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是民间信仰中的老大:关羽与孔子江湖地位比较

谁是民间信仰中的老大:关羽与孔子江湖地位比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44 更新时间:2024/2/3 17:49:02

孔子关羽江湖地位:在文士中或在知识界,关羽不过是大老粗一个,其身上顶多有点义气、力气与骨气,另外再有点硬气和傲气,应该算不了什么。但在民间文化与民间信仰中,关羽的地位是不输于孔子的,或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民间信仰中,关羽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民间特别夸大了他的神通广大的护佑功能。关羽既可以护佑科举、巡察冥府,又可以司禄命、驱邪恶、除病患,他既是一位位列伽蓝之列的众生保护神,同时又是一位可以保佑财源广进的财神爷。孔子虽然修成正果,成为“至圣先师”,但毕竟是人间的圣人,关圣人却步入了仙界神界,成神成帝,其无边的法力就远非孔子可比了。

而在统治者阵营看来,关羽的象征意义是有其特殊价值的。就从历代统治者对于这二位的加封中,也能看出对关羽的重视是超过孔子的。从谁的拳头硬谁是哥的角度看,关羽及其背后所象征的力量,意味着一种颠覆、再造或巩固政权的势力,而这显然是孔子学说的弱项。

雍正皇帝曾说过一段话,是有见地的。他说:“自古圣贤名臣,各以功德食于其土。其载在祀典,由京师达于天下,郡邑有司岁时以礼致祭者,社稷山川而外唯先师孔子及关圣大帝为然。孔子祀天下学官,而关帝庙食偏薄海内外,其地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陬海隅村墟穷僻之壤,其人自贞臣贤士仰德崇义之徒,下至愚夫愚妇儿童走卒之微贱,所在崇饰庙貌,奔走祈禳,敬畏瞻依,凛然若有所见。盖孔子以圣,关帝以神。”这段话指出了一个“圣贤”与一个“名臣”,但是他们所享受的祭祀的范围却不相同。孔子只不过是在“天下学官”中被祭奠,而祭奠关羽的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那是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无远弗界的十分阔大的空间。这其中的分别在于孔子只是一个圣人,而关羽则是一个超人似的神了。从雍正所使用的“关帝”一词上,可以体会到雍正对关羽的敬重。这从中也可以看出文圣人与武圣人在统治者心目中地位上的微妙差异。关羽又有关帝、关圣帝君、关王爷、关老爷、关公等诸多敬称。在社会上,在民间,孔子可以被贬称为孔老二,可以有许多受挫遭困等有损其光辉形象的传说,提起关羽来,很少有人说个不字,同关羽相连的事迹,不是过五关斩六将,就是千里走单骑,英雄非凡。这也很有意思。

在丐帮中流传这样一个传说,是说当年孔子困于陈、蔡时,曾派弟子子路向范冉借粮。这位以穷困着称的名士,在丐帮中是大大的有名,据说就是丐帮的祖师。范冉就出了“世上什么多什么少?什么欢喜什么恼?”这样一道题考子路,这让子路不知如何作答。还是颜回聪明,他回答道:“世上人多君子少,借时欢喜要时恼”。这样就从范冉处借来了米和面。

回来后在孔子面前一倒,瞬间变成一座米山和一座面山。孔子在拜谢范冉时说,借的米面恐怕还不了。范冉说若是以后还就还给我的徒子徒孙吧。孔子只好顺水推舟地说,这账就记在我的徒孙们身上,以后凡是门上贴对联的人家,丐帮成员都可以去讨要。这则传说一方面为丐帮的存在找到了充足的理论依据,使丐帮人物在上门乞讨时能够心安理得,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到,江湖人物总能轻易找到孔家一派人物的软肋。而江湖人物对关羽则是毕恭毕敬的,他们是把关羽当作一个偶像去膜拜的。关羽生前之义是江湖人物终生奉行不渝的行动指南,关羽死后成神又成为江湖人物遮风挡雨的最强有力的保护伞。这样看来江湖人物对孔子或孔家人物可以戏弄、调侃、嘲笑,但对于关羽则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的。

我们还可以进入历史的长河,看看历代历朝对孔子与关羽待遇情况,只要考察一下他们被封官爵的历史,就能掂量出他们在统治者心目中的分量。自打儒学的正统地位被确立以后,历代帝王给予的孔子册谥封号也就源源不断而来。汉平帝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北魏时称孔子为“文圣尼公”;唐玄宗封为“文宣王”,唐代开始称孔子为“圣人”;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明朝孔子被再加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到了清朝,统治者索性追封孔子先世五代为王,即所谓“圣王、昌圣王、贻圣王、裕圣王、肇圣王”。孔子再怎么厉害,也只止于成圣成王。而关羽则经历了一个从人到神的过程。明代姚宗仪在谈到这个过程时说:“荆州牧前将军,其本号也。汉寿亭侯,其加封也。壮缪侯,唐封号也。宋真宗封义勇武安王,则王之矣。徽宗加封崇宁至道真君,则神之矣。今上尊为协天大帝,又敕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兼赐冕旒玉带,至尊无上也。”也就是说关羽已经到了一种“至尊无上”、封无可封、登峰造极的程度。

从被封的官爵上看,孔子与关羽已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孔子是在唐代被封为王,而关羽则在唐代被列为玉泉伽蓝,被封为神。在宋代,关羽得到了三个王位的封号,徽宗时加封为武安王,高宗时加封为壮缪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加封为英济王。元代文宗天历元年,加封显灵威勇武安英济王。到了明代,已经到了王位,还怎么再封下去呢,总归是有办法的。在万历二十二年,因道士张通元之请,将关羽进爵为帝,后又被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整个清代,关羽还是源源不断地被册封,到清末,他的封号已累加为“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看样子孔老夫子只能是望“关”兴叹了。当时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要不然打出关羽的品牌,所向无敌不说,真不知要收获多少金子银子。

除了儒家为孔子所把持以外,关公则在道佛两家颇有市场。道佛两家也把关公奉为护法神,封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伽蓝神”。民间年画中,关羽的像常常占据显着的位置,有时被置于正中,其图像大小与玉帝不相上下。这种图像设计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民间就把关公称为武玉皇,因而关公与天上的玉皇大帝并列,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这种待遇就是孔子所望尘莫及的了。孔子也只是在天下的学馆享受膜拜,而关羽则超出了“专业”限制,而成为庙堂与山野共同膜拜的对象。

而且关羽在民间的种种传奇传说也是多如牛毛,几乎是只要与关羽牵上点关联,就马上在民间形成传说。根据马昌仪的介绍,关羽在民间的神奇性传说主要有十个方面:一、神奇的诞生;二、红脸关公;三、桃园结义;四、忠义大将军;五、关公磨刀与风物传说;六、关公与周仓;七、关公显灵;八、关帝庙的传说;九、关公与灶神、土地爷、海神的故事;十、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的传说。关公传说反映了亦神亦人的关公从神到人,又从人到神的神奇性事迹,显示了关公信仰在神州大地历千余年而不衰的民间基础。在与民间的深厚关系方面,关公起码是不比孔子逊色的。

就是历代统治者也是意味深长地与关羽拉关系。明代帝王,自朱元璋起就制造了关公率十万天兵助他破敌的显灵舆论。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也造出了关公显灵佑助他的传说,并为此向成都关王庙颁赐龙凤丝旗。雍正对关羽很看重,乾隆也不例外。据传说关羽武玉皇的身份是乾隆封的。这其中包含有乾隆的一个诡计。乾隆把自己设想为刘备转世,这样就与二弟关羽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理所当然地封关公为武玉皇,跟玉皇大帝平起平坐。乾隆抬出一个关公的目的,与明代皇帝的不同在于,他是想借此收复天下千千万万汉人的心。清代自上而下倡导关公信仰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定民心,稳固其统治地位。

一个关羽,就如同孔子一样,那是有许许多多文章好做的。那是因为累积在关羽身上的官方社会资本与民间文化资本都着实不少。历代统治者当然是不愿放弃这样一个机会的。另一方面,在对待关羽的态度问题上,上至朝廷、下至江湖民间如此步调一致,这倒是耐人寻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岳飞:生活简朴感情专一拒纳妾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毋庸李德全,武则天如何吸引李治,张居正小妾

    真实的岳飞:民间流传不少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许多是后世虚构的。但就岳飞而论,在《说岳全传》和一些戏文中,虽然虚构事迹颇多,但对他的高风亮节其实反映得并不充分。岳飞有一句流传近千年的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宋代社会,官场中充溢着崇文抑武的习气,武将被指为粗人。武将能讲出如此一针

  • 赵姬肚子里的秘密:秦始皇嬴政是秦昭王的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王嬴政母亲赵姬结局,秦始皇知道母亲和嫪毐,嬴政发现嫪毐与赵姬的孩子

    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初一(前259年12月17日),赵姬生下了后来成为秦始皇的儿子嬴政。《史记·吕不韦列传》如是记载:“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因为嬴政生于正月初一,古时“正”与“政”音义相通,所以异人给“儿子”取名为“政”。按说“儿子”应该跟他姓嬴,但出人意料的是,他让“儿子”姓赵。《东周列

  • 揭秘:清朝顺治皇帝到底有没有在五台山出家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顺治出家的寺庙叫啥,顺治皇帝在哪出家,清朝哪个皇帝出家五台山

    顺治皇帝五台山出家:脱了龙袍换袈裟,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大清顺治皇帝出家的传说,但是顺治是否真的在五台山看破红尘出家那就要让我们从历史资料来解答了。关于“顺治出家”之说,最早见之于清初有“诗史”之称的吴梅村之《清凉寺赞佛诗》,此诗共四首,长达一百余句。一些文人学者在疏证诠释该诗时,认为诗句虽多迷离恍惚

  • 千古奇冤袁崇焕:袁崇焕之死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崇祯杀袁崇焕的后果,袁崇焕导致明朝灭亡,明朝那些事儿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之死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袁崇焕熟知明史的人,可能都有一种感觉,明朝并不缺少忠臣清官,也不缺少治国良臣,更不缺少御敌良将,但由于崇祯的凶暴与多疑、懈愎,让这些忠臣良将一个个成为刀下之鬼,而幸存的人只能选择闭口不言,不敢有不再有良策义举。可以说,崇祯皇帝本来是有机会、有可能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但他没

  • 戚夫人惨死:吕后制造“人彘”惨剧吓傻汉惠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戚夫人是怎么欺负吕后的,戚夫人被做人彘,吕后怎么对付戚夫人

    吕后制造“人彘”惨剧:莫言无辜受诛戮,只缘帝王兴起时——其实没有几个帝王是一时兴起而杀人。其实宫廷杀人的目的、种类有很多,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这么几种,一种是远古时期祭祀用的人殉和人牲。一种是按照王朝法制依法处死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在宫廷斗争中被杀的人。那些远古时期的人牲和人殉没多少好说的;宫廷按照法

  • 揭秘:历史上是谁替太祖努尔哈赤报了杀父之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努尔哈赤几个女人,太祖秘史努尔哈赤爱谁,努尔哈赤秘史死因

    努尔哈赤杀父之仇:读过清史的人大都知道,努尔哈赤的父祖死于辽东总兵李成梁攻打古勒寨的战斗中。那么在历史上又是谁帮努尔哈赤报了杀父之仇呢?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发兵攻打女真人部落古勒寨,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而在古勒之战中有个不光彩的角色,就是勾引挑唆李成梁攻打古勒寨的女真

  • 揭秘:闯王李自成百万大军竟然瓦解于鼠疫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自成失败原因分析,李自成后面是哪个皇帝,范志毅的预言

    闯王李自成之败:李自成最后失败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个谜:占领北京时,李自成的军队浩浩荡荡一百余万,为何进京40天后部队竟然仿佛突然间失去了战斗力——遇清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而且从此一蹶不振?是这支部队的军纪涣散吗?非也。李自成治军有方,义军的组织性很强。是这支庞大的军队的物质力量跟不上吗?非也。李自

  • 明清两代太监娶妻之谜:古代哪些太监有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鬼魂之谜,明朝太监,太监也有老婆

    明清两代太监娶妻之谜:太监也称宦官,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人,他们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在我国上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很多时候太监都在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有些朝代就灭亡于太监之手。明清两代末年,一些大太监不仅掌握了相当大的政治权力,而且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有些太监甚至娶了老

  • 曹雪芹祖父曹寅:给康熙皇帝当了20年的密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雪芹的家世,曹雪芹是曹寅的后代吗,曹雪芹爷爷与康熙的关系

    曹雪芹这个名字,我们是耳熟能详的了,他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然而关于他的家世,他的祖父曹寅等情况我们是知之甚少的。在《百家论坛》中,又有了这样一种论断,说曹雪芹的祖父竟然给康熙皇帝当了20年的密探,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难道真有其事吗?在中国古代,天气、天象等信息都与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

  • 孝庄文太后身边最神秘的女人:苏麻喇姑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清史研究表明,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