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粲:建安七子之首,知识渊博且有过目不忘之才

王粲:建安七子之首,知识渊博且有过目不忘之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16 更新时间:2023/12/17 14:13:26

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也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位。

三国时期,曹操除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家、军事家外,还是一位文学家,曹操与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有名的文学家,合称“三曹”。

在曹操身边,除了有战将千员外,还有一帮文人,他们的文章写得也很好,由于当时的汉献帝年号是建安,因此,这帮人里最优秀的七个人合起来称为“建安七子”,分别是:王粲、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在这七人里,王粲[càn]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少年时即有才名,为当时的大学者蔡邕所赏识。

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还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

王粲(177年-217年)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王龚在汉顺帝时任太尉;祖父王畅在汉灵帝时任司空,是当时的名士,两人都曾位列三公。王粲的父亲王谦,曾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

何进觉得王谦是名门之后,而自己的出身比较低,所以想和王谦联姻来提高自己的门第,但王谦很有骨气,不和外戚联姻,没有同意。

初平二年(191年),汉献帝被董卓控制,迁都到了长安,王粲也随同前往。并在长安认识了当时的著名学者蔡邕,蔡邕见到王粲一交谈,就觉得他是一个奇才。

蔡邕是当时天下公认的大学问家,到他家里拜访的客人非常多,常常都能把街道堵塞了。

一天,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急忙跑出去迎接,慌忙之下把鞋子都穿反了。别的客人们都以为来了一位重要的人物。

结果等蔡邕把王粲迎进来后,才发现是一个很年轻的少年,身材还矮小,在场的客人都非常很吃惊。

蔡邕解释说:“此王公(祖父王畅)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三国志·卷二十一》)

初平四年(193年),17岁的王粲受司徒征辟,皇帝也下诏书征他为黄门侍郎。但王粲认为长安局势混乱,所以都没有赴任。

不久,王粲跑到荆州,去投靠自己的同乡、荆州牧刘表。没想到刘表见他貌不惊人,年少体弱,又不拘小节,所以也没重用他。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王粲就劝说刘表的次子刘琮向曹操投降。荆州平定后,曹操任命王粲为丞相的助手,并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

在曹操幕府,王粲不但受到赏识和重用,而且他同曹丕、曹植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王粲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并有过目不忘之才,别人向他提问,没有他答不上来的。

据《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里记载的两件小事,就能证明王粲确实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

一天,王粲和友人同行,看见路边有一个石碑,他们就站在那儿朗读起来。友人问他:“你能背诵吗?”王粲说可以,友人当即叫他转过身去背诵碑文,结果一字不差。

还有一次,王粲看别人下围棋,有人不小心碰乱了棋盘上的布局,王粲就按照记忆恢复了原来的棋局。下棋的人不相信,认为他是胡诌的,于是又摆出一个棋局,然后拿手帕盖在棋盘上,让他换个棋盘再摆一次,结果又是完全没有摆错。

王粲擅长写文章,拿起笔来往往一挥而就,写好后也从来不用修改,当时的人们都以为他是预先写好的。但是,让他们尽管反复精心构思,写出的文章也没法超过王粲。

据《三国志》记载,王粲有诗、赋、论、议近六十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王粲作品风格清丽,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个。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王粲跟随曹操一起去攻打东吴。次年春,王粲在行军途中和“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俱死于瘟疫,王粲去世时年仅41岁。

王粲去世后,好友曹丕当时还是世子,他亲率众文士为王粲送葬。为了体现对王粲的怀念之情,曹丕对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现场响起一片驴鸣之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驴鸣送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顺宗继位后,大臣王纯不被重用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顺宗继位后,大臣王纯不被重用了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唐朝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唐德宗出逃到奉天县。因为仓促,到兴元元年(784年)五月,将士们也没有换上春季的衣服。直到一个人带着江、淮缯帛等物资前来,唐德宗才得以下令赏赐将士,最后再给自己制作衣衫。唐德

  • 唐高祖李渊有十九个女儿,最出名的三个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祖李渊有十九个女儿,最出名的三个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唐高祖李渊,有二十多个儿子和十九个女儿。这些女儿中,有的协助高祖开疆守土,有的在家族危亡时舍生取义,也有的,巧媚逢迎,无下线操作,活成舌尖上的笑话。(一)平阳公主:李渊最暖心的一道光像封建社会的大多数女子

  • 他是朱元璋最贪玩的儿子,四十岁就放纵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朱元璋最贪玩的儿子,四十岁就放纵而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一生育有26个儿子,明朝选择皇权继承人是以“立长不立贤,立嫡不立长”的原则,朱元璋的众儿子中,嫡出的有5个,分别是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gāng)、四子朱棣、五子朱橚,他们名义都是马皇后的儿

  • 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历史上真实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历史上真实结局是怎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里面建宁公主新婚时阉割吴应熊,要知道吴应熊他爹吴三桂可是当时的平西王啊,他的世子被朝廷的公主阉了,除了愤怒外竟然没有太大的反应,实在是有些不合理。当然了,金老爷子写这个情

  • 清朝所有皇帝中,雍正帝的名声是最好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所有皇帝中,雍正帝的名声是最好的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雍正在位13年,这是大清王朝发展史上一个非常关键时期。康熙晚年昏庸,诸皇子疯狂夺嫡,大清庙堂乱象丛生,贪污横行国库空虚。雍正通过“九子夺嫡”获胜,他拼了命的努力,留给乾隆一个蒸蒸日上的帝国。纵观雍正执政期间

  • 久经沙场的北宋老将,曹彬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久经沙场的北宋老将,曹彬最终结局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986年,踌躇满志的宋太宗赵光义发起了“雍熙北伐”,派遣3路大军向辽国发起进攻,旨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一洗高梁河之战的耻辱。在3路大军中,东路由曹彬统领,西路由米信统领,中路由田重进统领。为了配合3路大军,宋太

  • 没有文凭的官二代,陈执中是怎么成为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文凭的官二代,陈执中是怎么成为宰相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在位42年,总共有23位宰相。在这23位宰相中,有一个水平最差、文凭最低的官二代宰相,他就是陈执中。陈执中洪州南昌人,是宋朝顶尖官二代,他爹陈恕是宋太宗朝的参知政事,因为他爹的关系,他

  • 常遇春在鄱阳湖大决战中的表现如何?他有多勇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名将,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建立卓越功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也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队伍,并在作战中有勇有谋而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后来,郭子兴去世,朱元璋成为这支义军的实际统领,从而成为元末欲问鼎天下

  • 顺懿密妃:康熙的宠妃之一,历经三朝活了70多岁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她本是知县之女,却成了康熙的宠妃,一生育有三子,活到了七十多岁善终,此女便是顺懿密妃王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她的生平经历,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顺懿密妃王氏,出身汉军旗,她的父亲是知县王国正。王氏的一生十分幸运,她出身不高,却得到了康熙的宠爱,儿子也十分受宠,除了一个夭折的,其余两个皇子

  • 秦始皇穿“黑色龙袍”,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穿“黑色龙袍”,背后原因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始皇穿的衣服都是黑色的,但是其他王朝的皇帝穿的都是黄色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们还有一个称号,叫天子,而代表的是龙,因此才把穿的衣服称作是龙袍,以至于后来的皇帝也会穿黄色的龙袍。可是秦朝的皇帝却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