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诛杀胡惟庸是因为什么?他做了什么?

朱元璋诛杀胡惟庸是因为什么?他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9 更新时间:2023/12/15 15:34:09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这场政治斗争更像是皇帝发起的一次清剿活动,而不是一场朝臣发起的叛乱行动。胡惟庸案真正持续的时间很久,波及人数也很多。胡惟庸被处死后,又延续到十年后的洪武二十三年,最终诛杀了三万多人。

这起案件的整个过程中,皇帝朱元璋的目的都非常明确。一是他想削弱甚至彻底铲除“相权”,从而达到强化皇权的效果,结束长时间以来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

二是他要清理一批勋贵。将那些开国时期有着赫赫功勋的,但现在已经在朝堂上形成自己势力的大臣们清理出朝堂,从而巩固朱氏根基。也为朝堂谋得一批良臣,为之后的国家治理奠定基础。

一、胡惟庸案

龙凤元年,也就是公元1355年,那时的朱元璋还是个籍籍无名之辈,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局势,他只能默默积累,等待机会的到来。胡惟庸在这个时候投奔了他。在他前后投奔朱元璋的还有有徐达常遇春刘基李善长等人。而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明帝国的开国功臣。

事实证明,当时胡惟庸的选择也许没错。在他投奔朱元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先后担任知县、通判、太常少卿、右丞相等职。

一路高歌,获得了朱元璋的重用,也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干,成为明朝开国元勋中不可不提的一员。到了1377年左右,他更是成为左丞相,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但是,权力终究会腐蚀人心,在当了多年独相,掌握许多生杀大事后,胡惟庸逐渐膨胀起来。内外部门的奏章很多时候都由他来先看过,对自己有利的呈上,对自己贬损的自然扣下。他还热衷于各种功名争斗中去,成了骄奢淫逸、奸恶之徒。

墙倒众人推,时间久了,一些大臣对他的恨意加深。如大将军徐达、御史中丞、学士吴伯宗等人都向朱元璋表示过对胡惟庸的不满。而胡惟庸自己也怀有异心,暗自收买人心,已然成为皇位的一大威胁。

洪武十二年,占城国前来进贡,胡惟庸却胆大包天,向朱元璋隐瞒此事。朱元璋通过其他人知道后大怒,下令责备中书省臣。胡惟庸和汪广洋两人一边作谢罪悔改的样子,一边却将罪名扣在礼部大臣的身上。朱元璋察觉到之后自然更加愤怒。

不久之后,朱元璋便将汪广洋打入大牢并赐死。事情逐渐败露,胡惟庸之前所做之事也被揭发出来。皇帝下决心命司法调查。之后便轮番有人向皇上告发胡惟庸叛变、谋反等事。朱元璋最终诛杀胡惟庸、陈宁等人。胡惟庸案暂时落下帷幕。

二、清洗朝堂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处死,这只是对胡惟庸个人的一个落幕。而后朱元璋才开始真正进行他的大计。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一场“清洗”运动。胡惟庸案之后,一直持续到洪武二十五年,到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清洗。

洪武十八年,大清洗开始了。先是从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被人揭发为引子,有人称其曾与胡惟庸一起谋逆。但当时朱元璋没有直接处死李存义父子,而是继续等待更多人的卷入。

时间来到洪武十九年,又有林贤串通倭寇这一事件败露,经过严刑拷打,他说出胡惟庸通倭的事情。又过去四年时间,到了二十三年,朱元璋知道封绩的事情后,胡惟庸的事件又有了后续,封绩被捕,告发胡惟庸串联北元之事。

此后案件涉及、牵连的人越来越多,触及到朝中很多勋贵氏族。眼看时机成熟,朱元璋立马以此为引子,大举治罪。最终三万多人被诛杀,一直延续到蓝玉案,胡惟庸案的余波都还在。

三、胡惟庸之死

自秦统一天下,开辟了皇帝制之后,君权相权的相互制衡就没有停止过。汉代沿袭秦的制度,依然设立丞相。汉武帝为了加强君权曾经组织一批外戚和近臣以此来制约丞相。虽然相权被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但终究效果有限。

隋唐到宋代这一期间,宰相制度再一次发生改变。逐渐形成大家熟知的“三省”制度,三个长官同时担任原来丞相的职责,从而达到分散相权的目的。元朝的一省制又让丞相权力大增,回到之前的状态。到了明代,君权在朱元璋的一番治理下达到一定的顶峰。

朱元璋利用所谓的“胡惟庸谋反”事件,直接废除丞相制度。将丞相的权力分给六部,而六部直属皇帝。这样以来相权再也无法左右到皇帝的决定。只是作为皇帝的政务大大增多。此后为了皇帝的需要,又设立了内阁和军机处,协助皇帝除了政务。

这样将胡惟庸案放到历史的长河里,我们不难看出,其实朱元璋编故事也要打压胡惟庸的根本原因再于削弱千百年来的相权。胡惟庸案的本质还是在于“君主集中制度”中君权与相权的制衡。

君主集中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国家治理的两样法宝,这两项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但一旦遇到“昏君”,则国家就一落千丈,变得羸弱。

而相权成了每位在任皇帝都头疼的一件事情,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曾通过分散相权的办法来保证君权的强大,但受到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这种办法实际上不能根除问题。

胡惟庸之死实际是君权在制约相权上的一次胜利,这无关朱元璋也无关胡惟庸,只是在历史的潮流中恰好这两位走到这个地方。但历史又由一个个人筑造,历史造就了他们的选择,他们也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再回到题目的问题,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朱元璋一定要诛杀胡惟庸的原因。有人说做汉武帝的丞相很惨,要时时谨言慎行。实际上做朱元璋的丞相更惨,诛九族只是他保证自己权力的一件小事罢了。

秦以来,君权、相权纠葛不断,“缠缠绵绵”。心狠手辣的皇帝可以将相权连根拔起,软弱无能的皇帝君权会被相权架空。在我们现代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早已不存在君权和相权了,但了解历史上的权力如何制衡和分立还是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参考和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徽宗在金国生下14个孩子 宋徽宗的待遇生活是不是很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徽宗在金国的生活,宋徽宗赵佶有多少个孩子,宋徽宗在金国的待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宋徽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宋徽宗被抓之后,在金国生下14个孩子,宋徽宗在金国的待遇很好吗?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宋徽宗受李纲之言,禅让给太子赵桓。“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古代是不太平的,谁拥有强大的势力,谁最能聚集人心,往往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即使是皇帝

  • 历史上的宋徽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正史和电视剧差距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光义是个好皇帝吗,宋仁宗与宋徽宗相差几个朝代,宋朝接近正史的电视剧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徽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徽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历史上的形象又是什么样的?公元100年的正月,正值青年的宋徽宗赵佶继位,宋徽这个人不用介绍都应该了解他是谁了,影视剧中的常客,最出名的就是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里的故事在历史原型里没那么精彩,他们也没

  • 丁夫人与曹操决裂是因为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失败,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为什么失败,是何事造成二气周瑜

    丁夫人,曹操的结发之妻,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英雄无数,他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在这乱世中颇有一番作为。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之一曹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而另一方面,他是历史上著名的野心

  • 历史上朱祁镇为何能复位成功?朱祁钰为何没能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祁钰怎么退位,朱祁镇复位后孙太后如何,明英宗怎么复位成功的呢

    景泰八年,石亨、张軏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朱祁镇复位后,改年号为天顺。当天,朱祁镇传值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天顺元年(1457年)一月二十二日以谋逆罪杀于谦、王文等人。二月初一,朱祁镇废朱祁钰仍为郕王,迁于西内。二月十九日,朱祁钰去世

  • 熊延弼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为何会死于宦官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宦官都是坏的吗,熊廷弼后代,女人一生要有三样东西

    在明朝战争史上,熊延弼和袁崇焕是先后经营辽东战场的名将。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熊延弼是明末三朝老将,与孙承宗、袁崇焕并称为“辽东三杰”,他把一生都奉献于维护明朝边境之中,却因得罪宦官最终含冤而死。他死之后明朝日渐腐朽,乾隆皇帝称,处死熊延弼是明朝在自掘坟墓。你可知他是怎么死的

  • 多尔衮到最后都没有称帝,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多尔衮是个怎样的人,多尔衮放弃皇位的原因,历史上孝庄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我国古代历史上,皇位无疑是最有诱惑力的东西。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长河中英豪无数,提到多尔衮这个名字,或许大家不会陌生。熟悉清朝的人大多知道多尔衮的存在,因为他的一生战功赫赫。提到“摄政王”这个词,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多尔衮。多尔衮作为清朝入关初期的摄政王,他的辅政为中国

  • 历史上陆抗与羊祜是何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羊祜和陆抗,羊祜是谁,羊祜杜预

    羊陆之交,汉语典故。指彼此身处不同阵营的交情。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羊祜世代都为世家大族,自他起往前追溯,其祖辈八九世都曾担任过俸禄二千石以上的高官,且每一世都因清明廉洁而为百姓所称赞,祖父羊续曾任南阳太守,其父羊衜为曹魏时期的上党太守,其母为大儒蔡邕

  • 殷墟文明,盘庚迁都重新振兴了商朝的格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盘庚迁都的主要内容,商朝盘庚迁殷,商朝多次迁都

    商朝享国运五百年左右,首都迁移非常频繁。至商朝第十九位国王盘庚时,将商都从奄迁到黄河以北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此后,十二代商王都以殷为都城,再也没有迁都之举。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商朝从建国到灭亡,约为五百多年,但前一半时期内却迁了五次首都。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

  • 董鄂妃的身份到底是什么样的 孝庄太后为何讨厌这个儿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庄为什么让容妃,孝庄对董鄂妃鞭尸,康熙讨厌董鄂妃

    对孝庄和董鄂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鄂妃到底是谁?董鄂妃的身世又是什么样的?孝庄太后为何会讨厌这个儿媳?常言“最是无情帝王家”,历史上不少帝王为了帝业皆不惜抛妻弃子,背叛手足。可鲜有人知的是,清代历史上还出现过这样一位帝王,偏偏不爱江山爱美人,独宠一妃多年,他

  • 慎夫人的聪明之处在哪?她的结局为何比戚夫人好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娡结局,慎夫人和窦漪房什么关系,周亚夫为什么和慎儿联手

    汉高祖刘邦的后妃戚夫人与汉文帝的后妃慎夫人都十分受宠,同样碰到了强有力的皇后干政,为什么俩人结局大不相同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戚夫人,山东定陶人,当时是那一带著名的舞姬,刘邦,秦末崛起的一代枭雄,后来在与项羽争夺天下路过定陶时,有好事者将戚夫人进献给了刘邦。面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