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功显赫却被漠视的名将 你认识几个?

战功显赫却被漠视的名将 你认识几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51 更新时间:2024/1/15 2:17:04

导读:不是所有英雄都将被纪念,中国人口千千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记入史册,然后名垂千古。历史中还有一些战功显赫,但是却被人们漠视的名将。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名将,看你认识几个?

1、陈汤

要论抗击匈奴的名将里谁最冤,那当属陈汤莫属,大汉朝反击匈奴的世纪之战,实际上是到了陈汤这里才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战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奠定中华对今日新疆的主权,陈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是在汉朝朝廷内,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怪只怪陈大将军太不会来事,只知道埋头打仗从不知抬头巴结人,加上陈汤自己确实手脚不干净,有贪污的把柄抓在御史手里,于是功高不赏暗箭来,得胜还朝的陈汤差点因为“未奉诏”被整死,最后虽然封了关内候,可没过一年就免爵为民,碌碌而终,对比草包将军李广利三征匈奴无功却高官厚禄的荣耀,陈汤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网络配图

2、高敖曹

在鲜卑北齐政权里,汉将高敖曹可是个狠角色,东魏王高欢平时给军队训话都是用鲜卑语,只要老高在旁边,肯定用汉语,而老高率领的汉人军队确实是当时北齐军队里最精锐的部分。老高这人虽然甘为鲜卑走狗,可也不是完全没有气节,经常为了维护汉人的尊严和他的鲜卑同事打的头破血流,可小节不减大节毕竟有亏,谁让他是“伪军”呢。最后老高下场也很惨,东西魏大战的时候硬是让自己的鲜卑主子出卖,手下几万汉兵独抗西魏数倍于己的鲜卑铁骑。在让敌人付出了更大伤亡后全军覆没,其悲壮的结局也告诉了中国军人一个硬道理---做啥都别做汉奸。

3、冉闵

今天历史学界对冉闵的看法确实争论激烈,但是我们抛却政治因素不谈,单从军事成就上来说,冉闵确实为我中华百年一出的军事奇才,他的冉魏汉军经历的大多数战斗都是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完成的,而且手下部队以步兵为主,却多次在中原大地横挑强胡骑兵军团,几乎是百战百胜,还打得对手全军覆没。最后虽败于慕容鲜卑骑兵军团,但此战鲜卑人也死伤甚重。遗憾的是,政治上的宣传导向让后人对他的军事成就研究甚少,而他最后悲惨的结局不能说明慕容鲜卑军团有多强大,除了说明他在政治和经济建设上的失策外,还印证了中国古代的一句俗话:悍狼抵不住赖狗多啊!

4、刘牢之

要问冉魏败亡后谁是天下第一劲旅,那非东晋北府军莫属,北府军是东晋政府的胆,刘牢之就是北府军的胆,这支由南逃汉人组成的虎狼军团勇猛善战,其中还有不少成员是冉闵军的旧部,肥水之战,刘牢之统八万之众大破八十万五胡联军,打出了中华男儿的赫赫天威,今天的人或许忽略了一个历史细节,胡人皇帝符坚在望八公山草木时,把满身林木都看成了士兵,留下了草木皆兵的千古笑话,究竟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位横行北方的大贼首如此胆战心惊,答案就是在肥水之战的前一天,刘牢之率领五千北府健儿率先对胡人大军发动奇袭,斩杀一万多人,一战打破敌胆,才有了之后肥水之战敌人落荒而逃的局面,遗憾的是,中国史书一直在鼓吹其实并没有担任指挥任务的名相谢安,老刘的声威反而无人知道了。北府军存在了五十多年,最终落到刘裕手里,刘裕也凭借这份家底几度北伐,打出了南北朝时期汉人最辉煌的时代。

网络配图

5、柴荣

后周皇帝柴荣一生最大的悲哀无外乎两字--短命,北方是他统一的,契丹是他打跑的,幽云十六州的关南十七县是他收复的,一辈子没遇到一个象样的对手,却偏偏争不过老天爷,英年早逝的结果就是让赵宋政权拾了历史最大的一个便宜。凭借老柴留下的丰厚家底,赵氏兄弟基本统一了汉民族的势力范围,却偏偏拿契丹人占领的幽云十六州一点办法都没有。遥想柴荣北征时,契丹大军望风披靡的情景,我们不得不感慨,假如后周世宗再生,历史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恰恰因为赵宋政权存在的缘故,大英雄柴荣的光辉事迹也就没有多少人关注了。柴荣的后人基本都英年早逝,只留下水浒里子虚乌有的柴进大官人,还跑到山上当了贼寇,最后又随宋江征了回辽,算是替老祖宗还愿了。

6、刘仁轨

中华千年灭倭的第一功臣,朝鲜白江之战不但打的日本全军覆没,更让日本在之后的几百年里铁心跟在中国屁股后面做小弟。按说一仗打出了中日两国的几百年和平,老刘的功勋不算少,可谁让他生在大唐呢,那是一个将星闪耀的时代,刘仁轨击杀数万倭兵的战功,与唐朝当时的众位名将相比确实黯淡了点,就好比今天的美国,一个将军要是打过苏联,绝对可以天天拿出来炫耀,一个将军要是打过缅甸,估计提也不好意思提,怪只怪当时中国太强,日本又太不是盘菜,所以刘将军星光暗淡也就不奇怪了。

7、王玄策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轻松的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搞定了,真是愧对“文明古国”的美称啊。只可惜当时的中国对印度知之太少,在中国人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个化外蛮邦而已,而近代因为“中印友好”的缘故,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没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8、庞籍

我真怀疑庞籍是不是和民间说书的有仇,不然这位抗击西夏的大英雄怎么在《包公案》里倒成了人见人恨的反面太师?要知道宋朝防御西夏的战略思想是他设计的,如果说之前的名将大多为进攻型人才的话,那么庞籍可以算是北宋防御战的第一专家,西北边陲在他的经营下成为了铜墙铁壁,在宋朝连经三川口与好水川之战后,正是他镇守陕西,为宋朝稳住了边疆局势,整顿军队,选拔将才,为大宋在西北锤炼出了一支精锐铁军。后人熟知的两大抗西夏名将狄青和张兀都是他大胆提拔的,到了话本小说里却全成了他的敌人。对比真正的历史,看看《包公案》《三侠五义》里一系列对这位大英雄的歪曲描绘,直叫人由衷叹服一句:人民群众的创作力量是无穷的。

网络配图

9、傅友德

在朱元璋的部将里,傅友德是非常低调的一位,毕竟那个年代名将太多了,可这个低调的名将却做出了不低调的攻业:云南是他打下来的,甘肃西部,青海北部以及新疆东部地区也都是他打下来的。鼎盛时期的蒙古骑兵在云南地区曾屡遭挫折,可老傅的明朝大军却在短时间里横扫了西南,天下无敌的徐达在岭北战役里遭到蒙古人阻击,无功而返,可西线几乎同时出征的傅友德却率领大军横行千里,在蒙古高原与青海高原上见谁灭谁,七战七捷,打的蒙古人望风而逃,只可惜他的名字一直生活在徐达,常遇春等人的阴影里,晚年又因飞扬跋扈而获罪,最后落了个凄凉的结局。

10、陈麟

朝鲜人鼓吹李舜臣,几乎把老李说成了高丽的民族魂,可是当时的老李只能算陈麟的属下,灭倭数万的露粱海大搏杀,说到底还是要看大明铁军。陈麟算是明朝中后期一个不世出的奇才,露粱海歼灭战正是由他制定战术一手策划的(今天的教科书却出于中朝友好抹杀了这点,见段万瀚的世界五千年)。这个人还是个全才,西南平缅甸,播洲平杨应龙,平原战,山地战,骑兵战,步兵战,火器战,陆战水战几乎是样样精通,样样都打得赢。

只可惜由于他名声不好(经济问题比较严重,又比较会巴结宦官,前者有点严重,后者在当时确实也算不得错),因此史书上对他评价不高。加上满清的历史书对万历三大征的歪曲,使这位建立大功业的英雄反而默默无闻了。当年他的小跟班李舜臣已经被看做高丽民族的战神,真正建立下大功绩的他,是否更值得我们中国人去好好的纪念呢。

这些名将也曾战功赫赫,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之中。但是不管怎样,这些将士也曾为祖国做出很大贡献,我们应该铭记他们的事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聿键是怎么死的 有着怎么样的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瞻基南京被刺,朱高炽得什么病死的,隆武帝朱聿键

    朱聿键简介(1602-1646)南明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即位前封为唐王,封地在河南的南阳府。1636年,他率军倡义勤王,被崇祯帝废为庶人,幽禁在凤阳,改封其弟朱聿镆为唐王。1641年,李自成攻陷南阳,杀死朱聿镆。1644年,崇祯帝在北京自杀,从洛阳逃出的福王朱由崧即位,释放了朱聿键。网络配图

  • 运筹帷幄!盘点三国时期十大最强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时期谋士,正史三国十大谋士,三国之最强寨主

    导读:三国时期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而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十大最强谋士,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吧。一、刘巴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县一带)人,三国时期名士。年少知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

  • 揭秘刘邦为何要选择萧何当丞相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为什么萧何认准了刘邦,曹参之后谁是丞相,萧何丞相你不该三番两次

    传奇帝王刘邦从泗水亭长到皇权中心,一路进阶白手创建了大汉百年基业。前202年,大获全胜的刘邦举行登基大典,当上了皇帝,并且分封异姓王,那么刘邦的丞相是谁?他最后结局怎么样?刘邦的丞相是谁?萧何早年在秦沛任县狱吏,后来刘邦起义之后,就跟随刘邦,为刘邦制定政策,并且在楚汉战争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后来

  • 细数:中国历代属“猴”的帝王将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代年谱,公元前551年属相,中国好皇帝排名

    导读:今年是猴年,所以跟猴相关的影视人物都被大家扒了出来,形成了一股怀旧风。小编今天要说的也与猴有关,细数一下中国古代哪些帝王将相是属猴的呢?猴是中国十二生肖排行第九的动物,对应的地支为“申”。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逢壬申年、甲申年、丙申年、戊申年、庚申年,民间俗称猴年,最近几个猴年对应的公历年份是

  • 惜才?刘备为何一定要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是哪一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刘备什么时候请的诸葛亮

    导读:三国时期群雄奋起争霸,都想为自己谋得一处江山。可是单凭自身的实力是不行的,于是人才变成了珍惜之物,因此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可是三国奇才众多,刘备为何单单看中了诸葛亮,三顾茅庐背后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隐情呢?网络配图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延揽人才,诸葛亮未出山之

  • 乾隆皇帝曾迷恋西洋自动玩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兴趣显然与父亲有关。雍正以工作狂闻名于史,其实业余时间也是一个相当摩登的玩家,尤其喜欢西洋玩艺儿。现在故宫博物院里还保留着他好几张穿西装、戴假发的画像,以及他玩过的大量西洋钟表、望远镜甚至显微镜。网络配图乾隆青出于蓝,同样领娱乐风气之先。那些可以蹦出一只小鸟或者走出一个小人报时的西洋钟表,从幼年

  • 巧登皇位:靠儿子登基的“四大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皇帝的宝座是很多人都窥探的,可是想在众多皇子之中脱颖而出,成功继位,这似乎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历史上才会出现造反夺位,篡改遗嘱等事件。可是也有一些好命的皇帝,竟然靠自己的儿子成功登基。那么这些皇帝都有谁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网络配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选择嗣君,主要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度。

  • 盘点:中国历史上被低估的十大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古代杰出帝王排名,中国古代十大帝王排名,历史十大皇帝排行榜

    导读: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不乏那些英勇伟大的帝王,他们对世人的贡献、对历史的发展被后人津津乐道,但是,历史上还有很多被低估的帝王,他们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被大家认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历史上被低估的十大帝王。1、刘禅——三国中智力被严重低估的皇帝蜀汉后主刘禅(207—271 年),自东汉末以来一直被视

  • 揭秘诸葛亮:陷害同僚 钳制皇帝的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干预史官,道貌岸然伪君子,诸葛亮想过谋反吗

    诸葛亮安心辅佐刘禅,回成都后主掌蜀汉大权。自他上台后排挤李严,安插亲信,独掌朝纲。他开府理事,大小事物“咸决于亮”,俨然就是一个“假皇上”。最露骨《出师表》应是最好的证明。诸葛亮掌握一切事务的决断权,在给后主的上书中厚颜无耻,对后主指手画脚。诸葛亮除了对刘禅提出了这样一些不能不从的“建议”外,当然也

  • 盘点:影响中国版图的十大开疆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古代十大帝王排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历代版图最大的王朝

    导读:开疆帝王和一般的帝王有所区别,他们更容易被世人牢记。也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今日中国如此辽阔的土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影响中国版图的十大开疆帝王,看看哪些帝王上榜。1、武丁朝代:商朝商代国王。后世称作高宗。传说名昭,为盘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