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曹操唯才是举为何没有去清诸葛亮?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曹操唯才是举为何没有去清诸葛亮?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22 更新时间:2023/12/21 22:25:54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鲁迅先生曾说过:“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虽然这种评价有些夸张,但能够证明,诸葛亮确实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总能想出让别人无可奈何的计谋。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很多,聪明绝顶的谋臣也很多,但是没有人像诸葛亮这样,死后接近2000年,仍然备受后人尊崇,他俨然就是智慧的化身。

历史上的诸葛亮虽没有小说中那么神机妙算,但是在大智慧方面,同样无人能敌。刘备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孩子,身边强悍的武将也几乎全都去世,有智慧的文臣更是不多,北边有强大的曹魏,东边有虎视眈眈的孙吴,西南方有南蛮。更何况,刘备刚刚吃到一场大败仗,蜀汉精锐士兵死伤殆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硬是撑了过来,并且为蜀汉王朝续命长达40年,他5次带兵攻打曹魏,差点就让司马家族不复存在。按理说,这样一位能力强悍的谋臣,为什么没有投靠实力更加强大的曹操?如果曹操和诸葛亮联手,那么三分天下可能早就归于一统,曹操应该早就听过诸葛亮的大名,为什么没有请卧龙出山呢?

一、诸葛亮早年默默无闻

诸葛亮祖上来自山东,曾经也有多人担任朝廷官员,在当地是名门望族。随着战乱到来,诸葛亮跟着叔父外出避难,在隆中住了下来,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过着躬耕田野、潜心读书的生活。

说得好听一点,早年的诸葛亮只不过是一个有文化的农民,主要梦想是每天吃饱饭、远离战争灾祸,并不想当官出名。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诸葛亮有些名气,但更多也是传闻,他从未在任何诸侯麾下效力,也就没有检验真实能力的机会。

曹操是一个看重真才实学的人,比如关羽、赵云,徐庶,他亲眼见到过这些人的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就想把他们收入麾下,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但诸葛亮出山之前默默无闻,曹操并不是很了解这个人,再加上当时的他兵强马壮、帐下文臣猛将云集,对于人才也就不是特别渴求。

从刘备和诸葛亮相聚的故事就能看出,在刘备去请诸葛亮的路上,听说了很多关于他的趣闻。诸葛亮在几个朋友中确实很独特,也自认为很有才,但大家都觉得他过于自负,根本没把他当回事,权当是听笑话。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其实尝试过毛遂自荐,刘备驻扎在新野的时候,他主动去求官。刘备并没有在意,只给了诸葛亮一个闲职,也没觉得他有什么过人之处。诸葛亮感到很无奈,只好辞官而去,重新回到隆中种田而生。

直到徐庶、司马徽等人接连推荐诸葛亮,刘备才意识到自己放走了一个人才,连忙前去求见。经过几次深入交谈后,刘备终于发现诸葛亮有着比普通人更高的眼光和更强的战略眼光,决定邀请他担任自己的幕僚。试想一下,连礼贤下士的刘备都曾经看不上诸葛亮,更别提眼光甚高的曹操,他根本不会在意这位隆中村夫。

二、曹操麾下谋士极多

因为刘备手下的文臣猛将,在三国时代都属于顶尖水平,所以知名度更高。以至于很多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认为曹操手下没有什么人才,都是酒囊饭袋。实际正好相反,曹操手下的人才不仅质量不逊于刘备,而且数量更多。其中,除了典韦、许褚、夏侯兄弟等猛将之外,曹操麾下优秀的谋士也是多不胜数,其中个别人物不比诸葛亮差。

首先是郭嘉,他和诸葛亮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是26、7岁的年纪出山,帮助主公的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同样擅长奇谋,同样拥有超出常人的大局观意识,能够一眼看透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事情。

曹操能够击败袁绍,主要依靠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论,他也是曹魏谋士集团的核心人物。比郭嘉稍弱一些的是荀彧,他在智谋方面也许不敌郭嘉、诸葛亮,但却是一个“萧何式”的人物,长期担任后勤总管的职务,帮助曹操看顾大后方。

在关键时候,荀彧也能提出一些攻城夺地妙计,尤其是曹操和吕布、袁术等人作战的过程中,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他平时没有太多表现机会,主要是因为性格低调,不太爱出风头。

不过,荀攸总能提出一些奇思妙想,最典型的就是曹操和袁绍大战时,他连续使出“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的计谋,直接让对方大将颜良文丑殒命沙场。只不过在小说中,这个功劳被算在关羽头上,其实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人是荀攸。

程昱最擅长判断局势和洞察人心,他很早就看出袁绍不是一个能成就霸业的人,即便在曹操占据绝对劣势的时候,他也坚定不移地支持曹操。当曹操被吕布抢走地盘,受到各路诸侯夹击的时候,一度想投奔袁绍,幸好程昱出面制止。

最后是贾诩,他在曹魏集团其实并不受待见,这和他早年效力于张绣,多次打败曹操,还设计杀掉了曹操的长子、侄子以及猛将典韦。因此,当贾诩投靠曹操后,很多同僚并不是很喜欢他。但不能否认的是,贾诩极其聪明,在后来曹操和马超作战的时候,他发挥了重要作用。曹操死后,贾诩更是帮着曹丕稳定局势,还掌握了兵权。

三、曹操放不下面子

曹操和刘备的人生经历完全不同,导致两人性格迥异。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爷爷还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宦官,他是典型的官二代,因此从小眼光就比较高,不是特别好相处,他手下的文臣猛将,要么是亲戚朋友,要么是主动来投,很少有曹操亲自登庸的人才。

历史上很有可能发生过这种情况,曹操听说隆中有一位卧龙先生,就派人去看了看情况。结果没有成功,曹操也就不再强求,反而成全了刘备。

三国时代,割据一方的群雄招募人才,其实也要依靠运气成分。曹操能够遇到典韦、许褚、郭嘉这样的猛将,是因为他的大本营正好在这些人的家乡附近。如果曹操比刘备更早占据荆州,那么他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总的来说,曹操没有和诸葛亮相遇,既有人为原因,更多还是因为没有缘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裕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的皇位是谁继承的,雍正都和谁争过皇位,刘裕后的皇帝列表

    历史上刘裕是怎么登上皇位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义熙元年(405年),蜀郡谯纵起兵示守将毛球、毛瑾、毛瑗等刘裕出兵过伐。谁称请于,又与户循暗通,并联络当时已降秦的框谦共击刘裕。刘裕部将刘宣进攻失利。义熙五年(090年)春,秦封纵为蜀王,加九锡。义熙六年(410年),征蜀都督刘

  • 为什么只有朱元璋北伐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会成功,历史上北伐成功的有几个,明朝北伐成功的原因

    历史上相对成功北伐行动有那些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刘裕北伐刘裕的北伐行动分为两次。公元404年,刘裕击败起兵作乱欲篡位称帝的桓玄,次年拥立晋安帝复位,并执掌朝政。为了巩固地位,外壮声威,刘裕决定北伐。正值南燕内部矛盾加剧,慕容超荒淫无度,信用奸佞,国内动荡不安。刘裕认为机

  • 被称为兵仙的韩信军事实力怎么样?从哪些战役可以看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何独称韩信为兵仙,兵仙韩信画像,兵仙韩信雕像在哪里

    汉初三杰指张良、韩信和萧何,他们三人在建立汉朝过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他们三个人所做的贡献各不一样,其中做出最主要贡献的就是韩信。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下韩信到底有多厉害吧。一、背水一战据有关历史记载,汉高祖曾经这

  • 历史上关羽被杀后顺利逃回益州的人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能逃掉麦城吗,关羽败走麦城后被谁所擒,如果关羽逃回成都会怎么样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是建安二十四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汉寿亭侯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不过,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孙权却派遣吕蒙偷袭荆州。不久之后,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立即向南

  • 李世民将功臣徐茂公流放外地,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文广死后杨家衰落,李世民和徐茂公,李世民怎么对待开国功臣的

    李世民将功臣徐茂公流放外地,背后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唐太宗李世民在临死前,和儿子李治唱了一出双簧戏,爷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玩”了徐茂公一把。李世民考虑自己不久于人世,主动选择了白脸,把红脸这个角色留给了儿子李治。李世民在临终前,把

  • 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他,尉迟敬德为何拒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治娶了父亲的妃子,太平公主为什么不杀李隆基,李世民的燕妃有哪几个女儿

    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他,尉迟敬德为何拒绝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他是大唐名将,唐太宗为何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谁呢,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了,他就是李世民手下的尉迟敬德。在他还是少年的时候他是靠着打铁生活的,生活也是非常拮据的,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就投靠到刘

  •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被李世民赶下台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皇帝是李广的后代吗,李渊为何愿意退位,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名为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被李世民赶下台?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发动政变,杀害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以及李元吉二人,经过浴血奋战的李世民,终于有资格触碰自己心心念念的皇位,然而,这次玄武门之变,看起来主角是李世民与李建成,但主角真的是他们两个吗?要知道,李世民虽然是

  • 李善长作为明朝开国功臣最后却落得全家斩首的下场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开国功臣的开是什么意思,明朝唯一善终的开国功臣,明朝灭亡后大臣的下场

    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自古以来,开国功臣很少会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选择退居后位。他们大多都会选择继续跟随帝王,然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流量。众所周知,帝王在称呼自己的时候,常常会以寡人或者是孤来称呼自

  • 裴寂有哪些功与过?他为何一直稳居群臣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扶大厦于将倾的人,与封狼居胥并列的军功,历史上有哪些人物自伐者无功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宰相,他屡吃败仗,但仍然深受宠信,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很多人的眼里,封建帝王大都冷酷无情,杀伐决断。即便有几个好朋友也像光武帝刘秀与严子陵、梁武帝萧衍与陶弘景那样无法君臣同朝。但唐高祖李渊与他的好友裴寂却是例外,君臣之间始终推

  • 马周本是落魄门客,李世民为何提拔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雁门关救隋炀帝,李广接受梁王将军印,李广和霍去病是同时代的人吗

    马周,唐初时期宰相,直言进谏,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马周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很多人认为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独具慧眼,发现了马周这块默默发光的金子,从而造就了这段千古佳话。我认为没有这么简单,马周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