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东坡被新旧两党迫害为何后人还能东山再起?

苏东坡被新旧两党迫害为何后人还能东山再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64 更新时间:2024/1/25 9:50:06

《水浒传》第二回里提到一个反面人物叫高俅,并讲述了此人的发迹史,说他原本是开封府一个破落户子弟,经人介绍,来到京城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家,董将士不想留他,于是把他转荐到了“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便又把他介绍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此后高俅结识了当时尚为太子的宋徽宗赵佶,从此平步青云,做了堂堂大宋朝的太尉。

网络配图

读者大概不清楚这位“小苏学士”究竟是何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面子,把一个卑微小吏推荐给当朝驸马爷。原来这位“小苏学士”应该是鼎鼎大名的“大苏学士”,也就是人人熟知的东坡居士苏轼。南宋学者王明清《挥麈后录》对高俅的发迹言之较详,我们再结合其他相关的资料,便可以把高俅的一生勾勒出个轮廓来了。高俅原本是苏东坡府中的行走小吏,苏轼见高俅的文章颇具风采,故而很欣赏他。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苏轼自翰林学士出任中山府(今河北省定州市)知府,便将他举荐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高俅在驸马府中一住就是七年,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端王赵佶。事有凑巧,一个月后,哲宗驾崩,端王即皇帝位,即我们熟知的宋徽宗。此后高俅便走了红运,受到徽宗的“不次迁拜”,数年后官至节度使,又升为枢密使相。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高俅的父亲高敦复升为节度使,哥哥高伸也借着高俅的势焰,位居显臣之列,其子弟皆为郎官,一门荣耀至极。

再说苏轼,是个什么都擅长,唯独不擅长当官儿的人,由于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屡屡遭贬,元祐八年,力主司马光复辟的宣仁皇太后崩逝,哲宗亲政。身为旧党人物的苏轼知道自己的政见为新政所不容,很识趣地主动请外,补为中山知府。

不到一年,政局变得越来越糟糕,朝臣弹劾他在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的制词中有讥谤先朝皇帝之语,被贬为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市)知州,还没到任,再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

网络配图

这个所谓的“节度副使”,不过是皇帝给大臣留的一点面子,实际上他已经是个被监视居住的罪人了。这还不算,没过多久,他被再贬为琼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别驾,居住在昌化军(今海南省儋县西南),过着“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的艰难生活,直到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不久死在常州。

可以说,高俅飞黄腾达之日,恰恰是苏轼遭遇灭顶之灾之时。此后二人之间尚有何联系呢?《挥麈后录》说:高俅始终对苏轼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苏学士对他的提拔之情,每当苏轼的子孙亲友来京师时,高俅都要亲自抚问,赠以金银财物,周济他们的生活。北宋末年,元祐党人的子弟境遇是非常悲惨的,这些人不许做官,连进京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即使在流放安置之处,也时常受到当地官员的凌辱和困窘,有的甚至被迫害而死。苏轼的子孙在那样的逆境中能得到朝廷高官的庇护,实属不易。

宋朝官员是有荐士传统的,他们往往把举荐人才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其间也有不少没良心的货色,一旦得势,翻脸不认人,反过来撕咬举荐他们的恩人。比如欧阳修举荐了一个叫蒋之奇的监察御史,不久蒋之奇为了巴结更“有用”的人,反过来污蔑欧阳修和他儿媳不尴不尬,“帷薄不修”,差点儿没把欧阳修气死。

网络配图

苏轼这个人也喜欢荐士,而且一生磊落豪侠,从不对人设防,是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南宋人高文虎的《蓼花洲闲录》中说:“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其弟苏辙)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人世间的事往往很富有戏剧性,苏轼和高俅在政治上见解相左,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径庭,可以说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当苏门子弟贫不能存的时候,恰恰是高俅反过来救了他们的命,使苏轼子侄得以在南宋时重振家风,这或许正得益于苏轼一生“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对谁都以诚心相待,才使得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吧。

这里顺便交待一下高俅的晚年。靖康初年,高俅护送徽宗南逃,到了临淮突然发病,不得不返回京城。当时大奸臣童贯梁师成等人都由于民愤极大而被朝廷诛杀,蔡京被流放。唯独高俅免于此祸,后来病死于家中,得终天年。这大概是由于他这一生对得起苏学士,阎王老子没忍心让他做刀下之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农民军煮熟吃到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巨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香扑鼻。熊熊烈焰中,最骇人心目的是,巨锅之中,除七、八只剥皮去角的梅花鹿外,还有一个光头的三百多斤的

  • 水浒第一高手林冲 最痛快的一场打斗连呼快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林冲是《水浒》各色人物中血肉最为丰满的人物,相貌威猛,武艺堪称“水浒”世界的第一高手,但性情谦和,即使遭受不公平待遇也能忍辱负重。网络配图金圣叹因此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

  • 为大汉开疆辟土这父子功劳天下第一 曹操刘备都是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赤壁之战是刘备的功劳,刘邦能统一天下为什么刘备不能,刘备那么多儿子为什么要传位给刘禅

    自从东汉王朝汉灵帝死后,帝国内部的外戚、宦官、世族相互争权夺利,民不聊生,最终使得东汉王朝先后被董卓、曹操等人把持,天下各镇诸侯相互征伐,重演春秋战国之格局。网络配图或者为了争夺帝位、或者为了复兴汉室,全国各地的诸侯、盗贼相互征战,此战大大削弱了汉王朝的内部实力,也使得西域、河套地区不为中央王朝所有

  • 林则徐下基层:接待官员十分为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国民政府为什么不死守南京,林则徐在临终前最关注的是,机关干部下基层制度

    “你用不着给我准备酒席,我不需要招待,你们不必打点我,不必给我上贡,不必给我送东西。”这是晚清钦差大臣林则徐上任伊始所发出的第一道公文的现代译文大意,原文还有更细化的交代:“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务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网络配图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受分

  • 曹髦历史上第一个写反诗的皇帝,他是如何被钟会捧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反诗是什么意思,唐朝被谁推翻的,中国第一反诗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是一个轮回,受禅而来的江山终将禅让出去,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皇位,也会被后世孤儿寡母拱手送出。如果曹丕赵匡胤知道自己的后世子孙结局凄惨,不知道当年还会不会筑坛受禅黄袍加身。咱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就是一位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少年,此人有曹植的文

  • 甄宓被曹丕处死后为何“以发掩面,口塞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丕和甄宓,曹丕为什么恨甄宓,曹丕为何杀甄宓

    古代中国的历史中出现了十分多的佳人,她们通常不仅有秀美的容貌,也有令人钦佩的崇高品性。例如战国的西施,凭着自身闭月羞花的美貌,拯救了自身的国家,却不愿惨遭横祸被别人丢进河里。汉朝出使西域的王昭君,尽管拥有惊艳的容貌,却并不是眼光简短的人,她想要为了大汉的臣民更好,投入自身的青春年少。接下来我爱历史网

  • 黄忠年轻时期战斗力有多强 黄忠能和吕布关羽张飞一比高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飞和黄忠谁更厉害,黄忠和吕布谁射箭厉害,PK赛季刘备张飞黄忠

    很多人都不了解黄忠实力,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里有一位老将黄忠,他的前半生籍籍无名。但是当他投靠刘备后,在迟暮之年,他的人生绽放出异彩。他在定军山之战中斩杀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称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为此不顾他人的反对,将他封为五虎上将之一。对此让人不由得对黄忠有个疑

  • 文鸯:真正的三国猛将,赵云都甘拜下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天下枪赵云带卧薪尝胆还是所向披靡,赵云黄天泰平还是卧薪尝胆,赵云坐下马

    三国时期,战争高发,是是非非,那样的一个乱世,铸就了很多英雄人物。将领有蜀国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也有吴国黄盖、甘宁等武将简直无敌之徒;文臣有卧龙山诸葛亮、凤雏庞统,也有早逝的郭嘉、“人精”贾诩和“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等优秀人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这么多的好汉列举排名

  • 刘备打仗从来不带上诸葛亮,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为什么不杀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刘备后期为什么不用诸葛亮

    诸葛亮一直是历代文人的偶像,因为他做的事情千年来只有一例。诸葛亮是读书人,他的理想是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的辉煌。诸葛亮的待遇是非常的不错,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这是皇帝请大臣出山的先例,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文人也想像诸葛亮那样得到统治者的青睐,得到重用,可是事实却是背道而驰

  • 朱元璋姓朱,那明朝百姓管猪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姓朱的是谁的后代,姓朱的都是朱元璋的后代吗,朱潜龙是朱元璋后代吗

    明朝没避猪字,史书或官样文字上也是直接釆用猪字叙文,但与朱字关联的字要谨慎,小心触雷。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有一次,朱元璋请了一位和他一起共过事的和尚来宫中吃饭,这位和尚见皇帝请吃自然高兴,在酒宴上即兴赋诗一首献给朱元璋,却不知惹来杀身之祸。其中有这么一句:“金盘苏合来殊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