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赵云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的儿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赵云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的儿子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23 更新时间:2023/12/29 20:20:56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和黄忠都在公元220年去世了。在关羽和黄忠之后,张飞于公元221年去世,马超于公元222年去世。

而就赵云来说,则成为蜀汉五虎上将最后一位去世的。公元228年,赵云跟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一年后,也即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去世。在赵云去世后,他还有两个儿子继续为蜀汉效力。那么,问题来了,赵云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为何比较默默无闻呢?

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次子赵广。一方面,就赵统来说,生卒年不详。常山真定(今为河北正定)人,陈寿在正史《三国志》中记载赵云去世后,赵统袭爵永昌亭侯,官至蜀汉虎贲中郎督,加行领军。作为赵云的长子,赵统袭爵永昌亭侯,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也是汉末三国时期的普遍现象。在官职上,赵统作为赵云长子,官至蜀汉虎贲中郎督,加行领军。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设立虎贲中郎督一职,具体官秩已不可考。三国时期唯有赵统一人曾得此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虎贲一般承担着护卫皇宫、皇帝的重任。因此,虎贲中郎督一职,说明赵统承担着护卫后主刘禅的重任。至于行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行领军”是三品中领军掌禁兵,主五校尉、中磊、武卫三营。加“行”一字即为代理中领军,也即赵统还不是正式的行领军。

对此,在笔者看来,赵云一生中,曾经长期担负着护卫刘备的重任。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永安宫。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对于赵云曾经担任的中护军一职,可以视为蜀汉禁军的统领之一。在赵云去世后,他的长子赵统也因为受到后主刘禅的信任,所以官至虎贲中郎督,加行领军。当然,在官职上,赵统明显要低于自己的父亲赵云。

更为关键的是,赵云除了护卫刘备之外,也曾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果赵云只是护卫刘备的话,显然就和正史中的陈到一样,没有这么高的名气了。所以,对于赵云的长子赵统,因为官职的特点,加上能力上应该远远不如父亲赵云,可谓默默无闻。并且,就赵统的结局,《三国志》等正史都没有相关的记载,赵统是阵亡,还是病逝,都没有详细的记载,也即赵统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 三

另一方面,就赵云的次子赵广,结局则是有明确的记载,也即在蜀汉灭亡之际战死沙场了。赵广(?—263年),三国时期蜀汉牙门将,赵云的次子,赵统之弟。《三国志·蜀书六·赵云传》中记载:“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对于赵云的次子赵广,在蜀汉担任牙门将这一官职。那么,问题来了,牙门将是什么武将官职呢?牙门将是古代官职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牙门”,负责在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担任牙门将的人通常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勇武,以上阵搏战。因此,在笔者看来,牙门将主要负责战场上的防御工作。在赵广之前,蜀汉汉中都督王平,就曾担任牙门将一职。正是牙门将的经历,促使王平非常善于防守,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后接替吴懿,成为蜀汉的汉中都督。

最后,在汉末三国时期,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位。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中,赵云的次子赵广,就是姜维手下的偏将和副将。景耀六年(263年),姜维表奏后主,说:“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三国志·蜀书·姜维传》)。结果,后主刘禅在黄皓的谗言之下,没有进行防备。等到魏灭蜀之战爆发时,远在沓中的姜维只能迅速率领大军回援汉中。

作为姜维手下的牙门将,赵云之子赵广疑为姜维在沓中被邓艾击败溃退的时候,战死沙场。也即赵广为掩护姜维撤退、为守护父辈们一手建立的蜀汉而壮烈牺牲。当然,赵广的战死沙场,最终还是没能改变蜀汉灭亡的结果,也即在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后,后主刘禅就放弃了抵抗,这意味着蜀汉的正式灭亡。在蜀汉灭亡之后,依然没有赵云长子赵统的相关史料记载,所以赵云的两个儿子,在结局上分别是一个战死沙场,另一个不知所踪,并且相对于他们的父亲赵云,赵统和赵广都比较默默无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后宫美女如云,为什么纣王只爱妲己?商纣王帝辛独宠妲己的原因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纣王做过什么贡献,商纣王帝辛传,纣王最爱的女人是谁

    殷商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强盛的时期,其疆域广袤,经济发达,国力强大,但到了纣王时期,却被周所灭。很多人认为,殷商灭国,都是妲己狐媚惑主的关系,可这天下间美女如云,为什么帝辛偏偏只宠爱妲己一人呢?想知道的小伙伴就一起来看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分析吧。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 ),商

  • 乾隆的十个儿媳,这十个嫡福晋出身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乾隆的嫡福晋和侧福晋,乾隆有多少个子女,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

    乾隆的十个儿媳,这十个嫡福晋出身分别如何?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乾隆一共有17个儿子,但只有10个顺利长大,并成家。一般皇子的婚姻都无法自己做主,皇帝会亲自为他们指婚,大多都是属于政治联姻。而从皇帝为他们挑选的嫡福晋出身来看,也能知道皇帝比较重视谁。那么今天我们

  • 清朝三改封号的妃子,她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代妃子的位分和封号,清朝后妃封号含义,清朝妃子的等级和封号

    清朝三改封号的妃子,她一生经历了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作为乾隆的儿子,嘉庆帝一生都活在父亲的光环下,知名度要低得多。直到现在,提起乾隆大家都知道,而提起嘉庆的话,知道的他是乾隆的儿子,不知道的,甚至还会与明朝的嘉靖皇帝弄混淆。就连如今清宫剧的题材,都更多以

  • 揭秘:清朝最幸福的原配皇后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蓁皇后,慈禧太后是咸丰皇帝老婆吗,二婚有多少过得幸福的

    清朝最幸福的原配皇后是谁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清朝最幸福的原配皇后,可能很多人都会投孝贤纯皇后一票,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了解孝贤纯皇后一生后,就会发现她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幸福。比如子嗣方面,她所生的两位嫡子都夭折了。至于大家津津乐道的感情方面,

  • 乾隆身边的红人,于敏中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身边的红人,于敏中一生经历了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四库全书》,相信大家都会想起纪昀(纪晓岚),但实际上乾隆能够下诏开四库全书馆,一个叫于敏中的人功不可没。或许有人对他并不熟悉,但于敏中可真的算是乾隆身边的红人,深受乾隆偏爱。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 朱瞻基和朱祁镇,在历史上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朱瞻基和朱祁镇,在历史上是一对怎样的父子?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洪武三十一年,燕王朱棣的嫡长孙朱瞻基出生了。就在朱瞻基出生当晚,朱棣梦见父亲朱元璋,赐了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给他,并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正因如此,朱棣将朱瞻基的降世,当成是“大明朝之福也”。从

  • 努尔哈赤的发妻,佟佳氏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的发妻,佟佳氏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努尔哈赤创业主要时期,有一个人功不可没。此人并不是为他冲锋陷阵的将领,也不是为他提供财力支持的老丈人们,而是一个女人。此人就是他的发妻佟佳·哈哈纳扎青。哈哈纳扎青自从嫁给努尔哈赤,就一直跟着他过

  • 历史上孝愍让皇后马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的好,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在迈入皇宫大门的那一刻,即便是权贵之女,也注定要被卷入无止境的阶级斗争和尔虞我诈的漩涡,孝愍让皇后马氏,被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指婚,贵为皇太孙妃,最终也没能收获一个善终。一、皇家风云命运沉浮说

  • 身为皇太极的原配,钮祜禄氏为何存在感极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皇太极的原配,钮祜禄氏为何存在感极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皇太极的皇后,大家都知道是哲哲,因此很多人都误会,哲哲是皇太极的原配,甚至还有人说皇太极对原配真好,即使那么喜欢海兰珠,也没有废后。那么笔者在这里,才真是要替皇太极的原配说一声:“太委屈~”首先

  • 为皇太极生育三个孩子的乌拉纳喇氏,为何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不丹四王母的孩子,阴丽华与郭圣通比较,我为什么要生三个孩子

    为皇太极生育三个孩子的乌拉纳喇氏,为何没有善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1636年农历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皇宫举行登基仪式,正式改国号为“大清”。同年七月,皇太极为五位后妃举行册封大典,即著名的“崇德五宫”。其中正位中宫的,便是众所周知的哲哲。但哲哲却并非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