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禹是怎么做到制度的改变的?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必然性

大禹是怎么做到制度的改变的?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必然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4/1/18 20:02:30

通常来说禅让,是指在位君主生前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目的是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大禹是怎么让国家从“禅让制”变成“世袭制”的,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

史上有先王禅让的传说,认为、舜、禹三代政权的交接,是通过推荐、考察和任用等程序和平实现的。通常,禅让将统治权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的更替,称为“外禅”;让位给自己的同姓血亲,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内禅”。禅让的做法,可看作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最早的禅让是由尧帝传给舜帝,尧开创了禅让的先河。《史记》上讲,尧帝在“四岳”(各部落首领)会上说:“朕在位七十年了,你能稳定政权,你来接班吧?”四岳回答:“我们德不行,还不适合当首领。”尧又说:“那就发扬你们的光明,推举埋没的人。”众首领推荐:“有矜(单身男子)在民间,曰虞舜。”于是尧帝将舜招来做女婿,“尧妻之二女。”经过三年的考察,尧对舜满意了,在祖庙里举办了庄严的禅让仪式,之后,“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在试用期间倒不负众望,在尧的支持下,处理了共工、讙兜、三苗、,“四辠(罪)天下咸服。”尧老了,对于儿子丹朱,“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尧崩后,举丧三年,舜礼让丹朱,自己躲到南河的南边去了,然众人不服,于是舜说“这是天意啊”,这才正式登上帝位,完成禅让的整个过程。舜帝就位后面临洪灾泛滥,鲧治水不力被斩,四岳推荐禹为司空治水,禹治水成功,丰功伟绩,天下众望所归,于是“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就是说举办了禅让仪式,确立了禹为继承人。帝舜崩后,三年丧毕,禹又礼让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到阳城去了,又是众人不服,禹只好出来就天子位。从尧、舜到禹的禅让,古书记载如此,可以看出从推选,考察、举办禅让仪式、举丧三年、形式上礼让先王的儿子,然后自己再正式就位的完整程序。

仔细看看禅让的程序,就会发现禅让制漏洞百出,没有监督机制,要改变禅让制并不困难。禹帝上任后已是晚年了,儿子也有六十多岁。按惯例“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史记》。皋陶是很能干的,众人也都没意见,不过皋陶的年纪比帝禹还要大,这哪象是选继承人啊,所以不久皋陶就寿终正寝了,没能禅让成功。“而后举益,任之政”《史记》。这里有个细节,就是帝禹对皋陶和伯益都没有举办禅让仪式,没有“荐之于天”,这恐怕不是疏漏,于是埋下了改禅让制的伏笔。其次,帝禹将军政大权都交给儿子启,伯益看来没有实权,所以启的权威远高于伯益。这还不够,平时外出时,帝禹都带着儿子启同行,增加“曝光率”,以提高儿子的威望。到帝禹崩了之后,三年丧毕,伯益按部就班地礼让,“辟居箕山之阳”,没想到启多年大权在握,人多势众,已经集团化了,“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韩非子》。于是,启用武力夺得政权,他说:“吾君帝禹之子也。”天下是我老子的,我是儿子啊,天下当然归我了。从此,开始了王位由父子世代相传的“世袭”制,“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被“天下为家”的奴隶社会所代替。

当然,从禅让到武力“世袭”,启的夏王朝初期很不稳定,所以他杀了伯益,又战胜了不服世袭的有扈族,逐步巩固了自己的帝位。

其实,帝禹对于禅让,心里应该早已反对了,他千方百计想把王位传给儿子,但又要顾及名声。所以他就利用禅让制的漏洞,一是他的禅让活动没有举办神圣的仪式,也就是“未荐于天”,反正没人管,古人很敬祖宗和上天,对祖宗和上天的承诺不敢违背,禹的禅让没有举行仪式,在精神上为儿子启武力夺权铺平道路;二是《史记》上说:“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但这与事实不符,伯益始终对国事兢兢业业,曾经是禹治水时的主要助手;发明过一种凿井的新方法,被人称为“井神”;伯益还擅长畜牧和狩猎,教会人们用火烧的办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可以说伯益在那时久负盛名。之所以“天下未洽”,实际上是帝禹将行政大权预先都交给了启,人们去伯益那里根本就办不了事;其三是所谓“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如果真是这样,有扈族起兵造反的理由为什么偏是:“以尧、舜举贤,禹独传子,故伐启”《淮南子》。在讨伐有扈族之前,启还杀气腾腾地说:“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史记》,是说谁不听从命令,将在社神面前杀掉,我还要把他的家人收为奴婢。可见当时不服的大有人在。所以帝禹早就料到这种情况,一直由儿子把持军事大权,最终还是靠实力来决定输赢,禅让的政权终于如愿地由儿子抢回来。名声和大权两不误,禹的算盘可谓精到极致。

当然,禅让制为世袭制所代替并非坏事,毕竟时代不同了。所以连孔子也不得不说:“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就是说唐尧、虞舜的禅让制和夏、商、周的世袭制都是顺从天意的行为,应予以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成帝刘骜好色,妃子又多,为何没有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成帝刘骜好色,妃子又多,为何没有孩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4月17日),字太孙,又字俊,是汉元帝刘奭的儿子,是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刘骜生于公元前51年,两年后,他的祖父汉宣帝刘询驾崩,他的父亲刘奭就登基称帝。又过两年,刘骜因为是嫡长子,被立为了太子

  • 孝武帝元修:北魏末代皇帝,他为何会被宇文泰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元修,即北魏孝武帝,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南北朝时期北魏末代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生性沉厚,遍体有鳞文,颇好武事,高欢拥立他为皇帝,后与高欢决裂,率众入关中投奔宇文泰。元修因与宇文泰政见不和,为丞相宇文泰毒杀,年仅二十六岁,葬于云陵

  • 穆嫔陈氏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她是何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清圣祖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康熙不仅在政绩上突出,同时他的后宫嫔妃也是最多的一个,孕育的子嗣,估计连康熙都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可以说是大清朝最有福的一位皇帝。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就是康熙晚年最宠爱的一个妃子,她在历史上的记录并不多,但是她却非

  • 节闵帝元恭:北魏第十三位皇帝,他是如何登基即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元恭,即节闵帝,,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广陵惠王元羽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三位皇帝,在位共1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初袭爵广陵王,除仪同三司。以元叉擅权,遂以哑病为由不与他人来往。魏孝庄帝死后,为尔朱世隆所立为皇帝,年号普泰。高欢入洛,被废,之后被杀。西魏政权的执政宇

  • 元子攸:北魏第十二位皇帝,他一生的经历有多复杂?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元子攸,字彦达,献文帝拓跋弘的孙子,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母为文穆皇后李媛华,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孝庄帝元子攸,字彦达,是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彭城王元勰的第三子,母为李媛华,初封武城县开国公。孝昌二年(526年)

  • 孝明帝元诩:北魏第九位皇帝,即位后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元诩,即北魏孝明帝,宣武帝元恪次子,母宣武灵皇后胡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九位皇帝,在位共1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延昌元年(512年),成为皇太子。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去世,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武泰元年(528年),不满胡太后专权,密诏岳父尔朱荣进京勤王。

  • 九子夺地先后形成夺嫡五党 四阿哥胤禛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九子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到底是什么样的?其中夺嫡五党中背后都有什么势力?四阿哥雍正是怎么取胜的?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两度被废,导致诸皇子觊觎储君之位而明争暗斗不止,先后有九位皇子直接参与其中,故称“九子夺嫡”。在这场重大政治风波中,先后

  • 元恪登基后有哪些为政举措?又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元恪,即北魏宣武帝,别名拓跋恪,孝文帝元宏次子,母为文昭皇后高照容,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和七年(483年),出生于平城宫。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被立为皇太子。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去世,元恪即位。在位期间,北魏

  • 年羹尧被杀都没有向雍正认错 年羹尧到底在执着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年羹尧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年羹尧宁愿被雍正处死,都不愿意向雍正认错,年羹尧到底在执着什么?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个人最终都会因为利益等问题而产生嫌隙,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每个人都有弱点,也有极力维护的东西,当别人触碰到了他的底线后,他肯定会生气。年羹尧和雍正

  • 宣武帝元恪:北魏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元恪,即北魏宣武帝,别名拓跋恪,孝文帝元宏次子,母为文昭皇后高照容,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和七年(483年),出生于平城宫。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被立为皇太子。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去世,元恪即位。在位期间,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