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细数崇祯身边以身殉国的忠臣良将 数量还真不少!

细数崇祯身边以身殉国的忠臣良将 数量还真不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3/12/16 11:35:02

大明王朝的覆亡,是令人慨叹的。

然而,有些专家说,明朝的灭亡,那是腐朽的王朝已经走向了没落,明亡清兴,新陈代谢、王朝更替,中华民族则完成了一次华丽蜕变,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新的光芒和色彩。以至于,对于崇祯自缢殉国一节,不无揶揄地说,崇祯帝搞得众叛亲离,到了最后时刻,只有一个小太监陪在身边,真正的孤家寡人也!言下之意,大明王朝的确是一个人人唾弃的陈旧、落后、反对的王朝,不值得留恋,不值得同情。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崇祯在自尽前一刻,也曾喃喃自语说:“朕待士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但是,他很快就给出了解释:“想来是他们不知朕的景况,所以不能前来殉难。”

崇祯帝的猜测对不对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从来就不缺少硬骨头的人。

而且,大明王朝养士三百年,在儒家道德规范下的培养出来的、以忠义自许的人不知有多少。

史可法等等一大票英雄人物没有立刻追随崇祯帝于九泉地下,那是他们觉得大明王朝的北京城虽然丢失,大事尚有可为。

然而,当南明三帝:弘光、隆武、永历的相继败亡,以身殉国的忠臣良将比比皆是。

史可法明知事不可为,死守扬州,最终斑斑血泪染梅花。

清军下扬州、取南京。

钦天监挈壶官陈于阶慨然自缢、刑部尚书高倬仰药身亡。

户部郎中刘成治自杀之前,索笔题壁:“钟山之气,赫赫洋洋;归于帝侧,保此冠裳。”从容赴死。

国子监生吴可箕遥望清军如流入城,自投鸡鸣山关帝庙缢死。

中书舍人陈爊及和他的举人儿子陈伯俞闭门自尽。

户部主事吴嘉胤长衣博带,衣襟飘飘,谒孝陵、登雨花台,自绝于宋杨忠襄墓松树下,一如高僧仙去。

国子生王赞明亲自到相山挖掘自己的墓穴,穴成,徐徐起身,与亲友作别,说:“此地当往来之冲,吾不死于家而死于此,使过而见者有动心焉!天下事未可知也!”

中书龚廷祥整肃衣冠,别文庙;登武定桥,睹秦淮河而哭:“大丈夫当洁白光明,置身天壤;勿泛若水中凫,与波上下。”慷慨投水死。

甚至秦淮河百川桥下行乞的一个不知名乞儿,也悲愤于国亡,投淮河自杀。

主事黄端伯听说清军入城,端坐府门,巍然不动。

清军统帅多铎派人前来劝降,黄端伯将来人赶走,提笔在自己家门书一行大字,云:“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

多铎因此大赞:“南来硬汉,仅见此人。”

黄端伯被清军处斩之日,出通济门,到了水草庵,整肃冠履,昂首引颈受刃,说:“愿毕命于此!”从容就死的神态让行刑的刽子手心惊得手颤刀坠,观者千百人,皆持香哭拜。

被囚禁在北京的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左懋第听说南京朝廷已经被灭,与随员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壬廷翰,守备刘统五人一同向多尔衮求死。

临刑前,左懋第问五人:“你们后悔吗?”

五人答:“求仁得仁,又什么好后悔的!”

于是,六人再向南拜,说:“臣等事大明之心尽矣!”一同端坐慷慨受刑。

南京初陷,马士英议立潞王朱常淓监国,而等潞王降清、杭州失守,已经赋闲在家的名臣刘宗周推案大哭说:“刘宗周殉国的时候到了!”卧床绝食,滴水粒米不进,生生饿死。

刘武周相同,相国高弘图听说弘光朝覆灭,悲愤绝食九日,于会稽城外竹林中的一座破庙里辞世。

兵部侍郎祁彪佳自沉于梅墅寓园别业梅花阁前水池中。有遗书留几上,其绝命词有云:“图功为其难,洁身为其易。吾为其易者,聊存洁身志。含笑入九原,浩然留天地。”

鲁监国兵败,兴国公王之仁准备率领自己残余部队与清军拼个你死我活。后经部将劝说,乘船数百艘,携带大批辎重由蛟门航海到舟山,准备同隆武帝所封的肃虏伯黄斌卿会师共举。

黄斌卿却是个人面兽心的东西,他接收了王之仁携来的辎重,却出其不意地向王之仁的舟师发起铺天盖地的炮轰。

王之仁气得钢牙咬碎,却又无可奈何,为了留下抗清力量,他下令部下放弃抵抗,全部归附黄斌卿,却将自己家属乘坐的海船凿沉,让船内的九十三名亲属为国殉难,仅留下一条大船。

王之仁目送全家老小已经赴死,这才擦干眼泪,乘坐在仅留下的大船上,吩咐竖立旗帜,鼓吹张盖,驶往已被清军占领的吴淞江口。

吴淞总兵李成栋以为他是要来投降,便将他转送南京。招抚江南大学士,正为多一个同类而高兴,但王之仁却板起面孔教训起他来,说他不应该贪生怕死、投降清朝,骂他“认贼作父,先帝赠你高官厚禄,给你建立庙祠、以国礼祭拜你,抚恤你的妻儿老小;你忘恩负义,引狼入室,毁我大明诸帝陵寝,焚我大明宗庙,滔天之罪,远过于历史上的叛将李陵、卫律。”

数落了洪承畴一番,王之仁这才亮出自己此来的目的,他说:“我乃是大明王朝的方面军元帅,国家已亡,理应身死,只是担心丧身于大海,后世史家难以取证,所以特来南京,堂堂皇皇殉国。”

洪承畴恼羞成怒,下令将他杀害。

清军进占浙东府县,大学士张国维、督师兵部尚书余煌、礼部尚书陈函辉、大理寺少卿陈潜夫等先后自杀。

督师大学士朱大典率领家丁死守金华。金华城破,朱大典不慌不忙,让家中的妇女先投井自殉,自己则携火绳与子孙、宾客聚于火药库中引爆殉国。

当世名儒夏允彝、夏完淳父子殉国也相当悲壮。

夏允彝殉国之时,夏完淳静立池边,亲历了父子生离死别的全过程,发誓要继承父亲的遗志,抗战到底。

夏完淳兵败被捕,在狱中谈笑自若,与难友义士吟诗唱和,并写下了《土室余论》、《寄内》、《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等视死如归、慷慨激昂的悲壮文字。

顺治五年,清郑亲王济尔哈朗大举入湘。

大明督师何腾蛟在湘潭为清兵所执,囚于城外慧德庵中。

济尔哈朗派人劝降,并致书称:“你如果肯顺应天意、知命降清,地位当不在洪承畴之下”。

何腾蛟将劝降书一丢,答:“何腾蛟少壮入朝为官,国家遭遇厄运,早在甲申三月,就该随先帝而去,之所以留着性命不死,是想效仿郭子仪中兴国家。可惜志大才疏,招致如此狼狈大败,负恩辱国,罪该万死,还怎么敢苟延活在人世呢!何腾蛟的头可断,心可剖,即使死了,还可以归附于先王先公!”遂拒绝饮食。

济尔哈朗知何腾蛟必不能屈,便吩咐士兵将他杀害于湘潭流水桥旁一个小坡下。

何腾蛟就义前,举手拍地,连呼:“可惜!”两掌皆碎。

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九月初,孔有德强攻湘、桂两省交境的要隘龙虎关(即原来的镇峡关)。

明永国公曹志建率部阻击,兵败,桂林震动。

两日之后,桂林满城军民,逃之一空。

大明兵部尚书瞿式耜一身明朝官服,危坐署中,屹然不动,静候清兵入城。

不过,黄泉路上,瞿式耜并不孤单。陪他一起赴难的人来了。

万历朝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时任桂林总督,本与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连营于桂林之小榕江。在赵印选、胡一青等人奔窜逃命之际,张同敞对友人钱秉镫说:“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只有以一死来报国。”钱秉镫劝道:“丢失的东西可以找回来,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张同敞黯然神伤,答道:“话虽如此,但以当前的形势来看,即使留下这条命,也难有作为了!”

听说桂林城内兵将已散,只有瞿式耜仍留在城内,张同敞遂从漓江东岸泅水入城,直入瞿式耜署中,口中大声呼道:“事态很紧迫了,先生可有良策免却桂林城这场劫难否?”

瞿式耜看见张同敞突然出现,先是愣了愣,随即大感慰藉,徐徐站起,劝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今日之死,乃是死得其所。我是桂林留守大臣,你不是,用不着陪死,赶紧走吧!”

张同敞正色答道:“要死就一块死。古人耻独为君子,先生怎么不肯让我与您共生死呢?”

瞿式耜听了,哈哈大笑,四顾左右,惟一老兵,便命老兵端上好酒,与张同敞共饮,神色怡然。

夜色渐渐降临,二人于灯下正襟危坐,夜雨淙淙,遥望城外火光烛天,城内寂无声响。

鸡唱时分,老兵禀告:“清兵已围守各门矣。”二人恍若未闻,手不停盏,连呼好酒。

待天色渐明,瞿式耜声色如常,对张同敞说:“吾两人死期近矣!”

就义之日,两人在清军的押解下行至桂林城独秀山仙鹤岩,见一磐石,瞿式耜满目风光,对刽子手说:“吾生平癖爱佳山水,此地颇佳,可以止矣!”

刽子手挥刀之时,瞿式耜口中疾呼皇上者三,从容就戮。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史上唯一一位坐过监狱的皇帝是刘病已?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至前49年在位。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定,史称“宣帝中兴”。汉宣帝以一个受苦之身,开拓了一个中兴之世。他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中央政权第一次对西域的实效管辖;利用匈奴内讧使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开启了以朝贡体系和

  • 最仁义父亲乔玄:为何任由绑匪撕票自己亲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江东有两个大美女,大小二乔,她们是乔玄之女,但是事实上此乔玄并不是大家所知的周瑜的岳父。他字公祖,是梁国睢阳——现在的河南商丘人,东汉名臣,不怕大将军梁冀,是个硬骨头。汉桓帝末年,担任度辽将军,保境安民,击败鲜卑、南匈奴、高句丽侵扰,做了不少实事。灵帝时代,他担任司徒

  • 孙盛为什么仅凭一件事就预言曹魏王朝的短寿?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古代的人一般都比较迷信,特别是当权者,更是信奉神灵护佑。如果有人敢口出狂言说自己短寿或自己的王朝命不久矣,岂不是要酷刑伺候,五马分尸都不为过。可是就有智者敢以小见大,一斑窥豹,很不幸的是还真应验了。此事还要从曹操的死说起。当年,曹操去世,第二天曹丕掌权,不久他就迎来了自己的生日,为了庆祝,让人准

  •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原来被世人误解了竟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读三国,我们不免发现太多豪杰纷争让人心驰神往,我们常常 说虎父无犬子,曹操生了曹丕夺掉了汉室政权建立曹魏,孙坚更是生下孙策和孙权兄弟,孙策驰骋战场打下江东河山,孙权固守江南,富庶一方,权掌一方天地,唯 独刘备,英雄一世,却留下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么,疑问来了,阿斗真的扶

  • 解密:明朝第一功臣徐达怎逃过朱元璋索命追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明朝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官至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中山王(死后追封)。徐达不仅骁勇善战,为人恭谦,功高不矜,对朱元璋更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尽管如此,他还是无法回避朱元璋对他的猜忌。朱元璋的疑心

  • 因独孤皇后的这一怪癖才让隋文帝活了这么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独孤伽罗,(544年——602年),河南洛阳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七女,母亲清河崔氏,隋朝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皇后。她十四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隋文帝,姿色秀丽,聪慧贤德。独孤伽罗是生活在我国南北朝,隋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女性政治人物,位隋文帝朝政治系统核心人物。不仅在政治座位上可圈可点,她本身也是一位具备鲜

  • 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三年不鸣 最终成就雄图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祖父就是野心勃勃的楚成王。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城濮之战的失败最终成为楚成王死亡的导火索。公元前262年,楚成王的儿子最终发起了一场政变,结果就是楚穆王取代了楚成王。之后,在位十二年不到的楚穆王去世,楚庄王顺利即位。但是,对于楚庄王来说,人生的前三年可谓是最黯淡的时光。究其原因,

  • 赫连雪本为一代公主却沦为灭国死敌宠妃敌国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赫连雪,南北朝时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后。其实要论出身,赫连雪不仅不该是北魏的国母,反而应该是北魏的仇人。因为其本身是十六国末期夏国开国皇帝赫连勃勃的女儿,正牌子的一国公主。当年夏国兵强马壮,雄踞西北,对同是初生的北魏构成严重威胁。只是赫连勃勃死后,儿子赫连昌不争气,国势日衰,北魏见状,趁机讨伐,

  • 唐朝二十四功臣 为何就选秦叔宝、尉迟恭当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门神信仰的呈现,大致可上溯到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山海经》,这部中国最古老的自然天文和神话传说著作中,就记载有这两位神仙。相传远古时分,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姓,神荼与郁垒便将其擒伏,并将其捆绑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凶,索性在门上画出神荼、郁垒及老虎的像,以到达驱

  • 李自成真的生吃活人!竟然吃下三百斤的肥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宏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香扑鼻。熊熊烈焰中,最骇人心目的是,巨锅之中,除七、八只剥皮去角的梅花鹿外,还有一个光头的三百多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