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何一生未称帝?揭秘曹操不称帝的真实原因

曹操为何一生未称帝?揭秘曹操不称帝的真实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45 更新时间:2024/4/2 1:06:43

揭秘曹操不称帝的真实原因在曹操取得北方后,政治地位日益增加.在接献帝都许后,借皇帝之名,自封丞相,行治理国家的权利。平定中原后,接着被封为司空,做了“三公”。

有趣的是,之前做三公的人,像王允杨彪,基本皆死于非命,就好像遇整十年(1900、1920、1940、1960)就任的美国都是被刺杀死的,成了一个被诅咒的位子。到了曹操之后,做三公的人照样享得天年。书归正传,曹操做了丞相、当了三公,又想位列王侯,献帝只好依他封其为魏王。

但终究曹操还是没当上皇帝,到死也就是个“魏王”,而不是“魏武帝”。是他不想当、不敢当、甚至对皇帝不屑一顾?当年一些汉臣为了奉承曹操,写联名信请曹操废掉献帝自己称帝。曹操堂弟夏侯墩知道此事后,马上面见曹操,对他说千万不能称帝,不然会给孙刘攻打曹魏的口实,此事必须从长计较。当时曹操十分赞同夏侯墩的说法。不久曹操因病去世,夏侯墩十分悔恨,因为就是他的劝阻使曹操没能在有生之年做上皇帝自己不久后也郁闷而死。

这件事说明夏侯墩认为曹操还是想当皇帝的,只是时机未到。为何曹操统一北方,在朝中有绝对的权威后,还没有称帝的最好条件?因为汉朝皇帝那受着上天庇护的“遮羞布”还在,曹操怕拉开这条遮羞布后,舆论对己不宜,怕孙刘两家借机制造事端,所以才不得不把称帝的计划暂且放下。

还有一事恰好说明了曹操的担心。赤壁后曹操不敢再举兵南下专心治理北方。记念后北方一片繁荣的景象。孙权趁机拍拍曹操的马屁,说曹操现在受万民景仰,应一跃为帝才对哪。曹操读了信后冷笑一声,说:“孙权那小子想把我放在火上烧烤哪。”这话一语双关,既说了谋权篡位不可行,还因为汉朝号称得到“火德”自己代汉须胜于“火德”,就是让自己坐在火炉上的意思。孙权这信是一半试探一半挑唆,曹操也是一半拒绝一半不甘心。

曹操实际上拥有皇帝之权,一切朝政大事皆由他掌管。献帝只是后宫的男主人,有时甚至连后宫也管不了。一切生杀大权都在曹操手上,只不过曹操还缺一件黄袍子罢了。

事实上,不称帝对他也有好处,这也是曹操的高明之处。留下献帝,他就能打着天子的旗号,在都许之后不久就就轻而易举地收复了豫州,使关中诸将望风而降;他则利用献帝之名,实现和平的征服,让大小诸侯掩耳盗铃,“名正言顺”地代表献帝。刘琮投降、张昭一派劝孙权投降,也是为了以此做挡箭牌。

不做皇帝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权利欲,所以曹操非常清楚,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公元210年,献帝封给曹操10万人口作为魏国封国人口,他拒绝了,写下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解释自己无代汉之意,还提到“三分天下有其二”还能侍奉陛下的周文王,有以标榜自己的意思。此外,他还明确提出:“然欲孤便尔委捐所点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曹操的话有合乎情理之处,“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不就说他要做好准备后才称帝吗?且不说称帝,献帝封他十万人口不就是想让他辞去兵权、官职,他已经看穿了,并表示拒绝,甚至放弃封地。他是用行动暗示群臣,他是永远不会放弃兵权,就意味着身后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权势,解决代汉问题。曹操真正要告诉群臣的,是他自己不称帝,但不会放弃手中大权,这种格局不但要自己做,自己的子孙也要继承下去。如果真如此发展下去,以后东汉的政治格局就是日本幕府时代的翻版了——皇帝是傀儡,一切朝政大事皆由将军们操办,将军是当权者,但将军永远不会废掉皇帝自己取而代之。

后来陈群等人又劝曹操称帝,曹操只回了一句饶有深意的话:“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这与《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周之德可谓至德”相呼应,说明曹操正在对现有的权力资源进行整合,一旦成功,那就是从周文王到周武王的转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水浒传》中最贞洁女人:拒官二代与千里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最贞洁女子:一本《水浒》捧红了宋江等起义的好汉,一本《水浒》演绎了李师师、潘金莲一等人的风流韵事。英雄的聚义成为评书演员口中传唱的焦点,风流韵事则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话。几百年过去了,人们记住了以淫荡著称的女人潘金莲、李师师,于是人们都以为水浒中的女人都是淫荡的;但万绿丛中总有一点红,坏女人丛生

  • 揭秘朱元璋杀人:众大臣装疯卖傻才能免于一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杀大臣:朱元璋曾对大臣们说:张士诚恃富,陈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但他在当了皇帝以后,不仅痛杀贪官污吏,还大杀功臣,就是在他身边一般的人也动辄丧命。在他周围的宫廷画家被处死之事就屡有发生。赵原因画历代功臣像不称旨被赐死;修补古画着称的盛着,因画天界

  • 卫子夫母子惨死之谜:历史上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母子死之谜:人们好说红颜薄命.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虽然谈不上什么红颜薄命,并不是年纪轻轻就死了,而是稳稳当当地做了三十几年的皇后,但是这并没有最终使她逃过悲惨的下场。汉武帝刘彻年轻的时候很宠爱卫子夫.卫子夫出身卑微,她的母亲际氏是汉武帝的姊夫平阳侯曹寿家的一名姬妾.据说这个卫镬长得风流秀美,曾经

  • 汉文帝刘恒的身世之谜:刘邦走错门误幸其母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是谁?野史上也有说法,是刘邦那天走错了门,误入了薄姬的房间,也就顺水推舟将错就错了。心血来潮也好,将错就错也罢,她和刘邦,也仅仅做了这一夜夫妻,那夜之后,刘邦再没来过。说到汉文帝的能忍,不得不首先说到他的母亲薄太后。民间俗话说“儿子随娘”,这位身世坎坷的女人,同样是一个能“忍”的人。

  • 用情如用剑:揭秘汉武帝刘彻后妃们的悲剧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的后妃们: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使汉王朝空前鼎盛强大,可谓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可是,他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样,也是个“荒淫之主”、“无情郎”。他的后妃夫人,无一人能得善终,都逃脱不掉冷遇、幽居甚至被杀害的凄惨结局。陈阿娇囚死班固《汉武故事》云:“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

  • 揭秘古代那些怕老婆怕到极致的帝王将相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揭秘古代那些怕老婆怕到极致的帝王将相都有谁?“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这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送给好友陈季常的一首调侃诗。北宋才子陈季常,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怕老婆怕得最厉害的名人,据说陈季常宴请客人,而当时很流行请妓女来唱歌助兴,其妻柳氏就在隔壁用木棍敲打窗户,直

  • 刘备多次抛妻弃子?刘备抛妻弃子被后人屡屡诟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的抛妻弃子为何被后人屡屡诟病呢?现在谈起刘备,就有三宗罪:一曰伪造出身,反复无常,二曰假仁假义,虚伪无耻,三曰薄情寡义,抛妻弃子。伪造出身和假仁假义可以很容易的驳倒,但是抛妻弃子,薄情寡义却因为那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被人所熟识,我看过很多资料,特别是女性,对刘备非议比较大。这当然也是人

  • 赵构母亲韦太后:十多岁还尿床终成南宋国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赵构母亲韦太后是怎样的人?皇帝的女人,不是一般人能当的。皇帝的女人当然要出身好,门第高贵。宋朝皇帝的妃嫔,大都是朝廷重臣之女。可是韦氏呢,却不过是一个卑贱的丫鬟。哲宗朝宰相苏颂退休到丹阳养老,苏老爷子人老心不老,买了不少年轻貌美的小丫头伺候自己,韦氏就在其中。有一天晚上苏老爷让韦氏留下来陪睡,刚躺下

  • 北宋奇闻:北宋最牛妓女骂退西夏十万敌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元丰年间,西夏国梁太后率领军队突袭大宋,其中一路大军包围了宋朝的保安军顺宁寨地区。战事突起,北宋军方没有来得及调度驰援,顺宁寨陷入西夏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当时城寨中不过几千人马,面对城外十万敌军,人人惶恐。就在大家都手足无措的时候,妓女李氏挺身而出。平常时节,李氏打开大门做生意,接待了南来北往许多客商

  • 最懂男人心:令好色汉武帝至死不忘的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北方有佳人指的中国古代哪位美女美女,从古到今,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也无可厚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事物总能令人身心愉悦,美丽的女人也总会让人赏心悦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也从未掩饰对美女的歌颂赞美。李清照有“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诗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