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曹氏为何会成为皇后?她为何会差点被废?

历史上曹氏为何会成为皇后?她为何会差点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52 更新时间:2023/12/18 1:28:39

对曹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北宋历史剧《清平乐》持续热播,宋仁宗在宰相吕夷简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地废除了元配郭皇后。然而,后宫不可无主,宋仁宗续娶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曹氏为皇后,即曹皇后。

剧中,曹皇后闺名叫丹姝,乃是大臣们给宋仁宗一致推荐的。在历史上,曹皇后并非大臣所推荐,而是宋仁宗的养母杨太后(剧中没有这个人物)所选。宋仁宗一共有三位母亲,除嫡母刘娥、生母李氏以外,还有一位养母,在后宫中和刘娥关系较好,刘娥去世前,嘱咐尊杨太妃为太后,宋仁宗不敢违拗。杨太后最终帮宋仁宗选了曹氏当皇后。

至于曹皇后的闺名叫什么,史料则没有记载,丹姝这个名字,应是剧中杜撰。

为什么要选曹氏为皇后呢,理由有三点:

(一)出身名门。曹彬乃开国名将,曹家是王侯之家,但曹彬去世后,曹家在朝中并无依仗,符合选后标准。

(二)品德高贵,曹氏曾被祖父曹彬许配给李家,因为李家相公一心修道,曹氏的父母曾想悔婚,不过曹氏本人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想让祖父失信。

(三)相貌丑陋,曹氏出嫁后,其夫君李植一见面就逃走,外人认为新娘相貌丑陋。而杨太后认为,“貌丑不至惑君”,所以选中了曹氏。

就这样,曹氏正式入宫,成为宋仁宗的第二位皇后。曹氏并不是宋仁宗所选,而是杨太后所逼,所以宋仁宗和曹皇后的关系一直非常一般。而曹皇后知道皇帝不喜欢自己,一方面她出自名门,自身修养极高,另一方面有了前任郭皇后的前车之鉴,曹皇后便恪守中宫之道,待人宽容,办事得体,不管宫内还是宫外,皆赞她贤良淑德,母仪天下。

尽管曹皇后凡事小心谨慎,但还是差一点被宋仁宗废掉。庆历八年,宫中有侍卫作乱,曹皇后和宦官张茂则合力拒贼。曹皇后料到贼人接下来会放火,于是赶紧派宫女先取水准备。在黑夜中,曹皇后剪掉宫女们的头发,说明日凭头发论功行赏。宫女太监们因此深受鼓舞,全力灭火,最终得以平息。《宋史·曹皇后传》云:

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禽灭。

正是因为曹皇后调度有方,料事如神,事后,宋仁宗竟然怀疑是曹皇后故意安排这场动乱,目的是为了显示她处置事情的能力。宋仁宗最后要废掉皇后,不过因为宋仁宗没有拿出证据,而大臣们又反对废后,所以这次废后没有成功。

在后宫中,宋仁宗真正所爱之人是张贵妃,张贵妃仗着皇帝宠爱,经常顶撞曹皇后,但曹皇后却屡屡忍让,从不愿将事态闹大。张贵妃死后,宋仁宗悲痛欲绝,竟然要追封张贵妃为皇后。当时后宫之主是曹皇后,宋仁宗又追封一个皇后,这简直不成体统,大臣们集体劝谏,但宋仁宗却坚持要给心爱的女人一个皇后名分,曹皇后面对此事,也不计较。这让大臣们更加佩服曹皇后,称她是后宫中的典范。

殊不知,曹皇后“后宫典范”的称号背后,其实是万般隐忍和苦楚,她和宋仁宗的婚姻是悲剧的,宋仁宗不爱她,但她只能兢兢业业尽自己的皇后本分。在那样的时代,只要曹皇后不犯错,宋仁宗就不能废后。越是这样,曹皇后则更隐忍,一步也不踏错,她得不到皇帝的宠爱,至少保住了中宫之位和家族的荣耀。

曹皇后在中宫之位上坐了28年,直到宋仁宗去世,曹皇后被宋英宗尊为皇太后,四年后,宋英宗去世,曹皇后被宋神宗尊为太皇太后。宋神宗对自己的祖母曹太皇太后非常尊敬,经常带曹氏出宫游乐,哄她。

宋神宗是宋朝历史上的“变法皇帝”,熙宁二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主导熙宁新法,即“王安石变法”。而曹太皇太后属于保守派,对新法持反对态度。

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虽好,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官员太过激进,激起了许多矛盾,很多保守派官员纷纷出面反对,曹皇后私下和宋神宗说:

“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出自《宋史》,下同)

宋神宗当时正想干成这件大事,当着祖母的面点头称是,之后却依然支持王安石。曹太皇太后看宋神宗没有说动,又说:

“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意思是:王安石虽然才华出众,但他得罪了很多人,我知道你爱才,想保全他,你可以把他调到京外去嘛。

曹太皇太后的意思还是要阻挠王安石变法,宋神宗仍然不理祖母,最后,曹太皇太后拉着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高滔滔)一起到宋神宗面前哭诉说:

“王安石变乱天下!”

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这个过程中,曹太皇太后发挥着很大作用,王安石被贬,有曹太皇太后的一份“功劳”。

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有其局限性,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尚且对王安石变法持批评态度,何况年迈的太皇太后呢?所以,曹氏反对王安石变法,并不能说明曹氏有问题,例如,和王安石并列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大文豪苏轼,便曾受到曹氏的恩惠。

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因此入狱。这是苏轼一生的最低谷,虽然宋朝不杀士大夫,但苏轼在牢狱中饱受折磨,性命垂危。太皇太后曹氏听闻后,对宋神宗说:

“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

曹氏以自己病重为由,不让宋神宗错杀苏轼,宋神宗最终贬苏轼去黄州,苏轼因此得救。

当年冬天,太皇太后曹氏病逝,享年64岁,与宋仁宗合葬在永昭陵。这位大宋传奇的皇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曹皇后去世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为其写挽词,其中一句是:

人伦风化归三世,王室功劳属两朝。

曹皇后历经三朝,对宋朝贡献颇大,在古代士大夫心中,曹皇后是难得的贤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出征时为什么做轮椅 胡说,那玩意叫做战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出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导言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很多人在此期间闯出了不小的名声,很多优秀的文臣武将在此时期出现。举手投足间,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不过是孔明,他作为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在三国时代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喜爱。但是,孔明真的能在历史上占据第一位吗?这

  • 乾隆明明有十几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嘉庆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乾隆继承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虽然在后期是衰落不堪的,可是在中间,也是有着闻名的“康乾盛世”的,期间的三位帝王都是能力出众,智慧并存,有着很大文治武功的功绩的。康熙打江山,雍正治江山,乾隆最舒服,玩江山。康熙皇帝平三藩,征葛尔丹,打下清朝版

  • 李道玄是什么身份?少年猛将的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道玄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初唐有这么一位名将:他是李世民的弟弟,自小能征善战、武力超群,在战场上如同杀人狂魔,并且战死的时候只有19岁。你以为我说的是李元霸?正史中,并没有李元霸这号人物,笔者说的是李世民的堂弟:李道玄。他的死,源于掉进了战友挖的坑。作战勇猛、热衷

  • 明朝状元陈安被朱元璋下令车裂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状元陈安被朱元璋下令车裂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第一位科举状元到清光绪三十年最后一位状元,在这1283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儒客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自从科举

  • 晋文公重耳经历过怎样的坎坷?他是如何成为一代霸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晋文公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也是春秋霸主中的第二位霸主。重耳在成为霸主之前的经历,是非常坎坷的。他曾有过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受尽了羞辱和冷眼。但是,正如那句话所说:所有没能打败你的,都将使你变得更强大。最

  • 占领益州后,刘备没派人辅佐关羽坐镇荆州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刘备占领益州后,为何没派人辅佐关羽坐镇荆州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1年,曹操决定出兵攻打汉中,当时益州牧刘璋听闻此事后,他担心曹操在击败汉中张鲁后会对自己用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璋听取了张松的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帮助他赶在曹操之前攻下汉中,

  • 中国古代十大枭雄排行榜 刘邦只居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俗话说,乱世之枭雄,在乱世枭雄才能成就大业。刘邦很混账大家都知道,项羽抓住他父亲,声称要煮了吃,刘邦笑嘻嘻地回答:“昔日,你我两人共结为兄弟,烹我父母,也是烹你父母,切记不要忘了给我留一碗汤。”可把项羽给气的七窍生烟、无可奈何。然而,在历史上,刘邦并非最混账的,更混账的还有很多……NO10、刘

  • 揭秘汉宣帝刘询的三位皇后谁最后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的皇后: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己,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他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和史良娣的孙子,史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巫蛊之祸,家人蒙难,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

  • 岳飞之死另有隐情:揭皇帝不能生育伤其自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绕岳飞之死,历来争讼不断,但“此乃上意也”却是学界不争的事实。笔者近读南宋人张戒的《默记》,便发现岳飞之死与赵构“伤自尊”多少有一点微妙的关系。网络配图宋高宗赵构虽贵为皇帝,可一生却难有皇帝至高无上的优越感。面对杀父、奸母、囚兄、灭国的仇敌金国,在强大的攻势下,却甘于称侄、称臣,年年朝贡。他前半生被

  • 揭秘吴三桂官位显赫难道谋反实为康熙帝所逼?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一生官位显赫,叱咤风云,可仍然是一个不幸的人。不要说因为背叛明朝被人一直目为“汉奸”,就是在清朝,因为最后的反水,在满人看来,无疑也是最大的叛逆。可站在吴三桂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个大冤枉。网络配图至于吴三桂,实力声望功业权势,尚可喜不能比,耿精忠更不能比,则要从长计议,暂不动他为宜。云南苗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