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称为“官场泥鳅”的崔日用,为人有多圆滑?

被称为“官场泥鳅”的崔日用,为人有多圆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52 更新时间:2024/1/3 19:13:52

被称为“官场泥鳅”的崔日用,为人有多圆滑?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的崔日用很不简单,不仅脑瓜灵得很,且眼特“毒”,无论多么复杂险恶的局面,他都能左右逢源,天生就是个“官场泥鳅”。

一次,身为御史中丞的崔日用,受命出席御宴。高官们个个随身佩戴一个漂亮的“金鱼”,气宇轩昂,神气极了。这虽不是真鱼,却标志着主人身份的尊贵,也可以看作是志得意满的一种无声的宣示。可是,崔日用没有,显然他的分量不够重。但是他并不甘心。

机会终于来了。唐中宗在宴席上龙心大悦,遂令在座群臣各自献诗,以助酒兴。大臣们说的都不错,皇帝还算满意,但他们都不如崔日用的诗好,因为他是有备而来的。只见他胸有成竹,起身朗朗而诵:“台中鼠子直须谙,信足跳梁上壁龛……大家必若赐金龟,卖确猫儿相赏。”其实,诗中的“金龟”“猫儿”“相赏”是大有深意的,他是在告诉皇帝,我想要金鱼。可是并不直说,他用曲笔,不着痕迹地直抵君心。唐中宗听懂了,并为他的才华喝彩,当即赐他“金鱼”。崔日用几句诗词就轻而易举地钓来了别人用大功甚至生命才能得到的“金鱼”。试想,这样的机心,谁能做到?

其实,这些只是小试牛刀而已,真正精彩的表现还在后头呢。

崔日用虽为进士出身,然而按照规定,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官员必须先到地方上去锻炼,由基层小官干起。崔日用的第一个职务是给山西芮城县的县官做副手。然而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公元701年,武则天来陕州视察工作,刺史宗楚客把负责接待用的生活器具这一块儿派给了芮城县,这份光荣的使命也就顺其自然地落在了崔日用的身上。

对一般人来说,办好差事就行了,其他的与自己无关。可是崔日用不这样想,他思维的触角伸得远。他不仅保质保量无可挑剔地备妥所需物品,而且四处搜求古董、珍玩,将其献给皇帝身边的随从们,更妙的是,崔日用故意将这个广布善缘之举说成是上司宗楚客的美意。

这个创意可不得了,效应马上就显现出来了,上下都夸赞宗楚客德能勤绩、天下无双。宗楚客知道这飞来的赞誉都是拜崔日用这个聪明懂事的下属所“赐”后,大喜,这样的人不提拔还提拔谁啊?于是,崔日用很快就被重用,不久又升为监察御史。

有了宗楚客这一后台,也就等于抓住了宗的朋党们,比如武三思等,而这一帮人又都是唐中宗的皇后韦氏的心腹,韦氏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那才是朝堂之上实际的皇帝,这不等于够着天了吗?一般人若能有这般权力,那得多得意啊!可是崔日用很低调,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底细,他的做法是暗中亲附,曲径通幽,没几年就又升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了。很多人只看到他的官职像火箭一样噌噌地往上升,却不知他何以这样官运亨通,而且能做到得意不忘形。因为他考虑得更远,懂得狡兔三窟。

果不其然,敏锐的崔日用发现了韦氏一党极盛下面潜伏的汹涌暗流。不久后,中宗驾崩,惊出一身冷汗的他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大动乱,于是,立即不声不响地开始了趋吉避凶的政治转向,投靠了新主子。

他看准了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太平公主,这一党虽然看似不得势,却有更大的潜力可挖掘。可是这样贸然前去投靠,谁能信任你呢?他当然知道这些,他首先通过深受李隆基信任和崇敬的两个出家人做引荐,秘密前往李隆基的王府,然后再进一步吐肺腑、表忠心,渐渐得到了李隆基的赏识和接纳。韦氏等人还以为姓崔的是自己的死党呢,哪知他早已暗渡陈仓弃舟登岸。崔日用急于立功,便向李隆基献计曰:消灭韦氏逆党是天大的孝道啊!此事必须成功,犹豫不决,会坏了大事的。在崔日用的鼓动下,李隆基终于下定决心,联络太平公主,一举诛灭了有恩于他的韦氏一党,包括宗楚客等人。崔日用又赢了,当夜即升官,“”,一下就成宰相了!

不承想,混得大红大紫的崔日用,却和同僚们谈不来。虽然他很得宠,又有功,但毕竟才一个多月,根基不牢,最后在一片反对声中被调出中央,到地方去任职。在这个境遇逆转面前,一般人可能会惊慌失措,甚至怨天尤人,而崔日用却愉快地去上任了,不仅兢兢业业地做事,还毫不吝惜对皇帝和朝廷歌功颂德,避免了处境的进一步恶化。但是他人在外地,心却一天也没有离开朝廷,他自信能够尽快回到皇帝身边。

他的机会终于又来了。

他敏锐地观察到太平公主和登基后的李隆基已从之前的同盟变为势不两立的政敌。于是趁奏事之机鼓动李隆基诛灭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李隆基有些顾虑,说怕惊动太上皇,不敢轻举妄动。崔日用信誓旦旦地大打包票:他的谋划,他的设计,他的条分缕析,不仅顷刻间消除了李隆基心中的疑虑,帮他解除了后患,自己也因立功被调回京城,被拜为吏部尚书。

崔日用真不愧是个当官的料,在唐代那一段波谲云诡、政变频仍、险象环生的特殊时期,他能够毫发无损、青云直上,左右通吃的本领委实令人惊叹,这还是人吗?不纯粹就是个泥鳅吗?史书对崔日用的评价很一致:“每朝廷有事,转祸为福,以取富贵。”可见其在官场上混得有多游刃有余。

不过,崔日用的一段心里话却无意间颠覆了他多年来辛辛苦苦树立的能臣形象:我平生不管做什么事、侍奉什么人,从来就没有从一而终过,总是根据需要随时改变。虽然我现在混得不错,可是,每当我回忆起早年的行为,都觉得芒刺在背,坐立难安。崔日用看似外表光鲜,甲胄坚硬,简直是个水火不侵、刀枪不入的金刚罗汉。但是,崔日用骗得了天下人,却骗不了自己的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缜:北宋宰相吃货,能把北宋吃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韩缜:北宋宰相吃货,能把北宋吃垮,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127年,30万金军攻破汴梁,将这个富庶的城市洗劫一空,随后带着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皇宫女眷、王公大臣、工匠等三千多人一路高歌向北—这就是令后人引以为恨的“靖康之耻”。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透过北宋末年宰相家的饭

  • 历史上郭威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童年遭遇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郭威,字文仲,五代时期后周开国君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古代作为皇帝,坐拥后宫三千佳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这位皇帝他却不一样,他的一生只娶了四个女人,本来这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也许是这位皇帝只独爱这四位佳人罢了。但这四位佳丽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曾经都是寡妇。寡妇的概

  • 文景之治体现在哪些地方?文景之治的内容详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汉文帝与汉景帝的努力下西汉开创了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个太平盛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文景之治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轻徭薄赋,该时期的田赋税率是两千多年封建中国田赋税率最低的时期。汉文帝刘恒登基后,沿袭了汉高祖刘邦减轻田赋税

  • 北宋一代贤臣寇准为什么会提拔了一个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一代贤臣寇准为什么会提拔了一个小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宋丁谓是出了名的佞臣,但他的发迹却是源于寇准的推荐。作为一代贤臣,寇准有能力、有见识、有担当,唯独对丁谓看走了眼,做其上司时总是夸个不停。当然,丁谓也是有点才华的,只是人品差了点,喜欢拍马屁,而且拍得对方很舒服。寇准

  • 刘疆为何主动辞去太子之位?他如何化解厄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疆,东汉开国太子,汉光武帝刘秀长子,生母是废后郭圣通,他曾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43年六月的一天,东汉帝国皇宫传出一份诏书,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彊,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

  • 历史上婉贵妃陈氏是什么出身?她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最有名的风流天子,一生多情。“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乾隆皇帝是清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活到了八十九岁,在位时间六十年,仅次于康熙皇帝的在位六十一年。陪伴在乾隆身边最久的一位妃子是汉人之女陈氏,她一生虽不得宠,但却活到了九十二岁的高龄。婉妃

  • 除了朱允炆。朱瞻基外,历史上还有哪些皇太孙?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孙,储君的一种,指的是太子的嫡子,通常是在太子去世后,改封其为皇太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太子我们都知道是帝国的储君、王朝的法定继承人,一般在皇帝去世后,皇太子享有优先继承权,不过有时因为意外亦或是其他会出现皇帝依旧在而皇太子早亡的情况,这时皇帝为了维护封建法

  • 汉末时期丁原门下有多少大将?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丁原,字建阳,东汉末年人物。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末年,各个州的刺史或者州牧,无疑是当时的风云人物,比如兖州牧曹操,冀州牧袁绍,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等。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本文所要说的丁原,曾是并州刺史。丁原(?—189年),字建阳,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后,

  • 汉文帝登基后,是如何破局并站稳脚跟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恒,即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西汉第五位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文帝是著名的仁君,他在位期间,废除严刑峻法,发展经济,他开创的“文景之治”,为后来汉武帝(此处可穿越到公元前156年7月14日的长安)击败匈奴打下基础。文帝是在开国功臣

  • 窦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她为何会让家族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窦妙,汉桓帝刘志第三任皇后,熹平元年(172年7月18日)去世,谥号为思,陪葬于宣陵,史称“桓思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曾经,她也渴望被爱。“窦妙是汉朝出现的第三位窦皇后,汉桓帝去世后,她临朝摄政,拥立灵帝,死后与汉桓帝合葬,谥号桓思皇后。和窦漪房、章德窦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