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包拯为何能得以善终?靠的是什么?

历史上包拯为何能得以善终?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33 更新时间:2023/12/12 14:29:26

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章。

说到青天大老爷,基本每个人想到包拯。包拯这个人在历史上确实是一名非常清廉的官员,他耿直善良、公正无私、不畏强权,不顾一切地替老百姓申冤,不得不说他确实是官场上的一股清流。但就是因为他过于清廉,他得罪了无数贪官污吏,很多人都想要将他除之而后快,按理说这样一个人他应该在官场之中很容易夭折才对。

但是他不但没有在官场中夭折,而且他的官途还一路青云直上、畅通无阻。甚至在包拯的一生中,他连升25次官,最后位居高位成为了朝廷的中流砥柱。那包拯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待遇?

要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一位和包拯一样清廉的官员,但他却因为过于清廉,最后为了凑齐回家的路费不得已将自己的女儿给卖掉了。同样是清官,为包拯在宋朝能够如鱼得水,而其他人却不行?

一、包拯的清廉

首先,毋庸置疑的就是包拯确实是一个非常清廉的官员。不管是在民间流传的传记还是由史官记载的历史资料,均表示包拯是一名铁面无私的青天大老爷,所以他的清廉是不需要质疑的。

至于包拯为什么能够在贪官污吏横行的年代保持自己的清廉是有原因的,首先包拯他自己就是一个富翁,在包拯作为内阁大学士的时候,他的年薪就已经达到了上千万,并且名下有2000亩左右的良田。这些良田和金钱都是朝廷的赏赐,也是包拯的俸禄。所以说包拯在那个年代里就是一个妥妥的富翁,完全不需要靠贪污来养活自己。

其实包拯作为内阁府大学为皇帝办事的时候,皇帝为了让包拯能够尽心尽力地办事,也会给包拯一些奖赏。这些赏赐都价值不菲,虽然说皇帝御赐的东西不能够轻易地进行贩卖,但是这些东西就算是放在府里也是极具价值的。

包拯之所以清廉,也和他的品德有关,他的清廉品行让他没有办法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根据史料记载在包拯的一生中,他为国为民忠心于朝廷,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情,他就会竭尽全力去办,不管得罪多少贪官污吏,他也会将真相还给当事人,所以说品德的约束,也是包拯能够清廉的一大原因。

二、帝的庇护

不过就是由于包拯过于清廉,所以他在当官的这些年里得罪了不少的人,这些人都想将包拯处之而后快。包拯就相当于是一条拦路虎,拦住了他们的财路。那包拯在得罪这么多人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安然无恙呢?

首先,包拯要为朝廷做事,他就要有一定的权利,要有权利他就必须要得到帝王的赏识,在当时包拯可是深受帝王庇护的。就算包拯闯了再大的祸,当时的皇帝也会想方设法地保住包拯的性命,让包拯继续为自己办事。

对于当时的皇帝来说,包拯就像是他放在朝廷中的一双“眼睛”,这双“眼睛”能够视察民情,能够替自己监督朝中的大臣。所以说包拯的存在,对于当时的帝王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自然会优先地选择庇护包拯。不过也不得不说,包拯确实胆子非常大。

据说有一次皇帝想要提携奸臣,这时包拯为了阻止他,和他据理力争。后来在激动之下,上前拍案吐了皇帝一脸的唾沫星子,让皇帝非常的郁闷。不过皇帝知道包拯毕竟是自己的得力手下,所以也没有过多地追责于他。从这里可以看出皇帝对包拯确实是有非常大的包容心,这要是换在其他朝代,包拯早就被杀头了。

三、人脉关系

除了帝王的庇护以外包拯自身的人力资源也是非常雄厚,包拯在28岁考上进士,而在那一年一起被录取的官员多达上千人。在宋朝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同时考进官场,那么在官场之中就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官途更加稳妥。

所以说当初和包拯一同考上进士的一些人,在进入官场之后,就颇有几分会互相帮助的意思。在包拯刚刚考上进士的时候,他因为放不下自己远在他乡的父母亲,所以就延迟了自己上任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他昔日的同窗有很多都在朝堂上混得非常好,最厉害的已经混到了宰相的位置。

这些人在包拯归来上任之后,给予了包拯非常大的帮助。特别是当朝的两位宰相,在每次包拯得罪权贵的时候,他们都会积极地为包拯开脱,力求以最大的能力帮助包拯脱险。而包拯也纪念着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在后来的时候,他不仅与这两位丞相交好,而且还和其中一位丞相结为了亲家。

有了人脉关系的协助和帝王的庇护,包拯在朝堂上可谓是无往不利。因此尽管他得罪了非常多的贪官污吏,但是他仍然在官场上连升25级,成为了一大权臣。包拯在内心里是不惧怕这些贪官污吏会对自己产生报复的,毕竟朝堂上有权有势的基本都站在他这一边。而且包拯深得民心,要是包拯出了事,那么将会引起极大的风波。

对于包拯来说,这辈子拿了国家的俸禄拿了皇帝的封赏,那么就该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和人民办事。只要人民有冤,只要冤情还在,那么包拯就会竭尽全力还他们一个清白。

包拯确实是一个少有的大清官,在历史上除了狄仁杰徐有功等少数著名人物之外,几乎没有人可以在清廉方面和他媲美。在后世的时候,人们将包拯的故事进行神话,将他和地狱判官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也是对包拯断案如神的肯定。因为在人们的心中,包拯会像地狱判官那样将所有的恶人收复殆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之子,朱梓最终为什么会选择自焚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之子,朱梓最终为什么会选择自焚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在几千年的封建史中以“淮左布衣”的微末身份荣登大宝,千古以来能如此者也不过汉高祖刘邦、后赵石勒。但是是非功过,却总要让后人评说,在分封诸子之上,这位看似伟大的父亲,却也让后世的崇祯帝负重难

  • 傀儡皇帝李旦真实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到底有多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旦当了几年皇帝,李旦当了几次皇帝,大唐李旦当了几年皇帝

    所谓傀儡皇帝,就是空有皇帝之名,没有作为皇帝的最高权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是个伟大的王朝,有着广袤的领土和强悍的实力,扩张型心态,让唐帝国有了一颗包容的心,兼具草原和中原多种文明形态。通常我们理解中的伟大,一般都是和严肃联系起来的,但唐朝很特殊,他不但很强大

  • 朱檀犯了什么罪,竟被朱元璋下令施以髡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为什么没杀功臣,朱元璋罪己碑,朱元璋的残酷刑罚

    朱檀犯了什么罪,竟被朱元璋下令施以髡刑?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对于自己儿子朱檀,朱元璋是十分憎恨的。而且他不仅是停留在厌恶的层面,实际上也有所行动,对朱檀动用了髡刑。那么何为髡刑呢?其实这种刑法极具侮辱性的,就是把人体所有的毛发都给拔除掉。这样一来,一眼就能看出此人的异处,是很丢

  • 朱棣抓遍天下道士尼姑,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身边的一僧一道,朱棣的报应,李亨为什么软禁李隆基

    朱棣抓遍天下道士尼姑,背后真相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布衣,自幼家境贫寒。为了在乱世中活下去,他替地主放过牛,当过小乞丐,做过和尚,半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好在农民起义的爆发,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从一个小角色,成功蜕变为大明开国皇帝。也正因自己饱受磨难,因此

  • 朱元璋秘密处死两个儿媳,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的八个兄弟结局,朱元璋杀女婿是真的吗,朱元璋的儿媳妇是谁

    朱元璋秘密处死两个儿媳,背后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先后跟徐达、汤和结为亲家,徐达、汤和也成为皇亲国戚,但当皇亲国戚虽说是荣耀,却也离覆灭只有咫尺之遥,何况是遇到这样一个阴毒而不念旧情的皇帝。朱元璋不是无故杀人,而是有其政治目的,洪武朝最著名的皇亲被杀案,莫过于驸

  • 徐达之死,真的是因为吃了一只烧鹅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达真的是吃烧鹅死的吗,大抵是死了吧,朱元璋给徐达送烧鹅

    徐达之死,真的是因为吃了一只烧鹅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比刘邦惨多了,和一个孤儿差不多,后来他建立了明朝,他之所以能建立明朝,身边肯定少不了功臣的帮助和扶持。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开始了疯狂的杀戮,所以很多人都恨他咬牙切齿,因为杀的功臣太多了。首先我们很带着感情色彩去评价朱元

  • 明朝功臣徐达之妻为什么会被杖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达后代,徐达儿子,功臣的意思

    明朝功臣徐达之妻为什么会被杖毙?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是大明皇朝的开创者。相传在他称帝后不久,在一次酒席上,老朱把右丞相徐达灌醉,然后下令把他的老婆谢翠娥谢氏活活打死了【杖毙】,谢氏犯了什么罪竟惹来杀身之祸?咱们首先了解一下相关当事人。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二人从小光屁股长大

  • 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在历史上有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朱元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明清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究竟该如何评价朱元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先说朱元璋是不是恢复了汉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主体地位。这个话题,表面上看起来是确定无疑的。因为朱元璋建国之前是元朝,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国家。而朱元璋打败蒙古人,重新建立由汉人统治的王朝。因此说朱元璋恢复了汉族在中华民族中的主体地位

  • 东魏孝静帝为何被大臣当众指责“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魏孝闵帝,东魏孝敬陵,宋孝文帝

    在皇帝——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针。指针偏左,可能会出现独裁皇帝;指针偏右,多半要产生傀儡皇帝。因为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权臣搞得很郁闷,很狼狈。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的有之,被人废黜的有之,被人幽禁的有之,被人砍头的有之;但是,被人当众警告

  • 明穆宗朱载垕是怎么死的?明穆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载垕与朱载坖是一个人吗,明穆宗朱载垕,明穆宗是谁的儿子

    明穆宗朱载垕(“垕”同“厚”)(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第三子,嘉靖十六年(1537)生,母康妃杜氏。在位6年,病崩,终年36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昭陵。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册立次子朱载壡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