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委婉劝诫刘备节俭一事 竟惹怒众人

赵云委婉劝诫刘备节俭一事 竟惹怒众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08 更新时间:2023/12/24 12:48:57

《三国志。赵云传》里写了这么一个故事,“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意思就是刘备得了益州以后,打算分封土地给众将,这时候赵云站出来反对,说战争刚刚结束,人民过得都很艰辛,应该把土地交给人民,让他们恢复生产,这样有益于国家,刘备听从了赵云建议。

网络配图

但在这个故事背后我们似乎感觉到赵云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大家可看看这件事情。“成都之围也,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

《资治通鉴。卷67》抢钱抢到什么程度呢,取到了“军用不足”的程度。可以看出,刘备的部下大部分人都并不象我们的赵云同志那样廉洁自律,分毫不贪。因为刘备军本来就是军阀,不是什么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抢掠对他们来说可能本来就是常事。

好了,到了分赃的时候了。刘备打算把地分给跟了他打了一辈子仗的将领。诸将可能大多都心想:好咯,过了半辈子颠沛流离,逃了又逃的生活,终于有田有地有好日子过了。当然啦,古代的人当官打仗本来就是为了出人头地,挣钱,过好日子的,没有多少是为人民服务的。现在分田分地了,大家当然都不反对。包括我们的贤明的中国上著名的政治一流的传说的爱民模范诸葛亮先生和英雄无敌很有义气的关羽老爷。

好啦,现在我们的赵大爷出来搅局了,说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话。自己不要了不说,还不让别人要。当然,这种品格是好的,这种风格是值得发扬的。可是就是坏了大家的好处而已。毫无疑问的,得罪了绝大多数的达官重臣。

网络配图

打个比方,贫困班要发给每人五百助学金,可有位好同学出来说:陕西水灾了,那里更需要钱,大家把钱捐出去啊。结果班主任做主,把钱都捐灾区了。如果你是那班里的同学你是心甘情愿的多还是心里暗骂“他妈的”比较多。不要跟我说那是那班同学应得的不能比较。

在蜀国众臣的心目中,那些土地也是他们打了一辈子仗应得的,打胜仗之后分土地也是当时的惯例。当然,赵这种风格是应该赞赏的,只不过,在那时候。政治还是比较黑暗的,不会搞人际关系的同志就不能说政治能力高。

曹操同志刚出道的时候也是个刚直不阿,大杀犯罪分子,身先士卒拥护汉室打董卓的好模范,可惜就是因为这样被罢了两次官,还差点连小命也丢了,就可见当时的政治是如何了。

到嘴的肥肉给赵同志弄走了,自然不爽的人很多。政治能力嘛,赵同志自然不及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诸葛亮等人自然不会看不出赵云同志说出来的那些话,但说出来之后后果如何,要得罪多少人。

网络配图

我想诸葛亮先生也不会看不出来,所以也就保持了沉默。刘老大当然不反对,因为所有的地都是他的,分不分都一样。何谓政治家,没有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不是虚伪,左右逢源,长袖善舞,善于作假的。

现在如此,过去更加如此。很简单,你会不会找一个耿直敢言,说老实话的人作总统,外交部长,谈判代表?如果当年美国打伊拉克布什说:我只是想要萨达姆下台,不管他有没有生化武器。如果近年的几次离奇空难相关当事国敢说:就是我们下命令打下来的。那样的话,世界会怎样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系造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新唐书·食货志》这么描述贞观之治的成就:“至四年(即贞观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就是说,贞观四年时社会生产力已得到最根本的恢复,社会治安已有最根本的改观,商业状况也得到最根本的扭转。其实,用“米斗四五钱”来强调政绩显然缺乏说服力。《汉书·食货志上》就说:“

  • 宋钦宗赵桓历史上唯一被乱马踩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从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秦始皇帝算起,到清朝溥仪的退位,干皇帝这行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他们虽然都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站在万人之上、权之顶峰,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唯一人独享,过着神仙般逍遥快活的日子,可是他们的最终结局却是大相径庭。其中有的则是因病不治而逝,有的则被投毒而死

  • 楚汉战争韩信背水一战 竟是个大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很多人都认为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仔细分析,这恐怕是千古误解。这哪里是背水一战,分明是他早就设计好的大陷阱。“背水一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在楚、汉相争时期,有很多有名的乃至传奇式的战役,其中韩信平定赵国的战役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

  • 揭秘东晋"三绝"画家顾恺之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这三绝之中尤以“痴绝”最甚。史载顾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别人戏弄他,完全是因为顾恺之本人是个“嘻哈派”。网络配图义熙三年(407年),顾恺之做了散骑常侍,心里很高兴。一天晚上,在自家院子里,看着明月当空,诗兴大发,于是便高声吟起诗来,他的邻

  • 九个末代皇帝的命运:中国各朝代末代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盘点中国历史上九个末代皇帝的命运:每一个朝代的“王”,或曰“皇帝”,一开始“创基”时大都有一点本领或业绩。到了末代的“王”或“皇帝”,就成了这样那样的可怜虫。网络配图秦朝末代皇帝:秦二世秦始皇之所以称为始皇是想让自己的帝业“以我为始,承袭万年”,可是仅仅传到第二世就灭亡了。秦二世胡亥是被自己的宦官赵

  • 揭秘:为溥仪掌印的那些伪满尚书府大臣秘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934年3月1日,伪满洲国的政体由执政制改为君主立宪制,溥仪也从伪执政改为伪皇帝。成为伪皇帝后,溥仪颁布的第1号帝室令中就规定了“尚书府典守御玺、国玺并掌关于诏书、敕书以及其他文书之用玺事务”。从此,先后有郭宗熙、袁金铠、吉兴三位伪官吏充任伪尚书府大臣。“国玺”和“御玺”什么样在一些电视剧和历史故

  • 中国历史上辈分最低的太上皇 实为皇上的孙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晋惠帝司马衷也曾当过太上皇,不过,把他称作太上皇的下一任皇帝,既不是他的孙子、儿子,也不是他的女婿、兄弟,而是比他高出两辈的叔祖司马伦。司马衷堪称中国历史上辈分最低的太上皇。网络配图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但也有例外。如,隋炀帝曾被孙子杨侑尊为太上皇,武则天曾被儿子唐中宗尊为太上皇,辽

  • 和珅幼年家贫?父亲是军区司令 家中不愁吃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八旗”的“旗”,就是“领军旗”,也就是“认旗”或“认军旗”。不同统属的队伍旗帜用不同的颜色作为区分,其作用,一方面是标示这支军队的统属,一方面是便于军队在行进或战斗中寻找“自己的”那一支队伍。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期的满洲军队一共有八支,五色分红黄蓝白黑,黑色不便于用作旗帜的颜色,只剩下四个颜色,用来

  • 揭秘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到底是谁送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诸葛亮随叔父逃乱来到襄阳,结草庐而居,躬耕苦读,诸葛亮偶然听说黄家湾有一位才女黄月英,就想求见结交,不料被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挡在门外。诸葛亮被黄承彦考来考去,显示出学识才华,但黄爆料自己女儿非常丑,诸葛亮若想娶一个漂亮媳妇的话,就另请高就,诸葛亮下定决心,并用毅力、智慧并巧借朋友之势,终于战胜

  • 陈友谅最拿手的事:每攻克一地 就活煮了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陈友谅出身贫苦,对官吏恨之入骨。他带领起义军每攻克一地,最拿手的事,就是把贪官处以烹刑,一煮了之。这种酷刑让官员们闻风丧胆,至今他的出生地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这里的“狗”,就是指贪官。网络配图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