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动用了多少兵力?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动用了多少兵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89 更新时间:2024/1/15 17:56:34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动用了多少兵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玄武门之变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皇位斗争都是最激烈、最残酷的,特别是在嫡长子或者皇太子实力不济之时。唐太宗李世民排行第二,恰好也有这么一个大哥,是其皇位的最强竞争者。而其父亲唐高祖李渊呢,又是一个特别保守的人,一直认为嫡长子应该继承自己的位置。

李世民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知道嫡长子的位置是没法争了,但可以另辟蹊径,从能力、业绩、威望等方面全面超越。于是,李世民私下里学习刻苦,注意自身修为,而且还广交朋友,培植自己的势力。另外,他牢牢掌握了军权,善待手下将领和士兵,对老百姓也很好,在军队和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特别是在唐朝定国后,为稳定局势而进行的六次大规模的征讨活动中,李世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把六次战争的胜利比作足球场上的六个进球,那么,李世民一个人就完成了四个进球,另外还助攻两次。最重要的是,他在最关键的决赛(唐军VS王世充窦建德联军)当中,打入了制胜一球。在这一仗之后,李世民的威望和势力达到了极致。据说,他回到长安时,受到军民以及皇帝的礼仪招待。

这种情况,让大哥李建成很是担心。当然,李建成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这些年更注重把持朝政,而且和一些权臣搞好关系。另外,他给四弟李元吉很多许诺,二人关系很好。关键时刻,确保这个弟弟站在自己这边。基本上,宫里宫外都是李建成的人。之前,李建成考虑到李世民在领军打仗方面的作用,一直隐忍其实力的发展。但现如今,天下基本太平,该解决内部矛盾了。于是,他向老爸李渊建议由四弟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夺取李世民的军权。

李世民虽然连年在外打仗,但并不是对朝内情况一无所知。其实,他早在李建成周围安排了很多“卧底”,对李建成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他没有沉迷于当时的成绩,更觉得有必要解决自己权力路上的障碍。当了解到李建成的最新动态后,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但到底如何处置这个皇太子呢?李世民手下将士们都很有顾虑,这毕竟是“老板”的亲大哥啊!李世民这时表了态:“有什么计策,你们尽管说,由我来决定是否执行。”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将皇太子及主要同党囚禁起来,不让他们再干预政事。李世民当即反对:“李建成已经鬼迷心窍,囚禁起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众将士都明白了“老板”的意思,提出迫使李建成等进宫,但在途中进行截杀的办法。李世民这才同意,但由谁去负责做这个事情,他都不是很放心。于是,他决定由自己亲自来完成这一任务,并带上了对自己最为忠心耿耿的尉迟恭

事情的进展依计进行。而李世民最担心的一幕也确实出现了。公元626年7月2日晚,玄武门前,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在逃跑时,手下将士都不敢下手,包括这个尉迟恭。“不能让大哥跑掉,否则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就全部白费了”,李世民射出了致命的一箭,正中李建成要害,当场毙命。而尉迟恭也立即解冻,射死了李元吉。

唐高祖李渊知道此事后,震怒!但也没有任何办法,眼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而且兵权还在其手里。因此,不得不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自责和无奈中的李渊,将皇位让给了次子李世民。

点评:李世民亲手弑兄之举,常被后人诟病。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李世民对权力的向往。夺权路上,无论谁来阻挡,都将被除去。但李世民并没有大面积捕杀“太子党”,反而重用了很多能臣,最有名的就是魏徵。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用了多少的兵力?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记载: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这一记载说法为世人普遍接受,但这一改变历史的事件真的是10多个人完成的吗?

要分析究竟埋伏了多少人,就得先分析哪些地方安排了人手。

1.要想完成此次政变,首先的阻碍就是高祖,事发当日高祖本来是组织了大臣按问(查究审问)三子,然而当时的朝中重臣皆替秦王李世民说话,李渊也顺台阶就范,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已经被控制。按照天子仪卫,三卫五仗有180人,千牛备身48人,加上军官就至少有两三百人,也就是说李渊平时身边至少就这么多禁卫,而此次组织按问,肯定身边甲士只多不少。李渊并非庸人,李世民也不可能事先把宫内所有人买通,李世民要快速对付、控制这些人,少说也得三四百人吧。

2.追杀建成、元吉之时,尉迟敬德带70余人赶到,如此及时,不可能是后来才来的,肯定是事先已经埋伏在附近,而世民亲自先杀出来,不可能是就他一人吧。建成、元吉也不是吃素的,再加上建成是太子,身边随时带有侍卫,世民出来至少也是几十人,而不是记载的数人。而世民坠马,他要计谋如此大事,肯定会使用好马,而且他也是身手不凡的人,那么坠马很可能是遭遇顽强攻击,经过一场血战,也说明了建成、元吉是带了人的。杀死建成后,追杀元吉,沿路还有宫中守卫和元吉亲卫,必然发生冲突,综上他们这里肯定带了上百人吧。

3.齐王与太子府兵合计两千余人朝北门攻来,这里必然有人守门,看他们苦战许久未分出胜负,可见世民部下至少得有数百人,不然也抵挡不了多久。而他们也无法打败这些府兵,只等敬德提了首级,才吓退这些人,可见这里守门的世民部下得有少则三百,多则八百。

而上面三点,三处用兵皆是同时进行,算下来至少是七百至一千二百人。各种史料记载的只有数人,而那些史书记载也是矛盾的,在各记载中的十数人中名字也不尽相同,可见不是史实,伏兵十人算是空谈。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轻松

大部分人都认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可是当时的朝堂中,是存在反对李世民势力的。实际掌权和名正言顺安坐龙椅,这可是有质的区别。玄武门之变发生三天后,李渊就宣布做太上皇了。

李渊这样做很明智,毕竟这时候朝堂肯定都是支持李世民的了,假如李渊不退位,恐怕结局不会太好。李渊虽然是退位了,可是李世民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皇帝权力,当时唐朝处理朝政的地方在太极殿,可是李世民并不是在这里处理朝政。

这时候其实太子的东宫才应该是李世民的住所,这里象征着未来的储君,可是李世民只能住在住在承乾殿。结果没过多久就搬到宏义宫居住,这个地方距离皇宫是非常远的。李世民之所以住到这里,原因就是想脱离李渊的视线。

虽然李渊这时候没有了实权,可是李世民在太子的东宫处理朝政,李渊就在太极殿中,这让李世民浑身不自在。其次李世民不断的抹黑李渊,为的就是让人们知道,自己才是天子,李渊已经退位了。其实这时候李世民最希望的只有一件事。

这件事就是让李渊立即驾崩,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的皇位就坐安稳了。李渊还算是有自知之明,毕竟一个唐朝不可能有两个皇帝,虽然李渊已经退位,但是李世民对此肯定是反感的。史书记载了李渊搬出太极殿:“高祖以宏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至贞观三年四月。乃徙居之。改为太安宫。”

李渊以自己喜欢山林景色,选择了搬出去,这样一来,李世民就名正言顺的进入了太极殿。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才真真正正的得到了皇位。没有了李渊的监视,李世民开始缔造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没有了李渊这样的障碍,李世民才算是将皇位坐稳,要知道李世民整整用了三年时间才得以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咸丰皇帝一生最宠爱的妃子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皇帝一生最宠爱的妃子是哪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慈禧太后总吹自己是宫中第一美人,所有的妃子都嫉妒她,可是看她晚年的相片,青年时期也不会有多美,咸丰皇帝的后宫第一美人应该是丽妃,丽妃的封号就是“丽”,说明咸丰皇帝认为她很美丽。丽妃姓他他拉氏,生于1837年,出身于满八旗正红旗

  • 汉末三国时期担任过益州牧这一官职的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州牧是中国古代汉代至宋代的官名。汉武帝在位时,分天下为十三个州,每个州设立一位刺史。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无常。汉灵帝时,也即东汉末年,为了平定黄

  • 历史上的慈安太后真的不问政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慈安太后真的不问政事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话说很多人以为慈禧太后是咸丰皇帝的原配妻子,然而咸丰帝的皇后另有其人。咸丰帝总共有过两位皇后,一位是咸丰的发妻,此女在咸丰帝还未登基前就逝世了,是被追封为孝德显皇后的。而另一位是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她还有个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名字

  • 很多人认为唐高宗是武则天的傀儡,事实真的如此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现代很多影视剧中,唐高宗李治被塑造曾一个怯懦软弱的形象,但历史上的高宗李治,根本没这么唯唯诺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高宗是唐代一个十分特别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唐王朝地盘达到最大,实力强悍,可他取得的成就大多都被其父亲与妻子抢走了风头,甚至许多人都觉得李治是武则天

  • 孝庄为什么没有和皇太极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孝庄为什么没有和皇太极合葬?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进程中,孝庄文皇后(俗称“孝庄太后”)作为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对于清朝的统一、稳固和发展真可谓呕心沥血,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等到孝庄太后驾崩后,一向对祖母孝顺备至的康熙帝,为何

  • 汉废帝刘贺在历史上是怎么被赶下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废帝刘贺在历史上是怎么被赶下台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海昏侯刘贺在汉朝的历史上是个很有特点的存在,在西汉早期的各任帝王,基本上都是比较有作为的明君,从开国皇帝刘邦,到开创文景之治的文帝景帝,再到开疆拓土的武帝刘彻,还有接下刘彻这个烂摊子的汉昭帝刘弗陵,以及创下孝宣之治的汉宣帝

  • 历史上的李延年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李延年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朝,男风是一种比较盛行的东西,或许是这样才能体现他们的博爱吧,几乎每个皇帝都有着几个男宠。汉武帝自然也不例外,这里要提到的就是其中的一个阉人乐师李延年。李延年这人要是放到了现代就是一个文艺青年,没准还能被什么星探看上出

  • 卫子夫凭一己之力换来了霍卫两家的长盛不衰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凭一己之力换来了霍卫两家的长盛不衰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汉是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又称前汉。而西汉时期的名将卫青、霍去病、霍光又离不开一代贤后卫子夫,虽无推贤之举,却有引贤之功。卫子夫以卑微讴者身份步入汉宫,经11年立为皇后,为汉武帝育下一男三女。立为皇后38

  • 钩弋夫人和李夫人的结局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钩弋夫人和李夫人的结局为何相差如此之大?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同为刘彻的宠妃,为何钩弋夫人被去母留子,而李夫人却被追追封为后?汉武帝,千古一帝的战绩令人仰慕,后宫情感也同样备受热议,因为他的一生,身边宠妃不少,有青梅竹马、金屋藏桥的陈氏皇后,最后金屋不知道有没有,冷宫倒是为她精心

  • 汉武帝临死前给了霍光一副什么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临死前给了霍光一副什么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141年,十五岁的太子刘彻即位,接替他老爹汉景帝,成为大汉帝国的新皇帝,史称汉武帝。与此同时,也开始了他文治武功的一生,而到公元前88年岁末,69岁的汉武帝,成了病榻前奄奄一息的老人,再回忆曾经的峥嵘岁月时,也不禁的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