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才皇帝赵桓搞艺术国家都没了 被俘路上还写诗

有才皇帝赵桓搞艺术国家都没了 被俘路上还写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83 更新时间:2024/4/7 21:16:45

亡国

金兵势如破竹,长驱直入,钦宗皇帝再也忍不住了,赶紧派康王赵构和王云为割地请和使前去求和,北上途中王云被军民打死,赵构留在了滋州,后应相州知府汪伯彦之邀退回了相州。从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开封。

而这时张叔夜和钱盖应种师道生前之邀前来保卫开封,然而把持着朝中大权的唐恪、耿南仲、聂昌等人却以割地求和的使臣已经派往金营,现在聚兵开封城下,会激怒金人为由,命令这两路军马不得轻举妄动,即刻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这简直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这个时候态度倒真诚起来了,金人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肯定爱死你们了。

不久之后,粘罕的使臣也来到了开封,一句废话也不多说,直接提出以黄河为界,划地而治,行就行,不行我们就打过来,自己看着办吧。宋廷君臣即刻点头同意,而且小赵同志还很正式地回了一封信,说:都听你们的,你们让干啥就干啥,不敢有违。而且还派出了聂昌和耿南仲为割地使,随金朝使臣一起北上割地。

(图)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

可是很不幸,小赵同意割地了,北方的军民可还没同意呢,这不,聂昌和金使刚到达绛州,马上被打死了。耿南仲稍微幸运点儿,到达卫州之后,乡兵要杀金使,那厮跑掉了,耿南仲也连忙逃往相州,之后对于割地的事儿一个字都不敢提,而是撒谎说奉了皇上的旨意来召集河北人民保卫开封,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金军这一次可是吃一堑长一智,有了第一次南侵的教训之后他们再也不相信所谓的议和了,协议都签了你们不还是照样毁约,和你们这帮宋人就不能讲和,就得用拳头说话,只有彻底打败你们,征服你们才行。割地专使聂昌和耿南仲随金使北上后的第三天,也就是靖康元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斡离不的东路金兵就再一次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开封城下。没几天,西路金兵在粘罕的带领下也兵临城下了,两支军队总算是成功会师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由于开封军民对一向主张割地的宰相唐恪十分痛恨,小赵皇帝只得将其免职,而任命主张抗金的何栗为相,而且还火速派人去相州送信,任命康王赵构为兵马大元帅,陈遘为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赶紧召集兵马前来开封救驾,与此同时还召集各路兵马前来救援。可惜一切都已经为时晚矣,来不及了。

另外,此时此刻的小赵皇帝还想到了那个几个月前被自己贬逐的名叫李纲的倔强老头,即刻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是当李纲在长沙接到消息的时候,北宋已经灭亡了。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儿还在后面呢,到了闰十一月份,开封守军虽然多次击退了来犯金兵,但是眼看也要撑不住了,钦宗小赵和宰相何栗病急乱投医,居然相信术士郭京所谓的撒豆成兵的“六甲法”,说是只需要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个人便可以生擒敌帅,扫荡金军,说得神乎其神,听着像是在讲故事哄小孩。可是,小赵同志和大奇葩何栗居然就相信了,二十五日这一天,大骗子郭京让守城的军民退下城头,开始施展他的绝技,驱“神兵”出宣化门迎敌。

对面的金兵顿时就傻了眼儿了,这帮宋人这是要干嘛呀?开门投降?不像啊,那是要干什么?管他干什么呢,打了这么多天了连一条门缝也没撬开,现在人家主动把门都敞开了,好意思不进去吗?!

一声令下,金兵就像潮水一般涌了过去,可怜那七千七百七十七个“神兵”,瞬间被杀的片甲不留,直到刀剑砍在身上的那一刻他们才明白,原来自己被骗了。就这样,金兵攻破了宋都开封,虽然城内军民依然还在进行反抗,但已经无济于事。十二月初二日,钦宗小赵奉上降表。

北行

金兵虽然攻破了宋都开封,小赵皇帝也表示投降了,但是开封城内的军民们却还在坚持反抗,而且两河地区的人民反对割地的态度也一直没有变,除石州一地降金外,其他地方都拒不奉诏,依然坚守家园。

粘罕和斡离不被开封城内的这帮“刁民”搞得脑袋都快大了,于是就让宋廷收缴了民间的武器,阻止他们反抗,另一方面向宋廷索取黄金一百万锭(一锭五十两)、白银一千万锭、表段和绢各一千万匹。宋廷这个时候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即刻去搜刮,但是无论怎么凑也凑不出这个数,很多就连十分之一都拿不出来。

到了靖康二年(1127年)的正月初,年还没过完呢,粘罕和斡离不就让小赵到金营去给他们“拜年”,结果就被扣下了,而且人家还放出话来了:把东西交齐了我就放人。无奈,只得再到民间去搜刮,这下可苦了百姓了,搞得民不聊生。于是,开封人民在索要军器不成的情况下就私自打造兵器再次反抗,在城里到处抢劫的很多金兵都被杀死。对此宋廷显得十分惊慌,即可下令不得私自打造兵器,而且还杀了十几个带头闹事儿的“刁民”,以儆效尤,不准抗金。

二月二日,粘罕和斡离不命令小赵同志在金营跪听金太宗吴乞买的诏书,正式宣布废除徽宗和钦宗二帝,北宋王朝至此宣告灭亡。随后,金人又让宋人推举一位非赵姓的大臣作为傀儡皇帝,时任东京留守的王时雍等人推举张邦昌,众人都不说话,监察御史马伸说:面对这种局势我们这些做大臣的怎么能一句话都不说呢?再去和金人谈,希望能重立赵氏子孙。时任御史中丞的秦桧觉得马伸的话很有道理,就同意了,并且还亲自给金人上了一书,大意就是说大宋立国已经一百六七十年了,深得民心,虽然现在投降金朝了,可是中原的老百姓还是认可赵氏的,就好像当年西汉灭亡了,刘秀又建了东汉,东汉灭亡了,刘备又建了蜀汉一样,所以还是请求立赵氏子孙吧。

结果金人对此不屑一顾,没几天就立了张邦昌为傀儡,抓紧时间搜刮金银财宝。三月七日,傀儡张邦昌的伪楚政权正式建立。三月二十七日和四月一日,粘罕和斡离不先后带着被俘虏的宋徽宗老赵和宋钦宗小赵以及赵氏宗室、大臣、后宫总计三千余人,还有掠夺来的大量金银财宝北归金朝。

由于秦桧先生上了那一道书,搞得金人对他还挺关注的,因此,秦先生也无比“幸运”地被带上了,跟随二帝一起北上,而这一去就是三年多的时间。等到建炎四年,秦桧先生重返宋朝,可是那个时候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有原则,有志向的青年人了。

创作

就是在此次北行的途中,徽宗老赵突然诗兴大发,写下了文章开头的那首词。悲伤,凄凉,渴望而又无助的情感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可是,事实就是事实,一切都已经无法改变了,自己酿的苦果,最终还得由自己亲自吃下去,这就叫自作自受。

再仔细想想,突然觉得历史是何其的相似,不知你还记不记得那位南唐后主李煜,虽然在历史上他是一位失败的君主,但是在文学史上他却是一位熠熠生辉的大词人。说到词这一文学形式,南唐后主李煜都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重要人物和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而他的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与徽宗老赵的这首《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所流露出来的感情又是何其相似。赵匡胤和赵光义这哥俩或许不会想到,当年他们囚禁李煜,最后将其毒死,而一百六七十年后,自己后人的遭遇居然与李煜如出一辙。

(图)宋徽宗·《御鹰图》

世事难料,转来转去,最后又转回来了。《北宋的覆灭》到这里就结束了,文章的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下李煜的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茶圣陆羽:中国茶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传奇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一千多年前,复州竟陵西塔寺。一个深秋的早晨。离古寺不远的湖畔芦苇丛里,雁声大作,声音凄楚而悲怆。显然,大群鸿雁的声音,惊动了早起洒扫庭院的智积住持。原来,一个被弃的婴儿占据了鸿雁的巢,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陆羽,字鸿渐。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先生的名号。陆羽最大的贡献就是对茶的研究,因此

  •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 却治不了女婿害苦了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1811-1877)是一位历史上争议很大的人,毁之者称之为元凶,誉之者称之为圣贤。他从湖南一个山野走出,白手起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平定太平天国,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其为官之道,为人之道,值得后人研究与玩味。相比他的军事才华以及用人与为人之道,他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是他的家书。今天

  • 赵飞燕少女时代学房中术内幕:站雪中身上不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汉成帝刘骜是个游乐成性的浪荡皇帝,喜好淫乐,天下共知。经常带着一班侍从,化名张公子,骑着马在街市或郊野狂飙急驰,恣情妄为。或看斗鸡赏马,或抢夺民间女子,以满足自己喜好新鲜的欲望。汉成帝在位时,大汉雄风早已被雨打风吹去。外戚王氏一门中,九人封侯。由于他终日沉溺于美酒女色之中,使大汉朝政逐渐落入其母皇太

  • 解密:为大唐王朝打下了半壁江山的李世民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孕育出了有许多的“平阳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阳公主”。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女中豪杰的平阳公主有两个:一个生活在西汉,即平阳公主 (汉景帝),汉景帝与王娡之女,汉武帝之姊,初嫁曹参之后平阳侯曹寿,寡居后改嫁卫青;另一个则生活在隋唐,即平阳公主 (唐高

  • 揭秘:辽太后萧燕燕为与旧情人同居毒死其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辽主新死,其子耶律隆绪才刚刚十二岁,继位,国家政权落入到了太后萧燕燕的手中。却说那萧燕燕原是大辽青年韩德让的情人,因容貌姣美被选入宫。老皇帝死时,萧燕燕才不过30岁。于是萧燕燕急招韩德让入宫,对他说:以前咱们没能结成一家,这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美好的爱情吧!还有,现在我儿子是皇帝,

  • 杨贵妃情史:杨玉环与唐玄宗大哥宁王有外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错误也总是犯了再改,改了再犯。四年之后,唐玄宗天宝九载二月,唐玄宗又一次把杨贵妃送回娘家了。这次又为了什么呢?《资治通鉴》只写了简单的六个字“杨贵妃复忤旨”。到底什么才叫忤旨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一次,不是唐玄宗花心,而是杨贵妃出轨了!怎么回事呢?《杨太真外传》记载,

  • 揭秘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生死之谜:竟然隐居当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十二年,李自成经过三年的准备和恢复,再次举兵攻明。转战陕甘、河南一带,在河南李自成斩杀明朝的万安王。与当地农民军首领顺利会师,部众发展到数十万人之多。后李自成率军连战连捷,攻克宜阳,取得卢氏。李自成在转战的过程中,先后有许多有知识的人加入,如对李自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牛金星、李岩等人就是在这一时期

  • 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17岁退位22岁离奇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太上皇的称谓源自西汉初年,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氾水之阳即位,建立西汉王朝。刘邦称帝后,每五天去拜见一次父亲刘太公,父子见面的时候,都像平常人家父子间的礼节一般。后来刘太公的家令告诉太公:“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皇上虽然是您的儿子,但毕竟是人主;您虽然是父亲,但毕竟是人臣。怎么能让人主拜见人

  • 大明皇朝的抗倭英雄部队:戚家军的铁血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世界上哪有不败的将军。明朝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山东蓬莱一所简陋的房舍里,一个戎马一生,此时已到弥留之际的老将军,留下了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豪言: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他说,他是不败的将军。然而悠悠青史下,历代后人,无一人说他口出狂言,无一人质疑他吹牛皮,所有

  • 隋唐的猛将揭秘:还原历史真实隋唐猛将罗士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隋唐的评书故事里,罗士信是秦琼的义弟。他天生神力,是隋唐四猛第一猛,外号“当世孟贲”,使一条大铁枪,罕有敌手,曾大战李元霸。但他生性憨傻,在攻打扬州皇宫时掉进陷阱,被乱箭射死。上面是评书故事中的情节,但在历史上罗士信是真有其人的,在《旧唐书》、《新唐书》,均有其传记。那么历史中的罗士信又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