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曹操和刘备相比到底谁才是值得推崇的英雄

解密:曹操和刘备相比到底谁才是值得推崇的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94 更新时间:2024/2/18 15:56:51

在看三国演义时,最为吸引我们的两个主角无疑是曹操和刘备,因为他两作为当时两大集团的首脑,真可谓是斗智斗勇,虽然对于这两个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虽然刘备是最后的输家,可我有不同的看法。要是讲势力与战绩,那非曹操莫属,但要是讲到吸纳人才,我觉得刘备更胜一筹。虽然曹操的大帐里是猛将如云,谋士如海。再看看刘备的军中,就只有那几个将军。这完全是他们的势力范围所决定的,可刘备能做到那个程度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

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戏曲里的曹操总是白脸,奸雄,不是好人。后来就有人为曹操翻案,肯定曹操的历史地位,拿曹操与刘备一比,总是把刘备比下去。理由很明朗:一是曹操的业绩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是文学家,是诗人。曹操留给了我们几首可供摇头晃脑的上品古诗。刘备呢?屁诗没有。

来认认真真地对比一下曹操和刘备。陈寿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的父亲在徐州遇害,他认定是陶谦干的,就像小布什认定911是拉灯干的,遂出兵徐州,“所过多所残戮。”罗贯中据此在三国演义中写:所过之处,鸡犬不留。陈寿写三国志小心翼翼,这里还是忍不住下笔重了点,可见当时曹操屠杀徐州的无辜百姓应不在少数,恐怕至少有几千人。

论谋略,论文学,刘备确实不如曹操。陈寿在先主传里这样写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我以为陈寿对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人的评价当中,对刘备的评价写得最适当。

“惟才是举”是曹操网罗人才的绝招,他有着不拘一格的招收人才,这样他的兵将就越来越多。为了网罗更多的人才,曹操可以说是什么手段都使上了,只要把自己看上的人搞到自己帐下就行。很早他就看中了关羽,和刘备的许多斗争都可以说是为了关羽,在打败了刘备之后,他把关羽引出城去困在小山上,再把刘备的两个老婆当做人质,逼关羽就范。为了使关羽背叛刘备,曹操真可谓煞费苦心,晚上曹操只给三人一间房,因为他知道关羽比较好色,想叫关羽与两个嫂嫂发生点什么事情,乱了人沦,结果这关羽就是没上道,扛着大刀在门口站了一晚上。这曹操就更佩服关羽了,他也知道这么做忒不地道,就用大量的钱财来拉拢关羽,结果还是没有成功。

“求贤若渴”是刘备当时的处境,因为实在需要人才来给自己抬轿,所以才会有“三顾茅庐”的现象出现。刘备清楚自己的本钱太少,不能给招收来的人员加官进爵,他只有靠情来拉拢。要说关羽没有让曹操拉走,那么赵云则是让刘备给抹眼泪给抹过来的。本来赵云是看好公孙瓒的,刘备出头救徐州,可自己的兵力太少,就向公孙瓒借来了赵云。结果这就象是在周瑜的手里借的荆州一样,有去无回。后来公孙瓒倒台了,赵云就名正言顺的投了刘备。那个时候的刘备还没有落脚的地,有了徐蔗后才慢慢的强了起来,可曹操要比自己的势力雄厚的多,后来徐蔗走了,可没忘记刘备的情,所以介绍了据说比自己强的诸葛亮。这诸葛亮来不是为了高官厚禄,他也知道刘备没有,他看中的是刘备的情。

从上面两个人的伎俩比较,刘备是要高明许多,你看那曹操的人员远高过刘备,可不是每个人对曹操都是忠心的,有的只是想在他那里混混,打过照面后就象是消失了一样,徐蔗就是个很好的证明,他在刘备军中那作用是何等的大,可等到了曹操那后,就什么也不做了,真可是“徐蔗进曹营—一言不发”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嘛。因为他的心里还是有刘备的,要不在赤壁大战中,徐蔗是完全知道诸葛亮的计谋的,可就是不说,要不曹操不会吃那么大的亏。

再看看他两最看中的接班人,曹操选了司马懿,也眼神太差了点,虽然他是和诸葛亮不相上下的人才,可最后是在给自己打天下,不但是夺了曹操的江山还把曹操的子孙都给杀了,让曹操绝了后。这就看的出曹操拉来的是人才不假,可没拉来人心。这刘备又要强上许多,挑选的诸葛亮不但为刘备打天下,在刘备死后还呕心沥血全力辅佐小阿斗,至于没有扶起来那是另一回事。就连诸葛亮要死的时候都为老刘家选好了接班人,这可是做到家了。这就能充分证明刘备要高明的多,因为他的那段卖草鞋的经历,使得他了解了许多低层的心情,可以掌握下属的动向,所以才把心拴的住。可曹操不同,因为是高干出生,很少去了解民间疾苦,也不了解属下的心态,所以才把大好的江山让外人拿了去。

我假想,如果曹操和刘备可以真正的联合起来,互补长短,那么他两完全有称霸地球的能力,只可惜历史弄人,非要把他们两个放在对立面。如果在当今社会,有领导明白刘备的用人之道,了解那句”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的真实含义,那么他的事业注定会强大。

三国中,曹操、孙权、刘备,各占天时、地利、人和。刘备最可怜,没有资金,没有根据地,背着一个刘豫州的空衔头被人追着跑。经常跑都来不及,连妻子也丢弃了。但刘备有一个优点,每到一处,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厚树恩德,广收人心。在对待百姓、平民、士大夫、兵卒的态度上,应该讲,在三个人当中,刘备最具人权思想,难能可贵。仅凭这一条,我把刘备放在曹操之上。罗贯中未必一定要把蜀汉树为正统,但显然他对刘备的仁心是极为推崇的。古往今来,那些飞横跋扈、草菅人命的政治家还少吗

在看三国演义时,最为吸引我们的两个主角无疑是曹操和刘备,因为他两作为当时两大集团的首脑,真可谓是斗智斗勇,虽然对于这两个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虽然刘备是最后的输家,可我有不同的看法。要是讲势力与战绩,那非曹操莫属,但要是讲到吸纳人才,我觉得刘备更胜一筹。虽然曹操的大帐里是猛将如云,谋士如海。再看看刘备的军中,就只有那几个将军。这完全是他们的势力范围所决定的,可刘备能做到那个程度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

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戏曲里的曹操总是白脸,奸雄,不是好人。后来就有人为曹操翻案,肯定曹操的历史地位,拿曹操与刘备一比,总是把刘备比下去。理由很明朗:一是曹操的业绩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是文学家,是诗人。曹操留给了我们几首可供摇头晃脑的上品古诗。刘备呢?屁诗没有。

来认认真真地对比一下曹操和刘备。陈寿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的父亲在徐州遇害,他认定是陶谦干的,就像小布什认定911是拉灯干的,遂出兵徐州,“所过多所残戮。”罗贯中据此在三国演义中写:所过之处,鸡犬不留。陈寿写三国志小心翼翼,这里还是忍不住下笔重了点,可见当时曹操屠杀徐州的无辜百姓应不在少数,恐怕至少有几千人。

论谋略,论文学,刘备确实不如曹操。陈寿在先主传里这样写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我以为陈寿对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人的评价当中,对刘备的评价写得最适当。

“惟才是举”是曹操网罗人才的绝招,他有着不拘一格的招收人才,这样他的兵将就越来越多。为了网罗更多的人才,曹操可以说是什么手段都使上了,只要把自己看上的人搞到自己帐下就行。很早他就看中了关羽,和刘备的许多斗争都可以说是为了关羽,在打败了刘备之后,他把关羽引出城去困在小山上,再把刘备的两个老婆当做人质,逼关羽就范。为了使关羽背叛刘备,曹操真可谓煞费苦心,晚上曹操只给三人一间房,因为他知道关羽比较好色,想叫关羽与两个嫂嫂发生点什么事情,乱了人沦,结果这关羽就是没上道,扛着大刀在门口站了一晚上。这曹操就更佩服关羽了,他也知道这么做忒不地道,就用大量的钱财来拉拢关羽,结果还是没有成功。

“求贤若渴”是刘备当时的处境,因为实在需要人才来给自己抬轿,所以才会有“三顾茅庐”的现象出现。刘备清楚自己的本钱太少,不能给招收来的人员加官进爵,他只有靠情来拉拢。要说关羽没有让曹操拉走,那么赵云则是让刘备给抹眼泪给抹过来的。本来赵云是看好公孙瓒的,刘备出头救徐州,可自己的兵力太少,就向公孙瓒借来了赵云。结果这就象是在周瑜的手里借的荆州一样,有去无回。后来公孙瓒倒台了,赵云就名正言顺的投了刘备。那个时候的刘备还没有落脚的地,有了徐蔗后才慢慢的强了起来,可曹操要比自己的势力雄厚的多,后来徐蔗走了,可没忘记刘备的情,所以介绍了据说比自己强的诸葛亮。这诸葛亮来不是为了高官厚禄,他也知道刘备没有,他看中的是刘备的情。

从上面两个人的伎俩比较,刘备是要高明许多,你看那曹操的人员远高过刘备,可不是每个人对曹操都是忠心的,有的只是想在他那里混混,打过照面后就象是消失了一样,徐蔗就是个很好的证明,他在刘备军中那作用是何等的大,可等到了曹操那后,就什么也不做了,真可是“徐蔗进曹营—一言不发”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嘛。因为他的心里还是有刘备的,要不在赤壁大战中,徐蔗是完全知道诸葛亮的计谋的,可就是不说,要不曹操不会吃那么大的亏。

再看看他两最看中的接班人,曹操选了司马懿,也眼神太差了点,虽然他是和诸葛亮不相上下的人才,可最后是在给自己打天下,不但是夺了曹操的江山还把曹操的子孙都给杀了,让曹操绝了后。这就看的出曹操拉来的是人才不假,可没拉来人心。这刘备又要强上许多,挑选的诸葛亮不但为刘备打天下,在刘备死后还呕心沥血全力辅佐小阿斗,至于没有扶起来那是另一回事。就连诸葛亮要死的时候都为老刘家选好了接班人,这可是做到家了。这就能充分证明刘备要高明的多,因为他的那段卖草鞋的经历,使得他了解了许多低层的心情,可以掌握下属的动向,所以才把心拴的住。可曹操不同,因为是高干出生,很少去了解民间疾苦,也不了解属下的心态,所以才把大好的江山让外人拿了去。

我假想,如果曹操和刘备可以真正的联合起来,互补长短,那么他两完全有称霸地球的能力,只可惜历史弄人,非要把他们两个放在对立面。如果在当今社会,有领导明白刘备的用人之道,了解那句”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的真实含义,那么他的事业注定会强大。

三国中,曹操、孙权、刘备,各占天时、地利、人和。刘备最可怜,没有资金,没有根据地,背着一个刘豫州的空衔头被人追着跑。经常跑都来不及,连妻子也丢弃了。但刘备有一个优点,每到一处,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厚树恩德,广收人心。在对待百姓、平民、士大夫、兵卒的态度上,应该讲,在三个人当中,刘备最具人权思想,难能可贵。仅凭这一条,我把刘备放在曹操之上。罗贯中未必一定要把蜀汉树为正统,但显然他对刘备的仁心是极为推崇的。古往今来,那些飞横跋扈、草菅人命的政治家还少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吕后是历史上最残忍的女人可却是最值得娶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虽说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位皇帝,但奇怪的是至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他立过皇后。所以第一位皇后的头衔就落在了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的头上。说起这位大姐,到今天也两千多年了,仍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在刘邦死后,她把刘邦的一个妾——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还放在厕所里面。觉得不够过瘾,还带自己的儿子去观赏。“彘”是猪的意

  • 被刘备抛弃的哪位手下后来成了曹魏的三朝元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陈群出身名门,幼负才名,后与孔融相交,孔融素来高才倨傲,对陈群却极为敬重。孔融何等样人,由此可知陈群德才兼备(当然,绝对不是弥衡那一路,汗)。正史还有颇多事例,如后来皇女曹淑(?应该是吧)死去,皇帝异常哀痛,丧仪过奢不合礼制,他便上书劝谏,由此可见是正直敢言,极重礼法。其后他制定的九品中正制,也可见

  • 揭秘:赤壁之战唯一识破黄盖诈降的曹营将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他在赤壁之战中,一直劝曹操留意“连环锁船”、“东南风起”等事,防范吴军阴谋,可是曹操却认为毋须忧虑,不加提防;后来吴将黄盖诈降,讹称要亲驶粮船归顺时,亦是他最早悉破其船并非粮船,必然有诈。赤壁战后,他又在曹操危机时,在华容道中告诉曹操,让曹操用张辽和以前的事来感动关羽。曹操得知刘备占有荆州,心甚疑惧

  • 揭秘:用假信骗走汉献帝的三国第一造假高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董昭这个人,属于三国时期第一流的谋士,他有个癖好,一生爱骗人,爱造假。从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就一骗惊人。他先是伪造袁绍的檄文,谋得魏郡太守之职。后又伪造曹操的书信,写给当时兵马最强而没有帮手的杨奉。董昭在信中先非常肉麻的夸了一通杨奉,像什么“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

  • 揭秘:历史上因嫁给同性恋而含羞自杀的薄命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汉哀帝刘欣的皇后傅氏,是孔乡侯傅宴之女,哀帝祖母傅太后的侄女,傅太后作主,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自己的孙子。公元前7年,成帝病死,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傅氏被封为皇后。可是谁想到汉哀帝专宠男宠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宫中有一个舍人名叫董贤,生得和女孩一模一样,柔弱娇俏,极会献媚。哀帝拜董贤为黄门郎

  • 慕容德一生从未有过败绩 最后却被老天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中国所秉承的指导思想就是君权神授,自从汉武帝之后,皇帝接受了儒家的思想,为了逢迎皇帝的需求,董仲舒对儒家的思想进行了改造,将天的概念引入了儒家学派。皇帝自此之后可以宣称自己是天子,但是同时上天所产生的种种自然灾害也对皇帝的作为有了钳制的作用。因为自然环境的因素,地壳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所以当地

  • 李白爱旅游花27年共登山80多座跨18个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月落乌啼霜滿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有位朋友很喜欢李白的诗,称其人生的一大目标就是把李白去过的地方都去一遍。但对于李白究竟都去过哪些地方,却不是很了解,于是在网上发帖求助。一位网友答曰:这

  • 老将黄忠年轻时为啥不出名?后被魏延改变了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黄忠,人们很自然的就会在前面加上老将两字,确实,黄忠出名时已经很老了。关羽都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可想而知,黄忠当时的那些光辉业绩都是在中老年时赚到的,但老将也有年轻的时候,黄忠年轻的时候为何不为人所知呢?难道黄忠的功夫是老年时才学的,年轻时真的毫无建树。这个当然不是,笔者认为年轻时的黄

  • 不可思议:老将黄忠为何能杀死“西部猎豹”夏侯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渊,是一个在三国中很容易被忽视的历史人物。这位战功显赫、智勇兼备、性格刚傲的将军是曹魏大军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卓越将才,虽然《三国演义》中张辽、许晃、许褚等魏将出尽了风头,但他们的战功遮盖不了夏侯渊的沙场辉煌,历史上的夏侯渊也不会因其最终殒命黄忠刀下而声明黯淡。之所以把夏侯渊比作猎豹,是因为他用兵神

  • 曹操平生最凶险的一场败仗:险丧命却打出了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军事家曹操一生亲自打的败仗应该不是很多,赤壁之战是个典型,但在赤壁之战之前的好几年,曹操也打过一次大败战,当时战马都死了,可见是相当危险的,不过跟后来的赤壁不同的是此战虽然败了,但曹操也收获颇丰。身经百战而不败,这似乎只能出现在小说里。历史上,堪称大军事家的曹操也曾被名不见经传的徐荣胜过一阵,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