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皇帝康熙是怎样与其密探联系的

清朝皇帝康熙是怎样与其密探联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08 更新时间:2024/3/3 17:25:43

曹寅将他折成六角形的密报,放在一个用封条封好了的小信封里,封条的上面写“固”,下面写“封”,信封上写着“奏折”。他又拿出一只大信封,套住这只小信封,在外面用一根白纸条扎住,他在纸条下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名字,然后小心翼翼地用白纸包好,同样在白纸的包装口下方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最后用来封箴的几个字是“臣寅”“叩首谨封”。

这封信康熙皇帝看完后,也许会加御批,也许只写三个字“知道了”。但最后都会被一个朱红的“封”字封过以后,重新传到曹寅的手中。

在康熙朝的晚期,康熙帝重视他赋予曹寅及其大舅子苏州织造煦、后代曹、曹等人这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允许他们“专折密奏”江南地区的官风民情,并“亲手写奏帖来”,这种千里眼加耳报神的职责的确超出了江宁织造的权限范围,对于曹家,可说是一项特殊待遇。

在曹寅、李煦给康熙的密奏中,天气问题如雨水、冰灾,粮食问题如收成、米价,社情民意如疫病、民情、官吏贪廉,都是康熙所关心的。在没有各种地方性媒体的时代,这些秘密渠道传输的情报,也算是一种内参了,通过这些内参,康熙皇帝可以对各地实情“明察秋毫”。

在古代,天气、天象信息事关国家前途,所以这些情况被认为不应该由更多的人所掌握。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频度过高的康熙年间,皇帝一定要对各种自然现象了然于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其对策研究》课题第一主持人赫治清告诉《新世纪周刊》,康熙年间旱灾尤为突出,在历史的长河中百年不遇的旱情就出现过12次;康熙四年、三十五年的风暴潮灾,风助浪势,冲入沿海一带就是数百里,这样巨大的风暴潮不仅淹了江浙沿海地区,把今天的上海和苏州也淹了。

赫治清说,在曹寅密报给康熙的奏折里,就雨雪分寸的测量、雨水入土几分、冰雪凝结几寸都有清楚的记载,这对于位居北国的帝王了解长江流域和沿海农耕情况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一生最忌惮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一生的3个失误,三个人顶一个诸葛亮,如何评价诸葛亮的一生

    诸葛亮一生最忌惮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其实和普通人一样,都有自己的私心,有自己衡量事物的标志,他也知道什么人是自己不敢惹得,他也有自己害怕的人,在当时就有三个人让诸葛亮都觉得无可奈何。第一个是刘备的一个部下法正,这个法正不是一般人,他本来出生在一个名

  • 乾隆有16个儿子,为什么没出现夺嫡的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胤祺为什么不参与夺嫡,康熙为什么只有九子夺嫡,乾隆过继的皇子

    乾隆有16个儿子,为什么没出现夺嫡的情况?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对于生活在皇宫中的皇子们,他们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他们日日夜夜想的都是怎么继承皇位,怎么获得权势,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生活在一个处处勾心斗角的环境中,想不势力也很难。所以,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

  • 嘉庆问和珅为何要贪污,他怎么回答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珅是好官吗,和珅为什么不反抗嘉庆,和珅为什么怕嘉庆

    嘉庆问和珅为何要贪污,他怎么回答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和珅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一生贪污的钱财之多令人咂舌,嘉庆帝登基几天后就把和珅抄家了,抄出这么多钱,估计嘉庆也是乐开了花吧!乾隆刚死,掌权的嘉庆就干了一件大事,宣布宠臣和珅的二十条大罪状,命人

  •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了两位降将,他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死后的最后一个计谋,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刘禅信任诸葛亮吗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了两位降将,他们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局势混乱,各方诸侯都想要在此时崛起,在乱世之中图存争霸都离不开谋士的辅佐。当时每个势力麾下都有很多智谋之士,能够在这种时期搅动风云的人,大多是些才华出众惊才绝艳之人,其中尤以诸葛亮最为突出。诸葛亮不仅本身能力出色

  • 汉哀帝是个昏君吗?他是如何提倡节俭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现在还要提倡节俭,清朝就是耻辱,批评朝廷可是要杀头的

    刘欣,即汉哀帝,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在位时期躬行俭约。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汉王朝自高祖刘邦开国以来励精图治,从文景之治到孝宣中兴一片繁荣,让人叹息的是同是刘氏子孙,却也良莠不齐,开始因汉武帝好武,年年征战匈奴导致国力大损,到汉哀

  • 阴丽华:本是原配却甘愿让出后位,最终荣耀加身名传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阴丽华比刘秀大几岁,历史上真实的阴丽华,王语嫣结局为什么修改

    阴丽华,东汉光武帝刘秀原配,也是刘秀的第二任皇后,汉明帝刘庄生母,有贤后之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高祖创国一路艰难,奠基天下,从孝宣中兴到文景之治,从汉武到光武一路经历蜿蜒曲折。刘秀本是大汉皇族的后代,到父亲那一辈就沦落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刘秀生在河南开封,本

  • 明德皇后马氏的贤德之名为何能传遍古今?她是如何待人处事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德皇后18岁,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

    马皇后,即明德皇后马氏,汉明帝刘庄的皇后,一生以俭朴自奉、不信巫祝、待人和善、约束外家著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个家庭里有一个明事理的妻子,会成就丈夫的事业,也会使家庭和睦富足。一个国家有一位贤德的皇后,更是国家之幸,万民之幸。历史上的名人出自汉朝的居多,其

  • 张良:一心为国,运筹帷幄,最后得以功成身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良最有战略意义的计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刘邦的张良

    张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他一心为国,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最后得以功成身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代帝王,成就千秋伟业,少不了与皇帝一起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将军,更需要运筹帷幄的谋士,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 勤于政事的雍正皇帝,为何会逼死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皇帝是怎么驾崩的,雍正真的赐死儿子了吗,雍正是不是杀了儿子

    清朝的雍正皇帝,他在位的13年间勤于政事,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比如说耗羡归公、摊丁入亩等,堪称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但是雍正皇帝还有冷血无情的一面,比如说他大肆迫害自己的兄弟,另外他甚至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活活逼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雍正皇帝共有十个儿子,但只有四个活到成年,分别是皇三子弘时、皇四

  • 明孝宗如何创造明朝的中兴?他为何能与汉文帝、宋仁宗相提并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文帝和宋仁宗哪个好,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汉代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的影响

    朱佑樘,即明孝宗,后世曾评价:“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那么,他为何能与汉文帝、宋仁宗相提并论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明朝的明孝宗,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明孝宗对爱情的专一,在爱情面前不同于隋文帝对独孤伽罗的表面专一,明孝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