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哪个暴君不听忠言失王权?惨淡病死在荒蛮之地

哪个暴君不听忠言失王权?惨淡病死在荒蛮之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523 更新时间:2024/1/14 22:20:23

周厉(前878~前841年在位)是中国古代一个有名的暴君。据记载,公元前858年,周厉王为了垄断天下的财货,上台不久即颁布法令,严禁老百姓进山采集山材,下河捕捉鱼蟹,否则,必须交纳高额税金。而老百姓为了谋取生计,又不得不进山下河,此公则伙同其下属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老百姓被盘剥得苦不堪言。

这时,大夫芮良夫站出来规劝道:“财利,赖天地之所赐,为山川之所生,是供天下苍生享用的,谁要独占它,危害就大了——哪能一个人独占呢?……如今,君王您竟专擅其利,那是把天下作为对立面,冒犯很多人,这怎么行呢?如果是普通人这么做,尚且被人称之为强盗,如今您也这样做,今后谁还能服从您呢?您这不是给周朝败亡埋下祸根吗?”但是,周厉王把这位臣子的忠言当成耳旁风,仍执意把这项法令推行下去。这样,老百姓一下子被断了生路,活不下去了,以至于天下扰攘,民怨沸腾,周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经》有一首《桑柔》的诗,就是描述当时的老百姓的不满情绪和社会状况。诗中把周朝比喻成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桑树,批评这个独裁者将它摧残成了一株枝残叶凋的枯桑。诗中尖锐指出, “乱生不夷,靡国不泯”。究其原因,是官逼民反,“民之回遹,职竟用力”;老百姓被逼急了,是要拼命的,“民之贪乱,宁为荼毒”。于是,诗中严厉警告说:“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在这国运维艰的时候,有头脑的大臣们心里却如明镜一般,都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召公忧心忡忡地苦谏道:“民不堪命矣!”就是说,老百姓再也活不下去了,要造反了。周厉王不但不听,还认为这位老臣在谎报军情,竟然一怒之下,把卫国的巫师召来,对国人实行特务统治,密切监视,严加控制,有谁口头上发几句牢骚,只要是被认为不利于当局,就立即抓起来,随意杀掉。在这种白色恐怖的气氛中,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出,哪里还能口吐怨言?顶多是熟人相见于途,相互间递个眼神而已,即所谓“道路以目”。

这大概就是周厉王想要看到的“大好形势”了,于是,他得意洋洋地对召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自以为有天大的本事,老百姓都屈服其淫威,不敢再乱发议论了。召公可不这么看,一听这话便表情严肃地说::“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就是说,这是在堵众人的嘴。要知道,堵老百姓的嘴,比堵河水还要难。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管理老百姓同治理河道是同样的道理。

接着,召公谈古论今,说前代君王在处理政事时,总是让公卿和各级官吏献诗,乐师进献乐曲,史官进献历史的经验教训,少师诵读箴言,盲人或吟咏诗篇,或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官员大胆进谏,平民也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内亲外戚也来发言,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实加以开导,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有司执行。这样,国家的政策法令就能得到正确实施而不违背民意。召公诚恳地说:“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产财用衣食者也。”

最后,召公明确指出:“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所以,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即所谓“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与能几”?

然而,此时的周厉王竟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油盐不进,乱政继续实行。这个暴君哪里知道,天下尽管是万马齐喑,但是,老百姓的怒火却在暗中聚集,在地下燃烧,仅过去三年时间,老百姓终于忍无可忍,“邦人”(都城的市民)、“正人”(手工业者)、“师氏人”(都城的驻军),纷纷联合起来,高举造反的旗帜冲王宫,宫廷卫队一触即溃。厉王只好仓皇出逃,渡过黄河,一直逃到彘,这才喘了一口气,虽然保住了性命,却永远失去了王权。周共和十四年,即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最终病死在这个荒僻之地。

这无疑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但历代统治者对此却置若罔闻,不但没有广开言路,让老百姓说话,反而杀史官,禁偶语,设腹诽罪,开字狱,变本加厉,这种事几乎代有所闻,“建安七子”之一的干大概有感于斯人斯事,不无感慨地说:“语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脩身,疗暑莫如亲冰’,信矣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光绪帝为何会经常挨饿 竟是慈禧有意管太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帝照片,为什么慈禧能镇住大清不到,光绪为什么不秘密除掉慈禧

    提到清朝皇帝的饮食,我们自然会用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玉盘珍馐等高大山的词汇来形容。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把皇帝的膳食总结为四句话:“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溥仪的这番话可以从两点来理解:第一,皇家的饮食,最注重排场,而不关心营养和口感。皇帝每次

  • 梁敬帝萧方智:南朝梁末代皇帝,他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痴情一生,末代皇帝溥仪传奇,南北朝梁武帝萧衍

    萧方智,即梁敬帝,梁元帝萧绎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末代皇帝,在位仅1年。初封兴梁侯,后改封晋安王,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遇害。王僧辩、陈霸先商定,以萧方智为梁王、太宰,承制行事。承圣四年(555年),在北齐强势干预下,太尉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

  • 历史上雍正能登上地位,邬思道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为什么不考虑弘昼,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的,邬思道评价雍正不是龙

    胤禛康熙帝第四子,清朝第五位皇帝,年号雍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的长河中,不缺这样一类人,他们大多其貌不扬,但见多识广,博古通今。他们不仅洞悉中国皇室,而且深知中国社会运行的规律,更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而这类奇才,经常出现在中国的朝廷当中,指点江山,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 梁元帝萧衍有哪些轶事典故?他与徐昭佩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昭佩与梁王帝故事,梁元帝萧绎与徐昭佩,梁元帝萧绎

    萧绎,即梁元帝,梁武帝萧衍之子,生母是修容阮令嬴,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共2年。他的文章、书法、绘画称三绝,绘画对隋唐的影响很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绎早年封湘东王,因病导致一眼失明。即帝位之后,派兵往益州消灭擅自称帝的弟弟、武陵王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

  • 梁简文帝萧纲:南朝梁第二位皇帝,他在怎样的情况下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萧纲,即梁简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最初被封为晋安王,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侯景之乱中继位为帝,后为侯景所害,时年四十九岁,葬于庄陵,谥号简文皇帝,庙号太宗

  • 蜀汉中诸葛亮出于什么样的位置 纵观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最后选择在哪解析天书碎片,诸葛亮为蜀国做的贡献有哪些,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位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在蜀汉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诸葛亮又出于什么样的位置?在三国中,谁的名声最响亮?非诸葛亮莫属了,而诸葛亮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最该感谢的还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几乎等同于“神”的存在,刚出山便狠狠的

  • 诸葛亮北伐进行了多次 诸葛亮为什么总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诸葛亮北伐路线现代图,诸葛亮六次北伐怎么都失败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打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备死后,诸葛亮打仗为什么难有胜利?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军师,他为蜀国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从蜀国的崛起到建立,诸葛亮都出了不少力。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成为了蜀国的主心骨,在将东吴和蜀国的

  • 历史上商鞅为何会拒绝担任秦国君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鞅之死的原因是什么,商鞅被谁重用,商鞅辅佐的是哪个皇帝

    商鞅,他在战国时期是非常著名的人物,是非常有名气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篇》)在战国时期,商鞅在魏国迟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而秦国秦孝公则求贤若渴,希望可以招揽天下的人才。于是,商鞅自魏国来到秦国,提出了变法图强的主张,从而

  • 李治和高阳公主之间有什么过节 李治为何要赐死自己的姐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真的高阳公主,高阳公主的历史,李治的舅舅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治和高阳公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姐姐,李治为什么要赐死这个姐姐?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李治赐死姐姐高阳公主,源于一场香艳的“风流案”。贞观年间,长安城里抓获了一名小偷,按说偌大的长安城,抓个小偷也是正常的事,但关键是,从这名小偷的赃物

  • 在文学与才艺方面,梁武帝萧衍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梁武帝简介,梁武帝有几个皇后,宋重文轻武

    萧衍,即梁武帝,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齐高帝族弟萧顺之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开国皇帝,在位共47年,是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颇受齐明帝宠待。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在统治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