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血性真枭雄:既不能流芳百世 不足复遗臭万载!

血性真枭雄:既不能流芳百世 不足复遗臭万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3 更新时间:2024/2/3 19:18:10

何为枭雄?古人解释为“枭,恶鸟也;雄,强也”。所谓枭雄,指的就是那些胸怀四海,志在天下,信奉“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宁使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英雄豪杰。所谓乱世出英雄,当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混乱时,那些极富野心、不甘屈居人下的豪杰往往会成为枭雄。今天小编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非常血性,且鲜为人知的枭雄。

此人名叫桓温,是东晋时期的人。桓温,字元子,出身名门望族谯国桓氏。312年桓温出生,父亲桓彝的好友、东晋名臣温峤前来探望。温峤看了看桓温的相貌,又听了听他的啼哭声,赞叹道:“此儿有奇骨,真英物也!”。桓彝见温峤十分喜爱这个孩子,便以温字为孩子命名。温峤还开玩笑道:“果尔,后将易吾姓也。”

328年东晋大将苏峻祖约发动叛变,控制京城。时任宣城太守的桓彝勤王不成,被叛军将领韩晃、江播杀害。桓温时年15岁,“枕戈泣血,志在复仇”。331年仇人江播病死,时年18岁桓温以吊唁为名,将江播的三个儿子杀死。桓温为父报仇,得到当时社会的赞誉。

此时的桓温已经成年,“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他的朋友称赞他的面相,“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不久后桓温被选为驸马,迎娶了南长公主,因而步入仕途,历任琅邪太守、徐州刺史等职。

东晋重臣庾翼与桓温友善,曾多次向皇帝推荐桓温:“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庾翼死后,桓温被任命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等要职。

表面上看桓温是依靠妻子、朋友才混上仕途的,但如果他没有才能恐怕也不会成就一番功业的。此时的东晋王朝偏安东南,不仅北方有诸多的少数民族政权,就连川蜀也被割据政权占据。桓温决定率众西伐,改变他在朝中的形象。但朝廷“以蜀险远,而温兵寡少,深入敌场,甚以为忧”。

347年3月,桓温率兵至彭模,留下部将周楚、孙盛看守辎重,自己亲率步兵直攻成都。桓温三战三捷,击败前来阻止的蜀军。蜀主李势于是在笮桥集中所有兵力抵抗,桓温虽初战不利,但是最终仍大败蜀军。李势被迫出降,此后桓温又率兵平定蜀地的叛乱,蜀地在割据40年后重归晋朝廷。

桓温灭掉成汉,声名大振,晋朝廷因此对他非常忌惮,提拔殷浩处理朝政,以抗衡桓温。349年后赵皇帝石虎病死,北方陷入大乱。桓温上疏主张趁机北伐,但朝廷对桓温十分忌惮,非但不理睬他,反而任用殷浩。桓温非常不满,率四五万人顺流东下,这引起了东晋朝廷的恐慌,此后桓温走向半独立状态。

此后两年间,殷浩几次率兵北伐,但屡次战败,器械都尽。桓温趁着朝野不满之机,上疏弹劾殷浩。东晋朝廷无奈,只得废殷浩为庶人。从此朝廷内外大权,尽皆归于桓温。为恢复中原,实现自己的梦想,此后桓温进行了三次北伐。

354年2月,桓温亲率步骑四万从襄阳出发,进攻武关,水军直指南乡。桓温军队历经数次血战,生擒前秦将领郭敬,接着又在峣柳、白鹿原等地,击败前秦军队。2月晋军进驻霸上,前秦君主苻健率5千人退守长安。关中的百姓纷纷持牛酒迎接桓温,许多老人痛苦道:“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桓温志得意满之际,桓发生了意外。他原本想收作军粮的麦子被秦军抢先收割,晋军粮饷不济,被迫撤退。

356年12月桓温上表要求朝廷还都洛阳,没有得到朝廷同意。次年7月桓温从江陵出兵再次北伐。桓温大军途径金城时,桓温见到了自己少年时种下的柳树“皆已十围”,他攀枝执条,泫然流涕,“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时的桓温已经45岁,他希望利用北伐树立自己的声望,恢复中原,成就帝业。

不久桓温大军抵达伊水河畔,与羌将姚襄对峙。桓温亲率大军渡过伊水,大破敌军。桓温乘胜进军,进入洛阳。桓温派人修缮陵园,不久后便回师江陵。而前燕趁机进攻洛阳,桓温所恢复的领土大部分沦陷。桓温认识到如果想要守住中原,必须迁都,于是再次上表朝廷:“自永嘉之乱,播流江表者,请一切北徙,以实河南,资其旧业,反其土宇。”

东晋朝廷偏安一隅,且担心一旦迁都反而会被桓温控制,婉言拒绝迁都的提议。桓温十分惆怅,他一次对手下说:“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文指司马师、景指司马昭)所笑。”众人没敢回答。他接着说道“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可见桓温的野心路人皆知,但他碍于面子,不愿意直接夺取政权,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功业,理所当然的成为皇帝。他很清楚,一旦自己贸然称帝,很可能引发东晋的内乱,北方的势力会趁虚而入。于是他开了自己的第三次北伐。

369年桓温率5万大军北伐前燕,晋军一路所向克捷。大军抵达枋头,与慕容垂率领的燕军对峙。由于雨季没有降雨,造成运粮困难,桓温被迫撤兵,结果被燕军追击。桓温遭遇惨败,死者三万人。狼狈逃回的桓温烦心事不断,他的妻子南康公主病死。此后他大兴土木,建造广陵,引起军民的不满。

桓温本想利用第三次北伐,建立功业,受九锡之赏。但此次枋头惨败,让他威名大减。此时部下劝他行废立之事,以立威名。于是371年11月,桓温废皇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司马昱为帝。此后,桓温威势极盛,连谢安见他后都远远的跪拜。于是桓温入宫,想行废立之事。但见到皇帝后,他还没说话,皇帝“泣下数十行”,桓温“不得一言而出”。

372年7月刚刚即位一年的司马昱病重,于是召桓温入贡,一夜之间竟下达四封诏书。桓温以为皇帝要 禅位给自己,但却等来的是“家国事一禀之于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的遗诏,桓温十分恩失望,此时他已经61岁了。

373年2月桓温病重,他不再寄望帝王,他希望临终前得到如同天子威仪的“九锡”,但谢安拖来拖去,最终桓温到死,也没等来“九锡”。403年11月,桓温的幼子桓玄称帝,追尊桓温为宣武皇帝。但不久桓玄就被刘裕消灭,桓家几乎被诛杀殆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大唐名将张义潮:带义军收复被吐蕃占据的河湟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吐蕃历史名将,突厥名将,唐朝收复西域大将

    8世纪50年代,大唐帝国内乱。一夜之间,河湟(甘肃青海之地)万里,尽被吐蕃攻略。内乱无法短时清除,吐蕃也就趁火打劫。从乾元元年开始,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大唐已经没有余力顾及这片土地。当吐蕃大军攻到沙州时,遇到了城中军民全力抵抗。救兵未来,城内已无任何军粮时,都知兵马使阎朝以不得屠城的

  • 纸张发明者蔡伦:也曾被和帝皇后作为宫斗的工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蔡伦纸是什么样的纸,蔡伦是发明了造纸术,蔡伦之前有没有纸

    作为中国人,最骄傲的莫过于咱中国有四大发明,个个改变世界。虽然说传着传着,到最后变了点味儿,但是在某些场合表示表示祖先阔还是可以的,就如造纸术,想想都觉得美妙。不过,造纸术虽然美,造纸也造福万世,但据说发明这纸的蔡伦真的不怎么的。倒不是拿人家身份说事,那是没办法的事,只是说,他也做了一些见不得光的阴

  • 刘颖儿由农妇成皇后却不认生父与小叔子通奸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母亲身份太高贵丢弃儿子23年,刘恺威颖儿,孝慎成皇后

    刘颖儿,唐末五代时人,后唐开国皇帝——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颖儿一开始只不过是成安县的一个普通平民。唐末乱世,军阀互相攻伐,大军阀——晋王李克用掠夺成安,其手下见刘颖儿貌美,便将她掠了送给晋王。不过刘颖儿的美貌,没迷倒李克用,倒是把他的儿子李存勖迷了个七荤八素。李克用的老婆曹氏见状,就把刘颖儿赐给了李

  • 李诵妃子王氏嫁过两个皇帝 贤良一生终成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温柔贤良,贤良谁唱的,第二任太子妃

    王氏,唐顺宗李诵的妃嫔,琅琊临沂人。父亲王子颜官至紫金光禄大夫、检校尉卫卿。王氏在唐代宗李豫时期被选入宫,封为才人。代宗觉得她太小(只有十三岁),将她赐给了皇孙李诵。当时的李诵还只是宣王,王氏赐给李诵后被封为孺人。公元779年,代宗去世,李适即位,为唐德宗,李诵被封为太子,王氏被封为良娣。同年,王氏

  • 塞北的名将:高粱河险擒太宗 于越名震怖宋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真实的高梁河之战,柴荣三征南唐,呼延将军

    辽朝是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它自907年由耶律阿保机建立,至1125年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所灭,历经218年。长期以来,雄踞北方的辽朝与南方的北宋、西北的西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特别是辽宋之间,围绕着燕云十六州,展开了长期的对抗,特别是在北宋建立初年,雄心勃勃的宋太宗曾发动两次北伐,意图恢复

  • 揭秘:历史上慈禧对中国那些不为人知的非凡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太后就是一个历史的罪人,慈禧对中国的作用,慈禧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我们结合历史来看,就可以发现慈禧确实有才,并且是有大才。咸丰帝在避难热河时去世,当时同治帝年幼,朝中有肃顺等托孤重臣把持。慈禧果断和咸丰六弟恭亲王联手,铲除肃顺,夺取政权。当然,当时是两宫皇太后一起垂帘听政。在排位上同治皇帝的嫡母慈安太后还在同治皇帝生母慈禧太后之上。和民间传说不同,慈安太后同样是一

  • 揭秘:明英宗朱祁镇为何要杀救国第一功臣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祁镇的功过,明英宗杀了明代宗,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骑兵在土木堡(今官厅水库地区)大败明军,俘虏了御驾亲征的英宗(北宋钦、徽二帝的替身)。后以英宗为人质,兵临北京城下,逼迫守军开门迎接“圣驾”。群龙无首,明之朝臣人心涣散,甚至主张避敌逃亡,迁都南京。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京师天下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

  • 解密: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的绯闻女友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琦与欧阳修是什么关系,唐宋八大家关系图,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这首《生查子·元夕》,去年和今日一者“月上柳梢”一者“月灯依旧”,甜蜜与痛苦鲜明对照。去年“人约”,今时“不见”,难免“泪湿春衫”,怅惘徘徊。言而有时尽,意而不能穷,所以,此词向来赞誉颇高。徐士俊《

  • 灭金名将孟珙:一雪靖康的绝世名将却被历史遗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靖康耻犹未雪,赵靖忠为什么降金,雪中春秋四大名将

    说起两宋,第一名将便是岳飞,毫无疑问他已经成为中国军魂的象征。其实在两宋涌现出了很多著名将领,其中有一个人在南宋联蒙灭金中,给了金国最致命的一击。他攻破了金国都城,亲手俘获金国末代皇帝金哀宗的遗骸,将其尸体一分为二,一半归宋,一半归蒙古。一雪靖康耻、臣子恨,完成了岳飞北伐金国的壮志,这个人就是孟珙。

  • 红顶商人胡雪岩:被李鸿章迫害致死的清朝首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官商,财权都要的红顶商人之代表,也是清朝末期商人的一个体现,马云指说财权不可都要,只可选其一,说的就是他。胡雪岩(1823-1885),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