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曹操七十二冢因何成为千年不解之谜

揭秘:曹操七十二冢因何成为千年不解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20 更新时间:2024/1/18 18:30:52

导读: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他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亲曹嵩原是夏侯氏的后裔,后来成为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文武双全,《魏略》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下面就和趣闻解密小编去了解一下吧。

公元192年,他正式组建了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京城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他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形成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割据的局面。公元213年,曹操进爵魏王,名义上虽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但是这样一个权力与地位不亚于帝王的枭雄却提倡薄葬,公元218年,他颁布了一道《终令》,再次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

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为了防止死后陵墓被盗,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七十二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那么这种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假如是真的,这七十二座陵墓在什么地方呢?一种观点认为,曹操并没有秘葬,更未设疑冢,只不过是主张丧葬从简而已。

从现存的史料看,曹操对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认真的落实。他的儿子曹丕的《策文》、曹植的《诔文》中都描述了葬礼和入殓的情况,不仅交代了葬在邺城之西,而且写到曹操入殓时穿的是补过的衣服。晋代文人陆机、陆云兄弟的《吊魏武帝文(并序)》等作品中,都有关于曹操丧葬和墓田情况的介绍。在《三国志》、《晋书》等史书中司马懿贾逵夏侯尚等人的传记里也都有他们护送曹操灵柩到邺城入葬的记载。

如果一定要说曹操设疑冢的话,那他就是在留给后人的这么多史料上都作了假,不仅在生前,死后还有儿子、大臣以及改朝换代后的文人、史家出力,且在随后的几百年间无人发现,之后却被人没有多少切实依据而指出来,这似乎有些荒诞。根据有关记载显示的情况是,由于丧葬从简,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在战火中,曹操的祭殿逐渐遭到了破坏。因为曹操的墓中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不为盗墓者所重视,再加上没有封土建陵,也没有植树,过了几个朝代之后,曹操墓所在便无人知晓了。

史料显示,到唐代人们对曹操墓的位置还没有什么疑问,唐太宗李世民曾过曹操墓,作文为祭。宋代司马光着的《资治通鉴》中仍有曹操葬于高陵的记载,元人胡三省的注中更是指出高陵在邺城之西。从《三国志》到《资治通鉴》,曹操的丧事和墓葬,在史书记载中没有多少疑问。从北宋开始,虽然曹操墓位置在史书上有记载,但在实际的地理环境中就没有人知道其真实的所在了。

从北宋开始,因为多种原因,曹操奸雄形象开始定型,其墓址不详就成了反映他奸诈的一个证明。邺城以西有北朝墓群,被传为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并从口头传说逐渐进入诗文,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传说加以渲染,成了曹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从《三国志》到《资治通鉴》,曹操的丧事和墓葬,在史书记载中没有多少疑问。从北宋开始,虽然曹操墓位置在史书上有记载,但在实际的地理环境中就没有人知道其真实的所在了。

从北宋开始,因为多种原因,曹操奸雄形象开始定型,其墓址不详就成了反映他奸诈的一个证明。邺城以西有北朝墓群,被传为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并从口头传说逐渐进入诗文,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传说加以渲染,成了曹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褚人获《坚瓠集》续集有“漳河曹操墓”条,说有捕鱼者,见河中有大石板,傍有一隙,入行数十步得一石门,“初门,见其中尽美女,或坐或卧或倚,分列两行。有顷,俱化为灰,委地上。有石床,床上卧一人,冠服俨如王者。中立一碑。渔人中有识字者,就之,则曹操也。”

随着这些杰作的流传,曹操墓之谜就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扑朔迷离了。在众口相传的民间舆论面前,史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关于疑冢的说法便被确证不是准确的了。

那么,曹操的墓葬在哪儿呢?一些人根据古诗“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认为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还有人根据民谣“漳河水,冲三台,冲塌三台露出曹操的红棺材”认为曹操墓在邺城的铜雀台等三台之下,这几种说法与史实明显不符,也没有考古发现的证据。还有一些人认为,曹操的陵墓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据《魏书?文帝纪》载:“甲午(公元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文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

曹操死于该年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他此行目的是不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外。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此外,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于此。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近来,一些文物、文史工作者为寻找曹操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出土了可证明曹操墓位置的石碑、石刻,虽然还不能确定曹操墓的准确位置,但基本上认定了其大致范围,即在河北磁县时村营乡中南部和讲武城乡西部或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境内。

他们的依据是:曹操生前对自己墓葬位置有明确安排,《遗令》中说要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这里方位与之相符;《遗令》中还说要其后人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经实地考察,这一带处在从铜雀台一带登高西望所见的最好位置;这里地势较高,漳河不能灌溉,土质较差,至今这里不少土地仍难以耕作,符合曹操《终令》中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的要求。

《三国志》、《晋书》等正史中都有曹操葬于这一带的有关记载;从选墓的古代堪舆学理论,这一带也适于建造帝王陵墓。他还认为当地的地名如武吉、西曹庄、朝冠、东小屋、西小屋等也与守陵和祭祀有关。后来出土的后赵十一年鲁潜墓志也证明了这一点,鲁潜墓志反映的曹操墓位置,与磁县时村营乡中南部和讲武城乡西部,只隔一条漳河,属于一个方向。相信经过考古发掘,曹操墓之谜最终会解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后宫选妃真相:大家拼的就是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原来的狩猎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兼有行政、军事、生产等多方面职能。以黄、白、红、蓝

  • 斯大林长子惨死之谜:斯大林的长子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904年,斯大林与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结婚,她是一个像他母亲一样虔诚的格鲁吉亚姑娘,以做裁缝为生。他们的儿子雅可夫于次年3月23日来到人间。当时两人都太穷,叶卡捷琳娜病倒后,斯大林没钱为妻子看病,1907年她死于肺病。安葬完妻子,斯大林很快就为革命四处奔走,把儿子留给祖父母养。斯大林几乎整整15年

  • 18岁汉朝公主远嫁乌孙:一生嫁给父子三任乌孙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和亲,在历史上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词语。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尽管双方和亲的最初动机不完全一致,但总的来看,都是为了避战言和,保持长久的和好。和亲的媒介,就是帝王家的公主们。这样,就产生了无数血和泪的故事。金尊玉贵的她们,要离开温暖

  • 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玛提欧·利奇是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他曾经在罗马学院从师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克里斯托弗·克拉乌。他学会了中文,并最终成为这个东方帝国的一分子。他翻译了《几何原本》,他的世界地图最终到达皇帝本人手中。天文学和数学等科学的钥匙为他开启了中国这扇不可开启之门。今年,在他辞世400周年来临之际,人们

  • 真正的三国第一美人竟不是貂蝉 也不是大小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男人的T型台,既有帅男、型男、文学男,也有猛男、丑男、血性男,各色各样的男人在这七十多年的时间里轮番登台献艺,演绎传奇。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三国的男人们在历史上纷纷走红,而女人出名的却寥寥无几。一般耳熟能详的美女也就三个:貂蝉、大乔、小乔。貂蝉能位列四大美女之列,可见其美貌远胜乔氏姐妹。但如果说她

  • 怎样评价李鸿章的历史价值?李鸿章算是伟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

  • 如何评价纪晓岚?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清代,有一位在正史和野史中都很炫人耳目的人物,他不仅在正统的史传中占尽风光,而且在民间也有很好的口碑。这个人物,便是乾隆时期执学术牛耳,成为一代文宗的纪晓岚。纪晓岚,名昀,晓岚为其字,号春帆,别号茶星、三十六亭主人、观弈道人,晚号孤石老人、石云。直隶河间府献县人(今属河北省沧县)。他是乾隆丁卯

  • 和珅年轻时期也是“反贪先锋” 屠龙少年是怎么成为恶龙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清代和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轻时的“反贪先锋”和珅,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成为了一代巨贪?说起和珅,想到的自然是巨贪、权臣和奸臣。那么和珅到底有多能贪呢?诸多资料显示,和珅财富最多的时候,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史上第一家跨国公司创办者、金融之父梅耶·罗

  • 历史上鲁肃是什么人?他的本事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如果问三国中谁是最有本事的人,估计很多人都会说诸葛亮,而除了诸葛亮,还有很多人会认为司马懿是三国最有本事的人,毕竟三家最终还是归晋了。但事实上,在本文来看,三国最有本事之人,既非诸葛亮,也非司马懿,而是这个

  • 苏武牧羊条件那么难 苏武为何没有吃羊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苏武牧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苏武牧羊过的非常苦,为什么苏武没有选择吃羊呢?西汉宣帝时,有一个“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排名第一,苏武赫然在列,排第十一位。(苏武)苏武因“苏武牧羊”而流芳千古,但他的父亲苏建的军事和政治成就更高,就如同因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