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孝庄皇太后 揭秘史上真实的孝庄皇太后

历史上的孝庄皇太后 揭秘史上真实的孝庄皇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2 更新时间:2024/2/3 19:41:17

历史上的孝庄皇太后:孝庄,名布木布泰,生卒于公元1613年—1688年,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是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的皇后。孝庄的一生培养和辅佐了顺治与康熙两代君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和女政治家。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孝庄皇太后。

科尔沁草原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涌现出数以百计的历史名人,其中孝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名气之大、影响之深是无与伦比的。近年来,戏说孝庄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屡见不鲜,使广大群众对这位清朝蒙古族女政治家有所了解,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还需要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孝庄。

庄妃其人

孝庄名为本布泰(也译为布木布泰),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二女儿,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蒙汉文兼通。广阔的草原炼就了她健美的体魄,蒙古人的习俗使她养成了开朗豪放的性格。她13岁那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四贝勒皇太极,为巩固与科尔沁部的联盟来到寨桑家拜访,被本布泰那迷人的容貌所吸引,当下就提出娶本布泰,寨桑愉快地答应。1个月过后,寨桑派大儿子吴克善送本布泰与皇太极完婚。皇太极在辽阳东北冈举行盛宴,欢迎送亲队伍。努尔哈赤也率后妃和各贝勒、大臣远行辽阳城外10里相迎。从此,本布泰成了皇太极宠幸有加的侧福晋。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作战负伤,不久病逝,其诸贝勒在争夺汗位中,皇太极巧用计谋,被推举为大汗,继汗位后,改年号为天聪。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为入主中原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登上皇帝宝座,迁都盛京(今沈阳),本布泰被封为永福宫庄妃,成为五宫后妃的最后一位。年轻的庄妃对努尔哈赤的一些政策上的失误提出了建议,皇太极采纳后,实行了满汉一体,使用和优礼汉官,改革中央机构,设立六部,仿明朝官制,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修订了《离主条例》、《逃人法》,改善了满汉奴隶的地位,为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庄妃为皇太极一连生了3位公主,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生下皇九子,起名福临,寓意为“福从天降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突然驾崩,出现了激烈的皇位之争。以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和以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为首的两大势力激烈争夺。庄妃深知年仅6岁的福临根本没有竞争实力,她静观其变,审时度势,说服多尔衮任摄政王,解决政权危机。结果诸亲王和大臣最终折中妥协,取得由福临继位的共识,议定福临亲政前由多尔衮、济尔哈朗为摄政王,共管朝政。

孝庄文皇太后

福临继位后,改元顺治,31岁的庄妃被尊为孝庄皇太后。因皇太极谥号称文皇帝,故又称孝庄文皇太后。从此,孝庄皇太后走上了政治舞台,凸显出女政治家的智慧和才能。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燕京(今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消息传到盛京,孝庄皇太后当机立断,建议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大清所有兵马大举入关,问鼎中原,实现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的遗愿。她告诫多尔衮,入关后要严明军纪,笼络民心,胜利后迁都北京,稳定中原。多尔衮率清军与明降将吴三桂合兵剿灭李自成义军,很快占领北京。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十九日,孝庄皇太后带着福临偕文武百官,离开盛京,在王公、群臣的跪拜下,进入紫禁城,入居慈宁宫。她倾心培养福临当好大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位皇帝。她以“独嗜图史”的文化素养,精心抚育小皇帝。她选择最有学问的满汉大臣作福临的老师,“令翰林官直宿备顾问,经书史册,手不释卷”。福临每到后宫向太后问安,均长跪受教。她说服小皇帝对多尔衮入主中原之功封为“皇叔父摄政王”。

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孝庄皇太后接受了明朝降清汉官洪承畴、范文程的建议,向多尔衮谏言。得到多尔衮的应允,在满洲贵族处于核心地位的前提下,采用明朝政权机构设置,使用明朝文臣武将;为减轻农民税负,颁布了《大清国摄政王旨》,取消了明末的辽饷、剿饷、练饷和加派的税赋、徭役等负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稳定清初的政局,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多尔衮权倾朝野,排挤异己,结党擅权,并有废帝自立的野心。孝庄皇太后认识到一旦政变,不但孤儿寡母的性命难保,而且大清江山也可能断送在八旗内乱中。她上下周旋,有进有退,委曲求全,理智地处理与多尔衮的关系。顺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她建议顺治帝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顺治帝下诏加封,从而成功地保护了幼帝,使多尔衮的图谋没有得逞。有关“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说,清代史书并无明确记载。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病逝。为笼络多尔衮两白旗的势力,太后安排顺治帝率诸王、贝勒、文武大臣身披重孝在东直门5里之外,迎接多尔衮的灵柩。6天后,顺治帝追封多尔衮“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为稳定政局、赢得人心,孝庄皇太后引导顺治帝一方面对八旗王公、大臣普施皇恩,封爵晋位,升迁赏赐,大力扶植忠于皇帝的大臣;一方面对受多尔衮迫害的冤案平反昭雪,恢复爵位和官职。如为被多尔衮害死的肃亲王豪格平了反,封其儿子为和硕亲王和议政大臣;重用智勇双全的满洲大臣图赖、索尼、遏必隆、鳌拜、巴哈、苏克萨哈等,分别担任朝廷重臣,颇得王公大臣对顺治帝的拥护。

孝庄皇太后是满蒙联姻的实践者,认识到这一国策对巩固清朝政权至关重要,继续加以贯彻。顺治八年(1651年),她将亲侄女、大哥卓理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选为皇后。因顺治帝不喜欢,3年后降为静妃。第二年,太后又将两个侄孙女、二哥察罕郡王的两个孙女召进宫来,封姐姐为孝惠章皇后,封妹妹为淑惠妃。为维系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特殊地位,太后还将自己亲生的3位公主下嫁蒙古贵族,以巩固清朝对蒙古各部的统治。

为了使清朝得到汉族官吏的支持,顺治九年(1652年),孝庄皇太后把为清朝战死的汉族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留在身边,加封为和硕格格;太后还敢于冲破满汉不通婚的祖制,于顺治十年(1653年),将皇太极的十四女和硕恪纯公主下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此举使绝大多数汉军将领效忠清廷,也有助于以后康熙平“三藩之乱”的胜利。

为培养福临的执政能力,孝庄皇太后写下激励忠言:“为天子者,处于至尊,诚为不易。民国者之本,治民必简任贤才,治国必亲忠远佞,用人必出于灼见真知,莅政必加以详审刚断,赏罚必得其平,服用必合乎则。毋作奢靡,务图远大,勤学好问,惩忿戒嬉。倘专事佚豫,则大业由兹替矣。凡几务至前,必综理勿倦。诚守此言,岂惟福泽于万世,亦大孝之本也。”但是,少年天子有时性情急躁,遇事还不够冷静。顺治十六年(1659年)六月,南明将领郑成功围困江宁(南京),声言要荡平江南,直取北京。消息传来,朝野震惊。顺治帝惊慌失措,竟然提出放弃北京,退守关外。孝庄皇太后严词斥责:皇帝将祖宗的基业怎能轻易断送?顺治帝深感羞愧,拔出佩剑击向几案,声言要御驾亲征。太后便耐心劝谏皇帝贵为天子,不应意气用事,每临大事要冷静对待。顺治帝改为留在北京坐镇指挥,派清军快速增援,又由于郑成功决策的失误,最终江宁解围。江宁危机的解决,显示了太后把握时局、沉着应变的政治家的风范。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患痘病卧床不起,谁来继承皇位刻不容缓,顺治帝考虑因为皇子年少,准备立皇弟。太后听取了在清廷任职的德国人汤若望提出“因玄烨出过天花,有免疫力,适合继位”的谏言,深思熟虑后,坚持立皇三子玄烨。经太后的极力推荐,顺治帝依从了母后,立诏由皇三子玄烨继位,为清朝选定了一位明君。

孝庄太皇太后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帝驾崩。年仅8岁的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尊孝庄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康熙帝的生母去世后,太皇太后怀着老年丧子的悲痛,毅然承担起抚育、培养孙儿玄烨的重任。有大臣上疏,劝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孝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她婉言拒绝。

太皇太后为培养康熙帝治国理政的能力,亲自写出训言,谆谆教导孙儿:“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驰。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断。”又告诫:“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莫不引领而望,必深思得众则得国之道,使四海之内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康熙帝在祖母的教导下,从少年“即知黾勉(努力)学问,好读书,嗜书法,留心典籍,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勤奋好学的帝王。太皇太后不仅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而且还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培养康熙,聘请了掌握当代科学知识的洋人到宫中,为康熙传授各种科学知识。给康熙上课的有德国人汤若望、意大利人利类思、葡萄牙人安文思、比利时人南怀仁等,授以天文、数学、地理、绘画和医学等课程。康熙帝让南怀仁设计出适合山区作战的轻型火炮,在平“三藩之乱”中,显示了巨大的威力。

按顺治遗诏,康熙帝亲政前由索尼、遏必隆、鳌拜、苏克萨哈4位辅政大臣管理朝政,但他们各有野心,矛盾重重。鳌拜目无幼主,大权独揽,专断朝政,滥杀无辜,妄图篡夺皇权,挟天子以令诸侯。

康熙帝14岁亲政后,太皇太后在幕后为康熙出主意、提措施治国理政。她没有同意立即收回辅臣之权,对4位辅政大臣采取分化、利用的策略。索尼病逝后,鳌拜成了首辅,更加肆无忌惮,欺君罔上,将遇事与其力争的苏克萨哈诬陷杀害。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太皇太后与康熙帝策划了智擒鳌拜的办法。康熙帝亲自选拔了一批贵族少年为侍卫,经常与他们在御花园摔跤、练功。鳌拜常见他们角力,以为皇帝贪玩没有在意。有一天,鳌拜应召入宫,刚进宫门,只听一声号令,习武少年蜂拥而上,将其按倒捆绑起来,投入大牢,公布了其三十大罪状,判处死刑。后因鳌拜有过较大战功,改判终身监禁,其党羽随之被一一清除,皇权得到了巩固。

逆臣刚除,藩乱又起。江南三藩,即平西王吴三桂,驻防云贵;平南王尚可喜,驻防广东;靖南王耿仲明,驻防福建。清廷以这三王为屏障,防御南明的势力,故称三藩。康熙帝亲政后,南明势力已被消灭,满汉民族矛盾也日渐缓和,而三藩拥兵自重,各据一方,耗资巨大,皇帝果断提出撤藩,不少王公大臣怕引起叛乱,反对撤藩。太皇太后力排众议,支持撤藩,亲自说服大臣统一认识。康熙十二年(1673年),撤藩诏令一下,吴三桂便在云南起兵。第二年,耿精忠(耿仲明之孙)、尚之信(尚可喜之子)也先后响应,声势颇大,四川、陕西也起兵响应,叛乱蔓延中国半壁江山,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帝决心平叛,采取剿抚兼施的分化策略,调集了清军主力,集中讨伐吴三桂,使尚之信、耿精忠投降。吴三桂连连失利、日暮途穷,5年后呜呼哀哉了。历时8年,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重新统一了中国。在平乱战争中,太皇太后与孙儿休戚与共,为其出谋划策,并多次拿自己的份银和后宫节省的银两,犒赏出征的将士,鼓励将士英勇平乱。

康熙十四年(1675年),在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起兵反清的紧急时刻,太皇太后果断推荐已被免职的大学士图海为将,率军出征,迅速平定叛军,稳定了大局。

孝庄太皇太后一贯反对奢靡,提倡节俭。自己率先垂范,后宫的用具多年不让更新。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南方大雨成灾,百姓流离失所,太皇太后把宫中节省下来的8万两银子拿出来赈济灾民。顺治十一年、十三年她又分别拿出4万两和3万两银子用于救灾。孝庄倡导的节俭家风影响了康熙、雍正两朝。康熙帝非常尊重太皇太后,凡朝廷大事都请示而后行。他常说:“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太皇太后离世,享年75岁。经康雍乾三帝追封累加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圣文皇后。她是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走出、在清宫长达60多年,为清朝奉献一生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她历经四帝,躬助三朝,两扶幼主,为清朝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大清国母。有人说,清王朝的兴衰与两位女政治家关系密切:兴在孝庄太皇太后,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出现了少有的“康乾盛世”;衰在慈禧太后,使大清国由屈辱走向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诸葛亮 史上真实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生卒于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是三国时期蜀汉国的丞相。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诸葛亮的一生被人们传颂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也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诸葛亮。(公元181

  • 历史上的赵飞燕 揭秘史上著名的红颜祸水赵飞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赵飞燕:赵飞燕,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在中国的历史上赵飞燕绝对是有着神话般传奇的人物。因为她和她的妹妹赵合德共同服侍汉成帝而被人们称之为红颜祸水。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赵飞燕。赵飞燕,出身卑微,原来不过是宫中的一个婢女,平时干些端茶送水,扫庭洒

  • 历史上的戚夫人 揭秘历史上最惨死法的戚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戚夫人:戚夫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94年,出生于山东定陶,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而在刘邦死后,戚夫人却被吕雉所残害被削成人彘,下场不可谓不惨。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戚夫人。在中国历史上,自恃美貌,横挑强敌,死得最惨的美女当属西汉刘邦的妃子戚夫人。戚夫人是刘邦在最落魄的时候得到的.戚

  • 历史上的窦漪房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窦皇后窦漪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窦漪房:窦漪房,生卒于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35年,出生于清河郡观津,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也是汉景帝刘启的生母。窦漪房的一生先后辅佐了三位皇帝,也是促使文景之治的重要人物之一。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窦漪房。窦漪房,又称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西汉景帝之母,名讳未详,传说有

  • 历史上的高宠 揭秘岳家军麾下第一猛将枪高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高宠:高宠,为小说《说岳全传》中的虚构的人物,南宋时期抗金名将,为岳飞麾下岳家军中的第一号猛将,是宋初开平王高德怀的后代,被称作南宋抗金时期的第一枪。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高宠。高宠原型据说是高思继的后代:高思继是五代十国第一名枪,他的孙子高怀德、高怀亮亦成为了北宋开国的英雄。只是传

  • 历史上的刘恒 揭秘历史上的大孝子汉文帝刘恒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刘恒:汉文帝刘恒,生卒于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出生于长安,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为薄姬。汉文帝在位时期稳定了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和拉开了文景之治的序幕。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刘恒。自孔夫子倡导“仁孝治国”以来,后世的帝王无不以“孝道”做幌子,尊奉“圣朝以孝道

  • 历史上的康熙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康熙功绩细数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康熙: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生卒于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登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并且收复了台湾和抵制了沙俄侵略。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大帝”。如果说他是中华

  • 姜子牙的老婆叫什么?姜子牙老婆马氏被封什么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姜子牙的老婆是谁?《封神演义》里的姜太公师从元始天尊修道40年,72岁下山,受结拜兄弟宋异人做媒,他的老婆姓马,称为马氏,68岁,后来此妇势利,对姜子牙不满而自愿提出离婚。子牙同意,后未再娶。待子牙功成名就,马氏十分后悔,上吊自尽,子牙多少念旧情,封她做了扫帚星。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封神英雄榜

  • 历史上的西施 揭秘历史上西施是否真的确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西施:西施,生卒不详,中国春秋末期越国会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她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是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西施是否确有其人。大部分是人都认为西施是春秋晚期著名美女间谍,参与和影响了吴越争霸及兴国和亡国交替的重大历史人

  • 房玄龄老婆是谁?宰相房玄龄爱吃醋的老婆卢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房玄龄的老婆是谁?房玄龄生于公元579年,卒于公元648年。名乔,字玄龄。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祖籍清河郡,生于济南章丘,成长于齐州临淄,陪葬于昭陵。幼警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书兼隶草,有“倚马立成”之才。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秘书省。房玄龄是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宰相,被视为古代宰相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