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许仪是什么身份?他最后为何被钟会斩杀?

历史上许仪是什么身份?他最后为何被钟会斩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36 更新时间:2024/2/8 15:07:32

俗话说的好虎父无犬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不少勇冠三军的猛将。 就蜀汉来说,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就东吴来说,也有甘宁、太史慈等猛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曹魏来说,除了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乐进这五子良将,还有典韦、许褚这两位偏向于护卫曹操的猛将。其中,就许褚来说,在东汉末年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沙场之后,许褚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许褚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公元220年,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魏文帝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负责皇宫护卫。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去世,谥曰壮侯。那么,问题来了,许褚去世后,他的儿子却被钟会斩杀,并且当时还无人求情,原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乡侯,邑七百户。虽然许褚的去世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大概是在魏明帝曹叡在位时,许褚病逝。因为许褚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对于曹操的护卫,可谓居功至伟,因此,许褚的儿子许仪,得以官至牙门将,继承其父牟乡侯爵位。许仪(?-263年),谯国谯(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镇)人。

在许褚之后,许仪并没能立下什么战功。直到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时,许仪才得以登场。在魏灭蜀之战中,司马昭派遣了三路大军,分别由邓艾诸葛绪、钟会执掌。其中,钟会率领的大军可谓主力主公蜀汉的汉中防线。彼时,钟会命令许仪作为先锋,以此在前面开路,自己则率领大军在其后面行军。因此,对于许仪来说,在魏灭蜀之战中还是得到了重用,作为大军的先锋,许仪完全可以借此机会立下战功,从而不辱没许褚之子的名声。

但是,当经过一座桥时,钟会的战马蹄陷入坑中。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许仪的失责,也即在开路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桥梁的问题,才让钟会的战马陷入坑中。于是,非常愤怒的钟会,不顾及许仪先父许褚的功绩,将许仪斩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没有人为许仪求情,所以许仪还没能在魏灭蜀之战中立下什么战功,就被主帅钟会给斩首示众了。

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钟会此举,无疑是小题大做,目的就是借着斩杀许仪这一行为,以此树立自己在曹魏大军中的威信。景元年间,钟会力挺司马昭伐蜀计划,拜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伐蜀事宜。等到魏灭蜀之战正式爆发时,钟会得以执掌曹魏主力。但是,和曹魏五子良将不同,钟会之前的定位偏向于军师,突然间被任命为主帅,自然会遭到部分将士的质疑。

同时,除了缺乏军中的资历,钟会当时还要和邓艾相竞争,因此,钟会的内心是比较着急,希望可以树立自己在曹魏将士中的威望,以此增强麾下将士的凝聚力,从而攻必克,战必胜。正是这一背景,促使钟会对罪不至死的许仪斩首示众。许仪既没有临终脱逃,更没有勾结蜀汉,虽然作为开路先锋有失职的地方,但是,一般这种情况,钟会顶多将其贬职就可以了,也即许仪所犯的错误,和当年马谡的错误,完全是天壤之别。

可是,钟会却直接将其斩杀了,这说明钟会就是希望借此立威。对此,在笔者看来,或许是钟会的手下也明白他这么做的真实意图,自然不愿意为许仪求情了。因为自己一旦替许仪求情的话,不排除也会搭上自己性命的可能。另一方面,许仪虽然是许褚的儿子,不过许褚已经去世多年,尤其是许褚的故旧同僚,大部分也在公元263年之前就去世了。比如已经非常长寿的司马懿,于公元251年就去世了。

最后,因此,许褚的威名,也不能帮助许仪逃过一劫。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钟会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司马师去世后,钟会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随军平定诸葛诞叛乱,屡出奇谋,可谓司马懿家族的心腹。而就公元263年的曹魏,司马氏取代曹氏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的了。对于许仪来说,很可能因为父亲许褚是曹操的心腹,所以在立场上偏向于曹氏。在此基础上,钟会作为司马氏的心腹,选择斩杀许仪,或许也是为了借此警示依然忠于曹氏的力量,促使这些势力倒向司马氏。

从这一点来看,钟会将许仪斩首示众,司马昭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有人替许仪求情,或许会被误会其偏向于曹氏,这在司马昭已经执掌大权的背景下,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也即很可能遭到司马昭的猜忌,所以这些将士为了明哲保身,没人提许仪求情。不过,一向忠于司马氏的钟会,却在蜀汉灭亡后拥兵造反,最终被杀。而就许仪来说,虽然被钟会所杀,但是其子许综却获得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同情,得以在西晋建立后继承了许褚、许仪的爵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爱新觉罗·胤祐:康熙最与世无争的儿子,活到雍正朝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康熙第七个儿子,一生不争不抢,活到雍正朝善终,此人就是爱新觉罗·胤祐,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吧!爱新觉罗·胤祐,他是康熙帝的第七子,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关于他的史料记载也不多,但能在九子夺嫡的风波中活下来,肯定也不是个简单的角色。之前咱们说过了康熙的成妃,也就是本文主人公

  • 历史上唐朝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最近古装剧《风起霓裳》正在热播,剧中迪丽热巴和许魏洲在剧中各种甜蜜,真是让人羡慕,剧中不仅是服装华美,而且剧情也都很是考究。这几年很流行大女主的戏,充分反映了当下女性观众崛起的这么一个趋势,但是实话实

  • 雍正文韬武略的儿子,为什么会被过继出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文韬武略的儿子,为什么会被过继出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雍正一共有十个儿子,可惜有六个都因各种原因夭折,真正长大成人的才四个,分别是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历、五阿哥弘昼、六阿哥弘曕,其中弘曕却被过继给果亲王允礼。允礼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是雍正帝的弟弟,然而雍正过继出去的这个

  • 雍正有十个儿子,他是如何选中乾隆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有十个儿子,他是如何选中乾隆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子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往往会斗得头破血流,到清朝也不例外,比如雍正就是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最终才当上皇帝,后来雍正选择继承人时,却显得并不明智。按照古人的礼仪制度,一般会选择嫡长子继承家业,皇室家族也不

  • 霍仲孺的两个孩子为什么都这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霍仲孺的两个孩子为什么都这么厉害?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代的县吏是小人物吧,更何况是一个平阳县衙役,大都是辛苦供职,一生籍籍无名。可是,衙役服役公主府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可能连他自己都意想不到。衙役在公主府工作轻松不说,还勾搭上了公主府的一位侍女的女儿。没

  • 明朝最后一个战神,李定国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说的是明朝的一位将军,他的名字叫李定国。可以说,如果没有李定国,南明可能会提前几十年死去。目前,许多人说明朝被满族人摧毁,但是这种说法不太准确,因为明朝被李自成人摧毁了。明朝灭亡后,南明政权建立,然后进行了几十年的反清斗争。在这段时间里,李定国对南宁明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可以说他

  • 历史上徐皇后是什么样的人?她与朱棣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仁孝徐皇后,明成祖朱棣嫡后,明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人”,然而后宫虽然不如朝廷中的那样明争暗斗,那些女人为了争得荣宠却也是用尽了一切心思,甚至是不择手段。我们常常看电视剧中后宫的女人美虽然是美,可是心肠

  • 韩信是如何被封为诸侯的?为何会让刘邦对他产生猜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皆知,韩信是有名的雄才奇将,更是被称为“兵仙”。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楚汉争霸这场角逐中,刘邦旗下有很多良将,他本身的能力不见得比项羽好,但因为在用人方面得天独厚,最终夺得了的胜利。他麾下有张良、韩信、萧何、彭越、周勃等大将,其中帮助刘邦上阵杀敌,能力最为显赫的就属韩信了。一

  • 名满天下的兵圣孙子,晚年时期为何隐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代有人才出,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先贤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奇书经典,成就了一批有为之士,孙武就是其中之一。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军事家,被后世尊称为兵圣或孙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

  • 齐钟无艳到了四十岁都没人愿意娶,为何能成为齐宣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钟无艳,齐宣王后,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她容颜丑陋但德才兼备,被齐宣王视作自己的一面宝镜。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自然的奇妙就在于它非人力刻意而为,万物的相对,大与小,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古时候四大美女相对应四大丑女。所谓红颜薄命,相比之下四大丑女的结局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