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口中的第一清官于成龙:死后只剩下一件官服

康熙口中的第一清官于成龙:死后只剩下一件官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70 更新时间:2024/1/16 11:56:02

8岁的康熙克承大统后,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设府设县,抵御外辱签订尼布楚条约,编纂《康熙字典》等典籍,60年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开了康乾盛世,有专家曾称他“千古一帝”。这个说法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康熙一生勋业的确值得称道。

近些年流行一个团队管理的理论,即“不会带团队,你就干到死。”点名了管理者授权分配资源的重要性。封建王朝同样如此,康熙作为国家的大BOSS,、深知自己一人能力有限,必须借助有能力的臣民协助统治才能共创伟业,所以采取的管理方式就是“仁爱”,显然是吸取了儒家孟子的理念进行管理实践,惩治贪官,表彰清官,这个方式非常有效,康熙一朝出现了多名清官,如于成龙、张伯行、彭鹏等优秀代表,万古流芳。

如果在诸多清官中百里挑一的话,广西罗城县知县于成龙当仁不让。于成龙祖籍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方山县。在刚上任时,他面临的是一个乱摊子,罗城县被群山环绕,交通不便,加上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甚至连县衙都没有。于成龙迅速稳定局面,选了三间茅屋作为县衙临时办公,召集流民恢复生产,宽免徭役,强力推行保甲制度,将山区战乱之地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之所,成为罗成百姓口中的“父母官”,深受爱戴。由于政绩出色,在康熙六年于成龙被擢升四川合州知州,百姓问讯,依依不舍,如泣如诉。

于成龙平日只吃菜,不吃肉,人送绰号“于青菜”。几乎没有什么家当,因此赴外地上任轻车简从,身上的盘缠甚至都不够川资路费。

罗城县城里的一个瞎子找到了于成龙,请求知县一定要带着自己同去合州。于成龙不解,问何故。瞎子诚恳的说,老爷为官清廉,家底甚薄,这一路行程千里,盘缠定会捉襟见肘。别看老朽眼盲,但身有起卦本领,还能赚些银两贴补老爷一路,平安抵任,也算老朽回报老爷平日照顾之恩。

于成龙很感动,接受了瞎子的好意一同赴任。果不其然,多亏了瞎子一路算卦占卜求些银两才顺利到达任上。主政合州两年,政通人和,招民垦荒成绩显著,快速滋长人丁,于成龙成为政坛的一颗明星,深得康熙帝嘉许。

后被调到湖北黄冈,黄州知府,政绩斐然,又被擢升为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和两江总督,仕途一路高歌猛进。在黄冈,他假装乞丐深入贼窝,摸清敌情后周密部署一举端掉;在福建,他集资赎出被囚禁在军中的良家妇女……

无论在哪里任职,他都是两袖清风,严禁卖官鬻爵。官阶愈来愈高,但他对自己的要求依然严格。他常说一句话,为官者,一定要带头俭朴,杜绝奢靡之风。平日里粗茶淡饭,“于青菜”美名远播。在他的带动下,治下官员士绅纷纷脱下绫罗绸缎,换上粗布麻衣,大鱼大肉也被俭朴饭菜代替,连饭馆都很少去了。县衙衙役甚至将衙门后面的槐树叶子都摘光了作为饭食,槐树成为秃树,传为美谈,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由于过度劳累,六十八岁的于成龙溘然长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死后,官员和百姓纷纷探望追悼。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人们惊呆了。于成龙的家产几乎为零,只有一件破旧的官服和床头的几罐食盐,别无他物,人们不禁潸然泪下,敬佩至至。为了追悼于成龙,百姓不约而同将其画像挂在家里祭祀,诸业停市,以示悼念。

康熙得知于成龙故去消息后也惋惜不已,称:“于成龙乃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康熙亲自为于成龙撰写碑文,对其清廉一生卓异成就表彰。

于成龙45岁才进入官宦仕途,在23年为官生涯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造福乡里,清廉自守,实乃官员楷模。他甘愿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准则,另一方面也是康熙皇帝对廉吏的大加赞许,不让清官灰心,尽可能的保护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朝历史上唯一让雄主汉武帝的狠不起心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与奶妈之间的感情联系是难以割断的,奶妈的影响力在这种乳子顾念恩情的气氛中发展,成为攀龙附凤者的重要渠道。皇帝奶妈恃宠而骄,为所欲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做出非法越轨之事,历代也不乏其例。据《史记》记载,西汉武帝刘彻的奶妈,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经常蛊惑汉武帝,深得刘彻的欢心,封其为大“大乳母”,隔

  • 揭秘:历史上相貌异常的隋文帝到底长成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杨坚的相貌有五“奇”:一、额头突出,并有五个隆起的部分从额头直插到头顶上;二、下颌很长,而且很突出;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掌纹形似“王”字;五、上身长,下身短。他这个长相,生

  • 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被埋没最深的一个超级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约是因为历史教材的影响所致,在大众心中苻坚的名气并不大,但作家柏杨却认为:“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资格称得上大帝的不过五人,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前秦王苻坚、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学者对苻坚的历史

  • 张义潮当排大唐英雄榜上第一名!因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河湟万里丢失百年,却一夜归国?此公,当排大唐英雄榜上第一名!8世纪50年代,大唐帝国内乱。一夜之间,河湟(甘肃青海之地)万里,尽被吐蕃攻略。内乱无法短时清除,吐蕃也就趁火打劫。从乾元元年开始,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大唐已经没有余力顾及这片土地。当吐蕃大军攻到沙州时,遇到了城中军民全力抵

  • 你知曹家将吗?他平定吐蕃死后皇帝罢朝两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整个大宋朝,能够配享太庙的,只有5个人其中之一是曹彬,这是应该的,毕竟曹彬是大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的统一战争中,他伐北汉、灭后蜀、平南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应该说,曹彬算得上很完美的一个人了。一生谨慎,以声名自立,开国名将,仁爱多恕,忠厚宽和,从未妄杀一人……所以历代名人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但我认为曹彬

  • 乾隆晚年为何殆政:都是贪官暴民无可救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帝国基本制度的变革探索在乾隆十三年画上了休止符,踩在近现代转型的门槛上,为何没有继续走下去?这是向市场自发力量的投降,对自然趋势的顺应?还是形势比人强,另有难言之隐?皇帝此后终其一生对此保持缄默,不作任何解释,也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乾隆十三年》,这名字乍看上去颇有些比附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的

  • 揭秘:大清朝历史上三十岁才入宫的妃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豫妃(1730——1774),博尔济吉特氏,塞桑根敦之女。豫妃入宫为妃时已经30岁了。在古代,每个秀女入宫都在12至14岁左右,不会太大。其实,也为了传宗接代。因为年纪小,生孩子多【个人想法】那么作为皇帝怎么会娶已经30岁的博尔济吉为妃呢? 不过,我们可以推断,也可以假设猜测,如果乾隆帝与豫妃是偶然

  • 为什么岳飞非杀不可 到底是谁要致他于死地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许多人以为岳飞之死是因为大奸臣秦桧,到现在秦桧还跪在岳飞面前谢罪,难道岳飞真是秦桧害死的吗?秦桧只不过是杀害岳飞的执行者,而真正杀岳飞的幕后黑手也另有其人。那么到底谁呢?其实岳飞之死和宋高宗的政治主张有关。岳飞在政治上主张“光复中原,迎回二圣”。但是在宋高宗却很是反对。如果岳飞打败了金朝救回了宋高宗

  • 东汉皇帝刘秀是如何在这一片乱世中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东汉,大家都不陌生,可大多人数对东汉的印象,一般都是那东汉末年,对东汉的建国过程没有太多的了解。由于东汉是在新朝覆灭天下大乱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那段历史是相当的乱,今天我就给大家梳理一下,东汉的建国过程。在新朝王莽的末年,那时候天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好多的人都趁着那股子乱乎劲起兵造反了,其中早期

  • 司马光竟然也曾“撒谎”过?这些真相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司马光五岁的时,有一次他请他姐姐帮忙剥掉胡桃的皮,姐姐弄了半天也没有剥下皮,他就生气地走开了。一会儿后,家里的女佣看到司马光想吃胡桃就过来帮他,舀了一碗开水,把青胡桃放进了水里用开水一泡,皮很容易就被剥了下来。司马光的姐姐出来后看见他在吃胡桃,就问是谁帮他剥开的。司马光说:“当然是我自己剥的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