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只带10万兵马,这是为何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只带10万兵马,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63 更新时间:2023/12/6 15:52:02

每当一提起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公元645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当时带了十万兵马远征;就当时的主客观条件而言,这个规模是比较合适的。

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所率领的军队并非只有六万,而是超过十万。

对于李世民远征高句丽的军队规模,《旧唐书·太宗下》中记录的比较简单:“发天下甲士,召募十万,并趣平壤,以伐高丽。”即征调了10万人。

在《资治通鉴·唐纪十三》中,则记录的比较清晰。当时唐军兵分水陆两路:

水军的的统帅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时任刑部尚书的张亮,他作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淮、岭、峡等南方善于水战的精兵四万,再加上从长安、洛阳招募的精勇三千,乘坐五百艘战舰,由莱州(今山东烟台辖区内)走海路出发;

陆军的统帅则是另一位凌烟阁功臣李世勣,他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步骑六万,以及数量不明的突厥等少数民族将士。据史书记载,右卫大将军阿史那思摩(又名李思摩)、将军契苾何力这两位突厥贵族首领都随军参战,并且都光荣地挂了彩。

当然,两军的总指挥是亲征的唐太宗李世民本人。不过,这十余万的规模看起来挺庞大,但面对当时的高句丽仍处于下风。

高句丽实力不容小觑

隋唐两朝之所以孜孜不倦地拿高句丽开刀,是因为这个藩属国已经成了中原王朝的潜在威胁。

首先,人口数量可观。据后来唐高宗时的统计数据,高句丽被灭后,境内共176座城池、人口69万多户;而在唐高宗继位时,唐朝的人口也只有380万户。

其次,作为中原数百年的藩属国,当时的高句丽既吸收了农耕文明,汉化程度极高。比如其首府平壤城也称长安城;其国人爱看书,最受欢迎的书籍是《五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种田养蚕,略同中国”、“人税布五匹,谷五石”,具备了中原传过去的农耕与纺织技术;冶炼技术先进,“兵器与中国略同”,李世民在安市城外曾缴获全套铁甲超过万件。

其三,高句丽兼具了游牧渔猎民族的好斗性。他们每年举国练兵:“每春秋校猎,王亲临之”;最高执政官,并不是由高句丽王任免,而是由武力决定:“交替之日,或不相祗服,皆勒兵相攻,胜者为之。”相当的暴力直接;同时,高句丽民间用法严酷:“大体用法严峻,少有犯者,乃至路不拾遗”。

这也是当初隋炀帝首次亲征高句丽要征调百万大军的原因之一。

事实也证明,高句丽军队确实为数不少。当唐军夺下辽东、抵达安市城后,高句丽北部地区的统帅高延寿、高惠真率领十五万军队前来救援;再加上城内的守军,唐军在规模上确实处于下风。

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唐军规模不可能太大

但李世民为啥不多带点军队?这是有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其一,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当时的唐军几乎年间对外作战,交战对手主要有突厥、薛延陀、吐谷浑、吐蕃,皆为战斗力强悍的游牧民族军队;但面对这些强敌,唐军仍占据优势,可见当时的中原军队有多么强大;

其二,客观的后勤困难。隋炀帝三次亲征高句丽,第一次大败,第二次因杨玄感内乱回撤,第三次逼迫对方投降后班师,三次都没有完全达成战略目的。而就战斗力而言,当时的隋军并不比唐军差,问题就出在后勤上。由于军队规模太大,加上路途遥远、道路难行,隋军的粮草保障成了头号难题,还未到平壤,将士的口粮已空:“才行及中路,粮已将近”。而高句丽抓住这一点,采取坚守、消耗之策,让隋军吃尽苦头。

因此,李世民只征集10万人出征,也正是综合考虑了敌我双方情况基础上所做的决定。不过最终唐军仍旧面临了后勤问题。在占领辽东后,唐军抵达安市城外,并且以少胜多、大败前来救援的十五万高句丽军队,斩首2万、俘虏3.6万,敌军统帅高延寿、高惠真投降。但其后唐军围攻安市城两个月未下,考虑到后勤逐渐吃紧,李世民下令班师:

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此战唐军战损近2000人,战马死亡约八成,斩首敌军4万、俘获人口7万。看起来收益率挺高,但对于当时横行天下的李世民而言,内心并不满意,甚至叹息:“要是魏征还活着,肯定不会让我打这一仗。”

后来,唐朝仍继续对高句丽用兵,但改成了以小股军力进行持续压制的方式。经过多年的不间断打压,公元668年,李世勣攻下平壤城,标志着高句丽灭亡,东北地区的潜在威胁被彻底铲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同为义子的曹真跟刘封是何结局?差距为何会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同为义子的曹真跟刘封是何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18年,刘备率领将士攻打汉中,当时曹真与曹洪、曹休、张既等人击破刘备的别将吴兰于下辩,就此被封为中坚将军,在此之后,曹真追随曹操亲征至长安,又被封中领军。后来刘备南渡沔水,在定军山斩杀曹军统帅夏侯渊,为此,曹

  • 历史上的汉元帝是什么样的 汉元帝真的昏庸无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元帝刘奭,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中国的四大美女,想必很多人能够脱口而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嫁塞外的故事也是人尽皆知,即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那么昭君为何出塞?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说一说当时的皇帝汉元帝刘奭了。汉元帝画像屡次遭人陷害

  • 刘备临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赵云不可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在汉室衰微之际,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建立割据势力。群雄逐鹿战火纷飞,那是一个民不聊生的时代。当时赵云就跟随了公孙瓒的部队,也是在此期间认识了刘备,当时他并没有跟随刘备,而是在日后兄长去世脱离公孙瓒后,才追随的刘备,而这一

  • 秦始皇后宫中的女人那么多 秦始皇为何偏偏不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嬴政皇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对于秦始皇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谁吧,这个人可是千古一帝,但是虽然秦始皇的本事十分的厉害,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男人,所以秦始皇后宫的女人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秦始皇的后宫明明有六国佳丽,但为何他偏偏不立皇后呢?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下

  • 孙膑当初被庞涓砍膝骨脸刻字 孙膑复仇时有多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膑复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曾拜鬼谷子为师,与庞涓是同窗。庞涓当上魏国的将军以后,寝食难安,一直担心比自己才能更高的孙膑有一天会取代自己,所以就设计把孙膑骗到了魏国,监视起来。这样庞涓还不算完,又通过编造罪名陷害孙膑,致使孙膑被砍去

  • 雍正和十四爷不是亲兄弟关系吗 十四爷为什么说雍正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和十四爷,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康熙后期统治时期,大清王朝出现了九子夺嫡事件,可以看到,这场权力的斗争,最后是以四阿哥坐上皇位告终!虽然过程惨烈,但是这样的结局算是比较好的,毕竟四阿哥继位之后,把大清王朝打理得井井有条,成功地为康乾盛世过渡。可是人们对于雍正帝的继位,

  • 隆科多作为雍正的舅舅 雍正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隆科多和雍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起隆科多,很多人自然就会想起雍正皇帝亲切地称呼他为舅舅的史实。然而,在雍正即位后不久,隆科多地位就逐日下降,很多重要职务被罢免,直至雍正六年被杀(也有说法是突然因病死去)。隆科多有一点需要详细说明,现在很多人演绎的康熙晚年的帝位争夺

  • 刘备的仁义之名是从何而来的?他的仁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你喜欢和真小人"暗斗",还是和伪君子"明争"呢?想必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前者,毕竟真小人好似眼前的猛虎饿狼,会发出"危险警告";而"伪君子"则是脚下的各种陷阱机关,随时可能会落入其中。人们都说乱世出奸诈小人,盛世出仁义君子。尤其

  • 戴铎当初雍正上位雨有功 雍正后来为什么要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戴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资治通鉴》是一本十分优秀的古代名著,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的历史真相,也可以收获很多的为人处世之道,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雍正皇帝登基之时的一个关键人物。而在雍正登基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几乎是所有人知道的,那就

  • 柴荣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在位期间有何成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柴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如果能穿越回古代,让你做一年的皇帝,你会去完成哪些愿望呢?想必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建造亭台楼阁,设立三宫六院,整日在皇宫内纸醉金迷;又或是游历名山大川,去各个繁华的城市微服私访,并疯狂"购物"。然而历史上有一位皇帝,被称为五代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