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为何会落得晚景凄凉?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为何会落得晚景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4/1/19 4:15:15

核心提示:齐桓公至晚年则意志衰退,宠妾用奸,好色起佞。齐桓公年事已高,又多内宠,身体难支,于是朝中大权便落宫廷政变,把桓公囚于宫中。

网络配图

“悟”为此道之起步,“破”为此道之续步,“习”为此道之化步。

齐桓公本是一代雄杰,在贤相管仲鲍叔牙的辅佐下,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的第一位霸主。而至晚年则意志衰退,宠妾用奸,好色起佞。他有六个儿子,均从庶出,也都有资格继承君位。齐桓公先是立昭为太子,而竖刁易牙等人却欲谋立无诡为太子,并对管仲极为不满,利用近臣身份多次诽谤他。当管仲告诫桓公,要远离这三个人时,他很有些舍不得。才离开几天,便觉得日子很不好过,因为其他人都不及这三个人办事合乎他的心意。于是,又把这三人召回身边。

管仲病危时,桓公曾问他群臣谁能做相国,管仲没有正面回答。桓公问易牙怎么样,管仲说这种人是靠不住的。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说这种人是不忠诚的。桓公再问竖刁怎么样,管仲说这种人并不是真的忠心,管仲对这三位近臣都作了揭露,认为他们都另有所图,不可委以重任。

等到桓公一病不起的时候,易牙、竖刁便趁机发动,管仲死后,齐桓公年事已高,又多内宠,身体难支,于是朝中大权便落宫廷政变,把桓公囚于宫中。

网络配图

他们先是假传圣旨,不准桓公诸子和大臣入宫探病,后又断了桓公的饮食,只有一宫女晏娥从洞中爬入前来侍奉。桓公问她,自己饥渴交加,怎么无人送水送饭。晏娥告诉他,易牙、竖刁在外作乱,封锁宫廷已经很久了。桓公至死才领悟,但为时已晚,最后含恨而死,晏娥也撞柱而亡。

桓公被饿死以后,易牙、竖刁秘不外宣,并对聚集宫门口的朝廷官员大下毒手。接着长公子无诡即位,其他诸公子争相占据了左宫、右宫及其他重要据点,使整个齐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而桓公的尸体却一直无人理睬。

第二年,宋襄公联合其他诸侯军兵伐齐,易牙、竖刁等乱党贼子或被杀、或潜逃。齐国在经历这场动乱之后,国力已经远非桓公为霸主时可比。

如果齐桓公能够听取管仲等贤臣的劝告,远离易牙等佞臣,也不会落得那样一个悲惨的下场,齐国的兴盛还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网络配图

事件分析:

真正的明主即使自身的才能并不是很高,但他们依然能够得到天下,治理好天下,这是因为他们善于任用那些道德和才能都很高的人来辅佐自己。身为一个君主,身边必定有一些辅佐自己的关键人物,那么该如何拿捏自己与这些人的关系,便成为一个君主成败的直接因素。齐桓公惨死宫中却无人知晓,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就是因为他没能拿捏好自己与身边亲信的关系。

说得更透彻一点,齐桓公败就败在他没能很好地悟人。桓公因为没有悟而错用人,最后亲手把自己送入虎口。“一叶障目”就是讲齐桓公这种不能通透领悟别人的人,这些“披着羊皮的狼”用伪善的面孔让齐桓公误以为他们是真正的羊,很自然,他将必然变成这群“狼”口中的粮食。如此悲惨的下场,只因没有“悟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另眼看三国:司马懿不怕承认失败 谋略胜于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司马懿在这时以一种开阔的胸怀、大家的气度,承认“孔明智在吾先”。一个不怕承认失败的对手,是令人不寒而栗的。难怪孔明先生叹息:“彼深知我也。”图片来源于网络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不同之处,是他要对付的敌手和潜在的敌手更多一些。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言听计从;曹睿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

  • 貂蝉都不如她:洛神甄宓才是三国第一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第一美女,很多人都会想到古代四大美人,但是有一位美人可以把这四大美女比下去!她就是洛神甄宓,这位美人到底有多美呢?让貂蝉都觉得不如她!据说在她的母亲怀她时,总会梦到一位神仙,这位仙人手手持玉如意,每天都在妇人边上守护她。待到临产之时,这个神仙又将一件玉衣盖在妇人身上。随即,甄宓就出生了。而甄宓的

  • 司马光也是大忽悠:反改革实为骗官职编史书?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司马光不仅以《资治通鉴》而和司马迁一起屹立于史学之巅,还因鲠直敢言,清正廉洁而为一代名臣;又由于他和王安石在变法上泾渭分明的立场,针尖对麦芒的争论,恢复相位后对新法毫不留情的完全废除,从而给后人留下了孰是孰非、至今也还莫衷一是的争论。网络配图我们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里面,有一篇介绍司马光幼

  • 为何宋朝的士大夫敢同一国之君的皇帝较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理宗时,台谏官李伯玉因为发表过激言论,受到降官处分。但降官的制书,舍人院一直不肯起草,以此抵制皇帝的决定。过了一年,降官制书仍未能颁布。后来牟子才兼直舍人院,觉得拖下去也不是方法,终于将降官制书草拟出来,但牟子才却用他的生花妙笔对李伯玉大加褒奖,看起来哪里是一份谪词,分明是表扬信。宋朝士大夫宋理宗

  • 因为奢侈这个皇帝竟被大臣打了屁股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其身体自然也是全天下重要的资产之一,所以大臣们对皇帝拜见时总要山呼“圣躬万福”(非电视剧里演绎的山呼“万岁”)。皇帝的身体既然如此重要,自然要当活化石一样小心保护,不能随意碰着伤着,至于棍棒相加更是大不敬的事情。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金国第二任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就

  • 纪晓岚与和珅本是忘年交 常一起研讨官场钻营学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纪晓岚和珅这对“冤家”是对“忘年交”,一对官场滑头。只不过从年龄区分,一个是老滑头,另一个是小滑头。老滑头纪晓岚看出乾隆偏爱和珅,所以不时拉近与和珅的关系,投其所好,传授些过来人的“滑头经”。小滑头和珅投桃报李,对这位知趣明哲的“老同事”多加了关照,乃至“老同事”八十了尚在官场不倒。网络配

  • 纵横沙场四十年的枭雄曹操为何没法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只剩下江东政

  •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什么还是被司马懿篡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用一生的时间,打下了大魏的基业。曹操死后,留下了大批的贤臣良将,曹家子弟也有很多青年才俊。但遗憾的是,曹操死后不到30年,魏国政权就落入了司马懿父子手中。这是为何呢?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图片来源于网络曹操的优秀儿子都短命曹操共有25个儿子,其中优秀者众多,最知名的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

  • 汉武帝创制度导致蜀汉诸葛亮坐大刘禅被架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武帝创立十三州,作为监察区域;至东汉灵帝时,黄巾军起,南阳太守刘焉“以为刺史威轻……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于是改州刺史为州牧,并行使行政大权,地方政区亦由此变成了三级制,刘表是荆州牧,刘备是豫州牧,这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例子。此时的“州”幅员广大,譬如蜀汉一国,其实只及汉代的一个益州,换句话说

  • 唐朝皇帝的心理危机:竟只信任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至衰的分水岭。这个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经历这次沉重打击后,从此一蹶不振。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史学家们已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写进了历史教科书。然而,由安史之乱导致的唐朝皇帝严重的心理危机,似乎被史学家们忽视了。其实,皇帝的心理危机对唐朝后期政治格局的影响非常深远。皇帝心理危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