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是的两个许攸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三国是的两个许攸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84 更新时间:2023/12/6 22:46:24

许攸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单字,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俘获了关羽父子。

而就蜀汉的马忠来说,建安末年,马忠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县令。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刘胄叛乱。而就笔者今天要说“许攸”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也出现了重名的情况。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三国有两个“许攸”:一个是袁绍部下,另一个差点被曹操斩杀!

许攸(关中部将)

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群臣多谏:“可招怀攸,共讨强敌。”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遂厚抚攸,攸即归服。——《三国志·魏书·杜袭传》

一方面,对于许攸来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在关中一带,许攸拥有自己的部曲,并且没有真心归附曹操。公元219年,曹操和刘备正在进行汉中之战,而就关中来说,则是曹操大军的重要平台。在此基础上,面对傲慢无礼的许攸,曹操非常生气,差一点就想将其斩杀。不过,在杜袭等谋士的劝谏下,曹操没有斩杀许攸,而是厚待、招抚许攸,许攸于是率部归附。当然,尽管获得了许攸这位关中部将的归附,但是,在公元219年的汉中之战中,曹操还是败给了刘备。在曹操撤出汉中之地后,刘备不仅得到了汉中,还进位汉中王,来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许攸(袁绍部下)

另一方面,就许攸来说,则是袁绍的部下。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在东汉末年,许攸年轻的时候就曾和曹操、袁绍结交。公元184年(中平元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豪杰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并试图劝说曹操一起参加,但曹操拒绝,王芬欲趁汉灵帝北巡时,以防黑山贼为由发兵,以便起事,但最后汉灵帝欶其罢兵,并召他入朝,王芬害怕而自杀,许攸等逃亡。

公元189年(永汉元年),袁绍从董卓处逃出,投奔冀州,许攸跟随并成为袁绍的谋士,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攻灭公孙瓒,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以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准备攻打许都。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袁绍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大诸侯的过程中,许攸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袁绍麾下谋士众多,难免互相争斗,这成为许攸最终背叛袁绍,投靠曹操的原因之一。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绍交战,这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许攸说:“曹操兵少,而集中全力来抵抗我军,许都由剩下的人守卫,防备一定空虚,如果派一支队伍轻装前进,连夜奔袭,可以攻陷许都。占领许都后,就奉迎天子以讨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他未立刻溃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一定可将他击败。”面对许攸提出的建议,袁绍不同意,说:“我一定要先捉住曹操。”

正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对此,在笔者看来,审配作为袁绍麾下的谋士,和许攸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他显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来对付许攸。对此,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曹操。得知许攸投奔自己的消息后,曹操喜出望外,认为击败袁绍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两人见面之后,许攸问到:“你们的军粮可以用多久?”曹操答曰:“尚可支持一年。”许攸再说:“哪有这么多?说真的吧!”曹操再答:“还可以支持半年。”许攸说:“难道你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何不说真话?”曹操说:“跟你开玩笑而已,其实军粮只剩此月的分量。”许攸献计说:“今孟德孤军独守,既无援军,亦无粮食,此乃危急存亡。现在袁军有粮食存于乌巢,虽然有士兵,但无防备,只要派轻兵急袭乌巢,烧其粮草,不过三天,袁军自己败亡!”对此,在笔者看来,许攸提出的偷袭乌巢的计策,直接改变了官渡之战的历史走向。如果不是偷袭袁绍的粮仓乌巢,曹操很可能无法和袁绍继续僵持下去了。

乌巢失守后,正在攻打曹军营寨的张郃、高览投降,袁军全盘崩溃,袁绍仅带着八百骑兵逃回河北,曹操大获全胜。建安七年(202年),许攸原先的主公袁绍病逝,之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位自相残杀。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是,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表面上虽嘻笑,说:“你说的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也即对许攸已经非常不满了。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由此,对于汉末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都和曹操产生了重要的交集。并且,就作为关中部将的许攸,差一点被曹操斩杀,至于居功自傲的许攸,最终激怒曹操,从而丢掉了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萧观音身为皇后,为何会因一首词就被皇帝赐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皇帝往往要面对整个国家中最聪明的一群人,每天听他们在自己面前各种进谏,难免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下面这位皇帝就是听信了谗言,错误的处死了自己的皇后和太子,事后追悔莫及。中国古代许多达官贵人文人们为了排解寂寞,除了会写一些诗词之外,也会写一些艳词自娱自乐。颇为著名的要属南唐后主李煜的《菩萨蛮

  • 嘉庆帝的亲弟弟永璘,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永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提起乾隆帝的儿子们,最最知名的莫过于五阿哥永琪,再其次是后来登上皇位的十五阿哥永琰,却很少有人提及嘉庆帝同父同母的弟弟——十七阿哥永璘。永璘是令妃的幼子,嘉庆帝的同母弟弟,也是乾隆帝最小的儿子。他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那时候他

  • 一手好牌却打烂,历史上董卓真的有胜算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董卓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董卓幼时就结交羌族,经常帮助羌族一起对抗匈奴,年轻时担任凉州刺史对付边关匈奴勇猛无比,深得上司喜爱被引荐入朝为官,他在中郎将的带领下一步步官拜中郎将,并且因为他骑射甚至达到一定境界后,更为平叛匈奴等外族立下赫赫战功。董卓是靠自己年轻时与将

  • 历史上的刘娥真的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吗?唐宋之间的临朝称制有什么差异?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提到刘娥,可能大家有些陌生,但是提到“狸猫换太子”这个典故中,那个拿了剥皮狸猫换了李宸妃所生婴儿的刘妃,很多人想必恍然大悟:噢!原来是她!那些年我们听过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

  • 李隆基为什么能成为皇位继承人?李成器为何推辞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隆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从西周起,“嫡长子继承制”便开始奉行,到了唐朝也不例外,只是唐朝21位皇帝中,大部分都不是嫡长子继承,我们要聊到的李隆基便不是,可他为何能够成为继承人呢?李隆基vs李成器睿宗册立的第一个太子,是刘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李成器。睿

  • 曹芳为何会被废掉帝位?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曹芳是魏国的第三代皇帝,在他的时代,曹家的权利基本已经被架空,整个国家司马家族只手遮天,积弱的曹芳并没有体现出能够力挽狂澜的能力。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曹芳于235年被封为齐王,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254年,司马师

  • 历史上的吕夷简和王曾的关系如何?她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的吕夷简和王曾的关系如何,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宋朝历史上,范仲淹被称为“范文正公”,其实,还有一位“王文正公”,此人就是宰相王曾。公元1022年(北宋乾兴元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病重,临终前,召王曾前来,在御前草拟遗诏:以明肃皇后辅立皇太子,权听断军国大事。这

  •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女医生和女御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义姁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由于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中国古代历史长期以男性为主导,各行各业大多以男子充任,然而即使如此,在漫长的历史上,仍然有不少女子成为个中翘楚。中国第一位女医生是谁,目前已经无法考证,而西汉武帝时期的义妁,不仅是中国第一位有记载的女医,而且也是中

  • 刘邦抛妻弃子遭受指责,刘备为何没有?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彭城之战时,败逃的刘邦为了给马车减重,曾三番五次把孩子推下车;刘备虽没有这个动作,但他也确实多次抛弃妻儿仓皇逃命。同时,与赵云帮刘备寻找妻儿相比,刘邦也有寻找老婆孩子的动作:“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史记·高祖本纪》)因此,

  • 康熙晚年为什么会爆发九子夺嫡 这和康熙两次废太子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九子夺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政绩显赫,继承人问题没有处理好,长子胤礽两次被立为太子,两次废掉,让诸位皇子,对皇位升起觊觎之心,直接发生导致九子夺嫡,胤礽是康熙皇后的儿子,作为嫡子,他理应成为下一任继承人,却遭到两次被废与皇权仅有一步之遥,最后九子夺嫡中,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