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会说三国成于诸葛却毁于关羽?

为什么会说三国成于诸葛却毁于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52 更新时间:2024/1/20 5:53:52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关羽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

网络配图

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据此认为他卖国通敌,恐怕不妥。是怕他武艺不精,不能在两军阵前斩将夺旗?也不是。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是怕他轻举妄动,不堪军国大任?还不是。不能谋而后动,并不是他的主要缺点。

到底怕他什么?怕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怕他使自己的《隆中对》毁于一旦。怕他终究会变成一块暗礁,撞沉联吴抗曹的联合舰队。而联吴抗曹,则是诸葛亮三国鼎立的根本大计。此计不成,蜀国难保,诸葛孔明的殷殷心血将付诸东流。

说到底,是怕他搞不好与东吴的关系。荆州与东吴接壤,又是一块借而未还的有争议的地方。作为这个地方的守臣,最难处理的是保住荆州与维护孙刘联盟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策是既不伤害吴蜀联盟,又长借荆州不还。这正是诸葛亮处理这个难题的一贯方针。

但诸葛亮害怕关羽不能贯彻这个方针。

他深知关羽其人,识小义而未必明大义,尽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能奋大勇。

关羽浓厚桃园之义,却淡泊天下大义。否则,他不会再三阻挠刘备三顾茅庐,也不会刁难诸葛亮初行军令。他只知道诸葛避见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见不到诸葛,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会在瓜分国土的军事竞赛中被淘汰出局,连最后一勺残山剩水也得不到。

网络配图

关羽降曹,曹操善待于他,此“义”(其实是计)不忘,故有华容放曹,遗祸国家之举。联吴抗曹,对关羽来说,似乎是联疏(吴)抗亲(曹),此“义”(国家大义)不记,故有拒亲辱吴、丧盟失地之举。

这正是诸葛亮最怕的。

怕关公守荆州,荆州与孙刘联盟不可兼得,却可能俱失。

既如此,换个人守荆州行不行?不行。荆州重地,非至亲之人,非文武双全之臣不能守。刘备至亲之人唯关张,关张之中,文武兼备是关公。

诸葛亮怎能不怕?在刘备看来,非关公不能守荆州;而在诸葛亮看来,关公最不能守荆州。但疏不间亲,此话怎好对刘备直说?

尽管诸葛费尽心机,但关公有他自己的行为逻辑。逻辑的结果是腹背受敌:腹受国家之敌曹军,背受自己制造的敌人吴军。结局是丧师失地,败走麦城,穷途末路,军没身死。

这就造成了刘备的大不幸,逼着他面对自己一生最困难的选择:要顾孙刘联盟的大局,就不能为关羽报仇。不报仇,结义誓言(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便不能遵守,便会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人和;要报仇,就要伤害自己的立国之本——孙刘联盟。也许比较好的选择是做做样子的报仇。

网络配图

刘备痛哭了几场,便决定为义弟报仇。也许开始是演戏,但开场的精彩误了他。连胜过几战之后,真的进入了角色,以为甩掉军师这根拐杖,也能顺水推舟地灭了吴国。

结果自然是自误误国。

有了诸葛,才有联吴抗曹;有了孙刘联盟,才有赤壁之胜,才有吴国转危为安蜀国从无到有,才有三国鼎立之势。

因为关公,才有荆州之失;有荆州之失义弟之死,才有蜀国伤筋动骨大流血,从此一蹶不振,卒为司马氏所灭。

有诸葛,才有三国,所以说三国成于诸葛;因关公,盟友相攻,蜀国败亡,所以说三国毁于关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南北朝时期一皇帝痴迷佛教,四次出家最后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历史上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土兴起,有一个皇帝功不可没,他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南兰陵郡人(今江苏丹阳),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的开国皇帝,是前朝南齐皇族,在位四十八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佛教的超级信徒,素食主义者,不近女色,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

  • 天上掉馅饼!嘉靖作为藩王儿子波折的继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厚熜,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他幼时聪敏,吟诵唐诗,学习古籍,其父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并经常随父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典礼的规矩。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无子,由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等大臣,据宗法“皇明祖训”寻找继位人,立兴献王

  • 宋仁宗:捡来一个皇帝做并且做得不错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姓赵名祯。他的皇帝位置是“捡来”的。他是宋真宗第六子,因前面的哥哥一个个夭折,才以“替补”的身份立为太子。后来承继大统,升位皇帝时,他才13岁。由于年龄太小,上朝时太后刘娥就坐在他的身后,中间挂一块帘子——对,这就是垂帘听政。11年后,刘娥死了,赵祯才真正当家做了皇帝。赵祯朝中有一个很有名的监

  • 史上最勇悍的将领是谁?凿开骨头拔翦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隋末义军郭开道在两军阵前一贯勇往直前,身先士卒。网络配图有次冲锋陷阵,脸颊狠狠的中了一箭。回营后立即传军医,第一个军医看完之后说:“箭簇深入骨内,箭杆可折,箭簇却无法取出了,”高开道大怒:“不能治伤留你屁用,”说完一刀就把这倒霉的军医给砍了;第二个军医看完说:“箭杆可折,箭簇也可取,就怕大王您难

  • 史上最痴情的皇帝 为女人丢江山丢尊严丢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为苻皇后送葬时因丧车高大,不能出城,慕容熙竟下令拆毁北门。趁慕容熙葬后未归之机,大将高云、冯跋等人发动政变,占领龙城。送葬归来的慕容熙大惊失色,无奈之际率随从退入龙腾苑中。第二天,两军交战,胜负未分之时,慕容熙竟独自逃走。部众失掉主帅,也便如鸟兽散。叛军攻占龙腾苑,狼狈不堪的慕容熙在龙腾苑

  • 史上最悲催的驸马是谁?大唐公主很彪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唐中宗李显没登基的时候,他的女儿李裳秋被封为义安郡主,招裴巽为驸马。自嫁到裴府之后,郡主威风八面,为所欲为。这裴巽也不是什么好饼,在外面有了外遇,结果被郡主知道了。郡主大发雷霆,将那个女人抓来,剥掉了身上的一块皮,又将裴巽额头的一块皮也割下来,然后将这两块皮互相换位置贴了上去。网络配图裴巽吓得魂飞魄

  • 史上最悲催的皇帝是谁?半生幽禁生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光绪,你会用什么?清朝第十一任皇帝,也即光绪帝的一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身不由已。网络配图少年即位,繁花满眼,看来却都是泪在慈禧太后和一股前朝力量的运作下,咸丰帝的侄子,载湉继位,他由慈禧的亲外甥变成了慈禧的儿子。对于慈禧来说,这是好事。她也常对大臣们说:载湉“常卧我寝榻

  • 史上罕见的忠勇大将:苦守坚城绝不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民间演义中有杨延昭和戚继光斩子以正军法的故事,其实历史上并无此事。历史上真正为了保守疆土,阵前杀掉儿子的,是后唐第一名将刘仁瞻。显德初年,周世宗攻打南唐。两军争夺两淮之地。因南唐的援军都被打掉,寿州成为孤城,但刘仁瞻坚守不让,周世宗也亲临一线指挥。网络配图刘仁瞻见到周世宗的伞盖,挽起强弓射去,射到

  • 因抢有夫之妇被人告上法庭的风流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宋仁宗赵祯虽然不是一个十分好色皇帝,不过这位皇帝既然是一个正常男人,自然对女人也就有许多渴望。有时也有一二件风流之事在民间流传。赵祯是九五至尊的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娶嫔纳妃自然是小菜一碟。何况自古以来,许多人就把自家的女儿被皇帝宠幸当作是一件风光无限的事情。然而,令许多人

  • 中国历史上受刑最多的人:先被割舌 最后砍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刑吏怕李斯在行刑时詈骂,先施“抽舌”刑,即先将其舌头割掉,使其言语不得;然后,刑吏数人用铜针、铁凿等,在李斯额头和两颊刻凿创口;再用墨涂在创口上搓进肉里永不褪色;又用泛着青光的刑刀将李斯的鼻子割掉,昔日名相风采荡然无存,已是面目全非,人鬼不分了。网络配图李斯将商鞅、韩非的君主专制理论推向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