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汉初名相萧何到底是怎么走上“腐败之路”

解密:汉初名相萧何到底是怎么走上“腐败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55 更新时间:2023/12/28 8:47:29

当前,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大老虎”逐渐浮出水面,并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此时此刻,你要开个玩笑,说哪个领导“腐败”了,肯定会风声鹤唳,引起警觉。尤其是那些真腐败的,平日里想方设法都要做出一副清廉的状态。

当然,这种假清廉的背后,实际是对法律的畏惧以及对个人不良行为的掩盖,是装出来的。可见,“不敢贪”的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没人希望别人说自己腐败,即便是玩笑之语。这是当前形势决定了的。但在古时候,有一个“大老虎”却与此相反,明明自己不腐败,却偏偏要装出一副穷奢极欲的“腐败”模样来。这个人,就是西汉开国功臣萧何萧相国。

难道一向精明干练的萧丞相“脑子进水了”吗?为什么要甘冒杀头之罪往自己身上扣“屎盆子”呢!其实,这也不能全怪萧相国自毁名声,关键是不如此不能打消刘皇帝的疑虑。因为,皇帝有疑虑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轻则抄家,重则掉脑袋。

却说当年,黥布谋反,刘邦亲自率军征讨。按说行军打仗,军务繁忙,刘邦定是日理万机,昼夜操劳,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后方的事情呢。但刘邦在打仗间隙,却多次派出使者回京城询问萧何在干些什么。使者倒也不说别的,也就是问问。萧何见刘皇帝如此“关心”,除了内心感动,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只是感觉皇帝身在军中,鞍马劳顿,自己在后方安抚好百姓,维护好社会治安就行了,免得让皇帝分心牵挂。要说萧何真是不错,为了筹集军饷,把自己家的钱粮都尽可能拿出来捐助军队。此情此景,如同当年帮助刘邦打天下一样。

但萧何一心支前,忙于政务,什么事也没耽误,刘邦的使者却越来越频繁的过来询问。时间一长,萧何就有些不明就里、一头雾水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天一个门客悄悄对萧何说:“你不久就要被灭族了。你现在身为相国,功劳第一,除了皇帝,没人可以和你相比。你从当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老百姓都亲附你。你孜孜不倦的办事,使得民众和谐相处。皇帝所以屡次询问你的情况,是害怕你的威望过高,情动关中啊。”

萧何一听恍然大悟,赶紧让门客给出个主意。于是门客说:现在啊,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把自己搞“腐败”,只要你“腐败”了,让皇帝抓到把柄,让百姓骂你,你就安全了,你“何不多多用低价、赊欠等手法强行购买田地,以此败坏自己的名声呢?这样皇帝就安心了。”萧何聪明人,一点即透,就照着他的办法做了,结果很快引起了关中百姓的强烈不满。前方忙着打仗,萧何却在后方忙着搞“腐败”,这还了得。消息很快传到军中,不料刘邦听了反而非常高兴,这老小子,终于让我抓到把柄了,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从此,安心平叛。

大军凯旋,师回朝。刘邦正走着呢,就在途中遇到民众拦路上书告御状,说萧相国如何用强迫手段,贱价购买了民众的大量土地和房屋等等。刘邦回到京城,萧何前来汇报工作,刘邦笑着说:“你都已经是个相国了,居然还这样侵夺民众的利益!”并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了萧何,说:“你自己去向民众谢罪吧。”

都交给萧何自己处理了,这事也就算过去了。萧何以给自己“泼脏水”为代价,终于换来了刘皇帝的谅解和信任,看起来是委屈自己了。但倘非如此,一旦引起刘邦的猜忌,萧何如韩信一般下场也未可知。道理很简单:对于一般的小官吏,刘皇帝并不怕他们有野心,所以一有贪赃枉法行为必定严惩;但对于像萧何这样的重臣,刘邦主要还是防备他们有野心。在其眼中,贪腐是败坏名声、得罪百姓的事。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封建帝王的治国理念就是如此,讲究制衡,而非治本!

茶喝着喝着就淡了,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茶淡了可以重泡,人散了却很难再找得回来。很多时候,内心壁垒的形成都是一闪而过、须臾之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即便如萧何那样的睿智之人尚且需要别人的提醒,更何况泛泛之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代第二富豪沐府衰败真相:嗣爵夭折 叔嫂通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败家子娶公主,永乐盛世下的百姓生活,土木堡之变死的66个大臣名册

    黔国公沐氏家族《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凤姐对刘姥姥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还不忘说几句反话:“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厌弃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慌得刘姥姥念佛不已。说起宁荣二府的泼天富贵,在明代还真有这么一

  • 揭秘:明朝最节俭的皇帝崇祯帝为何会丢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最废物的皇帝,崇祯有机会挽救大明吗,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明崇祯皇帝十分节俭。为缩减宫内开支,他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辽参拿到集市上卖掉,用来补贴国用,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更换,积下了大笔私房钱。1644年1月,李自成百万大师进逼北京。惊恐万状的崇祯皇帝召见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等户部、兵部的要员们,商量调吴三桂入关勤王。吴襄说,如果调吴三桂进北京,需要一百

  •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使大明王朝走向了末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明朝三十年不上朝,30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把北京城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大明王朝气数已尽,崇祯见大势已去,便走上煤山上吊身亡。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极,到1644年3月崇祯自杀,存世276年的明朝退出了历史舞台。崇祯不幸做了亡国之君。但历代史学家对他多有同情,认为他的一生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明

  • 解密:明末才子阮大铖一出戏为何写了八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段延庆为什么要帮虚竹破棋局,夺门之变后朱祁钰怎么样了,大明第一才子小说

    阮大铖的《双金榜》,完成于明崇祯九年(1636)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之间,地点为当涂曹履吉处,是阮大铖传奇中最长的一部。作者在《小序》称:“此传梗概,胎结久矣。一针未透,搁笔八年。偶过铁心桥,一笑有悟,遂坐姑孰,春雨,二十日填成。”前前后后写了八年,作品都无法遂愿,但又始终不能放下。突然某一刻

  • 手持两把八棱紫金锤力大无穷的李元霸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罗士信和李元霸谁厉害,李元霸用的什么锤,力大无穷近义词

    说起李元霸,大家都有印象吧,凡看过电视剧《隋唐英雄传》或者《隋唐演义》的人,都晓得他手持两把八棱紫金锤,是一个力大无量,所向披靡的少侠,后来却遭雷电击死。李元霸是清代小说《说唐演义全传》和众多评书中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母窦皇后。隋朝大业十年(6

  • 被蜀汉闲置的三国虎将马超 不惜出卖朋友来续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圣三国蜀汉传夏侯涓,马超为什么打不过许褚,为什么三国后期不用马超

    三国演义里,马超的身世非常悲惨,他全家被曹操诱骗屠杀。他投靠刘备后,开始了风光的生活,并且被授予了骠骑大将军的显爵,在荣誉和恩宠中幸福地度过了最后的岁月。但是,历史上的马超在投靠刘备后日子过的是非常压抑和痛苦的,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并且处处受到排挤和压制,在惶恐中度过了后半生。关羽北上襄阳后,吕蒙献

  • 真实的芈月私生活淫乱 私通大臣临终找男宠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芈月和义渠君的孩子,芈月与义渠王的爱情,揭秘真实的芈月

    史书记载,芈月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姬妾,却统治了秦国36年,与她在政坛威风齐名的是,其私生活淫乱,哪怕是老了被儿子夺了权,她照样在王宫里饲养男宠,临终还想把心爱的魏丑夫带去阴间殉葬。《芈月传》正在东方卫视和乐视热播,这是导演郑晓龙继《甄嬛传》之后打造的又一部力作,观

  • 秦始皇为何一生都不曾立后?竟是风流生母惹的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一生未娶的原因,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的原因,都市之朕乃秦始皇

    秦皇嬴政灭六国完成大一统后,自称“始皇帝”,创始帝制。但是,他却终生未立皇后,成为一个历史之谜。帝王历来具有美女无数,为何秦始皇不立后呢?中国古代的帝王均立皇后,立后制与储君制互为表里,是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局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全面树立了各种制度,并明白规则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

  • 明太祖成为一代帝王的传奇经历 朱元璋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在明教是怎么做上皇帝的,明朝朱元璋之后的皇帝是谁,朱元璋的王朝是被谁推翻的

    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位杰出的皇帝,是他带领着手下灭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当上皇帝后的朱元璋在政治上又是勤勤恳恳的,成为了一代明君,深受人们的爱戴。一直以来,历代皇帝的死都是深受关注的,那么朱元璋是怎么死的呢。明太祖称帝的经历朱元璋17岁的时候家乡发生了瘟疫,父母兄弟皆死,朱元璋沦为乞丐一路行讨,最后为了生

  • 朱由校为何被戏称为木匠 朱由校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由校木工皇帝,朱常洛和朱由校是什么关系,朱由校木匠水平

    影视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明朝的一位皇帝特别喜欢做木工,双手十分灵活。在历史上也确实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就是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他被后人戏称为木匠,这是为什么呢。喜爱木工,无心于政事的朱由校是怎么死的。朱由校为何被戏称为木匠朱由校是明朝的奇葩皇位之一,他从小对木器制造感兴趣,喜欢捣弄木工的工具。朱由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