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元帝拓跋嗣:北魏第二位皇帝,他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明元帝拓跋嗣:北魏第二位皇帝,他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76 更新时间:2024/1/23 10:43:31

拓跋嗣,即北魏明元帝,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太武帝拓跋寿之父,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二位皇帝,在位共1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403年,拓跋嗣被立为 太子。公元409年,诛杀谋逆的 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 永兴。公元410年,北伐大破 柔然。公元423年,亲征 刘宋,辟地三百里。同年,由于御驾亲征,积劳成疾而终,享年32岁 ,谥号明元 皇帝,庙号 太宗。拓跋嗣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土,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下的枢纽地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拓跋嗣,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母为刘贵人。登国七年(392年)生于云中宫。道武帝得子较晚,听说后大为高兴,于是大赦天下。拓跋嗣聪明睿智,宽厚弘毅,非礼不动,道武帝很是惊奇。天兴六年(403年)十月二十五日,被封为齐王,拜相国,授车骑大将军。

当初,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被赐死,道武帝告诉他说:“过去汉武帝准备立其子刘弗陵而杀死其母钩弋夫人(即子贵母死制),为的是不让妇人以后参与国家大事,致使外戚乱政。你理当继承皇统,所以我效法于汉武帝,为你作长久的考虑。”拓跋嗣一向非常孝顺,听说后悲哀过度,自持不住,道武帝很愤怒。拓跋嗣回到宫中,悲哀不止,日夜号哭。道武帝听说又召他前来,拓跋嗣想进入道武帝宫中,左右随员说:“孝子事父,小的惩罚就接受了;如是大惩罚,理当回避。陛下正在气头上,你过去恐怕会遭不测,这就把您陷到不义的境地了。不如暂且出去,等到道武帝怒气消了再进去,那也不晚。”拓跋嗣害怕,便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偷偷地溜了出去。

登基为帝

天赐六年(409年)十月十三日,道武帝次子清河王拓跋绍叛乱,将其父杀害,拓跋嗣入宫诛杀拓跋绍,平息了叛乱。同年十月十七日,拓跋嗣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永兴。追尊母亲刘贵人为宣穆皇后。拓跋嗣即位后,拔贤任能,内迁民众,整顿流民,抚恤百姓。使北魏国政再度步入正轨。

北伐柔然

永兴二年(410年)正月初一,拓跋嗣下诏命南平公长孙嵩等北伐柔然。五月,长孙嵩等从大漠回来,被柔然追赶并围困在牛川。五月二十一日,拓跋嗣御驾亲征,率部北伐柔然。柔然听说后仓惶逃走,北魏大军取得胜利。永兴三年(411年)十二月初十,柔然斛律党羽吐牴于等百余人归顺北魏。

神瑞元年(414年)八月十四日,拓跋嗣派使者悦力延前去安抚柔然,于什门招谕冯跋。十二月初一,柔然侵犯北魏边境。十二月十三日,拓跋嗣再一次亲率大军讨伐柔然。

南征刘宋

拓跋嗣北伐柔然取得胜利后,将北魏实力范围拓展到河南,与东晋接壤。拓跋嗣励精图治,整饬内政,为南征作准备。

泰常七年(422年)十月,魏将奚斤攻南朝刘宋政权的滑台不克,拓跋嗣大怒,与群臣商议亲自征伐,以作为他的声援部队。后刘宋东郡太守王景度放弃滑台逃走。拓跋嗣下诏命成皋侯元苟儿为兖州刺史,镇守滑台。十二月,拓跋嗣派寿光侯叔孙建等率部从平原东渡,攻下青、兖二州各郡县。刘宋兖州刺史徐琰听说北魏军队渡过黄河,便弃城逃走。叔孙建于是东到青州。司马爱之、秀之先在济州东部聚众造反,并率部前来归降。

泰常八年(423年),司空奚斤既已平定兖、豫二州,还军围困虎牢关,刘宋守将毛德祖坚守虎牢关,北魏军久攻不下。同年四月初一,拓跋嗣到成皋城,观看虎牢关。虎牢城内缺水,城里人悬绳吊桶从黄河中取水。拓跋嗣命令在舰船上放置攻城车,绝断其取水之路,又穿凿地道以破坏其水井。闰四月二十三日,虎牢关被攻克,俘获刘宋冠军司马、司州刺史、观阳伯毛德祖,冠军将军、荥阳太守翟广,建威将军窦霸,振武将军姚勇错,振威将军吴宝之,司州别驾姜元兴,治中窦温。自此,北魏夺取黄河南岸要地和山东青兖等地,辟地三百里,进逼刘宋领土。

因病去世

拓跋嗣在亲征过程中,积劳成疾,旧病复发,于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初六,在西宫驾崩,时年三十二岁。遗诏命司空奚斤把所缴获的军资赏赐给大臣们,从司徒长孙嵩以下至士兵都数量不等地享受到。十二月初八,上谥号为明元皇帝,庙号太宗,葬于云中金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后世如何评价拓跋珪?他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拓跋弘为什么让位,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

    拓跋珪,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开国皇帝,在位共11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

  • 陈叔宝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如何抓好思政课建设,魏忠贤为什么不谋反,学校思政工作计划及举措

    陈叔宝,即陈后主,陈宣帝陈顼长子,生母是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共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建元年(569年),陈叔宝被立为皇太子。太建十四年(582年)即皇帝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祯明三年(5

  • 杨坚都做了什么事情 杨坚是怎么成为李渊的贵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渊与杨坚的关系,李渊是杨坚的儿子吗,李世民与李渊的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渊和隋文帝杨坚,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渊和隋文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李渊一生的贵人为什么是隋文帝?隋文帝都做了什么事情?提起李渊,唐代的祖师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出身于北周的一个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开元黄年,杨坚谋反,北周静帝被迫禅让,杨坚称帝,即隋文帝,隋朝

  • 陈后主陈叔宝:陈朝末代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后主,陈叔宝为什么叫陈后主,南唐陈后主

    陈叔宝,即陈后主,陈宣帝陈顼长子,生母是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共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建元年(569年),陈叔宝被立为皇太子。太建十四年(582年)即皇帝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祯明三年(5

  • 陈宣帝陈顼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颛顼有什么功绩,齐宣帝,南北朝陈宣帝

    陈顼,即陈宣帝,本名陈昙顼,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 ,陈文帝陈蒨之弟,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共1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永定元年(557年),袭封始兴郡王。陈蒨继位后,改封安成王。天康元年(566年),其兄陈文帝去世,侄子陈伯宗即位,陈顼成

  • 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存在感那么低 李渊究竟是昏君还是一代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渊,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高祖李渊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李渊真的是一代开国雄主吗?李渊给人印象为何那么差?要是排一个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排行榜,唐高祖李渊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在他前面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在他后面的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位可都是历史知名人物

  • 陈宣帝陈顼:陈朝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家出了多少位皇帝,陈朝最后一位帝王,陈顼生了42个儿子

    陈顼,即陈宣帝,本名陈昙顼,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 ,陈文帝陈蒨之弟,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共1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永定元年(557年),袭封始兴郡王。陈蒨继位后,改封安成王。天康元年(566年),其兄陈文帝去世,侄子陈伯宗即位,陈顼成

  • 历史上年羹尧会被处死的真相是什么?雍正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为什么贬年羹尧,雍正杀年羹犹豫过吗,历史上真实的雍正

    年羹尧,字亮工,清朝名将。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雍正登上皇位是十分不易的,他经历了九子夺嫡,最后能登上皇位要多亏了年羹尧大将军的帮助,同时年羹尧的妹妹还是雍正的妃子。可是雍正是一个心思十分细腻的人,年羹尧身为将军并不完全服从于皇帝雍正。身为皇上,万人之上,雍正是无法忍受将军自作主张的,这也导致雍正对

  • 陈废帝陈伯宗:陈朝第三位皇帝,他的身上有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皇帝顺序,北齐皇帝顺序,明朝皇帝在位时间表

    陈伯宗,即陈废帝,陈文帝陈蒨嫡长子,生母是安德皇后沈妙容,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伯宗,字奉业,小字药王,永定三年(559年),被立为皇太子。天康元年(566年),陈文帝去世,皇太子陈伯宗即位。由于陈伯宗年幼,便以叔父安成王陈顼为

  • 唐朝时期的千牛卫大将军官职很厉害吗 他们的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千牛卫中郎将是几品,古代千牛卫是什么职位,千牛卫大将军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朝千牛卫,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时期的千牛卫是什么样的官职?这个官职是几品官?该官职的权力很大吗?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有段时间曾经流行过,狄仁杰说过的一句话“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里的元芳就是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