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杨贵妃有没有责任 杨贵妃的死很冤枉吗

安史之乱杨贵妃有没有责任 杨贵妃的死很冤枉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94 更新时间:2023/12/21 8:35:5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史之乱,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纠集15万精锐军队,在范阳在以讨伐宰相杨国忠的名义,正式起兵反唐,拉开了“长史之乱”的序幕,也开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

第二年六月,势如破竹的叛军攻陷潼关,危及京城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带着贵妃杨玉环和皇子皇孙仓皇西逃,前往四川避难。当逃难的队伍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时,随行护驾的禁军士兵发生哗变,一向忠心耿耿的禁军将士,将家仇国恨,全部发泄到宰相杨国忠的身上,在禁军将领陈玄礼的带领下,冲进了驿站杨国忠的住所,将其乱刀砍死。

杀死杨国忠之后的禁军将士,并未就此罢休。陈玄礼召集将士,给杨国忠安上“谋反”的罪名。之后,杨国忠的儿子,以及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都死于乱兵之中,虢国夫人出逃到半路也被追杀,自刎而死。群情激怒的将士完全失控,他们甚至把杨国忠大卸八块,用枪挑起他的首级,悬挂在驿站门外示众。

听到消息的唐玄宗,知道事态严重,急忙拄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将士,劝慰他们就此了结,各自归队,朝廷对他们的行为不予追究。但,杀红了眼的禁军将士,一动不动,仍然杀气腾腾。

唐玄宗慌了,让高力士去问将士们还有何要求。将士们齐声说:“贼本尚在。”

陈玄礼替他们向唐玄宗解释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禁军士兵声称为防止杨家人日后的报复,要求将杨家人杀光。深得唐玄宗宠爱的杨玉环,成为了军士们的重点目标。在禁军将士的眼中,宰相杨国忠之所能以快速升迁,全是因为杨贵妃得宠的缘故,所以他们一定要杀了她,一者以泄怒火,二者斩草除根。

站在士兵们的角度,他们的要求有一定的道理,至少杨国忠的升迁,以及掌权后的祸国乱政,是不是因为杨贵妃的原因,士兵们不清楚,一时也没有人可以向他们解释清楚。目前的局面是众怒难犯!

唐玄宗愣住了,完全没有想到哗变的禁军会将矛头对准了杨玉环,一时没缓过劲来,只是缓缓说道:“朕当自处之。”

大臣韦谔见唐玄宗犹豫不决,急忙上前磕头,血流满面地直言劝谏:“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

唐玄宗还是不忍心,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此时,侍奉唐玄宗多年的宦官高力士,出于对皇帝的忠心,又补了致命的一刀,他劝说道:“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高力士不愧是宫里的老干部,这番话切中要害,如果不杀杨贵妃,禁军士兵就不会安心,士兵不安,身为皇帝的唐玄宗也就危险了,杀红了眼的禁军将士,将矛头再次对准皇帝,也不是没有可能。

唐玄宗爱杨贵妃,但他更爱自己的生命和皇位。在二者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他也只能牺牲女人以保全生命和皇权。但,在李隆基的内心,无疑是痛苦万分的,贵为皇帝,却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当这个皇帝还有何意思?

为求保命的李隆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与杨贵妃诀别后,痛心疾首地下令,让人用白绫将杨贵妃缢死在佛堂前。时年三十八岁,绝代风华的美人,香消玉殒!正如白居易《长恨歌》所写: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是不是红颜祸水,“安史之乱”的根源是不是因为杨贵妃,历史已有公论。这位绝色佳人,象征了那个时代的繁华,用天生丽质点缀了整个大唐,但遗憾的是,繁华落幕,帝国将倾,却让一个弱女子来承担历史责任,实在是个天大的笑话。

说句公道话,深受皇帝宠爱的杨贵妃,一门心思与皇帝李隆基莺歌燕舞,快乐地享受两人世界,间接地导致了身为皇帝的李隆基怠于政事。但专宠的杨贵妃专权了吗?专权乱政了吗?好像历史书籍中并没有这样的记录,甚至祸乱后宫,残害皇家子嗣,干预东宫之位的事,都没有记录。大唐帝国国事糜烂,国运江河日下,与她一个后宫女人本无关联。也许,即使没有杨玉环,还有李玉环、张玉环。

杨贵妃的死,主要还是因为她是奸相杨国忠的堂妹。杨国忠成为大唐朝廷除了皇帝李隆基之外的头号人物之后,跋扈专横,专权乱政,不断兴起冤狱残害忠良,不断与李林甫、安禄山争权夺利,最终逼反了安禄山,搞得国家烽火连天,百姓深陷战火和动荡之中,也成功将自己打造成全天下众矢之的。本来杨国忠是杨国忠,杨玉环是杨玉环,但不知缘由的人,会自然而然是将俩人联系起来,把杨国忠祸国殃民的行为责任,强加在杨玉环的头上,将其视为帮凶甚至是主谋。

杨国忠的升迁发达,虽不是仅仅靠着与杨贵妃的关系,但是杨贵妃却完完全全因为与杨国忠的关系,而被逼上绝境。

所以,杨贵妃在马嵬驿自缢而死,实在是比窦娥还冤枉!一个骄奢淫逸的皇帝,一个专政乱政的宰相,导致了大唐帝国的灾难,最终却要一个与政治无关的后宫弱女子来承担责任,又怎能不冤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一生都在算计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叡死后才敢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睿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曹丕为什么不杀司马懿,司马懿和曹睿谁先死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发动政变,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魏是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当初的曹操击败了袁绍,一统北方之后,曹操的实力大增。曹操之所以能够一统北方,原因就是有一位厉害的谋士,他就是郭嘉。在一统北方的过程中,郭嘉献计献策,最终让曹操一统北方。能够占领北方这样的地盘,绝非易事。主

  • 夏朝共有几位国君?哪些是明君,哪些是昏君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朝明君,为什么秦国多明君,明君与贤君的区别

    夏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夏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享国约470年,历经17位帝王,大多数人只知道大禹、启、夏桀,这17位夏朝国君还有谁?哪些是明君?哪些是昏君?答案全在本文中。大禹继承舜帝的王位,继续发扬禅让美德,先把王位许给皋陶,皋陶是位贤人,他比大

  • 曹叡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 曹叡最后为何还让他做托孤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救曹睿,曹丕为何能压制司马懿,如果曹睿多活20年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叡和司马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艰难崛起曹魏集团的终结者,从源头上来说,应该是司马懿。公元249年,其父子三人发动“高平陵”政变,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另一位托孤重臣、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独掌曹魏的军政大权。266年,司马懿的嫡孙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自立为皇帝

  • 惊人秘密!清朝皇帝大多数都死于冬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的皇帝为什么都死得早,为什么清朝皇子多夭折,哪个皇帝是掉粪坑里死的

    清朝皇帝为何大都数都死于冬天?是因为冬季并发症还是因为天气寒冷,被冻死了?在这里边,隐藏着一个十分重要的秘密。清帝为何大多死于冬天?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从年龄看,乾隆帝活了89岁,他的死可以说是“尽其天年”,抑或是“无疾而终”;康熙帝和道光帝都活了69岁,都年近“古稀”,也可以说是年老体弱

  • 历史上最冤枉的3个皇帝 竟被后人说成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最可怜的十个皇帝,历史上死得最冤的人,历史死得最惨的女人

    后人评说历史,也仅仅是根据古书中的记载推测得来,没有其他考据。历史是模糊的,一代代的传承下来,遗失了考究的真实性,也就如同棺材上的钉子,真实就这样被尘封了起来。今天小编就带你盘点一下明明励精图治,但是却被后人唾骂的皇帝。网络配图其实纣王是一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

  • 是有多大仇!此人夜掘皇陵竟焚骨取灰喝下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未被盗掘的帝王墓,未被盗掘的皇陵,秦王绝口不提15座城的事的原因是

    《隋书·孝义传》记载了一个大孝子,此人名叫王颁。之所以能被载入史册,主要在于王颁有一段为父报仇的残忍事迹。王颁是山西祁县人,南梁名将王僧辩的次子。在历史上,王僧辩大名鼎鼎,堪称一代枭雄。侯景叛乱后,南梁陷入混乱,侯景一手遮天,简文帝萧纲形同傀儡。大宝二年 (551年),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以王僧辩

  • 揭秘历史上最神秘最厉害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神秘四奥中最强的一个,神秘四奥谁最弱,中国三大神秘古国

    司马徽,字德操,又称水镜、好好先生。而卧龙、凤雏、徐庶皆可说是司马徽的徒弟,司马懿是司马徽的侄子,由此可见,三国之事乃司马家“家事”而已。司马徽作为长辈不便出山乃明智之举。网络配图先生有三位大名鼎鼎的徒弟徐庶、诸葛亮、庞统。其中,徐庶最后被曹操骗去,虽说是因为母亲的关系,可是母亲去世之后也没有见到其

  • 此人胜过白起与王翦 用步兵围歼匈奴十几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蒙恬王翦白起谁厉害,王龁王翦关系,白起打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在中国的历史上,北方的匈奴铮铮铁骑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在与匈奴的作战中,也曾经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如果我问你谁才是与匈奴作战最为厉害的将领,你或许会告诉我是卫青,是霍去病,或者是李广。但是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人,他们是用步兵全部围歼匈奴骑兵,吓得匈奴再也不敢靠近边境。一个是明朝的戚继光,还一

  • 揭秘西晋开国皇帝竟然拥有一万后宫佳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代十国最恶心的皇帝,中国最后一个宫女,李世民娶的前朝公主

    司马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于咸熙二年(265年)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网络配图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

  • 如果罗成不解散燕云18骑 还会万箭穿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罗成发誓万箭穿心是为什么,聂远罗成万箭穿心哪一集,隋唐英雄传罗成万箭穿心

    记得当初看隋唐英雄传时,里面提到的燕云十八骑很是让人震撼!当时很想不通罗成为什么要解散这么强大的燕云十八骑,如果没有解散,罗成会不会就不死?会不会是另一种局面?网络配图相传,燕云十八骑是由罗艺领导的非常恐怖的王牌骑兵部队。总共由十八个人组成,他们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