脏病复发死在了未央宫,不过另有说法称汉平帝是王莽毒死的。王莽在腊日向汉平帝进献椒酒时,在椒酒中下毒,致使汉平帝中毒害病而死。刘衎是汉平帝,他之后的皇帝本该是立为皇太子的刘婴,但是年幼的刘婴并没有真正登基做皇帝,就被王莽篡位了。网络配图汉平帝刘衎是元始五年(公元6年)14岁时病

  • 三国第一悲剧英雄吕布 这位38岁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是东汉末年逐鹿中原的群雄之一,正所谓“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国第一猛将非他莫属,正是因为吕布的勇猛善战,后世文人还给他附会了一段美女貂蝉的浪漫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网络配图二不过吕布在历史上最大的名声并不是他的勇猛,而是他的势利多变,《三国演义》里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其实,

  • 汉朝历史:新莽篡汉 西汉灭亡 王莽改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新莽篡汉参见王莽篡汉、新朝、王莽改制汉宣帝死后,汉元帝刘奭即位,西汉开始走向衰败。汉元帝,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汉成帝好女色,先后宠爱许皇后、班婕妤和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由于赵氏姐妹不能生育,汉成帝与其他妃嫔的子女均为赵飞燕姐妹残害杀死,史称

  • 岳飞并非死于“莫须有”罪名 岳飞死亡最根源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大家的心目中,民族英雄岳飞是被秦桧和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关于“莫须有”,《宋史·岳飞传》有这样的记述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于是,后人就认定岳飞死于“莫须有”这个罪名。其

  • 安禄山离奇出生被指大灾星 没想到这个小人物却改变了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禄山出生时的异象,为什么有人是灾星,历史上神秘消失的五个人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以占卜为业。。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突厥人“斗战”一词的发音是轧荦山,就用它作为安禄山的名字。扎荦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