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博尔济吉特氏不是先帝皇后也不是皇帝生母,为何能被追尊为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不是先帝皇后也不是皇帝生母,为何能被追尊为孝静成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84 更新时间:2024/1/17 16:20:59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我们都知道,要成为皇太后,有两个条件,或是先帝的皇后,亦或是嗣皇帝的生母。先帝皇后可以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后,但嗣皇帝的生母不一定能成为皇太后。在清朝,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存在,她既不是先帝皇后,也不是嗣皇帝生母,却成为了皇太后。

她就是今天要跟大家聊的主角——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从贵人到皇贵妃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道光帝的妃嫔,看到这个姓氏,想必大家第一个反应是:这孝静成皇后与孝庄太后是否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两人并没有多深厚的关系,只是出自同族,但并非同一个家族。孝静成皇后的父亲花良阿,是一名从五品的刑部员外郎。她所在的家族,先祖来自蒙古科尔沁,在清朝初期是隶属满洲正蓝旗,之后抬旗为满洲正黄旗,是在孝静成皇后去世后。

道光五年,年仅14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入宫,初封贵人,封号“静”。静贵人的肚子可以说十分争气,道光六年、九年、十年、十二年分别为道光帝生下四子,其中道光八年还流产过一个,总的算起来,六年的时间,博尔济吉特氏先后怀孕了5次。

尤其是怀皇次子奕纲,博尔济吉特氏从贵人到静嫔再封妃,虽然后来奕纲夭折了,但两年时间,博尔济吉特氏却从小小的贵人到妃位,可以说晋升飞速了。

道光十三年,道光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慎成皇后佟佳氏病逝,全贵妃钮钴禄氏晋皇贵妃,而此时的静妃博尔济吉特氏位份也得到了提升,晋封静贵妃,此时的她位份已超过道光帝潜邸的一些老人,比如和妃纳喇氏以及恬嫔富察氏。

而在贵妃之位坐了没多久,道光二十年,入主中宫仅六年的孝全皇后崩逝。道光帝悲痛万分,但后宫不能无主,于是道光帝选择了静贵妃来代为管理后宫,抚养孝全皇后的幼子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同时晋封她为皇贵妃,摄六宫事。

可惜,与孝全皇后六年前不同的是,静皇贵妃一直也没能等来道光帝的立后圣旨,就这样,博尔济吉特氏在以皇贵妃身份摄六宫事,成为六宫之首的她一直到道光帝崩逝,都未能成为皇后。

在养子与亲子之间抉择的尴尬

孝全皇后病逝时,她的亲生子奕詝年仅10岁,道光帝将其交给了博尔济吉特氏抚养,与亲生子奕年纪相仿,两人一同长大,感情也比其他兄弟来说更加亲厚一些。

不过,随着两个孩子的长大,对于皇位继承人选的选择,也到了台面上了。奕詝是道光帝实际上的嫡长子(孝全皇后所生,此前三子皆殇),静皇贵妃所生奕是道光帝最喜爱的儿子,且文才武功能力皆在奕詝之上,加上静皇贵妃是此时道光帝后宫握有实权、地位最高之人。

道光帝并没有乾隆帝那种嫡子情节,他在奕詝和奕之间纠结了很久,同样的选择困难存在于静皇贵妃身上。一边是自己自小养大,十分孝顺自己的养子,一边是自己天资聪颖的亲生子,她如何抉择呢?

并未记载静皇贵妃在这场继承人之战中是否存在偏袒亲子的资料,但是阿浅个人认为从亲疏情感来说,亲生兄弟母亲都难免有所偏袒,何况是养母呢?

但在抚养奕詝这件事上,博尔济吉特氏做得还是比较尽心的,起码从面上是别人挑不出错处的。可是古代宫中长大的孩子皆早慧,奕詝心里还是清楚,自己这个优秀的弟弟对自己的威胁,养母虽对他不错,但心里依然更偏爱奕。

临终了心愿 “九日”太后终无憾

咸丰帝登基后,并未尊奉自己的养母静皇贵妃为太后,而是依照惯例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但是以皇太后规格奉养。

博尔济吉特氏在道光帝朝最终位份是皇贵妃,位同副后,却亦只是妾,尊为贵太妃似乎没有毛病。可是,自孝全皇后去世后,道光帝未曾再册封皇后,再加上咸丰帝是她的养子,如果要破格为她争取一个太后之名,也未尝不可。

当时的咸丰帝没有这么做,但是在咸丰五年,康慈皇贵太妃病重之时,他将其尊奉为康慈皇太后。八天后,博尔济吉特氏病逝。咸丰帝为其上谥号“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同时将她所在的家族由满洲正蓝旗抬为满洲正黄旗,但是不加道光帝谥号“成”,神位不祔太庙。

按照大清制度,为大行皇太后第一次上谥号,应上12个字,并系先帝庙谥。博尔济吉特氏仅有8字,且不系道光帝谥。对此,咸丰帝是这么解释的:

今明禋巨典,朕不敢以感恩之故,稍越常经;景铄鸿名,朕何敢以尽孝之私,致踰定礼。

在此之前,并未有这样的先例,因为博尔济吉特氏并未在道光帝时期得到皇后的称号,如今咸丰帝出于孝道,出于静皇贵妃多年的养育之恩,破格将其尊奉为皇太后,追谥为皇后,但与前面几位皇后有所不同。

博尔济吉特氏封号的追加是在同治朝完成的。两宫皇太后为了拉拢恭亲王奕,将其生母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追加谥号,同时加上了道光帝的谥号“成”,即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弼天抚圣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一生都没有达成的愿望,在她的子孙辈中达成了。

她以皇贵妃之尊,管理道光帝后宫多年,却始终与皇后之位差临门一脚,她的心中是有遗憾的。尽心养育多年的养子登基,自己或可以弥补一些遗憾成为皇太后,却不想依然没能达成心愿。直到弥留之际,她终于得以尊封皇太后,尽管只有9天时间。

孝静成皇后的后宫之路,走得不算坎坷,无论生前还是身后,她尊享的荣耀都是清朝皇太后中最特殊的存在。

最后谈谈孝静成皇后与咸丰帝的关系,阿浅个人认为,总体关系还是不错的,要说唯一的矛盾和尴尬之处,就是咸丰帝与奕关于继承人争夺之时,作为奕生母的孝静成皇后,心中不免有所偏袒,可这也是在人情常理中;同样的,咸丰帝亦在这件事上,对养母心中有些疙瘩,有些恩宠荣耀,咸丰帝手中有权去开创先例,却因这些疙瘩,不愿去破例。

虽有遗憾,但依旧心愿成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吃里扒外帮助刘邦,项伯最终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项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在历史上是一个利用间谍很成功的人。首先他身边一堆谋士,都能够为其出谋划策,背后的智囊团成员很多,除了得到有才的人辅佐,在敌我之间,还有很多肩负秘密任务的间谍,而项伯就是这么一位。不过可笑的是,说他是间谍,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但他的

  • 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 黄忠带来的震撼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黄忠和夏侯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有许多我们能脱口而出的著名战役,这些战役通常又跟某些个名将有剪不断的关系。比如,官渡之战,主角是关羽和颜良。虽然这只是官渡之战中的一个小阵仗,但其震撼力不是一般的强大,而且持久。颜良是袁绍的头牌,当时关羽还只是个没名

  • 赫舍里氏是如何成为敬懿皇贵妃的?她在后宫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敬懿皇贵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同治帝的后宫中,除了他喜爱的皇后阿鲁特氏,西太后慈禧喜欢的慧妃富察氏,还有三个“夹心饼干”,分别是珣嫔阿鲁特氏(皇后的姑姑)、瑨贵人西林觉罗氏以及本文主角敬懿皇贵妃,当时还是瑜嫔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知府崇龄的女儿,满

  • 沦落为歌妓到抗清女英雄:揭秘葛嫩娘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葛嫩娘是明末时期一位十分出名的抗清女性。她本出生明朝武将之后,家中条件十分优渥。父亲葛挺昱是镇守明朝边关的武将,因为葛嫩娘是家中独女,所以倍受宠爱。自幼就开始跟随名师学习琴棋书画,因为她玲珑剔透的聪慧个性,常常一点即通,年幼就能创作诗词画作。在她十岁左右,她又因为受到了父亲武将气息的感染,希望自己长

  • 邾庄公:因洁癖而意外死亡的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乱世纷争,各诸侯国国君的死法不尽相同。除了正常的病老之外,还有死于战争的,如吴王阖庐和儿子夫差;被兄弟杀死的,如楚灵王;被儿子给杀死的,如楚成王;被叛变的大臣囚禁饿死的,如齐桓公和赵武灵王;被列强扣押死在异乡的,如楚怀王和蔡哀侯。但是,有些诸侯的死法却很奇特,比如——邾庄公。邾国,曹姓,子

  • 三国最精明谋士 若曹操重用他刘备就是个刘跑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汉末三国时代,曹魏的部下拥有很多著名的谋士,比如有“王佐之才”荀彧、“鬼才”郭嘉、“战术大师”荀攸、“毒士”贾诩等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荀彧、郭嘉、荀攸等人逐渐逝去,曹操的手下出现了一些新面孔。网络配图相对于荀彧、郭嘉、荀攸等人的文韬谋略,这些新面孔毫不逊色,比如大名鼎鼎的司马懿、蒋济、辛毗等人

  • 韩愈遭贬之始末:只因唐宪宗李纯重用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韩愈贬职: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的中唐。韩愈未出生,李白已去世,韩愈生两年,杜甫离开人世。孟郊稍大于韩愈,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都是韩愈同时代的诗人。网络配图韩愈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做过官。韩愈一共兄弟三人,

  • 揭秘吴三桂因何为一个妓女投靠满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的诗人吴梅村写过一首著名的歌行体长诗《圆圆曲》。“圆圆” 姓陈名沅,曾做过苏州名妓。先落到崇祯皇帝田贵妃的老爹田宏遇手里。后来,李自成兵临城下,为了收买人心,“田国丈”便把陈圆圆慷慨地赠送给了镇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做小老婆。北京失守,吴三桂准备归降,遗憾的是,时局并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发展。

  • 美国人忆李鸿章:一个危险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大清国在国际上并不“高大”,但是有着高大身躯的李鸿章却能给傲慢的英国人一个先“身”夺人的印象。濮兰德在《李鸿章》里记载了74岁的李鸿章在一个英国人眼里的形象:“我从议院出来时,突然与李鸿章打了个照面,他正被人领入听取辩论。网络配图 他像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异乡人。他的蓝色长袍

  • 国之将亡必毁长城 看刘备孙权子孙如何自取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长城,自从春秋战国的时候开始建造,是历代中原王朝防备北方的游牧民族进攻的屏障。网络配图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国文帝冤杀了名将檀道济(就是写下三十六计那主儿),其临时前高呼“乃坏汝万里长城”,由此长城也常常被誉为国家之干将。历数中土诸王朝,自毁长城,令国家灭亡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在三国时代,魏晋何以能统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