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闯关东"非自近代始 东吴大将太史慈曾渡海北上

"闯关东"非自近代始 东吴大将太史慈曾渡海北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35 更新时间:2024/2/29 20:42:36

在这方面,有据可查的一位名人就是后来做了东吴大将的东汉末年的太史慈。此人乃东莱黄县人(与笔者是真正的同县老乡),早年渡海北上辽东,“求职”均不顺遂。当时辽东那边除了有少数民族占山为王,东汉政权也早已渗进。东吴大将太史慈作为当时真正的“北漂”,在那边始终未定下来;加之此人事母至孝,不久又乘船回乡。但其母深明大义,力主真正的男儿家应四海为家,闯出一番事业,于是太史慈又转向南下,以其勇武过人,得遇“小霸王”孙策,归之于吴,中年逝世后葬于镇江北固山南坡,与鲁肃墓相距不远。

关于东吴大将太史慈等先行者在1800年前渡海闯辽东的航之地,我少年在老家时即到县城东北诸由观一带寻访过当地人。古时龙口和烟台均未开港,太史慈等先驱者乘木帆船多是从我县东北渤海滩边或稍东今之蓬莱栾家口一带出发,一般只需漂荡一天便可抵达今之大连青泥洼海滩。遇上风浪,以当时简陋的渡海工具,其险可知。

好在两个半岛之间距离不远,自东吴大将太史慈家乡海畔起程至今之大连附近海滩,不过一百六七十公里。然而,先行者的胆魄与实践,使自海上北渡的历史比大批“闯关东”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六七百年。这些情况,完全有据可查。因为“老乡”太史慈在《三国志》中是有传记的。

但在那时,毕竟闯辽东还属于“散发”和“独漂”的情况,真正大规模的自南而北的海峡渡有记载的还是在1400年后的明末时期。当时的登州参将孔有德和耿仲明叛变明朝,先是攻打劫掠登州数县,然后率领本部军兵加上裹胁的乡民以及拥入叛军者号称万人,至少也有七八千人之数,于崇祯六年乘船浮海北抵辽东,向后金投降,孔、仲二人双双被“封王”。这一明末的重大事件,不仅说明王朝内忧外患之危重,也说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渡船往来已非难事,而且可以动员大规模的渡海行动。

在此后的1945年,我党我军在日本投降后大举进军东北,调集了十几万部队由黄县的龙口港、蓬莱的栾家口等港乘船抵辽东半岛各处,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战略意图。这前后相距三百余年的军事渡海赴辽东性质完全不同,但说明渤海海峡在军事转移与民众迁徙上都是古今相续的交通命脉。

笔者幼时在故乡,听自家先辈和邻居老人讲的闯关东的真实故事那就更多了。最典型的一例是我外祖母讲她舅舅的事。当时我姥姥已年过九旬(她生于清咸丰年间),但一提她舅舅只身闯关东,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她说她舅舅是从蓬莱栾家口上船的,那是道光十二年。舅舅会厨师手艺,还会唱皮黄戏,但到了关东几年,“事由儿不顺”,最后只带回一个“大脚片妗母”。这位妗母长得眼窝较深,鼻子有点高,嘴岔也大,不大会干家务活,更不会做针线。当时老家人给编了一段顺口溜:“渤海湾/关东山/几年没挣几个钱/领回一个大脚嫚”。弄得她舅舅挺没面子,不久便带着媳妇回了关东。这充分证明:在鸦片战争前,故乡人已有人在“海北”那边落户了。

“闯关东”不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大举“破门而入”的,而是千数百年以来探寻—冒险—跋涉—起伏的过程;开始是零落渐进的,随着主客观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便出现了相对意义的“关东热”。在我们老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民族企业家自力开埠的龙口港,在“闯关东”大潮中是一个分水岭。因为从此龙口先后与营口、大连等港有了定期的班轮,胶东半岛北部和西部的民众大都在此乘船去东北,“闯关东”渐形常态化。但不知这时的旅客们,透过“火轮”的窗口望着起伏的海浪,会不会想起当年的海上探路者东吴大将太史慈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孝静成皇后提出一个过份要求却至死都未能如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孝庄死后37年康熙为何不安葬,孝庄为何要给容妃下一道遗旨,宣宗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妃嫔,咸丰帝的养母,恭亲王奕訢的生母。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十三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参加宫廷选秀,被道光帝看中,赐封号为静贵人。次年,十四岁的静贵人生下皇次子奕钢。此时的道光帝已是不惑之年,道光帝子女甚少,对道光帝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静贵妃也因此母凭子贵,被升为静嫔。但好景不长

  • 李凤娘美艳而残忍霸道又任性 逼疯皇帝害死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皇后李凤娘,宋光宗皇后垂帘,李凤娘权势

    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历任皇帝皆昏庸懦弱、不思进取,整日生活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温柔乡中苟且偷安。这其中宋光宗赵惇更是 “奇葩”, 他性格软弱, 执政五年碌碌无为,又畏妻如虎,“内不能制,惊忧致疾” 《宋史光宗本纪》,整日生活在皇后李氏的高压专制之下竟罹患“心疾”(精神障碍),成就

  • 明朝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竟被文官活活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锦衣卫马顺被打死是哪一集,锦衣卫指挥使腰牌,锦衣卫指挥使陆炳

    对于锦衣卫,很多人对于他们的认识是一群无孔不入,武功高强但又心狠手辣的特务。大家会产生这种认识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影响。早期的锦衣卫确实是这样,毕竟,它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的侍卫队改编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锦衣卫的战斗力水分越来越大。直至发生指挥使被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打死的

  • 惊天秘密!萧皇后惹得这些个帝王都这么爱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妃怎么又怀了萧瑶宇文清,拒嫁天王老公免费阅读全文,萧皇后谁扮演的

    历史上经历桃花劫最多的皇后就是隋炀帝皇后萧氏。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一个唯一经历过数次冰火两重天的皇后。她自13岁做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这种经历让人除了好奇就是佩服了

  • 吕布有勇无谋?其实人们只看到他的见利忘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布见利忘义的事例,吕布为啥见利忘义,历史上的吕布真的有勇无谋吗

    提到吕布,很多人立马会想到那个武功冠绝天下,但是却有勇无谋,见利忘义的三姓家奴。这一印象的产生,恐怕大多是因为受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影响。只是罗贯中老先生只强调了吕布的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却刻意的忽略了吕布机敏狡猾。 但是翻阅《三国志》等史书我们会发现,吕布虽无大的智慧和谋略,却绝不是小说中的

  • 历史商不务正业三大皇帝因这三种怪癖而丧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不务正业的皇帝,中国唯一一个没有昏君的王朝,历史上不务正业的例子

    从夏启到清朝年代末皇帝溥仪,我国共有67个王朝,446为帝王。皇帝在我们的眼中,应该是左右着社稷的前途,名族的命运。职责是让国家繁荣昌盛,可以让人们安居乐业。但是若是皇帝置国事不理,放纵自己的喜好,那就是“不务正业”的“怪癖”皇帝。同性恋皇帝同性恋这个词在我们现在人的眼中,是时尚的词语。但是在于古代

  • 宋徽宗:艺术造诣绝顶的皇帝 却丧权辱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是不是最昏庸的皇帝,宋徽宗简介,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在中国历代的亡国之君中,宋徽宗是个颇为奇异的矛盾人物。作为一个皇帝,他昏庸、愚昧、怯懦,而且残忍。在大敌当前之际,他丧权辱国,直接充当了金人搜刮中原人民财富和奴役中原人民的鹰犬!而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不只聪明、目光敏锐,精细、而且技艺超群,其书画、声歌、吹弹、辞赋无不精擅,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许多不可

  • 三入娼门三从良的一代深明大义名妓柳如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满堂征西,单田芳的李自成为啥没说完,刘兰芳小八义

    我们一说到妓女,有些人就有点厌恶。其实在古代有许多深明大义的名妓。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吧!在明末清初是有这样一个名妓,她叫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

  • 窦太后:从有文化有气质保姆到皇太后历史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彻与窦太后的关系,汉朝有名的太后,窦太后干预朝政

    在古代宫廷中能得到封号的女人,一般都是帝王的母亲或媳妇儿们,有封号象征着有地位,有尊荣,然而历史总有让人意料不到的奇葩事——保姆当太后。南北朝是一个不省心的时期,战火弥漫是它的主题。话说北魏王朝起初仅仅是后燕边塞一个很小的附属国,然而它却在乱世中渐渐强大,屹立170多年统一北中国,为今后的隋朝打下了

  • 明朝皇帝朱瞻基:为何要终结20年的大航海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姚广孝推演大明国运,大明是怎样灭亡的,如果明朝没有土木堡之变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其统治的10年时间内,明朝在各方面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仁宣盛世。但是这位英明的皇帝也做了两件看似不应该是明君所为的事情,第一是放弃了其祖父辛辛苦苦征服的越南地区,第二就是终结了中国长达20年的大航海时代。在其祖父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期,中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