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知道杀恩是七国也不会罢兵 汉景帝为什么还要下手

汉景帝知道杀恩是七国也不会罢兵 汉景帝为什么还要下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93 更新时间:2024/1/10 9:38:1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景帝杀晁错,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汉景帝诛杀晁错可以称得上厚黑学的典范,也是职场宫斗的一个典范。

刘邦建汉以后,分封了一些刘姓。王的势力非常大,有自己的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国内实行王自己制定的法律。王自己任命官吏,可以铸造货币,税收归王自己。还可以组建军队,完全听自己指挥,与中央朝廷无关。刘邦希望立这些王国在边疆,替中央朝廷抵御外来入侵,所以叫:藩国。藩是篱笆墙的意思,朝廷的篱笆墙。

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藩国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让朝廷感到了威胁。于是大汉中央朝廷开始研究:削藩。学弱藩国的力量。

最担心藩国强大的、主持削藩工作的最大领导肯定是汉景帝,其次是晁错。

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晁错就进了太子府,职位太子舍人、太子家令。晁错属于太子的私人幕僚,而且时间比较长,晁错在太子府最低得干了八九年。期间晁错和太子的关系非常融洽。景帝登基自然要重用晁错。当时在官员中,晁错是景帝最亲的人,所以用的也最重,晁错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三公九卿都得排在后面。

从景帝对晁错的重用程度上也能看出来俩人的交情。景帝拿晁错当自己人,晁错也没见外,拿朝廷的事当自己的事,尽心尽力。既然尽心替景帝考虑问题,景帝最大的威胁:藩,必然落到了晁错眼里。发现问题得解决问题,于是晁错张罗削藩,剥夺藩王们的土地,让他们变弱,失去威胁朝廷的能力。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晁错已经得罪了两波人。藩王们对晁错恨之入骨,朝廷里大臣们对晁错的恨也不比藩王低。晁错得宠,大臣们看着眼红。

最终因为削藩的问题,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藩王起兵,向中央发起进攻,也就是七国之乱。刘濞不能直接说造反,得换个口号:清君侧诛晁错。意思皇帝还是好皇帝,我们还是好臣子,还是要效忠朝廷,但现在朝廷里出了坏人晁错,在皇帝身边鼓捣干坏事,我们去京城帮皇帝把他杀了。

七国联军势头正强的时候,发生了汉景帝下令杀晁错的事,晁错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带到刑场:腰斩。

杀了晁错七国也不可能善罢甘休,小孩子都能看出来。汉景帝当时三十多岁,一直在政治圈子里摸爬滚打,也是一代明君,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杀了晁错七国也不会退兵,汉景帝比谁心里都明白。那他为什么还得杀晁错?

这是厚黑。

因为七国没说造反,没说要推翻朝廷,他们说是为朝廷铲除奸臣,自己是正义的一方。七国的士兵、军官、百姓很大一部分也以为自己是在为大汉朝廷效力呢,他们是很好忽悠的。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很多人干坏事的时候,甚至杀人放火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在干好事呢,他还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呢。

七国之外的其他势力,广大军民,藩王,官员也都会迷糊:谁是奸臣?谁是忠臣?谁造反?谁正义?分不清。帮谁?不知道。

景帝杀晁错是将了刘濞一军,你起兵说是为了杀晁错,现在我把晁错杀了,你怎么办?是不是该退兵了?只要你不退兵,说明了你不是要杀晁错,也不是清君侧,是造反。现实情况也是,刘濞没退兵,继续打。这一下坏了,全天下的人都看明白七国是在造反。尤其七国的官兵百姓:原来俺们是坏人呀。瞬间都能分清了。

杀完晁错以后,刘濞继续进兵,失去了法理基础,也证明了前面他号召的清君侧是骗人。这样他就失去了军民各界的支持,大家都不想造反,都还认为自己是大汉朝的臣民。一看刘濞是造反,也就散伙了。其他人看清了刘濞是造反,也跑去帮朝廷了。这样一来,七国很快土崩瓦解。

晁错被杀3个月以后,七国之乱平息。有人觉得晁错白死了,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晁错被杀,所以七国之乱才能这么快被平息。不杀晁错,什么结果并不好说。景帝杀晁错,起到的是摧毁刘濞造反法理根基的作用。根基摧毁,七国势力立即坍塌。

这汉景帝的手段。拿晁错的死,撕开刘濞的伪装。问题是晁错和汉景帝的私人感情……做大事,脸皮厚心黑是必备的。必须足够厚黑,汉景帝才能把权利掌握稳,才能延续文帝传下来的治世,才能成为一代明君。

总体来讲,晁错死的并不冤。

晁错是一个充满政治热情的人,文帝的时候他经常上奏折,给皇帝出主意。景帝登基他更来劲了。实际上景帝做皇帝没多久晁错就开始张罗削藩,这明显的是有问题的:皇帝位子还没坐稳,还没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发生变故,非常危险。但晁错不管不顾,他亲爹看出了风险,喝药自杀阻止,都没能挡住晁错作死的脚步。景帝登基两年刘濞就造反了。

七国之乱,汉景帝最大的危机并不是刘濞的军队,而是内部的大臣。他上台才两年,没培植好自己的势力,手下只一个晁错,其他大臣又都恨晁错,情况变得非常微妙。

当时还没有科举制,文官武将,朝廷部队都是大家族控制。一个大官,手下小官,部队里的将军,中低级军官,士兵,都是一大家族的人,还得再加上亲家、学生、老乡。大臣们看晁错受宠,不开心,七国打过来,他们可以站旁边看热闹,不帮皇帝。他们要是起了歪心,里应外合刘濞把汉景帝废了,是很正常的事。刘濞也姓刘,大臣们把他请进来不算造反。

向汉景帝提议杀晁错的是袁盎,他就是袁家大族的首领。之后丞相、中尉、廷尉联合要求汉景帝杀晁错。这是建议吗?这是奏折吗?这是逼宫!外面七国造反,内部四个最高级的大臣,盘根错节的大家族首领,要求杀晁错,汉景帝敢不杀吗?这四个人完全有实力把汉景帝控制起来,迎接刘濞。即便这些人没控制住汉景帝,朝廷内部乱了,或者这些高官大族袖手旁观,汉景帝还是要废。

汉景帝只能杀晁错,以安定内部。

这是职场。

汉景帝太宠晁错了,晁错也太张扬了,得罪了太多同僚。最后惹了众怒,皇帝也救不了你。老板对属下好,属下对同事,尺度都得控制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晋废帝司马奕:东晋第七位皇帝,他有哪些为政举措与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奕,即晋废帝,晋成帝司马衍次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弟,生母是周贵人,东晋第七位皇帝,也是东晋唯一一位在位期间被废黜的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二月,司马丕死后。同年二月丁酉(2月23日),司马奕即帝位,在位6年,为桓温所废。被废

  • 晋哀帝司马丕:东晋第六位皇帝,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丕,即晋哀帝,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之侄,晋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生母是周贵人,东晋第六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342年,司马丕受封琅邪王。361年,晋穆帝去世,皇太后令司马丕登基,改元隆和。364年,司马丕断谷饵药以求长生结果中毒,崇

  • 汉武帝差点将汉朝折腾亡国 汉武帝又是怎么意识到错误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和汉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在位时间那么多年,汉朝为什么差点就亡在汉武帝的手里,汉武帝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历朝历代,为了巩固当朝的统治使民心所向,统治者都会选择一些“主流思想”作为统治百姓的工具。汉朝,不仅是继秦朝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还出现了“文景

  • 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第五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聃,即晋穆帝,晋康帝司马岳之子,生母是褚蒜子,东晋第五位皇帝,在位共1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344年晋康帝驾崩,晋穆帝即位;由于年幼而由母太后褚蒜子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位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

  • 晋康帝司马岳:东晋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岳,即晋康帝,晋明帝司马绍次子,晋成帝司马衍同母弟,生母是明穆皇后庾文君,东晋第四位皇帝,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岳在其兄晋成帝继位后,受封吴王。后改封琅邪王,历任散骑常侍、骠骑将军、侍中、司徒。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病重,在掌权的庾冰等人建议

  • 宋光宗赵惇曾被皇后吓得一病不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社会里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无数个日日夜夜,历史潜移默化地慢慢前行,那些糟粕文化逐渐被人们从脑海中所遗忘。无论是古代的残酷刑罚,还是阶级的不平等,这些腐朽文化都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如今社会女性地位大大提高

  • 汉武帝登基后的十二年时间里 汉武帝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在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登基的十二年时间里,期间汉武帝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儿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中国古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讲究家族的子孙繁茂和延续,尤其是对于皇帝家族来说,更是代表皇家的传承。因此,皇帝无后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搞不好国家都要

  • 晋成帝司马衍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衍,即晋成帝,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生母是明穆皇后庾文君,西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晋成帝于325年即位,因其年幼故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司马衍在位期间,任用外戚庾亮执政,试图排斥王导势力,振作东晋

  • 晋成帝司马衍:东晋第三位皇帝,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衍,即晋成帝,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生母是明穆皇后庾文君,西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晋成帝于325年即位,因其年幼故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司马衍在位期间,任用外戚庾亮执政,试图排斥王导势力,振作东晋

  • 沈南嫪是什么人?他与女皇武则天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帝王,与高宗并称“二圣”。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森严的封建男权社会中是极其罕见的。武则天还是唐朝两代皇帝的妃子,仅仅从这一点来看,武则天无论是外貌还是才情手段都非常出众。应该说放到现在的宫斗剧中,她绝对是能活到最后的那一个。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