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官将近四十载,孙嘉淦为什么能名留青史?

为官将近四十载,孙嘉淦为什么能名留青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57 更新时间:2024/1/30 8:06:23

孙嘉淦,清朝时期官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康熙五十二年,30岁的孙嘉淦考中进士,从此他结束了半耕半读的日子,成为一名吃朝廷俸禄的官员。

《清史稿》对他近40年的为官生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嘉淦谔谔,陈善闭邪,一朝推名疏。”

然而,孙嘉淦之所以能名留青史,直言进谏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他身上还有很多值得当代官员学习的优秀品质。

一、直言进谏

在官场沉寂近十年的孙嘉淦,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异常勇敢地向刚刚登基的雍正上疏直谏了三件事,即“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

单说“亲骨肉”,这可是直戳雍正的痛点。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雍正是“九子夺嫡”的最后赢家,他上位以后对与之争夺皇位的兄弟并不友善。

好在有朱轼为孙嘉淦求情,雍正不但没有将其治罪,反而称赞他的胆量,将他提拔为国子监司业。从此,孙嘉淦成为朝堂上有名的直臣,仕途也进入上升期。

雍正:“朕即位以来,每事能直言极谏者,惟孙嘉淦一人。”

被雍正赞为当朝直谏第一人的孙嘉淦,到了乾隆即位时依然不改直谏的作风,洋洋洒洒写下一千五百余字的《三习一弊疏》,劝谏皇上要亲贤臣远小人。

幸运的是,乾隆也十分欣赏孙嘉淦敢于进谏,将他的奏疏公开宣示,还将他擢升为从一品的刑部尚书。

不久后,孙嘉淦甚至成为清朝的封疆大吏,先后担任过直隶总督、湖广总督。

或许有人会说,孙嘉淦是运气好,没有因为直言进谏受罚,反而不断升官。可是纵观雍正、乾隆两朝,真正敢直言进谏者能有几人。

要知道做一个直臣,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万一哪句话惹皇上不高兴,就可能会人头落地。

可是孙嘉淦却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为了朝廷和百姓进言,方才成就直臣的美誉。

二、肯办实事

孙嘉淦不仅是一位直臣,也是一位能臣,他在其位谋其政,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和好事。

做吏部尚书时,孙嘉淦奉旨去河南审理疑似冤案,使得十余名蒙冤之人重获清白;做户部尚书时,孙嘉淦与讷亲奉旨查办李卫弹劾总河朱藻一事,证实朱藻确实贪赃误工,遂依法惩办。

做直隶总督时,孙嘉淦上疏直言禁止民间酿造烧酒弊大于利,促使乾隆下旨废除禁令。如此一来,普通百姓酿造烧酒不会再遭受牢狱之灾,农民也能通过卖高粱、谷糠等从中获些小利。

兼管直隶河工时,孙嘉淦对永定河、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及东白洋两淀的疏通和治理,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意见,让直隶境内的百姓受益无穷。

做湖广总督时,孙嘉淦提出利用头人治理苗疆的策略,建议让头人做寨长,并且让最有威信的头人做峒长。县令则直接与峒长对接,从而避免官府与苗人直接发生冲突。

三、清正廉洁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朝的贪官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孙嘉淦却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品格,而且是四十年如一日。

相传孙嘉淦告老还乡时两袖清风,为了不让家乡人耻笑,就拉了十几箱子的砖头上路。不明真相的人以为孙嘉淦说一套做一套,便到乾隆面前告状,弹劾他贪污。

于是,乾隆派人查验,结果发现箱子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砖头。乾隆得知真相后,命沿途官府将砖头换成真金白银,当作对孙嘉淦清廉的嘉奖。

虽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孙嘉淦为官清廉的名声却所言非虚。孙嘉淦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时,被雍正抓住了一个纰漏,按律应该以欺君之罪问斩。

不过雍正却以“孙嘉淦,然不爱钱”为由,将他派往户部银库当差。当时外界谣传孙嘉淦是沽名钓誉,收银时会缺斤短两。果亲允礼亲自到户部视察,方知孙嘉淦是被冤枉的。

允礼据实上奏,雍正之后便愈发重用孙嘉淦,在雍正十二年更是让他管理河东盐政。即便是面对这样的肥差,孙嘉淦依然洁身自好,视钱财如粪土。

敢于直谏、肯办实事、清正廉洁,让孙嘉淦成为名留青史的好官。他以70岁的高龄去世之后,乾隆为其上谥号“定”,也是对他为官近四十载最好的褒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瑗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曾引起过武则天的嫉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瑗(606年-

  • 楚汉之争,为什么韩信不独立出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96年的冬天,相国萧何诈称皇帝刘邦已平定叛乱,传韩信入朝朝贺。韩信入朝后等待他的却是死亡。那么问题来了,韩信在楚汉相争最关键的时候为什么不独立出来呢?就那么相信刘邦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士为知己者死韩信出身贫寒,尝尽了人间的苦楚。秦末大起义,他不甘平庸,投奔了项家

  • 张镒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撰有《三礼图》九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镒(?—781

  • 此人干了27年的户部尚书,为何能稳坐这么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此人干了27年的户部尚书,为何能稳坐这么久?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像他的老子朱元璋一样,用自己的努力坐上了皇位。不过朱棣和朱元璋不同的是,朱元璋的皇帝做的是名正言顺,而朱棣虽然打着“靖难”的旗号,但是谁都知道他这属于谋反。因为得位不正,所

  • 裴冕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在灵武拥立唐肃宗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冕(703年-

  • 乾隆最早立的太子是谁?乾隆有多喜欢这个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想知道乾隆最早立的太子是谁吗?乾隆有多喜欢这个太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建立后,尤其是定都北京之后,统治者因为接受越来越多的汉族文化,所以逐渐被汉化,自从康熙之后历代皇帝都有一个心愿,即希望能从

  • 孝庄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与顺治帝之间有个隔阂?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长河中,孝庄文皇后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大玉儿》这部电视剧,她就是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部,从小就被誉为“满蒙第一美女”,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小名大玉儿。在影视剧中,她和皇太极的弟弟多

  • 汉武帝刘彻最喜欢什么?陪葬都要带着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最大的爱好是什么?喜欢到要陪葬的东西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把自己死后葬身的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居然修了半个多世纪,也创造了帝王陵墓修建时间之最,现在我们已经探明茂陵的丛葬坑达到

  • 崔敦礼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二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敦礼(596年

  • 唐武宗有什么政绩?会昌中兴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唐武宗有什么政绩?会昌中兴是怎么回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会昌,唐武宗李炎的年号,使用时长6年(公元841年正月—公元846年十二月)。唐武宗继位,建元会昌。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由于拥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