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想学习朱棣造反:却被侄子放在缸中活活烤死了!

他想学习朱棣造反:却被侄子放在缸中活活烤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21 更新时间:2024/1/24 16:23:35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说过,只要自己子孙后代有不好好当皇帝的,各地番王可以清君侧的。所以在明朝经常出现番王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第一次就是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帝朱棣,他成功了,所以成就了不世基业。而另外一位就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煦,他想学习他老爸朱棣起兵谋反,抢侄子的天下,于是等到他哥哥朱高炽死后立马造反,不过他的造反就跟朱棣不同了,那是完完全全的失败!最后还被放在缸中活活烤死了!

朱高煦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其实跟他作死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当初朱棣让朱高煦就番的时候,朱高煦就推推拖拖的赖在南京,还把朱棣的“天策卫”要来当自己护卫。于是朱高煦就在别人面前吹牛逼说道“你看看本王,像不像唐太宗?”,大家应该知道唐太宗是谁,就是那位杀兄逼父当皇帝的李世民!这自比唐太宗是什么意思?这不是作死?

后来朱棣北伐之后,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煦就无法无天了,自己私自在府中养了几千的死士。这些死士无法无天,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被兵马指挥徐野驴逮住了。朱高煦本就是个护短的主,于是找到了徐野驴之后一锤子把他的脑袋开了瓢。

朱棣回来了之后气死了,这孩子为非作歹,不光私自藏兵,还造兵器,这不是造反嘛!朱棣终于受不了朱高煦这作死的心,于是命令朱高煦去山东乐安就番去了。你以为朱高煦去山东就番就会安静下来吗?不,你错了,朱高煦这颗躁动的心可是不甘寂寞啊!过了几年,朱棣死了,朱高煦他哥哥即位,不过当了一年皇帝的明仁宗就猝死了。于是朱高煦这下子就亢奋了,他是跟朱棣一起靖难走过来的人,当年身经百战,无往不胜,所以小瞧了他侄子,那个即将即位的明宣宗朱瞻基

明仁宗死之后,(有一种说法是被他儿子害死的)朱瞻基立马从南京出发去北京登基,这时候的大明朝首都在北京,朱瞻基是留守在南京的,他想要即位就必须要先去北京即位。在山东的汉王朱高煦又得倒了明仁宗死的消息,这下子让汉王高兴疯了,于是打算在侄子朱瞻基去北京的路上截杀他,如果朱瞻基被杀,汉王做皇帝的可能性有九成。不过貌似朱瞻基提前接到了消息,绕道提前抵达北京登基了,咱们的汉王朱高煦这下子懵逼了,我这个侄子啥时候心思变得这么稠密啊。

朱高煦这下打算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兵谋反。不过朱高煦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脑子傻了,他能跟他父亲永乐大帝比吗?还打算跟他父亲一样来一次靖难,夺侄子的天下,他父亲干过一次的事情,你以为还能轮到他干第二次?整个明朝都再也没有一个番王造反成功了。侄子朱瞻基也不含糊,直接御驾亲征,还没怎么打,汉王朱高煦就投降了。

投降后的朱高煦还是发挥着其作死的本能,明宣宗当时把朱高煦关在了北京皇城西安门内,有一次明宣宗打算去看看叔叔朱高煦,汉王朱高煦竟然故意绊倒朱瞻基,人家可是九五之尊啊。明宣宗就用大缸将朱高煦扣住,不过咱们的朱高煦力大无穷,直接把缸顶了起来。明宣宗火气也来了,直接用火炭放于铜缸周围,朱高煦就这样在缸中被活活烤死。而他的几个儿子也全部被杀。

他想学习他父亲永乐大帝来一次不一样的靖难,他的造反确实不一样,那就是败的一塌涂地。最后竟然在铜缸中活活烤死了,死法及其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上除了胡亥弑兄上位还有那些皇帝也是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皇家帝位之争源源不断,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杀父弑兄,说秦王李世民是迫于无奈,那么胡亥呢?受宦官赵高的唆使屠兄弟十二人,来看看中国史上的那些杀掉兄长的皇帝们吧!扶苏是胡亥的大哥,秦朝那时虽然尚未建立儒家“长兄为父”的纲常传统,但是长幼依然是有别的。胡亥起初对大哥也是毕恭毕敬,但自从受了奴才赵高的

  • 南朝宋明帝是怎样的皇帝?他真有“阴间部队”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465年12月,南朝刘因(439?472年)杀死了千夫所指的侄儿——前废帝刘子业,篡位登上皇位,史称宋明帝。刘因性格极端内向、古怪,在皇族中声望特低,很被人瞧不起。前废帝刘子业因刘身体肥硕,戏称他为“猪王”。且说风水轮流转,如今这“猪王”一般的人物竟当上了皇帝,试问天下谁人能服?所以刘刚爬上皇帝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易,有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有明代大才子祝枝山,有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等等。是否如好事者所言,不得而知,但这也绝非空穴来风——至少,欧阳修与纪晓岚,的的确确有近视。公元1056

  • 朱棣放着藩王不做却要起兵谋反?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朱元璋为了把皇太孙朱允炆推上皇位,把各个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规定他们不能随意进出封地。一来可以帮助建文帝固守边疆,二来可以防止藩王们起兵造反。这看上去,似乎是个完备无缺的方案,但是不料,建文帝登基的那年七月,公元1399年,朱棣便以“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

  • 冯谖和客孟尝君的故事 冯谖为什么效忠孟尝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冯谖客孟尝君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天下动荡,群雄割据的动乱时期。因为此事的周王室虞姬日渐衰微,实力被大大削减,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而各诸侯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是为了防范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的攻势,纷纷招募各地的能人志士为自己所用,因此形成了养“士”之风。而“战国四公子”便化身其中的代表人物。在“战国四公

  • 揭秘:孙膑与庞涓如何从同门师兄弟到相互残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孙膑与庞涓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有传他是孙子的玄孙,师从春秋战国的著名谋略家鬼谷子,鬼谷一派还有很多知名的人物,比如:苏秦,张仪,盖聂,卫庄。留传到今的孙膑传说,都要联系到一个人,就是他的同窗庞涓,二人都是师从鬼谷子,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精通兵法,这样的人才是那时战火纷飞的战国群雄

  • 揭秘:管仲破厚葬了吗 管仲为什么要破厚葬习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管仲破厚葬在春秋战国晚期,齐国十分流行厚葬,齐桓公十分担心着一个情况会愈演愈烈,于是就跟管仲说:如果厚葬之礼再这样继续下去,齐国的衣帛就全部都用来做丧服,齐国的树木就全部用来做棺材了,应该怎么样去解决这一个问题?管仲对齐桓公说到: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厚葬,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益,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应该

  • 秦国丞相甘罗怎么死的 甘罗墓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甘罗怎么死的因为没有史书的相关记载,甘罗的死一直是一个历史谜团,我们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死的,也不知道他怎么死的。对于甘罗的死,后世有的只是猜测和传说,这一点从全国各地真假不明的甘罗墓就可以知道。民间一直很喜欢和尊敬这一神童,有许多关于甘罗的传说,也多少涉及了他的死亡,一般都认为他是早亡。有传说他是无

  • 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 廉颇与蔺相如关系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廉颇与蔺相如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已成为街头巷尾耳熟能详的故事。俩人从误会到冰释前嫌,再到成为刎颈之交,俩人的友情一直为外人所称道。廉颇,战国时期赵国人,为赵国的将领,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受赵惠文王的重视,官拜上卿。蔺相如,也是赵国人,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讲述的都是蔺相如

  • 西汉窦太后简介 窦太后如何从小宫女上位成为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窦太后简介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位窦姓的皇后以及太后,但是其中最为知名的窦太后就属西汉时期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后。窦太后相关简介:窦太后名为窦漪房,出生在汉高祖初年,出生地为清河郡观津县。窦氏出生贫寒,她的父亲为了躲避战乱,隐居河边却不幸坠河而死,留下了她和两个兄弟。关于窦太后的介绍:汉初,朝廷到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