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集团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曹操用人之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魏集团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曹操用人之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61 更新时间:2024/1/20 20:28:42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曹操手下人才那么多,曹操是如何用人的?曹操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东汉末年,风起云涌,天下大乱,所谓“英雄出乱世”,因此三国时代也是人才辈出、豪杰并起的时代。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集团最为人才济济,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曹操的用人之道历来为人称道,这也是他能乱世称王的重要原因。曹操执政过程中曾颁布《求贤令》,以唯才是举之心求贤,这为出身贫寒的能人志士提供了机会,也是让曹营势力急速扩充的重要原因。

曹操到底是如何任人的呢?是什么让这些谋臣志士甘为曹操所用?

一、豪族为柱,兼收并用

东汉时的政权主要以豪族地主作为支柱,生在汉末的曹操也不例外,他将豪强作为主要依靠力量的同时再举各阶级人才,达到兼收并用的地步,因此曹操身边的人才集团上至贵族下至平民,无所不包。曹操的骨干军主要是豪强世家,靠接纳地方的地主阶级武装形成,如曹洪、曹仁、夏侯惇等都是谯县一带的大地主,任俊、许诸、李典等人本身也有很大势力,他们后来都成为曹操人才集团中的重要力量。

除地主豪门,曹操后来又逐渐的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年少时曹操便有“命世之才”的称号,加上后来许劭称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名声更为响亮,盛名为曹操取得世家地主的信任奠定了基础。曹操当上东郡太守后荀彧前往投奔,荀彧是荀淑之孙,荀淑是当时各世家大族中的首脑人物,地位举足轻重,于是在荀彧的举荐下更有一大批士人前往归顺曹操,如荀攸、钟繇、王朗、郭嘉、杜畿等等不计其数。

所以曹操的用人之道是兼收并蓄,并非一些人所谓任用贫贱之人来冲淡世族势力,他的政治抱负不仅要通过能人士子来实现,更要以豪强宗族为支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世族当中善谋者居多,寒门武将更多。曹操的用人原则是不论出身如何,只要有能力有志向,能成为其实现政治抱负的助力,又愿意为他所用,一概收用,不偏不废。

于是曹操身边逐渐聚集了不同阶级的各种人才,有主动归附的,如荀彧、郭嘉、贾诩等;还有敌方将领投降而来的,如于禁、徐晃、张辽、庞德等;有本身是豪强大族的,如李典、李乾等;也有正常通过选拔举用的,如袁溪、张范、何夔等。甚至陈琳这种痛骂过曹操的人,他也能既往不咎任用,这是十分难得的。也是因为曹操的知人善任、兼收并用,才让他的周围聚集无数人才,最终成就大业。

由此可见,曹操的用人范围是非常广的,宗族豪强能用,被举荐者用,通过选举的士人用,甚至痛骂过自己的人也任用,这就为他身边人才云集奠定了数量基础。

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

在对人才德行的要求上,曹操的任人原则是德才兼备,两者缺一不可。曹操三次颁布《求贤令》,扬言只要一个人德行美好,同时又有治国之才,即使声名狼藉也愿纳入旗下。虽然曹操曾表示对“不仁不孝”的有能之士也尽可能重用,但实际上他对德高望重的人更为钦佩,如历史上廉明清正的毛玠、正气儒雅的蔡琰等。

毛玠年轻时做县中小吏,以公正廉洁闻名。归曹后,曹操命他与蔡琰共同主持文人士子的选举,两人都是正直清廉之士,在他们的努力下朝中奢华风气荡然无存。当时有不少负有盛名但举止虚伪浮华的人始终没有得到重视,他为人俭朴清廉以作表率,即使朝中极受宠幸的臣子也不敢超出规制。曹操因此对毛玠非常赞赏,曹丕也曾亲自拜访他。在选拔人才方面让清廉儒雅的毛玠、蔡琰主持,不仅提高了选拔人才质量,也体现出面对贤才时曹操的公正态度。

曹操虽然看中德行,对有德之人更为钦佩尊敬,但在用人时更倾向于选择有能力的人,即使这类人品行不佳,在曹魏集团也很有可能得到重用。曹操会对通过选拔的人才进行分类,在他眼里,有德无才者终一事无成,才高而道德低劣者弃之不用对国家来说是损失,因此这类人会得到重用,还有一类人有才能但喜欢以此炫耀,曹操认为他们不但对国家没有助益,反而会误国伤民,不能重用。

可以看出曹操对所用之人的要求是德才兼备又唯才是举的。对曹操来说,德行固然重要,但才能更为重要,仅自身品德美好对国家来说只是多了一个良好公民,没有治国的才能便是无用。没有德行但有才能的人虽然可能饱受世人诟病,但他的才能只要取之有道,对国家的治理会有大用。而仗着有才就飘飘然的人最容易在为治国献计献策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犯眼高手低的错误,曹操的任人看似荒诞,实际上有一定道理。

三、投降纳叛,不拘小节

对投降与叛变的能士,曹操采取的是尽弃前嫌的态度。曹操的五员大将,张郃、张辽、于禁、乐进、徐晃各有其能,英勇谋略皆有,文才武略兼备,即使面对十分强大的对手,他们也是临危不乱,无坚不摧。但这五员大将中有三人都是投敌而来,张郃、张辽、徐晃原本是袁绍、吕布、杨奉下属随从,于禁、乐进则是在军阵行列中选拔而来,可以看出曹操也很善于在战争中发现人才。

曹操在处理投降与叛变的关系方面,有自己的方法。刘琮、蒯越前来投降,曹操欢喜的不是攻下荆州,而是得到蒯越这样的贤才;许攸背叛袁绍投降曹操时他亲自迎接;陈琳被俘虏时非但没有杀害,反而让他担任随军参谋的职务;王修也是在曹操的用人之道中沦陷,弃袁谭投曹;对张绣的反乱他也能不计前嫌。曹操这种处理叛乱与投降的独特方法更让他身边聚集了更多人才。

除此之外曹操处理“大”与“小”时采用的是顾全大局的态度,在用人方面宽宏大量,胸怀博大,他的胸襟和气魄也是他成为一代枭雄的原因之一。从一个刺客成为坐拥上百谋士的大将,管理上千人的曹氏集团,与他独特的用人之道分不开,同时也离不开身边众多将士的鼎力相助。如文聘降前曾让曹操失望,后来仍是委以重任,文聘也不负所托,最终帮曹操守住江夏这块军事重地。

四、御兵有方,从善如流

在御将用兵方面,曹操都能任人唯贤,从善如流。孙权曾赞美曹操御将之道,说曹操能够发挥各个将才的长处,人尽其用,将他们的特长最大化。如许诸、典韦身材强壮、武力高强,同时忠诚守法,曹操就让他们在战争中担任前锋,冲锋陷阵,休息时就统领军队亲兵;他在军阵中提拔的于禁、乐进,在俘虏中任用的张辽、徐晃,都在为曹操效命的过程中立下大功,留名青史。

对待投降的将领,曹操也会委以重任。如刘表帐下的文聘,在江汉地区很有威望,曹操便任命他为江夏太守,让他掌管边疆事务,以抵御孙权;吕布遭擒后,曹操收拢张辽、臧霸、孙观等人,其中臧霸于冻土之地很有恩信,曹操便把青、徐二州交给他管辖;与曹操同宗族的人也得到重用,带兵打仗,镇守城关。

用兵方面,曹操借大汉天子的名义四处征战,对谋士提出的用兵策略、军事计谋择优而用,破袁绍、占荆州、擒吕布、取汉中,对外又降服匈奴等,最终将北方统一。在曹操的众多谋人志士中,郭嘉军事方面的才能很受赏识,深为曹操器重,他们之间的君臣情也十分真挚感人,“自在军旅,十有余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

史书评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他能通过敌人的心理特点,性格才智等作出最正确的决策,兵锋无敌。如建安三年九月,曹操出兵攻打吕布,吕布坚持守在下邳不出来,战役持续大半年,曹操见兵士将领皆疲惫不堪,准备放弃。此时郭嘉却以远见卓识看出胜利的机会,认为吕布有勇无谋,陈宫虽有谋略但反应缓慢,劝曹操急速进攻,曹操依计而行,果然大胜。

除郭嘉外,曹操帐中善谋的智者还有很多,如荀攸、程昱、许攸、贾诩等等。除了善用谋士外,曹操对部下也是赏罚分明,有功之臣赏赐毫不吝啬,也非常能体恤下属,对待立下大功的谋士,曹操不断给予表彰、封邑,甚至将自己的租税分封赏赐众人,以示同甘共苦之心,这些重赏更是让有功之臣更加卖命,无功之人更加努力上进。能够科学合理地御将用兵,是曹操用人之道的关键所在,如若不能人尽其才,即使有再多谋士将领也是无用。

结语

曹操的用人之道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选拔时不论出身阶级,任用时任人唯贤,引将用兵时从善如流,这都是曹操在用人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缘由,而用人的成功让曹操的称霸之路更为平坦顺畅。但曹操用人方面也有缺点,如暴戾、疑心重、唯我是从等,钟惺有评:“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我想是十分公允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廖立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会被贬为平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廖立,字公渊,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中记载: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 历史上长孙皇后病逝后长孙家族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家族,在唐朝的势力那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经有这么一位作者说过,如果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心中的白月光,那么长孙皇后便是李世民心中的朱砂痣。长孙皇后在中国历史上有“千古第一贤后”的美誉,她辅佐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玄武门之变”,她亲自勉励将

  • 高纬在位期间有何成就?有哪些相关奇闻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高纬,即齐后主,齐武成帝高湛次子,生母为武成皇后胡氏,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也是北齐末代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高纬“幼而令善”,长大后爱好文学,曾设置文林馆,礼遇文人学士。但高纬言语迟钝,不喜欢与朝士见面。除非是十分亲近的侍人或爱宠者,

  • 齐后主高纬:北齐末代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高纬,即齐后主,齐武成帝高湛次子,生母为武成皇后胡氏,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也是北齐末代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纬任用奸佞,残害忠臣,纵情声色,终导致亡国。577年,被诬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与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高延宗等数十人皆被周武帝宇文邕

  • 高湛的一生有哪些轶事典故?他是如何残害宗室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高湛,即齐武帝,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生母是武明皇后娄昭君,北齐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湛初封长广郡公。天保元年(550年),进爵长广王。后支持孝昭帝政变夺权,迁太傅、右丞相。皇建二年(561年)即位,改元

  • 高湛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高湛,即齐武帝,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生母是武明皇后娄昭君,北齐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湛初封长广郡公。天保元年(550年),进爵长广王。后支持孝昭帝政变夺权,迁太傅、右丞相。皇建二年(561年)即位,改元

  • 齐武帝高湛:北齐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高湛,即齐武帝,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生母是武明皇后娄昭君,北齐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湛初封长广郡公。天保元年(550年),进爵长广王。后支持孝昭帝政变夺权,迁太傅、右丞相。皇建二年(561年)即位,改元

  • 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大权都没有旁落 万历皇帝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万历皇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万历皇帝长达30年不上朝,万历皇帝的权力为何没有被架空?万历皇帝是怎么做到的?准确地说,万历皇帝是近30年没上朝,还一点都没架空,依然生杀予夺大权独揽在手。厉害的不要不要的。究其原因,他主要得感谢祖先,谁叫他有个乞丐皇帝祖先——

  • 刘禅在诸葛亮死活还撑了29年时间 蜀汉是怎么对付曹魏和晋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蜀汉刘禅,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撑了29年的时间,刘禅是怎么对待曹魏和后来的晋朝的?都说刘禅无能,可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撑了29年,这扶不起的刘阿斗也是创造了奇迹。蜀吴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一亡却没有当时俱亡。吴国熬死了魏国后,又撑了15年,成为了三

  • 战国时期孟尝君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孟尝君是战国时齐国贵族,战国四君子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倘若说起战国时期的优秀人物,人们都会想到“战国四君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此四人因为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获得了人们的好感。但是事实上,这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