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尉迟恭作为隋末唐初最富盛名的武将 正史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尉迟恭作为隋末唐初最富盛名的武将 正史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481 更新时间:2024/1/18 19:13:0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代尉迟恭,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历史上的尉迟恭到底有多厉害?正史和演义的差别有多大?

作为隋末唐初最富盛名的武将,历史上真实的尉迟恭,人生经历其实和演义小说当中描写的高度相似。唯一略有不同的是,真实的尉迟恭,本人除了能打之外,做人还特别精明,绝不是什么只会打仗的傻大个。

公元585年,尉迟恭生于山西朔州。当时隋朝已经开国,但是还没一统天下。直到几年之后,隋朝才南下灭陈。而且,尉迟恭不是汉族,他是鲜卑族。

正如演义小说里描写的一样,尉迟恭出身底层,少年时以打铁为生,因此练出了一身惊人的力量。后来,到了隋朝末年的时候,尉迟恭的家乡周围,有很多盗匪作乱,搞得治安越来越差。社会环境变差了,铁匠铺自然也就没了生意,年轻的尉迟恭也就没了收入。恰好当时隋朝大军在征兵,迫于生计,尉迟恭便由一个铁匠,改行当了士兵。

参军入伍之后,靠着打铁练出来的一身力量,尉迟恭很快就在军中脱颖而出。在剿灭盗匪的作战当中,多次立下大功,很快就成了军中有名的战斗英雄,后来逐渐被提拔为朝散大夫。这个朝散大夫,是隋朝开创的一个散官官职,大概就是给尉迟恭一个相对品级的待遇和俸禄,但没有相应实权的这么一个官职。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涨工资但不升官。

在军中干了两年之后,尉迟恭迎来了他人生当中的另一个转折点。大业十三年,随着隋朝在北方的统治彻底崩溃,各地豪强开始纷纷自立为王,割据一方。尉迟恭家乡这边,有个叫刘武周的主力团团长,杀了当地的市长,然后指挥手下占领这山西北部地区。

在这场政变当中,尉迟恭并没有选择替那位市长报仇,或者联系大伙反抗刘武周。对于当时的尉迟恭来说,当兵只是一个职业而已,谈不上必须效忠谁。不管刘武周是不是造反,他只要老老实实地听上级的命令就好了,反正也就是为了吃饭而已。

不过,刘武周上位之后,却对尉迟恭这位战斗英雄,很感兴趣。刘武周之前就是当地的主力团团长,早就听说过尉迟恭的名声。所以,刘武周掌权之后,用高官厚禄招揽尉迟恭,将尉迟恭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而尉迟恭也没拒绝刘武周的招揽,反正当兵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谁给的好处更多就听谁的呗!

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刘武周稳固住自己的地盘,控制住了整个山西北部地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其他地区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李渊从太原起兵,一路攻入长安;比如江都政变爆发,杨广被麾下的禁军勒死;再比如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李密降唐之后被杀等等……这些隋末著名的大事,基本上都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的。

而在刘武周这边,这期间刘武周除了巩固自己对当地的控制之外,还招揽了一个叫宋金刚的农民军领袖。这个宋金刚比较能打,刘武周更是对他青睐有加,将其视作自己麾下的帅才。至于尉迟恭,则是被刘武周视作冲锋陷阵的将才。等到宋金刚加入之后,尉迟恭便被派到了宋金刚麾下做大将。

一年多以后,随着刘武周彻底控制住自己的地盘,得到了突厥的支持,又得到了宋金刚这样的所谓‘帅才’,刘武周开始想要向外扩张了。经过仔细的研究后,刘武周决定采纳宋金刚的建议,向南进攻太原,将南方作为自己的扩张方向。太原本来是李渊的地盘,但是李渊入主关中之后,把大多数精锐都调到了长安那边。当时的太原地区,正是由李渊的三儿子李元吉镇守,十分空虚,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制定好作战计划之后,刘武周以宋金刚为统帅,率兵锋直指太原。太原这边,守城的李元吉当时只有十六岁,又不像他哥李世民那样生下来就会打仗。所以,在得知刘武周南下的消息之后,李元吉干脆直接连夜逃出了太原。与此同时,远在长安的李渊,听说刘武周进攻的消息后,派宰相裴寂率大军前来救援。结果这个裴寂也不是宋金刚的对手,连一个回合都没打完,就被打得全军覆没。

就这样,刘武周很轻松地便攻下了太原,并且控制了太原周围的广大地区。当时唐代在黄河以西的地盘,除了极小一部分之外,几乎都被刘武周给打下来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尉迟恭一直冲锋在前,作为先锋击败了不少唐军,多次立下大功。

不过,等到刘武周逐渐打下整个山西之后,李唐政权这边,开始有了新动向。李渊见其他人都打不过刘武周,只能派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上场。李世民率兵抵达之后,派大将秦叔宝为先锋,在美良川地区阻击尉迟恭。最终,唐军大胜,尉迟恭大败而回。

美良川之战,是唐代扭转败局的一战,意义重大。而在演义小说里面,这一战更是被大书而特书。三鞭换两锏的故事,就是出自这一战。正史上真实的战斗,虽然不像演义小说里那么夸张,但同样精彩万分。

在这一战之后,尉迟恭虽然吃了败仗,但并没有被刘武周过于责罚。而且,美良川之战后,唐军开始步步紧逼,和刘武周大军在柏壁一线展开了对峙。在经过数月的对峙之后,刘武周方面率先耗光了粮草,被唐军击败。此后,宋金刚和刘武周逃往了突厥,企图依靠突厥东山再起,但最后却被突厥所杀,尉迟恭则是率军被围困在介休城内。

尉迟恭被围之后,李世民派人入城劝降,尉迟恭眼见胜利无望,也就没再做抵抗,直接投降了李世民。

就这样,尉迟恭终于加入到了李唐阵营。

虽然是降将身份,但到了唐代这边之后,尉迟恭并没有受到任何歧视,反倒是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在尉迟恭降唐之后,也曾有很多人劝说李世民,应该将尉迟恭关押入狱,甚至有人说应该直接杀了尉迟恭。然而李世民却果断拒绝了这些提议,在之前的大战当中,尉迟恭的勇武,给了李世民很深的印象,所以李世民不忍心杀这样的良才。接下来,李世民给了尉迟恭很多金银财宝,并且明确告诉尉迟恭,如果不想投降,可以随时带着财宝离开。

李世民的大度,给了尉迟恭深深的震撼。之前不管是在隋军还是在刘武周麾下,尉迟恭都是典型的拿钱办事,谈不上卖命。但李世民的真诚,却征服了尉迟恭。从此之后,尉迟恭真心臣服于李世民,不但是唐代的将军,更是将自己完全当成了李世民的家将。

尉迟恭降唐之后,李世民依然让他做自己麾下的先锋,和秦琼、程咬金等人并列。此后的两年里,尉迟恭始终追随在李世民左右,先后打败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强敌。尉迟恭每战必身先士卒,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李世民,去为李世民战斗。在这个过程当中,尉迟恭也逐渐成了李世民麾下的心腹将领,成了秦王党的核心成员。

再之后,随着唐代彻底一统了天下,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开始逐渐激化。在此期间,李建成曾想以重金收买尉迟恭,却遭到了尉迟恭的严词拒绝。对于李世民,尉迟恭真的是一片赤诚,忠心不二。到了武德九年,当李世民和李建成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时,尉迟恭更是直接劝说李世民,主动抢先下手。

这一点,又和演义小说里描写的不太一样。历史上真实的尉迟恭,不光是玄武门事变的参与者,其实更是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策划者。

最终,在尉迟恭和其他几名心腹的劝说下,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在玄武门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玄武门事变发生的时候,尉迟恭不但亲自参与了这场政变,而且在战斗过程中,李世民曾跌落下马,险些被李元吉杀死。正是尉迟恭赶到,救下了李世民,然后又射杀了李元吉。在这场政变结束后,又是尉迟恭带兵入宫,控制了整个皇宫,逼迫李渊向李世民低头。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顺利登基为帝。但就在李世民登基的同时,北方突厥得知了长安内乱的消息,当即大军南下,兵锋直指长安。当时长安城内的守军,只有不到两万人,突厥方面却有近二十万人。为了守住长安城,李世民给突厥唱了一处空城计,先是派尉迟恭率领精锐,迎击突厥的先锋,给突厥造成长安并不空虚的假象。然后又孤身出城,仅以六骑和突厥对峙,最后逼退了突厥。

在这个过程当中,尉迟恭和突厥先锋的一战,无疑是重中之重。如果尉迟恭不能打败突厥先锋,突厥就很难误会长安的兵力情况,自然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六骑退敌了。此时的尉迟恭,能够被李世民交于这样的任务,显然已经是心腹当中的心腹了。

随李世民扫平诸多强敌,发起并参与了玄武门事变,期间还救了李世民的命,而后又拼命血战拯救了长安,这一路打下来,尉迟恭的功劳几乎已经盖过了所有武将。对此,李世民也没有亏待了尉迟恭。等到突厥退兵之后,李世民大封功臣,尉迟恭是所有武将当中,获得封赏最高的一个。至于秦琼、程咬金等人,都远逊色于尉迟恭。

贞观初年的尉迟恭,不但是唐军内部最能打的天花板级战将,更是李世民最重视的宠臣。不过,此后的尉迟恭,却有些恃宠而骄了。不但在朝堂上,丝毫不给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宰相面子,而且还经常私底下自夸功劳,认为谁的功劳都比不上自己。

另外,演义小说当中,‘拳打皇叔李道宗’这个情节,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过的。这事发生在贞观六年,某次李世民请客吃饭,请功臣们一起赴宴。然而吃饭期间,尉迟恭却因为自己的座次太低,而大发雷霆。坐在他旁边的宗亲李道宗,好意劝阻解释,却差点被尉迟恭打瞎了眼睛。

这件事发生之后,李世民勃然大怒,几乎是以最严厉的语气,给尉迟恭下了最后通牒,尉迟恭这才稍微老实一些,此后也算是勉强能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不再如以往一样鲁莽。

在演义小说当中,这几件事,往往被作为尉迟恭鲁莽冲动的证据,大书特书。但实际上,在正史当中,如果我们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就不难发现,尉迟恭这样做,非但不是鲁莽不长脑子,反倒是很有智慧的选择。

因为当时在唐代所有将领当中,尉迟恭的功劳,几乎称得上是最大的一个。所有唐军将领当中,唯一一个能够比尉迟恭功劳更大的,恐怕也就只有更加传奇的战神李靖了。正所谓功高震主,一般的功臣,会以自己的功劳为荣。但功劳如果过大的话,恐怕就要担心皇帝的猜疑了。

而尉迟恭的这番胡搅蛮缠式的作为,却彻底打消了李世民对他的猜疑,几乎让所有人都觉得,他只是一个不长脑子的大老粗而已。此后尉迟恭不但行动自由,而且李世民也不会猜忌他。相比之下,功劳更大的李靖,后来几乎就没出过长安城,就算住在家里,家门也要时刻大开,以此来免除李世民的猜疑。

对比李靖,尉迟恭的日子就过得太舒服了。一个能够让所有人都认为他不长脑子的人,而且还能把握好分寸,不让李世民厌恶。这样的尉迟恭,智慧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

此后的十多年里,尉迟恭有时外放做刺史,有时在京城内任职,日子过得十分自在。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时候,尉迟恭名列第七。所有的猛将型将军里面,尉迟恭排名最靠前。而和尉迟恭身份类似的程咬金,只能排第十九位,秦琼更是敬陪末座。

做将军做到尉迟恭这个份上,真的可以说是堪称完美了。

晚年的尉迟恭,虽然不再过问朝政,沉迷于炼丹修仙。但贞观十九年,李世民远征高句丽的时候,尉迟恭还是追随在李世民身边去了一趟辽东。虽然没立下什么功劳,但苦劳还是有的。从辽东回来之后,尉迟恭则几乎是彻底放弃了朝中的所有职权,一门心思呆在家里炼丹修道,也不和外人交往。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作为,李世民直到死的时候,都没有猜忌过尉迟恭。曾有人举报尉迟恭谋反,李世民质问尉迟恭的时候,尉迟恭直接脱下衣服,给李世民展示自己的伤疤,搞得李世民不禁落泪,更别提追究他的责任了。而在李世民死后,到了李治时代,作为前朝功劳极大的老臣,尉迟恭依然没有受到任何猜忌,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一个功劳大的没边,却又能完全不受皇帝猜忌,安心在家养老的大将。这样一个人,要说他没脑子行事莽撞?鬼才信呢!

公元658年十一月,尉迟敬德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尉迟恭去世后,李治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可谓极尽哀荣。而且,尉迟恭去世之后,尉迟家也得以安享太平。虽然后代再未出过什么大官,但后来唐代几次大的朝堂动荡,都没有波及到尉迟家,这更是相当难得的事情了。

做将军做到尉迟恭这个份上,放眼整个中国历史,恐怕都屈指可数。

从尉迟恭的故事当中,我们也不难得到一些发:如果一个人能让所有人都觉得你是个傻子,那也未必是件坏事。古来功高盖主的将军,一直不在少数。但最后能过得像尉迟恭这么舒服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做人,该装傻充楞的时候,千万别端着。在适当的时候装傻,其实也是一种大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有多厉害 大唐军神实是名归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唐代薛仁贵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人称薛仁贵为大唐军神,薛仁贵到底有多猛?历史上的薛仁贵又是什么样的?说到薛仁贵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不管是在民间传说中,还是影视作品的演绎中,都将薛仁贵描述成一个神人。正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其实也是十分厉害的人物,

  • 灵思皇后是东汉六位临朝称制太后中最德不配位的,为何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时期太后临朝称制十分盛行,尤其是东汉时期,临朝称制的太后多达六位,即章德窦太后、和熹邓太后、安思阎太后、顺烈梁太后、桓思窦太后与灵思何太后。其中最德不配位的就是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任皇后——灵思何太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屠户之女逆袭成皇后何氏本是河南南阳屠户何真的

  • 田弘正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唐朝有何种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国家经历了无数次的朝代更替,也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交织,并产生了很多经典的故事。比如在安史之乱中,唐朝由盛转衰,甚

  • 魏征死后后代的结局是什么 他们的下场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魏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魏征死后,后人的下场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落到那么惨的地步?在公元643年的时候,唐代大臣魏征身体抱恙,整个人陷入了很疾病缠身的状态,太宗也就是当朝皇帝李世民不顾任何人的劝阻,亲自来到魏征的床前来看望魏征。跟他一起的还有自己的小女儿,

  • 萧绰的能力有多强?她对辽朝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影视剧《燕云台》中,演员唐嫣饰演大辽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幼女萧燕燕,那么萧燕燕的历史原型是谁呢?她有着怎样的经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萧燕燕即大名鼎鼎的萧太后——萧绰,燕燕是她的乳名。她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皇权更迭,入宫封后萧思温和燕国

  • 魏征多次进谏都没有被李世民治罪 魏征到底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征和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征曾多次进谏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治他的罪,魏征都说了什么?话说当年李世民发动宣武门政变,自己当了皇帝。前太子身边有名干将,叫魏征。李世民责问魏征为何给太子出了那么很多计谋,魏征处之泰然,虽然给前太子出谋献策,惋惜太子不听

  • 历史上袁术与袁绍之间有何瓜葛?为何会走向对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汝南袁氏为东汉时期的著名世族,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志》中记载:“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初平三年(192年),袁术与袁绍两大诸侯走向对立,袁术向公孙瓒求援,公孙瓒令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同时联合陶谦,用来威逼袁绍

  • 秦宜禄之妻杜氏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何美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英雄爱美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身处于乱世之中,长相姣好的女人免不了经历有些波折,甄姬、小乔、大乔就是如此,而我们今天要讲的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也是其中的一位,她的一生虽然几经颠簸,但也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一位了,我们也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貂蝉在历史

  • 薛万彻为何会被唐高宗李治斩杀?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秦琼、尉迟恭、程知节、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奉召入宫,行至临湖殿,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于是掉头准备回东宫。李世民一边大呼

  • 封号都是庆妃,张氏与陆氏的结局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后宫中有很多不同位份的女人,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封号,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对人的一种称谓,通常是由皇帝取封号。而在后宫中,一些地位稍高的妃嫔也有着自己的封号,接受封号表示接受御封并有正式地位。但是在清王朝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些妃嫔封号相同的情况,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