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妻柳倩娘:才貌双全遁空门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妻柳倩娘:才貌双全遁空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97 更新时间:2024/1/19 6:46:13

据民间传说和有关资料,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北),而且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父亲柳振庭是一位诗书画都极好的读书人。

网络配图

柳倩娘貌若天仙颇有才学据民间传说,柳倩娘在父亲的影响下,五岁时随父亲学画,爱在墙上画小动物,十岁时就画山水人物、花卉鸟木,在乡里被夸为小画家。十五岁通读《六经》,翻读《庄子》、《离骚》等名著。

十五岁时随母亲赴长安看望外祖父李广,看到司马迁文章便想拜师学艺,并在表兄李陵的帮助下偷偷目睹司马迁真容,便暗许芳心。谁料,貌若天仙、体如轻燕的柳倩娘却被李广利看上,意纳为自己的小妾。柳倩娘宁死不从,后为躲避李广利逼婚,暂躲在太史府司马迁处,从此与饱学多才的司马迁相知相识,结下好姻缘,但是李广利却与李陵、司马迁结下冤仇。

陪司马迁跋山涉水写《史记》柳倩娘还自告奋勇,随同司马迁,走访名山大川和历史名胜,先后到江淮、庐山、九凝山、长沙等地,边走访边收集史料,还为史料制图而风餐露宿,帮助司马迁为撰写《史记》积累了详实而有价值的史料。

司马迁与柳倩娘结婚后,在司马迁整理父亲和壮游长江南北,出使西南及扈驾遍游全国所得的史料时,柳倩娘不仅操持家中一切事务,更帮其落实考证资料。在司马迁被宫刑后,更是无怨无悔地鼓励司马迁要完成其父亲的遗志。

网络配图

在司马迁再次入狱时,柳倩娘深明大义,带着《史记》正本,藏匿于尼姑庵中,隐明埋姓且受尽苦难,直至《史记》有出头之日时。

纯粹、正派、高尚,是司马迁的本质形象,这形象镶刻在中华文明的史册之中,镶刻在人们的心里。因而在为司马迁建立祠堂,并在祠堂中树立司马迁塑像的时候,他理应黑须垂洒,怡然飘胸。早在公元310年建立的司马祠,是没有司马迁塑像的。公元1125年,韩城县令尹阳,应当地乡贤和司马族人的请求,主持修建了太史司马迁祠。祠中需悬挂司马迁画像,尹县令翻遍宋版典籍中所有司马迁的画像,都是处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司马族人不同意留这样的画像,并提出了找到真相的线索。

司马迁入狱后,柳倩娘为保藏《太史公书》,忍痛别夫,改名换姓,返回司马迁的故乡韩城,遁入空门。司马迁遇难后,她与儿子司马临、司马观,通过女婿杨敞、外孙杨恽,将司马迁的骨骸运回安葬,并植柏为记,朝夕相守。柳倩娘从司马迁20岁开始至55岁,每年给司马迁画一张年谱像,共画了35幅。司马迁48岁之前的画像,都是黑须垂洒,怡然飘胸的。但这些画像在司马家族惨遭劫难中散失了。尹县令认为,司马迁的故乡说不定就有人收藏。于是派人四处打探,终于在芝川乡间,觅得司马迁壮年的留须画像一幅。画像线条细腻流畅,容貌逼真传神。尹县令拿来叫司马族人辨认,一见画像,司马族人纷纷拜倒在地,失声痛哭。根据这一画像,尹县令举荐曾为孔子塑像的大师为司马迁塑像。

民间是这样传说的:司马迁的有须无须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争论呢?其中流传着一段辛酸的故事:司马迁受宫刑后,随着生理的变化,他的声音和行动也随之变化如妇女,胡须渐渐脱落无遗。司马迁的夫人柳倩娘是一个画家,对丈夫一生的各个时期的容貌,都画有影像。

网络配图

有一年,他的儿子司马江,突然来到芝秀庵,言及他反汉,上了太行山。独身潜行京都长安,探知父亲的遗体,将遗骨搬回家乡,通过乡老,葬于新迁的村庄老牛坡。特到庵中,请母亲脱离险境,同到太行山,以便行孝养老。

临别之时,柳倩娘由箱中取出久藏的丈夫影像说:“儿呀!这是你父遗容三十幅,你当视作传家宝,代代相传,他年有机会为你父塑像的时候,千万牢记,不要塑他宫刑后的无须相,要塑他宫刑前的长须相”。

司马江问道:“塑像应以后期为准,为何要改后者为前者呢?”柳倩娘痛哭道:“儿呀!昏君陷害忠良之士,将你父判了宫刑,用意险恶。他们侮辱你父虽系男子汉大丈夫,实则与妇女一般无用,这是咱们家门的奇耻大辱!你们做子孙的,在给他塑像时,一定要塑出他的大丈夫的真容貌。若塑了无须的‘妇女脸’,岂不是承认自己沦为无用之辈吗?”因此,现在人们看到的司马迁塑像是留着长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朱祁镇是如何平静而老辣的清理朝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朱祁镇又重新回到了这里,他改元天顺,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天,但这一天真的来了,他很感激那些扭转他命运的人,对这些扭转他命运的人都达到了他们的理想。政变的首席策划者徐有贞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封为武功伯;石亨晋升为忠国公;曹吉祥为宦官首脑;杨善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他们的追随者也各有赏赐。网络配图我们的天子似乎

  • 康熙皇帝的苦难童年:因其母被顺治皇帝忽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玄烨四五岁时出天花,没有特效药,发烧,疼痛,烦躁,恐惧,全靠他自身的抵抗能力,和保姆、太监的精心照料,才九死一生,躲过一劫。康熙帝曾说:“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又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这样看来,他不但出身

  • 石敬瑭另一面:为当皇帝甘戴绿帽 给妻寻相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从此,与石敬瑭同床异梦的魏国公主放松了对夫君的监控,天天与林浩清谈诗论文,饮酒赏景。而石敬瑭不但对发生在眼前的“红杏出墙”视而不见,还积极巧妙地为这对相见恨晚的“姐弟恋人”提供方便。魏国公主和林浩清见石敬瑭对其所作所为不闻不问,更加放心大胆。网络配图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

  • 他成了落难皇子 最后却能靠三个女人复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夷族首领放逐姒相自己做了夏朝皇帝。话说这后羿也不是什么好鸟,自从做了夏王,便将朝政弃之一旁,整日沉迷游玩狩猎。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堂堂一国之君,整一个后宫三千佳丽多好,他是不知道现如今娶个媳妇儿有多难。后来,后羿也被人给造了反,他手下一个权臣,名叫寒浞的人趁他不备就把他收拾了。网络配图可这寒浞没心里

  • 雍正皇帝篡位事件考:一条经典谣言的传播路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722年12月20日,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已病入膏肓,在他弥留之际,召集了八阿哥允禩等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到龙榻前。注意,这里没有四阿哥胤禛。据官方消息称,康熙传下口谕:“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当天傍晚,康熙驾崩,没能再活五百年。国不

  • 大清康熙皇帝为何由外国人汤若望推举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福临临死时,可能确实想要报复自己的这位母后。因此,才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一再坚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某一个堂兄弟。这样,孝庄皇太后的地位,将会在新皇帝继位后立即被边缘化,为新皇帝的母亲所取而代之。这是孝庄皇太后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时,她很清楚,自己对儿子已经完全失去了影响力。

  • 揭秘秦始皇为什么为何一生没有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开辟帝制的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一直是个不解之谜,备受历史爱好者的关注。作为一个皇帝,秦始皇居然没有皇后,历史上未曾有过秦始皇皇后的记载。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呢?历史上没有关于秦始皇皇后姓名的记载,始皇陵中也没有皇后陵的位置。关于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在民间一直有几个说法。1、由于身世及受

  • 朱元璋为什么能一统天下:元朝统治者忙于窝里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北方蒙古统治者的内讧加剧,各支军队也开始互相攻打,一打就是好几年,元顺帝都调停不了。结果使元朝陷于一片混乱,日趋衰弱。网络配图元朝之后,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然而,笔者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

  • 崇祯皇帝为何在自缢煤山前,杀光自己的妻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嘉靖、万历两位皇帝,数十年不上朝而他在即位之初便革新吏治。怎奈国家积弊已久,1644年,在内忧外患中,大明王朝大厦将倾。崇祯虽然有中兴之心,却无中兴之力,最终只能身殉社稷。网络配图在自缢煤山前,崇祯先是命人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出皇城,接着下了他人生

  • 探秘:清康熙大帝为何两度废掉皇太子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胤礽是康熙与皇后赫舍里的儿子,是嫡子!可这位太子胤礽却两次被废,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的真相。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次被废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