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朱厚照:堂吉诃德式的另类皇帝

明朝朱厚照:堂吉诃德式的另类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43 更新时间:2023/12/18 1:21:49

明武宗朱厚照生下来的时候,已经注定将来的君临天下,因为他是由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又是独子,生辰八字也特别吉利,在命理上称为“贯如连珠”,主大富大贵,据说同太祖朱元璋的生辰有相似之处。如此根正苗红,这个皇位他想推都推不掉。

朱厚照八岁时,在大臣的请求下,正式出阁读书。朱厚照年少时十分聪慧,前天讲官所授之书次日他便能掩卷背诵。数月之间,他就将宫廷内繁琐的礼节了然于胸。父亲孝宗几次前来问视学业,他率领宫僚趋走迎送,娴于礼节。孝宗和大臣们都相信,眼前的这位皇太子将来会成为一代贤明之君,将朝的中兴大计进行到底。说到此,不由让人想到一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网络配图

果真,孝宗病逝后,即位的朱厚照让朝臣们大跌眼镜。他的所作所为哪里像是一个皇帝,分明是个小无赖嘛。幼年的朱厚照爱学习,尊师长,善作诗,能谱曲,俨然一副好孩子模样。即位之后,他的真性格便肆无忌惮地表露出来。他生性好动,我行我素,不拘小节,藐视权威。

其实,朱厚照由乖学生到坏孩子的转变是可以理解的。到了明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了僵化的程度,在道德治国的理念下,帝国靠各种繁文缛节的礼仪运行,大臣们心中的明君便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是个一头埋在文牍政事中的“宅男”。因此,这帮被先帝托孤的老臣们便开始了对朱厚照的谆谆教诲。然而,正处于叛逆青春期的朱厚照刚刚登上皇位,满以为等待他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自由,谁知却陷入了比之前当太子时还要多的束缚捆绑中。

面对这些繁文缛节的羁绊,随心所欲的朱厚照废除了尚寝官和文书房侍从等皇帝的内官,以减少对自己行动的限制。他借种种理由逃避为皇帝而设的经筵日讲,后来索性连早朝也不愿上了,为后来嘉靖、万历的长期罢朝开了“先例”。对于大臣们苦口婆心的劝阻,他是当面点头称是,但转身便忘。

对于一个常人,这可以看作是潇洒处世,是追求个性解放;但对于皇帝来说,这则是国之不幸,万民之不幸。

网络配图

正德三年(1508年),朱厚照的心思已是紫禁城的高墙所挡不住的了。他不甘宫内枯燥的生活,索性离开紫禁城,住进了皇城西北的豹房新宅,豹房成了他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地。自明朝永乐皇帝起,紫禁城乃是帝权的象征,是中国所有皇帝的寝宫(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日常还是在此处处理政务),皇帝居住于此,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朱厚照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里,且终生未归,可以看出他对这里的恨意。他的目的其实就是想挣脱体制对一个皇帝的束缚,然后彻底地享受皇帝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朱厚照对这座皇宫的恨意还可以从另一件事情上得到证实,正德九年正月十六,宫中元宵节放烟花,不慎失火,殃及宫中重地乾清宫。朱厚照见火起,没有下令扑救,反而在豹房兴致盎然地观看,谈笑风生,并回头对左右说:“好一棚大烟火啊!”如此皇帝,真是空前绝后!

如此这般荒诞的行为,数之不尽。在宫中开设商家,与宦官们讨价还价,喧哗既罢,就宿廊下;制作大批毡帽皮裘,动员一宫的人穿上,互相扮演鞑子自娱;微服出游,风流好色,甚至差点娶回一个怀孕女子,借以解决自己的无嗣难题……朱厚照的无厘头行径犹如朱明王朝的万花筒,花样百出。曾有朝鲜使臣回国报告朱厚照的举止:“皇帝所为之事,非如陈后主、隋炀帝,而如小儿之戏。”如今,著名戏曲《游龙戏凤》的段子便出自于这位荒诞天子的花边新闻。

网络配图

相传,武宗朱厚照微服出行,来到了梅龙镇的一家小酒馆。一进酒馆,朱厚照便被店主李凤姐的独特风情倾倒。凤姐亲手烹制了一款美味菜肴待客,“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武宗故意借菜肴与凤姐搭讪。一场风流天子俏佳人的桥段让李凤姐进献的美馔被赐名“游龙戏凤”,正式列入宫廷名菜谱中,这个故事也成为艺人传唱的戏曲名段。

对于这样一位荒唐的皇帝,死后他的继任者费尽心思,最后给他定了一个庙号“武宗”,这绝不是从他荒淫好色中来,而是因为他喜动不喜静,喜欢舞刀弄棒。

有人说:像明武宗朱厚照这样的人,最好是给他一支破枪、一面烂盾、一匹瘸马,领着一群乌合之众,东讨西征,虽然免不了老吃败仗,但也强似在金銮殿胡闹。

这一评价容易让人想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那个疯狂的主人公—堂?吉诃德。评论家如此概括堂?吉诃德的一生:“他终于完全失去了理性。他要去做个游侠骑士,披上盔甲,拿起武器,骑马漫游世界,到各处去猎奇冒险。书里那些游侠骑士的行事他一一照办,要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他就可以名传千古。”对朱厚照来说,他基本上可把这段话照单全收。

朱厚照在草草学了些兵法之后,自认为得了兵法三昧,于是觉得建功立业的时机已经来到,便自封为“威武大将军”。他的目标是蒙古人,然而,采取“流寇主义”的蒙古人总是不给他立盖世之功的机会,他率军队寻找蒙古人的结果只有一个—扑空。直到正德十二年十月,朱厚照才终于盼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得知蒙古小王子部叩关来袭,他非常高兴,亲自布置,希望同小王子大战一场。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明军一度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最后取得了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

网络配图

庆功宴上,朱厚照说:“这次打仗,功劳最大的就是威武大将军朱寿。”过了好久,大家才明白“威武大将军”就是朱厚照自己。而《武宗实录》中留下的一个数据却是对这次“大捷”的一个精彩的讽刺。据估计,这是一次我众敌寡的战斗,战斗结束之后的统计是:“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亡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尤其严重的是随后的一句话:“乘舆几陷”,即朱厚照差点被捉。

就是这样一场胜利,朱厚照“以捷闻于朝廷”,大肆宣扬了一番。这确实是一个完全失去了理性的东方“堂?吉诃德”。

其实,他更适合生在一个普通人家,在社会上厮混,广结三教九流之辈,过一种毫无束缚的生活,岂不快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盘点古代皇帝的娱乐爱好:唐宗宋祖中枪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风云妃子宠爱图片,明朝历代皇帝爱好一览表,古代各个皇帝的爱好

    世人说起八旗子弟,都觉得他们不过是斗鸡走狗,提笼挂鸟,不学无术的一群废物。其实,历史上喜欢玩鸟的人很多,有出息的人也不少,比如唐宗宋祖就是其中双杰。唐太宗喜欢玩鸟,不过他喜欢的鸟不是鹦鹉、八哥这一类活泼可爱型的鸟,而是雄鹰,大雕之类的猛禽。为了照顾这些宠物,唐太宗特别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做五坊,五种宠

  • 揭秘谁才是正史当中的三国第一神箭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射箭第一人,三国猛将是谁,三国中过五关斩六将是谁

    一、命中目标最多的射箭能手——曹操。曹操武艺很高,曾只身刺杀宦官张让,被宫廷护卫包围还能全身而退。《三国志》说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这其实就是说曹操自小就喜欢运动。曹操的文韬武略被一个高官看好,这人是太尉乔玄,乔玄是军职官员,颇懂武术、射击,所以将妻儿老小托付于武艺精湛的曹操。网络配图当时权

  • 揭秘汉惠帝刘盈为何会踩在老爹刘邦头上?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惠帝刘盈,汉惠帝的皇后,刘盈后一代皇帝是谁

    汉惠帝刘盈住在未央宫,而他的亲娘吕雉则住在长乐宫。两宫之间过了武库,隔着好长一段路呢。汉惠帝是个孝顺孩子,平常没什么大事时,他就跑去长乐宫看看老妈聊聊天。但是令他苦恼的是,他不是平常人家的阿三阿四,他是皇帝,他上个街出行时,都得有威风凛凛的仪仗队,而且老百姓得回避,禁止通行,就是史书上说的“出警入跸

  • 崇祯皇帝孤僻多疑:童年丧母伤害太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性格多疑怎么造成的,崇祯疑心太重,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

    乾清宫的悲剧很多,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三悲”——童年失母之悲、刚愎自用之悲和末日疯狂之悲,是悲剧中的典型。北京有句民谚说:北京城前三门,东面亡明,西面亡清。什么意思呢?北京城的前三门,东面叫崇文门,明朝亡于崇祯帝;西面叫宣武门,清朝亡于宣统帝。当然,这是个巧合,也是后人的附会。大家听了,一笑

  • 一代勇将常遇春竟是被“悍妇之肉”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七大寇之勇将,王皓输给柳承敏几次,虎将勇将

    常遇春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是明代开国功臣,一个著名的勇将。史料记载其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自称能以十万之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为朱元璋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洪武二年常遇春暴病死在军中,追封开平王。网络配图《明史》对常遇春之死只写了寥寥几个字:“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

  • 吴用真的很无用吗?他是怎么害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吴用把伪造书信专家萧让,刻章专家金大坚找来,伪造了一封书信,企图要营救宋江。可是,这封书信伪造的有漏洞,送信的戴宗一走,吴用就装模作样的大声叫道:完蛋了完蛋了,我刚才疏忽了,这封信写错了!这封错信要害死宋江了!很明显,这是吴用故意要害死宋江,不然哪来的这么巧。这一点,施耐庵在书里写的很明白:【反诗假

  • 道光皇帝的节俭却没能影响官员的豪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哪里知道,此时北京城里的旧货铺子把库存的破衣烂衫都卖了个好价钱,品相稍好的旧衣服比新的还贵呢。有些穷京官儿买不起,就只好自己做旧,把新袍子弄脏弄破加上补丁。道光帝眼见满朝文武都穿旧衣破袍,认为自己勤俭节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于是节俭得更加起劲。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

  • 解答嘉庆皇帝死亡之谜:传被雷劈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旻宁执政的时间长达30年。据说也应该算是一位饱受传统儒学文化浸润的有学之君,“经史融通,奎藻日新”。他在做皇子时,曾亲笔手书“至敬、存诚、勤学、改过”的条幅,悬于室内,日夜自省。不过,到了道光时期,世界形势比嘉庆帝掌权时更加日新月异,所谓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恬静的道光帝,却仍然只想

  • 清朝皇室过年的习俗:乾隆爷最爱放鞭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也有假期,年初一才办公。过春节,乾隆喜欢和儿孙同乐。”在森严的紫禁城中,清朝的历代君王怎样过年呢?故宫博物馆前副馆长朱诚如介绍了清朝皇室过年的习俗。国宴家宴都要摆宴请,是清朝皇室过年时的重头戏。网络配图宴请外番君主,宴请皇室家眷,甚至宴请王公臣子,正所谓国宴、家宴一个不落。“早在除夕前两天,一些

  •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不归路,终被勒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朱由检),明朝最后的一位皇帝。按照“惯例”,亡国之君,免不了要遭到后世的指责,如夏桀、商纣、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等等。崇祯却是个“另例”,他甚至得到了某些同情与肯定,即便是不共戴天的政敌李自成都说,“君非甚暗”。清代张廷玉的《明史·庄烈帝(即崇祯)》作了这样的评论:“赞曰:帝承神、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