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国名将赵奢:是如何从收租小吏成为一代名将?

赵国名将赵奢:是如何从收租小吏成为一代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43 更新时间:2023/12/15 16:42:16

说起赵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哦,他是那个纸上谈兵赵括的老爹,他好像还是个了不起的将军。您说的没错,不过您可能不知道的是,这赵奢究竟了不起在哪里,他又是怎么当上将军的哪?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图)赵奢(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

在战国四公子中有一位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有一天赵胜外出回来,属下就告诉他,不好了,有一个收租子的杀了我们九个管家。听到这话,赵胜的血一下子就涌上了脑门,哪个收租子的这么大胆子,怎么回事?原来啊,有一个收田租的人叫赵奢,他负责平原君家这一块,今天上门来收租子。可平原君家里什么时候交过田租啊,所以根本没搭理赵奢,结果这赵奢一生气,就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把赵胜家里的九个管事的都杀了。

事情问清楚了之后,赵胜是怒气冲天,就派人把赵奢抓了过来,要就地处死。可没想到的是,那赵奢面无惧色,不慌不忙的说到:您在赵国的地位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您现在纵容下属不遵守法令的话,那别人也会学着不遵守法令,那法律在赵国就不好使;法律不好使了,那赵国就会一天天的衰弱下去,其他诸侯就会趁机攻打赵国;其他诸侯要是攻打了衰弱的赵国,赵国就可能会亡国,那个时候您的地位还能保住吗?

这番话说的赵胜是一愣一愣的,就在赵胜沉思的时候,赵奢又接着说,您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您带头奉公守法的话,那整个国家就都会尊重法律,社会就会公平;一个公平的社会,就会造就强大的赵国;赵国强大了,您作为赵国公子就会更受人尊敬。我说的对吗?

(图)赵胜即平原君,嬴姓赵氏,名胜(?-前251年)

赵胜被称为战国四公子,那是有原因的,没用多大功夫,就把这个厉害关系给捋顺了,他非但没有责罚赵奢,还把他推荐给了赵王。赵王当然是相信赵胜了,就让他全权负责赵国的赋税管理。这赵收租升级到了赵赋税之后,赵国的收税事业立马就有了改进,全国上下赋税收的非常公平合理,老百姓富裕了,国库也鼓了起来。

几年之后,秦国要攻打赵国的阏与。赵王就找将军廉颇商量,是不是要派兵去救援。廉颇的回答是这样的:阏与那个地方啊,路途遥远,而且那里是一个狭长的地形,打起仗来很麻烦,还是不要救了。

之后赵王又召见了将军乐乘,问了同样的问题,乐乘的回答和廉颇差不多,不主张去救援。

这时候赵王想起了赵奢,这个管赋税的人,好像平时对军事方面很有见解,就招来赵奢说明了情况。赵奢把腰板一挺,大王,阏与那里道路狭长险要,在那里打仗就好像两只老鼠在洞里掐架,只要够猛就能取胜。赵王很满意这个答案,就任命赵奢为将军,率领人马去救援阏与。

(图)阏与之战示意图, 蓝线为秦军, 红线为赵军

在赵军离开首都邯郸三十里后,赵奢下令,我这个人有个毛病,不喜欢别人给我提军事意见,不听话的人就杀头。就这样,手下人虽然觉得这个赵将军从来没打过仗,可也不敢拿脑袋开玩笑。

赵奢边行军边派出侦查部队,这时候秦军已经驻扎在武安这个地方的西边了,侦查兵回来报告情况,嘴一欠就说秦军来势汹汹,请将军火速增援。赵奢把脸色一沉,拉出去砍了。而后就让部队原地整顿,这一整顿就是二十八天,不但没有进军的意思,还下令原地加固军营。

那赵奢会派侦察兵,秦国也会派间谍兵啊,就在秦军间谍兵潜入赵营的时候,也不知道凭借什么本事赵奢就发现了,他非但没有点破,还好吃好喝好招待。这秦军间谍兵回去之后,就把赵军的情况汇报了。秦军主将一听,赵奢非但没有前进,还在原地加固营垒,肯定是为了防止我进一步进犯赵国,这是不想救阏与了,也就放松了对赵军的警惕。

可秦军哪里想到,就在放出秦军间谍之后,赵奢下令,全军都卸下笨重的盔甲,给我轻装上阵全速向阏与进发。就这样,两天一夜之后,赵军就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了。这下子秦军有点慌乱了,他们赶紧集合部队往阏与赶。

这时候赵军出了一个不怕死的人,一个叫许历的士兵要给赵奢提建议,大家都为这个勇士捏一把汗。可赵奢却表现的很平常,他让许历陈述自己的意见。许历就把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秦军想不到我们会这么快赶过来,他们急匆匆的过来迎战的,士气一定不会太低,将军不能轻敌,一定要集中全部兵力认真对待,否则就有失败的危险。赵奢看着许历的眼睛,点了点头,然后期待的看着许历。

许历没等赵将军说话,就主动说,我犯了军纪,请处死我吧!赵奢这个时候微微一笑,这个事情等回邯郸再说吧,你继续。得到了赵奢的鼓励,许历继续说道,根据我的经验,谁先占据北山头谁就能得胜。赵奢一拍大腿,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谈话结束之后,赵奢马上派出一万人马冲上北山,等秦军到了之后,他们也看中了北山的有利地势,就往上冲。赵军可是居高临下啊,他们一次次的把秦军压了下来。这个时候阏与的守军得到了消息,也出城夹击秦军,秦军是腹背受敌两头挨揍,在留下一堆尸体之后,逃回了秦国。

赵奢得胜之后班师回国,赵王封他为马服君,许历也被封为国尉。

这个时候有人要问了,那赵奢就是一个收租子出身的,怎么那么懂兵法,怎么那么会打仗哪?他的自信是哪里来的哪?我们可以从赵奢后面的一个故事找出这个答案。

若干年之后,齐国的相国田单受到国君的猜忌排挤,赵王很想让田单替自己攻打燕国,就想用三座大城外加一些土地交换田单,当时赵奢极力反对,他对赵王说:我们赵国又不是没有适合打燕国的将军,比如说我赵奢,我以前就在燕国当过军官,非常熟悉燕国的地形。那田单毕竟是齐国人,如果他带领赵军把燕国打败了,那赵国强大以后就会削弱齐国,这是田单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后来赵王还是用城池换到了田单,可这就不是我们关心的了,我们已经知道,在赵奢作为收租官之前,已经经历过战争了,他能成为一代名将,并不是偶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名臣曾国藩的智慧: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的孩子一出现各种问题,通常都会把所有责任推给学校,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学校教育原本就没办法代替家庭教育,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恰恰出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上,尤其是孩子的性格、品德的塑造与培养方面。父母不可以说自己太忙了,所以没时间教孩子。现在社会上发生很多青少年犯罪,父母都将其归咎于孩子从小成长于单亲家庭

  • 慈禧每天乘火车用膳睡午觉 显示皇权用黄绸窗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京紫禁城以西的太液池西岸,开工兴建了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以紫光阁旁的仪鸾殿瀛秀园为起点,以北海的镜清斋为终点,被称为“西苑铁路”或“御用铁路”。这也是清政府在北京正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借扩建西苑李鸿章献计建小铁路修建西苑铁路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是中国铁路史上修路与反修路的

  • 大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何出现无数的绯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对她的评价有褒有贬。在学界,对慈禧太后同情居多;在网上,对慈禧则批判居多。在许多网友心中,慈禧太后就是祸乱中国的老妖婆。若没有慈禧,中国也就不会在近现代遭到列强那样欺凌,中国人也不会那么倒霉。慈禧太后年轻守寡,25岁就死了老公。之后,她垂帘听政,左右中国朝政半个世

  • 春秋战国第一名将田穰苴? 霸气斩杀国君宠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作为一个大国,常讲武事、长于戒备,而又能做到不穷兵黩武,这样的国家民族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这句话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司马法》,那会儿就有这样的思想,还是很前卫的。作为原作者司马穰苴,也因这部兵法中显现的军事思想流传千古。(PS:《司马法》的作者确定是谁,

  • 明末吴三桂的败笔不在于“降清” 而是他的“反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抛去这些废话,他还是祖大寿外甥。祖大寿这个人大多数人可能不熟。因为教科书里不讲。简单介绍一下,他是一员跟着袁崇焕镇守北方的悍将。作战勇猛,战功无数,有勇有谋。在北方与清军抗争

  • 汉武帝的金牌打手张汤 最终为武帝燃烧了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16年,大汉最牛的年轻人霍去病去世了,公元前115年,大汉最牛的酷吏张汤自杀了。要说古代酷吏,那是多如牛毛。哪个朝代不出几个?酷吏们往往也都是能吏,张汤是其中一个。他死后家里能拿得出手的值钱物件不多,只有五百金,还都是皇帝赏的。这点上看,他还是个廉吏,他勤勤恳恳工作,尽心尽力为皇上办事,他其

  • 揭秘:刘秀是创造了中国神话的皇帝 骑牛打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久长,朝代更替异常频繁,那么,你知道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帅的开国皇帝吗?毛泽东在笔记中评价刘秀时,用了三个“最”,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一代明君。刘秀汉光武帝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

  • 刘义隆登基后,做了哪些事?他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义隆,即宋文帝,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的弟弟,生母是文章太后胡道安,南朝时期刘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30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424年,刘义隆即位,年号“元嘉”,元嘉三十年(453年),为皇太子刘劭所弑,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 如何评价刘裕?后世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刘裕,即宋武帝,字德舆,小名寄奴,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也是南朝时期刘宋开国君主,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裕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后功高震主,代晋自立,建立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征伐北魏,尚未出师,

  • 刘裕掌权后,有哪些为政举措?他进行了哪些创新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裕,即宋武帝,字德舆,小名寄奴,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也是南朝时期刘宋开国君主,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裕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后功高震主,代晋自立,建立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征伐北魏,尚未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