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治有多少儿子?唐高宗儿子们的下场是什么

李治有多少儿子?唐高宗儿子们的下场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00 更新时间:2024/1/15 8:08:24

李治有多少儿子?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代皇帝,在历史上唐高宗的褒贬不一,在位期间,一改唐太宗晚年的弊政,使唐朝疆域达到史上最大的时候,后期权力渐为武后掌握,也使唐朝最终被武周所替换。李治的儿子有多少呢?

燕王李忠(母宫人刘氏)(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长子,母亲是后宫的宫人刘氏。贞观二十年(646年)时,封李忠为陈王;永徽元年(650年)时,更拜李忠为雍州牧。永徽三年(652年)立李忠为太子,六年(655年)为他元服。656年)废太子李忠为梁王,立李弘为皇太子。又加封梁州都督,赐甲第,实封户二千,物二万段,后来又转封为房州刺史。显庆五年(660年),迷信之事被发现,遂被废为庶人,迁徙至黔州,被囚禁在以前李承乾的故居。麟德元年(664年),武后遂将李忠赐死於黔州,李忠得年仅二十二岁,第二年,李弘向高宗请求收葬李忠,高宗同意。神龙初年,追封燕王,赠太尉、扬州大都督。无子。

原悼王李孝(母宫人郑氏)(?—664年),唐高宗第二子。永徽元年(650年),封许王。三年(652年),拜并州都督。显庆三年(658年),累除遂州刺史。麟德元年(664年)去世,赠益州大都督。神龙初,追赠原王、司徒、益州大都督。

泽王李上金(母宫人杨氏)(?-690年),唐高宗第三子,母亲是宫人杨氏。高宗刚即位时,封上金为杞王;永徽三年(652年),让他遥领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666年),封为寿州刺史,又历任过漉州刺史。永隆二年(682年),封上金为沔州刺史、素节为岳州刺史,不准他们再干预朝政。嗣圣元年(684年),上金、素节、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奔高宗之丧,同年封上金为毕王,又改封为泽王、苏州刺史;垂拱元年(685年),改封为陈州刺史;永昌元年(689年),授太子左卫率,改封为随州刺史。载初元年(690年),武承嗣要求周兴诬告上金与素节谋反,於是将他们两人召回洛阳后交付御史台处理。后来素节在南龙门驿被杀害,上金得知后相当恐惧,遂上吊自杀。死后,他的七个儿子流放显州,其中义珍、义玫、义璋、义环、义瑾、义璲都死在当地,仅剩义珣存活。唐中宗复位后,恢复上金的官爵,并以义珣为嗣泽王。

许王李素节(母萧淑妃)许王李素节(646年?—689年),唐高宗李治第四子,母为萧淑妃。有同母姐妹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初封雍王,658年封郇王。仪凤二年,禁锢终身,又改于岳州安置。永隆元年,转岳州刺史,后改封葛王。则天称制,又进封许王,累除舒州刺史。天授中,与上金同被诬告,追赴都,行至都城南龙门驿,被缢死,年四十三,则天令以庶人礼葬之。中宗即位,追封许王,赠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仍以礼改葬,陪于乾陵。

素节被杀之时,子瑛、琬、玑、易等九人并为则天所杀,惟少子琳、瓘、璆、钦古以年小,特令长禁雷州。神龙初,封瓘为嗣许王。开元初,封琳为嗣越王,以绍越王贞之后。璆为嗣泽王,以继伯父泽王上金之后。琳,官至右监门将军,卒。瓘,开元十一年为卫慰卿。以抑伯上金男不得承袭,以弟璆继之,遽谴瓘为鄂州别驾。于是下诏绝其外继,乃以故泽王上金男义珣为嗣泽王,江王祎为信安郡王,嗣蜀王褕为广汉郡王,嗣密王彻为濮阳郡王,嗣曹王臻为济国公,嗣赵王琚为中山郡王,武阳郡王继宗为澧国公。瓘累迁邠州刺史、秘书监、守太子詹事。璆性仁厚谨愿,居家邕睦,朝廷重之。天宝六载卒,赠蜀郡大都督。瓘晚有子,命璆子益为嗣。及卒,有解、需二子,皆幼孺。十一载,益袭封许王。十四载,解娶杨銛女,乃袭许王。璆初为嗣泽王,降为郢国公、宗王卿同正员,特封褒信郡王。进《龙池皇德颂》,迁宗正卿、光禄卿、殿中监。天宝初,重拜宗五卿,加金紫光禄大夫。璆友弟聪敏,闻善若惊,宗子中有一善,无不荐拔,故宗枝居省闼者,多是璆之所举。九载卒,赠江陵大都督。

代王李弘(母则天皇后武氏)谥“孝敬皇帝”652—675),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母亲是武则天。655年时,被封为代王;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675年,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时暴卒。高宗悲痛万分,将他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因为李弘与裴妃之间没有生子,于是便命令楚王李隆基做他的嗣子,继承香火。唐中宗复位后,将他祔于太庙,号为义宗,并追封裴妃为哀皇后。710年,姚崇与宋璟进言表示义宗并不曾即位,不应该与先帝们同列太庙,于是唐睿宗将李弘移到东都祭拜。718年,相关单位表示不该再称他为义宗,于是从此只用孝敬称之。

潞王李贤(母则天皇后武氏)谥“章怀太子”章怀太子李贤(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永徽六年,封潞王。显庆元年,迁授岐州刺史。其年,加雍州牧、幽州都督。龙朔元年,徙封沛王,加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如故。二年,加扬州大都督。

麟德二年,加右卫大将军。咸亨三年,改名德,徙封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如故,食实封一千户。上元元年,又依旧名贤。

上元二上,孝敬皇帝(李弘)薨。其年六月,立为皇太子。调露二年,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贤所为。俄使人发其阴谋事,诏令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官推鞫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乃废贤为庶人,幽于别所。永淳二年,迁于巴州。文明元年,则天临朝,令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往巴州检校贤宅,以备外虞。神绩遂闭于别室,逼令自杀,年三十二。则天举哀于显福门,贬神绩为叠州刺史,追封贤为雍王。神龙初,追赠司徒,仍遣使迎其丧柩,陪葬于乾陵。睿宗践祚,又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有三子:光顺、守礼、守义。

光顺,大授中封安乐郡王,寻被诛。

守义,文明年封犍为郡王。垂拱四年,徙封永安郡王,病卒。

守礼本名光仁,垂拱初改名守礼,授太子洗马,封嗣雍王。圣历元年,睿宗自皇嗣封为相王,许出外邸。龙元年,中宗纂位,授守礼光禄卿同正员。神龙中,遗诏进封邠王,赐实封五百户。景云二年,带光禄卿,兼幽州刺史,转左金吾卫大将军,遥领单于大都护。先天二年,迁司空。开元初,历虢、陇、襄、晋、滑六州刺史,非奏事及大事,并上佐知州。时宁、申、岐、薛、邠同为刺史,皆择首僚以持纲纪。源乾曜、袁嘉祚、潘好礼皆为邠府长史兼州佐,守礼唯弋猎、伎乐、饮谑而已。九年已后,诸王并征还京师。

中宗李显(母则天皇后武氏)(656-710),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07年、707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武后生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中宗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均县)、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中宗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封上官婉儿为昭仪。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公元710年5月,被死于长安宫中的卧榻上。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

睿宗李旦(母则天皇后武氏)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李旦于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初名旭轮,后去旭字单名轮,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时改名为旦。旦初封殷王,后改封豫王、冀王,又改封相王,唐高宗末年,仍封豫王。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则天皇后废唐中宗为庐陵王。于同月已未日立李旦为帝,改年号为“文明”。李旦立,则天皇后仍命帝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则天皇后处理。公元690年9月,则天皇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废李旦,封他为皇嗣,改姓武。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不久武则天去世。中宗封李旦为安国相王。

景云元年(710年),中宗被韦皇后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同年6月,临淄王李隆基发动羽林军将领拥兵入宫,讨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延秀等。与太平公主一起拥立李旦复位,废黜少帝李重茂,改年号为“景云”。元712年7月,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51岁任太上皇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者,每五天一次在太极殿接受群臣的朝贺,开元四年(716年)6月病逝长安宫中的百福殿,享年55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武帝刘裕生平简介 宋武帝刘裕是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宋武帝刘裕生平简介: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生于兴宁元年三月。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曾祖刘混东晋时渡江侨居京口,父刘翘曾为郡功曹,早亡。刘裕少贫困,以樵

  • 刘裕有多少个儿子?刘裕儿子们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刘裕有多少儿子?宋武帝刘裕生于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3年)三月壬寅,卒于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五月癸亥,享年60岁。他一共有七个儿子,良莠不齐,命运不同,但都充满了悲剧色彩。他44岁时有了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少帝刘义符(406-424),被顾命大臣合谋杀死,死时19岁。45岁时,他迎来了第二个儿子

  • 东晋最后的权臣刘裕 又一个卖草鞋出身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最后的权臣:史料记载,刘裕(420—422在位)以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子孙自居。祖籍彭城绥里(今江苏徐州),曾祖刘混时随晋室南迁,客居京囗(今江苏镇江)。刘裕出身帝王之后,官宦世家,但因他的父亲刘翘早逝,家境贫苦,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在当时,他只不过是一个简单而又贫穷的东晋下级官吏。

  • 刘裕是怎么篡位的?刘裕连弑两帝灭晋建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裕是怎么篡位的?历朝历代,皇帝更替,国家易主,父皇先逝、太子继位,先帝健在、后人夺位、戮弑皇帝、外姓篡位者并不鲜见,但是,像南宋皇帝刘裕在连弑两帝以后另开新国的,恐怕是独一无二了。刘裕为兖州刺史谢玄统辖的“北府兵”的著名将领。桓玄叛晋篡位才半年,就被刘裕击败杀害,遂迎还晋安帝回到建康府中,安帝是个

  • 武则天掐死亲生女儿?高宗新生公主夭折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有没有杀了自己的女儿?一直以来,“武则天为夺取后位,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个说法也得到了正规史学著作的传扬。那么,“武则天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究竟有无其事呢?围绕武则天的评价,妖魔化一直占据着传统史学的主流地位。在一系列妖魔化武则天的历史记述中,“武剥天杀

  • 刘邦与项羽: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与项羽: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他们之间到底谁强谁弱,可能没有几个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接下来就让小编来分析一下吧。一比出生。项羽出身于楚国贵族家庭,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将军,封地在项这个地方,所以以项为姓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名将项燕,曾与秦国大将王翦鏖战,最后自杀。而刘邦则出身卑微

  • 吃货纪晓岚馋嘴烤鸭 半夜买鸭买到泥做的假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吃货们总是快乐的,他们用味蕾感知世界,有着独特的追求和向往,无心算及其余,生活却比别人多了一扇精彩的窗。常说娱乐乐翻天,“说戏谈史”栏目其实也欢乐,瞧!下面的这些古代吃货,你看了大概也会忍俊不禁。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横刀赴沙场过去粮食不够吃,人们见面总打招呼,吃了吗?对于这种招呼,你可

  • 残暴朱元璋处治官员出怪招:刷肉抽肠不手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为了守住江山,他想出了一系列招数来管理官员们,还培养了一支“皇家秘密警察部队”——锦衣卫。昨天,明史专家马渭源作客《市民学堂》时感慨:明初的官员不好做,衣食住行都有严格标准,对于贪官,朱元璋从不手软。当时有一系列酷刑,譬如剥人皮,洗刷人肉,抽肠,阉割…

  • 明正德皇帝荒唐政令:我属猪从此天下不准吃猪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夺取天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避讳制度又重新死灰复燃。皇帝姓朱,关于避讳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个“猪”字。“猪”、“朱”谐音,养猪杀猪劁猪吃猪都要避讳,幸好汉字丰富,猪可以用“彘”、“豕”等字代替。行文可以了,老百姓用了几千年的大白话就难改了,难改也得改,要不然掉脑袋。好在老百姓有老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亡国妖女是谁?三大红颜祸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三个亡国妖女是谁?中国历史上三个亡国妖女,分别是夏朝末年的妹喜、商朝末年的妲己和西周末年的褒姒。她们是中国男权政治话语的最大牺牲品,并且由此开始了女人亡国史的漫长历程。此外,从西施、赵飞燕姐妹、貂蝉、杨玉环、到明末的陈圆圆,尽管美貌倾城,却多是颠覆男权的罪人,她们大都被钉上耻辱柱,只有少数人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