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25 更新时间:2024/2/18 0:19:32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李善长长谋略,善用人。无论是政治军事上,还是经济民生上,李善长对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付出的功绩不可谓不大,堪称明朝开国功臣第一位。朱元璋曾说:“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

网络配图

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可见,李善长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臣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深受朱元璋器重的首功之臣,最后却落了个不得善终的下场,被自己辅佐的君主处死。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这两个默契如一,配合无双,共同缔造了起于微末,最终建立不世王朝的君臣,最后留下这样的收场?

朱元璋这个人,实际上是一个极为伟大的君主。他出生草莽,起于微末,没有强大的势力集团在背后支撑自己,凭借自己白身的身份,一步一步打拼出天下,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

他一统天下后,一改元朝的积弊,使得国家经济逐步恢复,百姓安平得乐。他精于政治,目光深邃,一手建立的制度体系甚至过了几百年还影响到现在。他之后的两位强主都对其推崇备至,由此可见朱元璋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大清康熙帝说他“治隆唐宋”,而一向目无余子的毛泽东,也独对朱元璋情有独衷。

但是尽管朱元璋这个人受到这两人的推崇,但是后世对朱元璋的评价一向不高。只因朱元璋有一个让人诟病的地方,那就是大杀工功臣。凡是洪武初年的有功之臣,最后的结局一向都不是太好。而这第三种极少,只有几人侥幸逃脱了。最大的大杀功臣的时期,就是胡蓝党狱时期。

网络配图

胡惟庸蓝玉两人的案子,牵入其中的功臣忠臣不可谓不多。第一是获罪被杀;第二是无罪赐死;第三是侥幸逃脱。李善长之死应该是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史书的说法是李善长牵入胡惟庸的谋反案中,但先不说胡惟庸是不是谋反了,李善长肯定是没有谋反的。

朱元璋时期李善长的地位就极高了,除非是李善长没有脑子,否则他绝不会冒着杀头的罪名,帮助胡惟庸谋反,得到的还是同样的地位。因此李善长之死,最有可能就是被朱元璋冤杀。可是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呢?

朱元璋杀李善长的原因,说来应该是挺简单的,作为帝王来说,他的做法也没有什么错。《明太祖实录》上说,朱元璋曾经多次以元朝的结局来提醒自己,他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朱元璋能够由一介白丁,登上帝位,依托最大的应该就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的帮助。

但是当朱元璋登上帝位,国家一切都安定以后,这样一个势力庞大的政治集团,自然也就成了朱元璋最大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杀李善长,其实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摧毁臣子的政治结盟,使得大臣不能专权,以此来巩固皇权。因此我们说作为帝王,朱元璋此举是没有错的,可是这种做法却是人们不能接受的。

网络配图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辅佐朱元璋登上帝位的能人,他们匡扶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但是两人谁的功绩更大,就有的一说了。按照史实说话,当然是李善长的功绩更大,不然李善长也不能号称大明第一功臣了。他在朱元璋势力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就一直跟随他,帮助朱元璋将势力一步一步扩大。

刘伯温同样功绩极大,但是应该说他的功绩被后世神话了。毕竟李善长最后死的不是那么好看,而刘伯温则死因不明,对于明朝后世的统治者来说,推举歌颂开国功臣,自然后者是最佳选择,因此往往赞扬的都是刘伯温,李善长往往就缄口不提。所以,我们说从历史来看,李善长的功绩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海钩沉: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破巢之下几完卵?亡国之君多悲惨。在历史上,亡国皇帝被毒害、刺杀、砍头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那些有幸能够委曲求全、苟活性命的,其结局自然又是另一番境地。相比之下,汉献帝刘协不仅享受天伦,寿终正寝,死后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而且他在有生之年还广施仁政,悬壶济世,造福一方,为民传颂,堪称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

  • 他俩关系如何?苏东坡为何只给司马光留面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蔡京儿子蔡绦称,苏东坡做了翰林学士期间,“以高才狎侮诸公卿”,只对司马光不敢有所褒贬。网络配图 某日,跟司马光讨论政事,意见不合。回到家里,脱帽解带之时,苏东坡这才发作出来,连声高喊:“司马牛!司马牛!” 苏东坡之所以独对司马光网开一面,尊敬有加,除了司马光是其长辈、政见相近等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 不爱江山爱美人 顺治出家因秦淮名妓董小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皇帝自古都是以江山社稷为重,当然也有个别,顺治皇帝爱美人胜过爱江山,甚至因自己心爱的妃子病逝后剃度为僧。据《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是:“世祖(顺治)之于董贵妃,所谓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者也。乃红颜短命,世祖对之,忽忽不乐,未数月,遂弃天下,遁入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佛土……”还有一种说法是,顺

  •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最信任的武将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赵云?赵云是诸葛亮最信任的武将。据说,刘备死后作为军师的诸葛亮独揽大权,当时赵云就一直在帮助诸葛亮实现各种计划,赵云可谓是诸葛亮一生中最信任的武将了,但人们不解的是,诸葛亮为什么要害赵云?网络配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定南)人。自幼刚正雄壮,喜好练武,遇事善于思考,肯动脑筋

  • 狄仁杰:判决积压案件 无一冤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系列剧《神探狄仁杰》的热播,那个和蔼可亲,略带一点冷幽默的胖子一下子成为观众们最喜爱的角色之一。 不过,真实的狄仁杰恐怕就没那么可爱了。 在史书记载中,狄仁杰道德完美,好跟人争斗,不论皇帝还是同僚,他总要与之争个黑白分明。 但是,这样一个好争斗的人,却能在凶险的庙堂之上不动如山,占了李姓皇位的

  • 官场不倒翁: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他有一首诗正好说明自己的心声:“莫为危时便怅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

  • 明宪宗:历史上唯一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小皇子十分乖觉,见到宪宗即叩首称父亲。宪宗随即传喻内阁,告知皇子出生之事并大赦天下。万贵妃闻训哭的死去活来,恨的牙跟紧咬,发誓报负并很快下毒手害死了纪氏,太监张敏知道自己最终定然不免,也吞金自尽了。网络配图年轻的祐樘却命大福大,很快(1475年)被立为太子并被周太后抱回后宫抚养,万贵妃几次欲加害均未

  • 唐代诗人苏东坡:将怀孕的姬妾送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苏东坡一生姬妾众多,风流韵事层出不穷,而他对这些姬妾的态度,则基本无情无意,完全如宗法制度,仅仅是将她们视作私人物品而已。苏东坡贬官之时,将身边的姬妾一律送人,这其中据说有两妾已经身怀有孕,他也无暇过问(床头人送人已是堪,更连腹中是否有儿女都不暇过问,是何态度?)北宋末年的宦官梁师成以及翰林学士孙觌

  • 太监名将: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网络配图 其实

  • 揭秘诸葛亮娶丑妻隐藏了多大的政治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然而在婚姻大事上诸葛亮却娶了个丑妻,其中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阴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居士,琅玡人。是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由于父母早亡,由叔父抚养成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他们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