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风云人物:史上真实的包拯与戏剧中的包拯

宋朝风云人物:史上真实的包拯与戏剧中的包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61 更新时间:2024/2/6 22:14:41

包公戏之所以口耳相传,流传至今,在于民间渴望有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人物为民作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中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法官,莫过于代的包拯了。几乎所有的国人都知道“包公”。包公名气这么大,和传统戏曲有极大的关系。在近代小说里,包公并没有成为一个主角。可是在传统戏曲里,包公的故事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题材,凡是和案件、法律有关的剧目,主角多是包公。那么传统戏曲里的包公形象和作为历史人物的包拯有没有关系呢?真实的情况是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和传说不同的是,他有一个很圆满的家庭,有在双亲照顾呵护下成长的童年。他的父亲包令仪,字肃之。进士及第,授朝散大夫,行尚书部员外郎,出帅南京(今商丘),上护军。死后被朝廷赠刑部侍郎。用今天的官阶来衡量,包拯生于一个厅局级干部家庭。包拯自幼接受儒学教育,走科举之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包拯满29岁那年终于中了进士。朝廷已经任命他为建昌县知县,可他却以父母年老、家中无人照顾为由,辞不就职。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有兄弟。从他考取进士不愿意出任官职来看,家里没有其他能够侍养父母的兄弟,他应该是个独子。

包拯在家一呆10年,直至父母病逝、3年守丧完毕,他才在乡亲们的劝勉之下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出任天长县知县。这一年是仁宗景祐四年(1037),他已是一个39岁的中年人了。包拯的宦途非常顺利,除了因“失保任”(被他保荐升职的官员犯罪而受连带处罚)被降级一次,包拯的官阶一直上。他担任了10年的地方官,后来转到朝廷监察系统任3年,主持过谏院、代理过御史中丞,在这段经历中,包拯建立起自己的嫉恶如仇的名声。弹劾了很多的朝廷重臣,包括当时的宰相宋庠、宋庠的弟弟宋祁、名臣张方平等人。

皇祐二年(1050),宋仁宗决定任命自己宠幸的张贵妃的堂伯张佐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另外三个官职意义不大,而宣徽使来源于唐代,主持朝廷朝会,北宋初年往往以宣徽使兼枢密使,掌握军事指挥。到了仁宗朝,这个官职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在朝廷礼仪上,位次仅次于宰相、枢密使。包拯当时主持谏院,率领谏官上谏,认为按照宋朝惯例,后妃亲属不得担任宰相及军职,这次是皇帝恩宠贵妃过度,宰相未能及时阻止,“反复数百言”,包拯自己言辞激烈,以至于溅了仁宗皇帝一脸的唾沫星,直到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为止。(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

至和三年(1056)阴历十二月,包拯被任命“权知开封府事”,嘉祐三年(1058)阴历六月解任,实际上包拯在开封只有18个月多一点而已。刚到庭,书吏们要检验一下包拯的能耐,故意一起围上来、捧着公汇报事情。包拯一一听取阅读,当场处断几十起。未能了结的,几天后一一催问,没有完成的立刻严究。书吏再也不敢糊弄长官。原来民间起诉要到衙门口的书吏把持的“牌司”,包拯下令打开大门,直接由自己受理案件。包拯在开封任职期间还整治了沿河的违章建筑,执法不避权臣。包拯的个人人品绝对无可指摘。他为官廉洁,六亲不认。他为人极其严肃,史称他“不苟言笑”,开封民众称包拯“笑比黄河清”,自诩“未尝伪色辞以悦人”。他极其节俭,做再大官,“奉己俭约如布衣”。

后来包拯主要担任财政系统的官职,当了4任转运使(地方最高财政长官),最后被任命为三司使,这个官职是北宋特创的,号为“计相”,主管财政审计,其地位仅次于宰执(宰相和枢密院)。包拯最后的结局是进入到“宰执”之列。宋仁宗在1060年任命包拯为枢密副使,包拯开始正式进入朝廷的决策班子,可是这时包拯的身体却开始出状况了,枢密副使一职他基本没有到任,拖了一年多时间就去世了。包拯的个人家庭生活也很平淡。他娶妻董氏,也是官宦之家出身。长子包繶,出任潭州通判,死于任上。包公中年丧子,伤心欲绝。包繶已经成婚,没有孩子,他的妻子崔氏不顾包拯的劝导和母亲的威逼,坚持要在包家守寡。在包拯死后,崔氏听说当年被包拯赶出家门的包拯的妾,在回娘家后曾生育一子,于是崔氏将那个孩子接回包家,取名包綖,作为包拯的后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先投降,再出家,后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度宗于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儿子:杨淑妃所生的赵是7岁,全皇后所生的赵显4岁,俞修容所生赵昺3岁。谢太后召集群臣商议立帝,众人以为杨淑妃所生赵是年长当立,但贾似道和谢太后都主张立嫡子,于是赵显被立为帝,是为恭帝。恭帝此时年纪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但朝廷实权实际上仍

  • 宋徽宗的荒淫生活:微服游青楼 带妓女入王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赵佶是神宗第十一子,北宋第八位皇帝,元符三年(1100)即帝位,54岁去世,在位26年,历来被视为荒淫腐朽皇帝的典型。徽宗时代,北宋王朝已走过它辉煌灿烂的历程,处于党争异常激烈的严峻时期,国势日薄西山。徽宗侥幸获得皇位后,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意欲调和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矛盾。其后,以继承其父

  • 秦桧竟然曾向宋高宗赵构提出建立“两个宋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秦桧在未做宰相以前,曾扬言道:“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当时相位出缺已久,有人问他道:“你既有妙策,何以不言?”秦桧道:“朝廷没有宰相,说出来也没人执行。”意思即是“等我做了宰相再说吧”。后来秦桧果然做了宰相,而这两条“妙策”也真的向皇帝(高宗赵构)提出来了,是什么呢?八个大字:“南人归南,北人归

  • 晋元帝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他为何会在忧愤中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睿,即晋元帝,字景文,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琊武王司马伷之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东晋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后来他在王导

  • 为了周王室的复兴,周赧王做了哪些努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周赧王,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他看似表面风光的帝王其背后也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苦楚。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赧王当政的时代正是天下争雄最激烈的时代,也是周王朝威严最为扫地的时代,各路诸侯国你来我往的征战不休,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周赧王作为天下共主,自

  • 李斯对秦国的贡献那么大 李斯是怎么将秦国推向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国李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斯让秦国的国力发展到如此强盛,李斯又是怎么推向秦国走向灭亡的?李斯究竟做了什么?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建立一个封建王朝,除了秦始皇对于征战很热衷之外,还跟任用李斯当丞相,推行“强权”政治有关。李斯在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

  •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在历史上有多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在历史上有多悲惨?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也就是《还珠格格》里那个让容嬷嬷给紫薇扎针的皇后,我觉得是最悲惨的。因为她不仅被那个时代的人黑,还要被后世的作家黑,甚至还被搬上了荧屏,被全天下人唾骂。记得容嬷嬷给紫薇扎针那

  • 司马炎安排的那些大臣,怎么连贾南风都斗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炎安排的那些大臣,怎么连贾南风都斗不过?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经由赵王心腹孙秀引见,司马雅以禁卫军都督的身份,面见司马伦。坐下寒暄几句后,司马雅开门见山:“贾后凶妒,人所共知。她与外甥贾谧等人,不择手段地诬废太子,无道已甚!如今,大晋国内无嫡嗣,社稷垂危。我

  • 王娡已经嫁为人妇,为何还能步步高升成为汉景帝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王娡在未入宫前就已经嫁为人妇,并生有一女,为什么后来还能成为帝国之母?从她的高升之路中我们又可以学到些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有纷争自然就有胜利与失败之分。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未入宫前已嫁为人妻,因为相士的一番预言,在母亲

  • 诸葛亮临终前立下的遗嘱是什么内容?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朝诗人杜甫曾经用一首诗表达了他对一代贤相诸葛亮的怀念与赞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刘备也曾经夸赞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