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篡位者朱棣用人类文明史上最卑劣的手段干了何事?

篡位者朱棣用人类文明史上最卑劣的手段干了何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17 更新时间:2023/12/29 22:43:34

靖难之役完全不是朱允炆一人的悲剧。当封建皇权终于发展到朱元璋时代,彻头彻尾地蜕变为一种“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一人一姓”的极端主义君权,视全天下人为仇雠,而置自己为独夫时,靖难之役的发生已经注定了—无论迟早。而朱允炆的悲剧,则是恰好承担了这一切。

事实上,历史也证明,尽管就帝的个人品质而言,朱允炆并不该被推下台,但不幸的是,朱元璋交给他的权力既非他这样性情的人所能掌控,又太过诱人。

于是,悲剧发生了,合适的舵手朱棣杀了出来。

网络配图

观察明初数十年的历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段历史太诡异了。朱元璋自己虽未选对集权体制下帝国的掌舵者,但这套集权体制却准确无误地找回了最合适自己的掌舵者。

登基以后,尽管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酷刑以及极其歹毒的身心摧残,但朱棣知道,单靠这些仍然远不足以平弭朝野上下乃至后世的非议。他要做的,是一步步从根本上彻底毁灭一切证据,让一切对自己“非法性”的异议结束。

首先是焚毁历史,然后再伪造历史。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手段,然而却也是人类明史上最卑劣的一种手段。《明史·王艮传》载:“(朱棣称帝后)出建文时群臣封事(即奏折)千余通,令缙等编阅,事涉兵农、钱谷者留之,诸言语干犯及他,一切皆焚毁。”在这里,朱棣狡诈地表现了一番宽容大度,将建文帝时期朝廷官员的奏折统统烧掉,以消除那些投降者的不安,但真正的目的则是要彻底消灭一切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和材料。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绝不仅仅只是销毁奏折这么简单,在他的授意下,一大批文人走狗专职“焚史”一事,千方百计、不惜一切地销毁了建文朝的文字记录,致使到最后,建文朝史事“千钩百索,只字不留”。与此同时,为防“怀疑怨谤”,他还下旨,严禁民间自由谈论或书写建文时期的历史,“事发族灭”。

网络配图

朱棣的目的达到了,他以自己超前的智慧给中国的历史开了一扇“天窗”,将一段历史从帝国的集体记忆中抹去,使后人无法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况。但这还不是最恶劣的,最恶劣的是,他还添加进去许多假话。

朱元璋的《明太祖实录》在建文帝时期已经修过,但是朱棣上台后并不满意。他要把所有有利于朱允炆的记述都删减干净,然后再添加进去自己的辉煌形象,以显示自己才是根正苗红的、朱元璋钦定的帝国接班人。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当后人因为那部所谓是世界上块头最大的《永乐大典》而纷纷对朱棣投去崇拜和赞赏的目光时,却不知道,这部从出生后就深锁皇家图书馆中,只与尘土为伴,几乎不被人们翻阅的大典,它真正的出身也是朱棣名为搜集古今文献,实为彻底消除不利于自己的历史资料,是企图永远掩盖其篡位事实的工具。除此以外,没有任价值。

网络配图

但是于朱棣而言,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通过种种手段牢牢地控制了“史者”的操守和气节,然后摧残他们,收服他们,进而通过他们操作历史。因此,别开生面的一幕出现了,别人是创造了历史,才拥有历史,而只有他,不需要创造历史,却同样拥有历史。

控制了历史之后,朱棣的第二个手段则是制造白色恐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墉因亏空案被判斩决 乾隆为何从轻发落并重新起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墉的下场,刘墉被贬了几次,豫剧斩刘墉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刘墉与乾隆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那么就是乾隆的干兄弟了。还有“和珅使坏,刘墉参万岁”的传说

  • 中国史上最倒霉的皇帝:被老婆出轨气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谁是史上唯独只娶一位老婆的皇帝,一生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历史上最爱老婆的皇帝

    中国是世界上皇帝最多的国家,前后没有三百少说也要有两百位!但是,也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幸运的寿终正寝的,他们的死法也可谓五花八门。比如:饿死,毒死,掉进茅厕淹死(实在太雷人),也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我觉得最倒霉的除了掉茅厕那个就数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那位了。说到这位倒霉的皇帝其实是一位少年有成的明君—

  • “民本”思想古已有 唐太宗舟水之论并无创新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孟子所云:“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是总结夏桀、商纣因失去民心而使“商汤以七十里亡夏、周文王以百里亡商”的历史,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孟子的这一论断,又为其后历代的史实所一再证明,实为百代不易之定论。前人的古训流传至今,已成为世人熟知的常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然而这一“常识”实在非同小

  • 真实的高力士:勇猛过人三军阵前毫不胆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力士的历史评价,勇猛过人,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的意思

    核心提示:虽是太监,但高力士却是个勇猛过人的人,完全没有因丧失了男性性征而变得懦弱。他不但弓马娴熟,在三军阵前也毫不胆怯,这或许正是玄宗后来屡次封他为将军的原因之一吧!网络配图武艺高强的一级太监高力士原名冯元一,今广东高州人,是名臣之后,因为牵连到谋反案件被阉入宫。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从此易姓为

  • 清朝康熙帝竟与宫女苏麻喇姑之间有暧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王朝苏麻喇姑为什么不嫁给康熙,康熙的妃子都要讨好苏麻喇姑,苏麻喇姑

    关于大清王朝让小编一直记着就是苏麻喇姑了,在小编很中时看的有关康熙电视剧中,她虽然是位宫女,但是她真的特别出彩,心灵手巧!在相关史籍中在清朝初她还参与了定冠服制度。但最让小编记忆深刻的是她与康熙之间的爱情,但我们了解历史多从电视剧中,但到底是真是假,就请各位与小编一起来探解吧!网络配图我们从以下六点

  • 为何清朝皇帝都会选择蒙古族的女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是不是蒙古人,清朝皇帝有蒙古血统吗,清朝蒙古妃子

    纵观清朝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清朝的皇帝们似乎非常喜欢娶蒙古女人!如清太祖、太宗、清世祖、圣祖,前前后后共有四位皇后、十三个妃子是来自科尔沁等部。为什么皇帝们都会选择蒙古族的女人呢?因为她们有独特的吸引力?下面一起来看看相关专家的解释。网络配图在明朝末,蒙古族慢慢分裂为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

  • 狸猫换太子是真实事件吗?宋仁宗亲生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狸猫换太子是一个传说故事。传说中的包公最辉煌的功绩是审出了发生在宫中的一件大案——狸猫换太子案,替宋仁宗皇帝找回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宋仁宗亲生母亲究竟是谁?仁宗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太

  • 程咬金并非只会三板斧 未曾当过瓦岗寨的寨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程咬金是一位在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但演义和历史原型相比,程咬金的形象已大大变形。网络配图首先,变形的是他的兵器。老程其实用的不是八卦宣花斧,而是马槊,一种马上用的长矛,这种兵器可不是说有就有的,要三年才能制成一把,而且成功率只有四成,如果用刀去砍,能发出金属的声音,那就说明制作成功了,必须

  • 谁胆大包天!竟把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身边这位红人便是安德海。10岁入宫,颇为幸运的曾在咸丰帝身边当御前太监,由于办事灵巧,颇有眼色,深得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好感,称他“小安子”。咸丰死后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同治八年,他奉慈禧之命,到江南采办服饰,走到山东地方,被巡抚丁宝桢擒获处决。为何一个地方巡抚竟然敢杀掉慈禧身边的大红人?难道

  • 它是冷兵器之王 沾满2000万人鲜血曹操不信邪吃了大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云长坂坡杀了10万曹军吗,白起打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冷兵器大全

    核心提示:曹操把汉献帝接许昌不到十年,他的族人病亡三分之二。 217 年曹操征伐东吴时,军中又出现大瘟疫并很快蔓延中原。 据曹操的儿子曹植当时记述称:家家有死人,室室有哭声。网络配图一提到“三国”,大家会想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赞歌。 但是对古代民众而言,此刻的中原大地却是一片“白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